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数列求通项(法、法)必备秘籍1对于数列,前项和记为;①;②②:使用法注意两步:①②法归类角度1:已知与的关系;或与的关系 用,得到 例子:已知,求角度2:已知与的关系;或与的关系 替换题目中的 例子:已知,,求; 已知首项为1的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求数列的通项公式;角度3:已知等式中左侧含有: 作差法(类似) 例子:已知求 记得检验n=1时 数列满足.求2对于数列,前项积记为;①;②①②:法归类角度1:已知和的关系 角度1:用,得到 例子:的前项之积.角度2:已知和的关系 角度1:用替换题目中 例子:已知数列的前n项积为,且.法:角度2:将题意中的用替换例题1.已知首项为1的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感悟升华(核心秘籍) 1、已知与,使用法时,用替换作为核心秘籍记忆; 2、当遇到,使用法时,用替换作为核心秘籍记忆;【答案】依题意,,故,因为,所以,又,所以是首项为1,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所以,.当时,,又当n=1时,也满足上式,所以.法:角度2:已知和的关系例题2.已知数列的前项积为,且.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答案】,当时,当时,∴由得即∴∴是以3为首项,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练习1、(2022·全国·高考真题)记为数列的前n项和,已知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1)求的通项公式;(2)证明:.【解析】(1)∵,∴,∴,又∵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当时,,∴,整理得:,即,∴,显然对于也成立,∴的通项公式;(2) ∴2、(2022·全国·高考真题(理))记为数列的前n项和.已知.(1)证明:是等差数列;(2)若成等比数列,求的最小值.【解析】(1)因为,即①,当时,②,①②得,,即,即,所以,且,所以是以为公差的等差数列.(2)由(1)可得,,,又,,成等比数列,所以,即,解得,所以,所以,所以,当或时.3.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的前项积为,且,,.(1)求的通项公式;(2)证明:为等比数列.【答案】(1)(2)证明见解析(1)解:当时,,,当时,,所以,所以数列是以1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所以;(2)证明:,,当时,,则,由于,则,所以数列是等比数列.二、数列求通项(累加法、累乘法)必备秘籍一、累加法(叠加法)若数列满足,则称数列为“变差数列”,求变差数列的通项时,利用恒等式求通项公式的方法称为累加法。具体步骤:将上述个式子相加(左边加左边,右边加右边)得:=整理得:=二、累乘法(叠乘法)若数列满足,则称数列为“变比数列”,求变比数列的通项时,利用求通项公式的方法称为累乘法。具体步骤:将上述个式子相乘(左边乘左边,右边乘右边)得:整理得:例题:在数列中,,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答案】依题意,,即,所以当时当时也满足上式,所以三、数列求通项(隔项等差(等比)数列)必备秘籍1、隔项等差数列已知数列,满足,则;(其中为常数);或则称数列为隔项等差数列,其中:①构成以为首项的等差数列,公差为;②构成以为首项的等差数列,公差为;2、隔项等比数列已知数列,满足,则;(其中为常数);或则称数列为隔项等比数列,其中:①构成以为首项的等比数列,公比为;②构成以为首项的等比数列,公比为;例题1. ,,求的通项公式;【答案】(1)因为 所以, 两式相减得,所以是隔项等差数列,且, 所以为奇数, 为偶数,所以.例题2.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答案】由题意得,,则,两式相减得,∵,∴.∵,∴当,,又,∴,∴当时,.综上,.角度2:隔项等比数列例题3.已知数列满足,,.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答案】(1)解:由题意,当时,,可得,因为,可得,所以,,所以数列的奇数项和偶数项都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所以当为奇数时,设,则,当为偶数时,设,则.因此,.练习:1.已知数列满足,.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答案】;依题意,,由得:,则当n为奇数,时,,满足上式,当n为偶数,时,,满足上式,即当n为奇数时,,当n为偶数时,,所以.2.若数列,,,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答案当是奇数时:,整理得;当是偶数时:,整理得解:因为,所以,两式相除:,所以是隔项等比数列;构成以为首项的等比数列,公比为;构成以为首项的等比数列,公比为;当是奇数时:,整理得当是偶数时:,整理得四、数列求通项(构造法、倒数法)必备秘籍1.构造法类型1: 用“待定系数法”构造等比数列形如(为常数,)的数列,可用“待定系数法”将原等式变形为(其中:),由此构造出新的等比数列,先求出的通项,从而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标准模型:(为常数,)或(为常数,)例:在数列中,,且.证明:为等比数列,并求的通项公式;类型2:用“同除法”构造等差数列(1)形如,可通过两边同除,将它转化为,从而构造数列为等差数列,先求出的通项,便可求得的通项公式.例:设数列满足: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形如,可通过两边同除,将它转化为,换元令:,则原式化为:,先利用构造法类型1求出,再求出的通项公式.例:已知正项数列中,,,求数列的通项公式.(3)形如的数列,可通过两边同除以,变形为的形式,从而构造出新的等差数列,先求出的通项,便可求得的通项公式.例:已知数列中,,.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倒数法用“倒数变换法”构造等差数列类型1:形如(为常数,)的数列,通过两边取“倒”,变形为,即:,从而构造出新的等差数列,先求出的通项,即可求得.例:已知数列中,,,求的通项公式.类型2:形如(为常数,,,)的数列,通过两边取“倒”,变形为,可通过换元:,化简为:(此类型符构造法类型1: 用“待定系数法”构造等比数列:形如(为常数,)的数列,可用“待定系数法”将原等式变形为(其中:),由此构造出新的等比数列,先求出的通项,从而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例: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二、典型例题例题1.在数列中,,且.证明:为等比数列,并求的通项公式;感悟升华(核心秘籍) 1、使用构造法模型的标准(类型1): 标准模型:(为常数,)或(为常数,) 其中“待定系数”,作为核心模型直接记忆【答案】(1)证明见解析,解:因为,所以,又,所以,所以是以4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故,即.例题2.设数列满足: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感悟升华(核心秘籍) 1、使用构造法模型的标准(类型2): ① ② ③ 注意对比例题2,3,4的技巧【答案】.由知:,而,∴数列是首项、公差为的等差数列,即,∴.例题3.已知正项数列中,,,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答案】.在递推公式的两边同时除以,得=×+,①令,则①式变为,即,所以数列是等比数列,其首项为,公比为,所以,即所以,例题4.已知数列中,,.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答案】;因为,令,则,又,所以.对两边同时除以,得,又因为,所以是首项为,公差为的等差数列,所以,故;例题5.已知数列中,,,求的通项公式.感悟升华(核心秘籍) 1、使用倒数法模型的标准:(类型1) ,此类型取倒数化简后,从而构造出新的等差数列【答案】.,两边取倒数得,即,又因为,所以是首项为,公差为的等差数列,所以,故;例题6.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感悟升华(核心秘籍) 1、使用倒数法模型的标准:(类型2) 形如(为常数,,,)的数列,通过两边取“倒”,变形为,可通过换元:,化简为:,再用待定系数法.【答案】(1)解:因为,所以,则,又,所以数列是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所以,所以,所以;练习1.记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已知,数列满足,且.求的通项公式;(2)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并求的通项公式;【答案】(1)(2)证明见解析;(1)解: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因为,则,解得或(舍去),所以;(2)证明:因为,所以,即,所以,因为,所以,所以数列是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所以,所以;一、 数列求通项(法、法)必备秘籍:1对于数列,前项和记为;①;②②:使用法注意两步:①②法归类角度1:已知与的关系;或与的关系 用,得到 例子:已知,求角度2:已知与的关系;或与的关系 替换题目中的 例子:已知,,求; 已知首项为1的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求数列的通项公式;角度3:已知等式中左侧含有: 作差法(类似) 例子:已知求记得检验n=1时 数列满足.求2对于数列,前项积记为;①;②①②:法归类角度1:已知和的关系 角度1:用,得到 例子:的前项之积.角度2:已知和的关系 角度1:用替换题目中 例子:已知数列的前n项积为,且.法:角度2:将题意中的用替换例题1.已知首项为1的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法:角度2:已知和的关系例题2.已知数列的前项积为,且.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练习:1、(2022·全国·高考真题)记为数列的前n项和,已知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1)求的通项公式;(2)证明:.2、(2022·全国·高考真题(理))记为数列的前n项和.已知.(1)证明:是等差数列;(2)若成等比数列,求的最小值.3.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的前项积为,且,,.(1)求的通项公式;(2)证明:为等比数列.二、数列求通项(累加法、累乘法)必备秘籍一、累加法(叠加法)若数列满足,则称数列为“变差数列”,求变差数列的通项时,利用恒等式求通项公式的方法称为累加法。具体步骤:将上述个式子相加(左边加左边,右边加右边)得:=整理得:=二、累乘法(叠乘法)若数列满足,则称数列为“变比数列”,求变比数列的通项时,利用求通项公式的方法称为累乘法。具体步骤:将上述个式子相乘(左边乘左边,右边乘右边)得:整理得:总结:1、使用累加法的标准模型:①或②2、累加法使用过程中,从开始,最后结束时应写到,注意避免出现,最大的下角标只写到.3、使用累乘法的标准模型:①或②4、累加法使用过程中,从开始,最后结束时应写到,注意避免出现,最大的下角标只写到.例题.在数列中,,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三、数列求通项(隔项等差(等比)数列)必备秘籍1、隔项等差数列已知数列,满足,则;(其中为常数);或则称数列为隔项等差数列,其中:①构成以为首项的等差数列,公差为;②构成以为首项的等差数列,公差为;2、隔项等比数列已知数列,满足,则;(其中为常数);或则称数列为隔项等比数列,其中:①构成以为首项的等比数列,公比为;②构成以为首项的等比数列,公比为;例题1.已知数列,,,求的通项公式;对于本例中作为一个模型直接记忆,考试遇到判断为隔项等差数列.便于快速求解特别注意分奇偶时,判断是第几项例题2.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求数列的通项公式;角度2:隔项等比数列例题3.已知数列满足,,.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对于本例中作为一个模型直接记忆,考试遇到判断为隔项等比数列.便于快速求解特别注意分奇偶时,判断是第几项练习1、已知数列满足,.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若数列,,,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四、数列求通项(构造法、倒数法)必备秘籍1.构造法类型1: 用“待定系数法”构造等比数列形如(为常数,)的数列,可用“待定系数法”将原等式变形为(其中:),由此构造出新的等比数列,先求出的通项,从而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标准模型:(为常数,)或(为常数,)例1:在数列中,,且.证明:为等比数列,并求的通项公式;类型2:用“同除法”构造等差数列(1)形如,可通过两边同除,将它转化为,从而构造数列为等差数列,先求出的通项,便可求得的通项公式.例2:设数列满足: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形如,可通过两边同除,将它转化为,换元令:,则原式化为:,先利用构造法类型1求出,再求出的通项公式.例3:已知正项数列中,,,求数列的通项公式.(3)形如的数列,可通过两边同除以,变形为的形式,从而构造出新的等差数列,先求出的通项,便可求得的通项公式.例4:已知数列中,,.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倒数法用“倒数变换法”构造等差数列类型1:形如(为常数,)的数列,通过两边取“倒”,变形为,即:,从而构造出新的等差数列,先求出的通项,即可求得.例5:已知数列中,,,求的通项公式.类型2:形如(为常数,,,)的数列,通过两边取“倒”,变形为,可通过换元:,化简为:(此类型符构造法类型1: 用“待定系数法”构造等比数列:形如(为常数,)的数列,可用“待定系数法”将原等式变形为(其中:),由此构造出新的等比数列,先求出的通项,从而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例6: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练习1.记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已知,数列满足,且.求的通项公式;(2)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并求的通项公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3年高考复习数列求通项题型归纳.docx 2023年高考复习数列求通项题型解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