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第4讲数列求和的方法 讲义-2023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数列第4讲数列求和的方法 讲义-2023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含解析)

资源简介

数列求和方法专题练习
专题目录:
知识储备;
题型专练;
真题再现
课后练习
一、知识储备
二、题型分类
题型一:等比等差公式法求和
1.已知等差数列,其前项的和为,,则( )
A.24 B.36 C.48 D.64
2.知数列的前n项和,则( )
A.350 B.351 C.674 D.675
题型二:倒序相加法求和
1.已知函数满足,若数列满足,则数列的前10项和为( )
A. B.33 C. D.34
2.已知函数满足,若数列满足,则数列的前20项和为( )
A.100 B.105 C.110 D.115
题型三:错位相减法求和
1.数列的前项和,数列的前项和,满足.
(1)求及;
(2)设数列的前项和为,求并证明:.
2.已知数列是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若,且、、成等比数列.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求数列的前项和.
题型四:分组求和
1、若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则( )
A.45 B.65 C.69 D.
2、设为等差数列,是正项等比数列,且,.在①,②,这两个条件中任选一个,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你选择的条件并求数列和的通项公式;
(2)在(1)的条件下,若,求数列的前项和.
题型五:裂项相消法求和
1、若数列的前项和满足.
(1)求证:数列是等比数列;
(2)设,求数列的前项和.
2、已知是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且成等比数列.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的前n项和.
题型六:奇偶并项求和方法
1、设是数列的前n项和,已知,
⑴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⑵设,求数列的前项和.
2.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求数列的前项和.
真题再现
1、(2022新高考全国I卷·第17题)记为数列的前n项和,已知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
(1)求的通项公式;
(2)证明:.
/2、(2021年新高考Ⅰ卷·第17题)已知数列满足,
(1)记,写出,,并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求的前20项和.
3、(2020新高考II卷(海南卷)·第18题)已知公比大于的等比数列满足.
(1)求通项公式;
(2)求.
4、(2019年高考数学课标Ⅱ卷文科·第18题)已知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
(1)求的通项公式;
(2)设,求数列的前项和.
5、(2017年高考数学课标Ⅲ卷文科·第17题)设数列满足.
(1)求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 的前项和.
课后精练
1、已知若等比数列满足则( )
A. B.1010 C.2019 D.2020
2、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且,,若恒成立,则的最小值为( )
A.1 B.2
C.3 D.4
3、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则 (  )
A.150 B.162 C.180 D.210
4、数列中,,,.
(1)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
(2)求的前项和.
5、设数列的前项和为,且.
(1)证明:是等比数列;
(2)令,证明:.
6、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满足2Sn=3an-3,其中n∈N*.
(1)证明:数列{an}为等比数列;
(2)设bn=2n-1,cn=,求数列{cn}的前n项和Tn.
7、已知数列满足,且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求数列的前项和.数列求和方法专题练习
专题目录:
知识储备;
题型专练;
真题再现
课后练习
一、知识储备
二、题型分类
题型一:等比等差公式法求和
1.已知等差数列,其前项的和为,,则( )
A.24 B.36 C.48 D.64
【答案】B
【详解】
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得,则
故选:B
2.知数列的前n项和,则( )
A.350 B.351 C.674 D.675
【答案】A
【分析】
先利用公式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再利用通项公式求出的值.
【详解】
当时,;
当时,.
不适合上式,
.
因此,;
故选:A.
题型二:倒序相加法求和
1.已知函数满足,若数列满足,则数列的前10项和为( )
A. B.33 C. D.34
【答案】A
【分析】
根据,并结合倒序相加法可求出,再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得到答案.
【详解】
函数满足,
①,
②,
由①②可得,,
所以数列是首项为1,公差为的等差数列,其前10项和为.
故选:A.
2.已知函数满足,若数列满足,则数列的前20项和为( )
A.100 B.105 C.110 D.115
【答案】D
【分析】
根据函数满足,利用倒序相加法求出,再求前20项和.
【详解】
解:函数满足,①,
②,
由①②可得,
,所以数列
是首项为1,公差为的等差数列,其前20项和为.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性质及倒序相加法求和,属于基础题.
题型三:错位相减法求和
1.数列的前项和,数列的前项和,满足.
(1)求及;
(2)设数列的前项和为,求并证明:.
【答案】(1),;(2),证明见解析.
【分析】
(1)利用可求出,由可得,两式相减整理可得,从而可得数列是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进而可求出,
(2)先利用错位相法求出,再利用放缩法可证得结论
【详解】
(1)当时,;
当时,;
符合上式,所以.
当时,即,所以;
当时,由可得,
相减得,即,
所以数列是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所以.
(2),
所以,
则,
相减得

所以.
因为,所以,所以.
2.已知数列是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若,且、、成等比数列.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求数列的前项和.
【答案】(1);(2).
【分析】
(1)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利用已知条件得出关于的方程,求出的值,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求得数列的通项公式;
(2)求得,然后利用错位相减法可求得.
【详解】
(1)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成等比数列,则,即,
整理得,,.
因此,;
(2)由(1)可得.
,①
(2).
①②得,
因此,.
题型四:分组求和
1、若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则( )
A.45 B.65 C.69 D.
【答案】B
【分析】
由题意可得,从而可得,进而可得答案
【详解】
因为,
所以,
则 ,
故选:B.
2、设为等差数列,是正项等比数列,且,.在①,②,这两个条件中任选一个,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你选择的条件并求数列和的通项公式;
(2)在(1)的条件下,若,求数列的前项和.
【答案】(1)条件选择见解析,,;(2).
【分析】
(1)设的公差为,的公比为,根据所选的条件结合已知条件得出和的方程组,解出这两个量的值,利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可求得数列和的通项公式;
(2)求得,利用分组求和法可求得.
【详解】
(1)选择①:设的公差为,的公比为.
则根据题意有,解得,
所以,;
选择②:设的公差为,的公比为.
则根据题意有,解得,
所以,;
(2)由(1)可知,
所以
.
题型五:裂项相消法求和
1、若数列的前项和满足.
(1)求证:数列是等比数列;
(2)设,求数列的前项和.
【答案】(1)详见解析(2)
【解析】证明:当时,,计算得出,
当时,根据题意得,,所以 ,即
,即 数列是首项为-2,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由(1)知,
,1

2、已知是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且成等比数列.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的前n项和.
【答案】(1),(2)
【解析】(1)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因为,且成等比数列,
所以,即,
解得(舍去)或,
所以,
(2)由(1)可得,
所以
题型六:奇偶并项求和方法
1、设是数列的前n项和,已知,
⑴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⑵设,求数列的前项和.
【答案】(1)(2)
【解析】(1)因为,所以当时,
两式相减得, 所以
当时,,,则
所以数列为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故
(2)由(1)可得
所以
故当为奇数时,
当为偶数时,
综上
2.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求数列的前项和.
【答案】(1);(2)
【解析】(1)当时,.
因为,所以,所以.
因为,所以.
两式相减,得,即
又因为,所以.
所以数列是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所以.
(2)由(1)可知
故当为偶数时,
当为奇数时,
所以
真题再现
1、(2022新高考全国I卷·第17题)记为数列的前n项和,已知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
(1)求的通项公式;
(2)证明:.
【答案】(1)
(2)见解析
解析:(1)∵,∴,∴,又∵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
∴,∴,∴当时,,
∴,整理得:,
即,∴

显然对于也成立,
∴的通项公式;
(2)

/2、(2021年新高考Ⅰ卷·第17题)已知数列满足,
(1)记,写出,,并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求的前20项和.
【答案】;.
解析:(1)由题设可得
又,,故即即
所以为等差数列,故.
(2)设的前项和为,则,
因为,
所以

3、(2020新高考II卷(海南卷)·第18题)已知公比大于的等比数列满足.
(1)求通项公式;
(2)求.
【答案】(1);(2)
解析:(1)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q>1),则,
整理可得:,

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2)由于:,故:

4、(2019年高考数学课标Ⅱ卷文科·第18题)已知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
(1)求的通项公式;
(2)设,求数列的前项和.
【答案】解:(1)设的公比为,由题设得,即.
解得(舍去)或.
因此的通项公式为.
(2)由(1)得,因此数列的前项和为.
5、(2017年高考数学课标Ⅲ卷文科·第17题)设数列满足.
(1)求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 的前项和.
【答案】(1);(2).
【解析】(1)因为
当时,;
当时,有……①
………………②
两式相减可得,所以,当时,
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2)由(1)可得.
记数列 的前项和为
所以.
课后精练
1、已知若等比数列满足则( )
A. B.1010 C.2019 D.2020
【答案】D
【详解】
等比数列满足
即2020
故选:D
2、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且,,若恒成立,则的最小值为( )
A.1 B.2
C.3 D.4
【答案】A
【分析】
由,求得,又由,求得,求得,得到,进而求得,结合题意,即可求解.
【详解】
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因为,所以,
整理得,即,
由,可得,即,所以,
所以,所以,
所以,
因为恒成立,所以,故的最小值为1.
故选:A.
3、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则 (  )
A.150 B.162 C.180 D.210
【答案】B
【解析】由对勾函数的性质可知:
当时,数列为递减;当时,数列为递增.
所以
=
=
=
=162
4、数列中,,,.
(1)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
(2)求的前项和.
【答案】(1)证明见解析;(2).
【分析】
(1),,变形为,,进而证明结论;
(2)由(1)可得:,再利用分组求和即可得出.
【详解】
(1)证明:,,
.
又因为,
数列是首项为1,公比为5的等比数列,
(2)由(1)可得:,

的前项和
5、设数列的前项和为,且.
(1)证明:是等比数列;
(2)令,证明:.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
【分析】
(1)当时,可得,由有两式相减得从而得证.
(2) 由(1),所以,则,利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可求和,从而可证.
【详解】
(1)∵,∴,
两式相减得,即
又,即,所以,
∴是1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2)由(1),∴,

∴.
6、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满足2Sn=3an-3,其中n∈N*.
(1)证明:数列{an}为等比数列;
(2)设bn=2n-1,cn=,求数列{cn}的前n项和Tn.
【答案】(1)证明见解析;(2).
【分析】
(1)根据数列的递推关系作差法即可证明;
(2)利用错位相减求和法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1)因为,--------①
所以当时,,解得,
当时,,---------②
由①-②并整理得,,
由上递推关系得,所以,
故数列是首项为3,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
(2)由(1)得:,
又因为,所以,
所以,

两式相减得:,
即:,
整理可得:
7、已知数列满足,且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求数列的前项和.
【答案】(1);(2).
【解析】(1)
时,有,即,故,
又时也适合该式,
(2)因为,
所以①
则②
①-②得,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