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年级上册第10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第1课时)教材分析统编教材《道德与法制》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本课的编写是依据《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主题四“我们的社区生活”第11条“了解本地区生态环境,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四年级的学生虽然对身边的环境污染有所感知,但对环境污染的来源及其带来的严重危害缺乏认识,很多时候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有一些破坏环境的行为。认识是行动的前提,环保意识为环保行为提供动力,所以本课的教学旨在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生活中存在的环境问题,探究污染产生的原因,以及问题解决的路径,逐步提升环保行动能力和环境保护的责任感。教学目标1.认识和了解塑料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以及塑料废品处理不当对环境造成的危害。2.在日常生活中增强环保意识,面对“白色污染”,提出合理建议,并能够采取行动减少“白色污染”。3.关心家乡的环境保护,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教学重点:认识和了解塑料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以及塑料废品处理不当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教学难点:面对“白色污染”提出合理建议,并参与“减塑”实践。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完成家庭塑料用品小调查,带一样塑料制品来上课。教师准备:制作课件教学过程揭趣导入——塑料制品应用广猜一猜,老师为大家准备本月“美丽小组”奖品会是什么?出示“美丽小组”奖品:尺子、水笔、拉杆夹……提问:这些奖品都是什么材料做的?汇报交流:家庭塑料用品小调查(一组汇报,其他组补充)思考:塑料除了在生活领域应用广泛,在其他领域会有应用吗?播放视频:塑料在农业、工业、军事、科技等诸多领域的实际应用谈感受小结:塑料制品应用广泛,生活中处处都有塑料的身影探究感知——塑料制品性能优小组活动出示活动要求小组内展示自己带来的塑料制品。看一看、摸一摸、议一议,这些塑料制品有什么特点?组长汇总大家讨论的意见准备汇报。小组开展探究小组汇报,其他组补充小结:塑料制品轻便、漂亮、防水、绝缘、不易生锈……(三)图文感知——塑料制品危害大1. 读课文《一只塑料袋的奇幻之旅》2. 说一说,塑料还给人们带来了什么?3. 补充图片:小区、农田、河流、海洋等各地的塑料垃圾4. 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5. 补充知识:各类物品自然降解时间,塑料袋需长达20年才能降解。6. 小结:塑料制品处理不当,会给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塑料垃圾被世界公认为是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它有一个形象的名称“白色污染”。(四)辨析明理——塑料制品需控制1.思考:既然塑料的危害这么大,干脆停止塑料生产,我们人类不用塑料制品不就好了吗?这样可行吗?2.小组活动:讨论并完成74页“如果我们不使用塑料制品,我们的生活会变成怎样呢?”3.全班交流。4.质疑:塑料因为它独有的特点被人们广泛使用,可是塑料垃圾又会带来这样大的危害,那我们该怎么办呢?5.观看视频:世界各国采取的“限塑行动”6.交流:从这些国家颁布的“限塑令行动”,你明白了什么?7.读一读我们国家颁布的《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五)制订方案——争当环保小卫士1.小组讨论:我们该如何减少塑料制品对环境的污染?有哪些塑料替代品?2.小组汇报,全班交流。3.小结:为了减少塑料制品对环境的污染,我们可以减少使用,多用更加环保的替代品,比如用环保购物袋,用过的塑料制品不随意丢弃,做到回收再利用。4.初步拟订一个家庭“减塑”方案5.汇报自己初步制订的家庭“减塑”方案6.提示:家庭“减塑”方案带回家,与家长一起商议,并付诸实施,如果执行得好,还可以将这个方案在亲朋好友中推广。(六)拓展知识——新型塑料面面观1.播放目前科技发明的新型塑料视频,了解塑料的未来发展方向。2.结课:塑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让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为了我们的生存环境不再被无情破坏,减少白色污染势在必行,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家庭“减塑”做起,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为维护生态环境贡献一份力量。附:板书设计: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塑料制品:应用广、性能优、危害大减塑行动:减少使用、循环使用、创新使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