资源简介 统编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8课我们受特殊保护(共1课时)【正文】一、教材分析教材分析第一框《我们是未成年人》,明确“我们”是未成年人,教育学生既要有权利意识,也要有义务观念。其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知道,我国法律规定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未成年人享有相应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或责任。首先,通过以“活动园”中家长关于“未成年人的特殊之处”的看法为引子,引导学生讨论“与成人相比较,未成年人具有的特殊之处”。其次通过“知识窗”的学习,明确不同年龄阶段在法律上具有不同的意义,达到一定的年龄才享有相应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或责任。通过“活动园”中王阿姨与邻居刘律师的聊天,进一步明确未成年人作为家庭中的一员,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锻炼未成年人承担责任的能力,培养未成年人的责任。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能够认识和判断哪些是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现象和行为,提高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视频、活动探讨等环节,深刻了解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基本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意义,体会今天的我们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三、教学准备教法:讨论法、讲述法、比较法学法:合作交流法、自主探究法教具及学具准备:课件、辩论台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视频播放孔融让梨:同学们,视频展现了哪种传统美德?(预设:爱幼、谦让)因为老弱病残孕是弱势群体,要受到全社会的特殊关爱。同学们,在我国,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在我们未成年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可能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侵害,我们需要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法律来保护我们。2.课件展示课题:《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二)讲授新课我们是未成年人1.未成年人的责任和义务:学生独立阅读书本p72-73,并同桌讨论未成年人有哪些责任和义务,梳理一些重要的年龄节点①同桌交流,读一读知识窗——了解不同国家的法定成年年龄。补充介绍搜集到的各国对成年年龄的规定:对于我们未成年人成长来说,哪些年龄、哪些事情特别重要?全班交流。②小组交流:说说哪些法律规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什么?③议一议,“知识窗”中与我们今后生活关系密切的法律规定。教师总结:很多法律规定都涉及具体年龄的节点,不同年龄阶段在法律上具有不同的意义。培养未成年人责任意识的重要性:责任是个人成长的标志,也是人生成熟的标志。能够承担责任的人才是值得信任、能够托付、能够依靠、能够委以重任的人。人的责任心越强,成就就越大,其人生价值也可能越大。责任是一个人立身处世、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国家富强、世界和平的前提和条件。一位学者说得好,“人生所有的履历都必须排在勇于负责的精神后面。”一个人来到这个世上,就要承担对家庭、对亲友、的他人、对岗位、对社会、对国家、对世界的责任。人可以不伟大,但不能没有责任。2.p73活动园辩论讨论:如何看待未成年人做家务这一问题?(1)学习小组“小小辩论会”:我们要不要做家务?(2)学习小组汇报。学生补充。(3)演一演“活动园”中王阿姨与邻居刘律师的聊天情景。从律师的话中,你明白了什么?当家人今后再不允许你做家务时,你准备怎么对家人说?(4)在学校里,我们应该承担起哪些义务?(5)在生活中,我们还应该承担起哪些义务?通过辩论达成共识,让学生总结出作为家庭成员,应该尽到家庭责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作为一名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我们有自己应尽的义务。作为一名社会公民,在文明城市创建中、孝亲敬老等方面,我们同样有自己应尽的义务。(三)课时升级:专门法律来保护1.师提问:为什么未成年人容易受到侵害?原因:(1)现实方面:我们生活的环境是复杂的,存在着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因素,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时常会受到一些不法侵害。(2)自身方面,未成年人有许多弱点和不足:未成年人生活经验不足,各方面不够成熟,辨别是非和区分良莠能力较差;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够强,容易遭受不法侵害。结论:我们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2.师想一想: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什么要重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原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对国家和民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未成年人是党和国家的希望,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我们的健康成长关系着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结论:我们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3.通过上述的分析了解,请同学们一起来分享一下我对“青少年为什么要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的几个层次总结。(1)自身方面,未成年人有许多弱点和不足:未成年人生活经验不足,各方面不够成熟,辨别是非和区分良莠能力较差;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够强,容易遭受不法侵害。(2)国家方面:我们是党和国家的希望,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我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着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3)现实方面:我们生活的环境是复杂的,存在着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因素,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时常会受到一些不法侵害。(四)升级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设立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还是为了防止未成年人犯罪。正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设立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反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设立是防止未成年人犯罪。全班分成两组,课前给课题查资料,双边辩论探讨该法律的意义。师总结。(五)探讨未成年人受到哪几个方面的保护1.师展示ppt:谁能首先分辨出下面图片中我们都受到了来自哪些方面的保护吗?学生举手回答。2.师:你还能列举身边的来自家庭、学校、社会方面保护未成年人的典型事例吗?温馨小提示:父母对我们悉心照料;老师对我们进行安全教育;学校进行危房改造;对未成年人免费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师:结合上述情境材料,小组讨论,你能说说家庭、学校、社会对我们的健康成长有什么重要作用吗?师巡逻听听每组的看法,并选一组的想法全班交流。3.ppt展示图片,师提问:面对下列情境,你会怎样做?你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学生交流,得出结论:运用法律手段,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为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附板书:“未成年人 享有权利未满18周岁 承担义务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