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4.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 第二课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年级上册4.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 第二课时 教案

资源简介

统编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10课
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
从“白色污染”说起
(共1课时)
一、教材分析
在《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环境保护问题是一个生活方式的问题。环保教育的内容在教材的各个年段都有所体现,如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绿色小卫士”、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等。本单元承接低年级“认识并懂得节约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资源,有保护环境意识,学习有创意生活”教学目标,进一步培养儿童绿色生活的意识和绿色的生活方式。《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是部编《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让生活多一些绿色》的第一课,本单元旨在引导通过调查和研究,了解身边的污染,并通过实际行动,改善我们的生活,共同保护绿色家园。
从“白色污染”说起,主要是通过对塑料的研究,了解塑料带来的便利以及白色污染的危害,探寻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生活当中去发发现其他的污染,并从自身做起,找到降低污染切实有效的办法。
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到“减塑”行动中,提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环保意识。避免让这些仅仅成为口号。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和了解塑料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以及塑料废品处理不当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身体验、观察实验、阅读感悟、制订减塑方案等活动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增强环保意识,面对“白色污染”,提出合理建议,并能够采取行动减少“白色污染”。
教学重难点:了解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塑料,能够正确面对“白色污染”。
三、教学准备
(一)准备材料:PPT、影像资料、乒乓球、尺子、牙刷、玩具、打火机等
(二)学生分组自带塑料制品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标题后不接排)
(一)谈话导入
1.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些奖品,准备发给本节课踊跃发言的同学,都有哪些奖品呢?(出示乒乓球、尺子、玩具等)你们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2.学生回答,都是塑料制品。
3.引导:它们有的全是塑料做的,有的有一部分是塑料做的,都有塑料成分。(相机板贴:塑料)
(二)活动一:火眼金睛找塑料
1.出示学生家中客厅、厨房、卫生间的照片。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是塑料制成的呢?请同学们找一找,在家里,有哪些物品是塑料制成的呢?
2.学生抢答交流。(垃圾桶、玩具、牙杯……)
3.在教室中找一找有哪些塑料制品呢?
4.学生回答交流。(开关、电脑键盘、垃圾桶……)
5师小结:不找不知道,一找还真不少,不仅在家里,在学校里,在生活中的各个场所都有塑料的存在。通过刚才的发现,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6.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塑料无处不在。(板贴:应用广)
(三)活动二:观察塑料特点多
1.塑料为什么会被广泛使用?课前老师让大家每人准备了一件塑料制品,请大家摸一摸,闻一闻,想一想,在小组里说一说,人们用塑料制成这个物品或其中某一部件,是因为塑料有什么特点呢?
(课件出示讨论要求:1.音量合适 2.讨论后小组派代表汇报 3.音乐响起,讨论结束)
2.根据观察,汇报交流:
出示要求:我们组研究的是_____,用塑料做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_。
预设一:我们小组研究的是塑料袋,用塑料做塑料袋,是因为它轻。
预设二:我们小组研究的是尺子,用塑料做尺子,是因为它价格便宜。
预设三:我们小组研究的是电线,用塑料做电线,是因为它绝缘。
预设四:我们小组研究的是塑料杯子,用塑料做杯子,不仅轻,还不生锈。
3.相机板贴:特点多
(四)活动三:故事+实验,体会塑料垃圾危害大
1.过渡:塑料的这些特点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但塑料给我们带来的仅仅是这些吗?当使用完毕,废弃的塑料垃圾去了哪里?垃圾处理通常会用焚烧和填埋等方法,可如果焚烧塑料,会怎么样呢?
2.接下来要请一位同学来和老师配合做一个小小的实验。
3.请生上讲台。
4.明确要求:请同学们观察,当塑料袋被点燃,烟是什么颜色的?请这位同学闻一闻,你闻到了什么味道?有什么感受?
5.交流。
(黑烟,熏人,难闻)
6.师小结:是啊,小小一个塑料袋,点燃一个角,都能发出呛人的气味,那么是这一片呢?(出示塑料垃圾成堆图)它们一旦被焚烧,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危害动植物和人类的健康。
7.被焚烧的塑料垃圾变成了毒气,进入海洋,它又拥有了另一个名字——海洋怪物。(观看视频,纪录片《塑料》片头)
8.过渡:那么多的塑料垃圾,到底能去哪里呢?请同学们听故事《塑料袋漂流记》(看书本第73页的阅读角,播放录音)。
9.通过刚才的故事,再联系刚才的实验和生活经验,谈谈塑料还给人们带来了什么?
预设1:废弃的塑料袋不仅影响市容,而且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预设2:随手丢弃的塑料制品被动物误食,会导致动物死亡。
预设3:海洋中的动物被塑料蒙住头,可能窒息死亡。
预设4:塑料垃圾堆积在河道里,破坏水质。
……
10.小结:塑料垃圾影响环境、破坏土壤、污染水质、影响航运。(板贴:危害大)
(五)活动四:联系生活实际,研究如何合理利用塑料
1.塑料危害那么大,我们可以完全停止生产和使用它吗?如果没有塑料,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出示表格)
预设一:如果医院里没有塑料制品,那我们只能用玻璃针管、玻璃药品,容易打碎,很危险。
预设二:如果学校里没有塑料制品,会很不方便。
……
2.小结:如果没有塑料制品,那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3.过渡:塑料因它独有的特点被我们广泛使用,可塑料垃圾又会带来如此多的危害,这该怎么办呢?其实一些国家早已制定了限制使用塑料的措施,它们是怎么做的呢?请大家阅读相关链接,说说它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4.学生交流:是为了减少塑料的使用量,但生活中使用塑料又必不可少,所以我们要合理使用塑料。(板贴:合理使用)
5.教师举例:老师在平时的工作中会用到很多黑笔和红笔,但在价格差不多的情况下,都会选择替换笔芯而不是直接换笔,这样就可以减少笔杆的塑料垃圾产生。你们有没有类似这样的“减塑小妙招”呢?
6.分组讨论:为了减塑,我们能做什么呢?
7.全班交流反馈:
预设1:少用一次性塑料杯、塑料餐盒,能不用的时候尽量不用。(板贴:少用)
预设2:好好使用文具盒,延长使用时间,减少丢弃。(板贴:多用)
预设3:塑料袋循环使用。(再用)
……
8.小结:为了减少“白色污染”,大家想出了不少金点子,看来,我们也可以为环保作出贡献。请大家回家与父母商量,拟定一个家庭“减塑”方案。
(六)总结过渡:面对“白色污染”,我们已经想出了一些办法,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环境污染呢?我们下一节课再来探究。
附板书:
从“白色污染”说起
(
若有的课文需
2
课时学完,须注明第几课时。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