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文字下乡 教案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乡土中国》——文字下乡 教案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品读《乡土中国》 文字下乡
【阅读目标】
理解乡土社会的特质对乡下人的文字使用,语言交流产生的具体影响。
【阅读方法】
1.品词析句,咀嚼玩味
2.圈点、勾画、批注
3.对比分析法
4.撰写内容提要与关键词
5.辨道理论证逻辑,梳理实证分析思路
6.思维导图应用
【篇目精读】
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指的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从该观点入手,分析该挂点产生的原因和认识上的错误。】我们当然记得不少提倡乡村工作的朋友们,把愚和病贫联结起来去作为中国乡村的症候。关于病和贫我们似乎还有客观的标准可说,但是说乡下人“愚”,却是凭什么呢 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连续的按喇叭,慌了手脚,【举例一】东避也不是,西躲又不是,司机拉住闸车,在玻璃窗里,探出半个头,向着那土老头儿,啐(cuì)了一口:“笨蛋!”——如果这是愚,真冤枉了他们。我曾带了学生下乡,田里长着包谷,有一位小姐,冒充着内行,说:“今年麦子长得这么高。”旁边的乡下朋友,虽则没有啐她一口,但是微微地- -笑,也不妨译作“笨蛋”。【举例二;这一段以自身经历为论据,具体、真实、生动。亲身经历之所见所闻也是研究的材料,所思所悟也是研究的成果。】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因之而不明白怎样应付汽车,那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正等于城里人到了乡下,连狗都不会赶一般。如果我们不承认郊游的仕女们一听见狗吠就变色是“白痴”,自然没有理由说乡下人不知道“靠左边走”或“靠右边走”等时常会因政令而改变的方向是因为他们“愚不可及”了。“愚” 在什么地方呢 【提出疑问】【愚:说乡下人“愚”,不是指他们的智力有问题,知识有局限,而是指他们不识字,是文盲,而文盲并非出于“愚”,而是由于乡下本来无需文字眼睛。】【比较论证,对比论证,乡下人不认识汽车和城里人不认识包谷】
段意:本段作者陈述乡下人被认为“愚”的事实,并举例论证乡下人之所以被认为“愚”是城市人基于城市文化而下的定义,显然存在不合理性。
其实乡村工作的朋友说乡下人愚那是因为他们不识字【乡下人被认为愚的原因】,我们称之曰“文盲”【乡土社会中的文盲是因为乡土社会的本质】,意思是白生了眼睛,连字都不识。这自然是事实。我绝不敢反对文字下乡的运动,可是如果说不识字就是愚,我心里总难甘服【不识字≠没有识字能力】。“愚” 如果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识字不识字并非愚不愚的标准。智力是学习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没有机会学习,不论他有没有学习的能力还是学不到什么的。我们是不是说乡下人不但不识字,而且识字的能力都不及人呢
段意:本段对关于乡下人因不识字而被认为“愚”进行讨论,作者提出“识字不识字却并非愚不愚的标准”的观点。
说到这里我记起了疏散在乡下时的事来了。同事中有些孩子送进了乡间的小学,在课程上这些孩子样样比乡下孩子学得快、成绩好。①教员们见面时总在家长面前夸奖这些孩子们有种、聪明。这等于说教授们的孩子智力高。我对于这些恭维自然是私心窃喜。穷教授别的已经全被剥夺,但是我们还有别种人所望尘莫及的遗传。但是有一天,我在田野里看放学回来的小学生们捉蚱(zhà)蜢(měnɡ),那些“聪明”而“有种”的孩子,扑来扑去,屡扑屡失,而那些乡下孩子却反应灵敏, 一扑一得。②【①②举例对比乡下孩子与城里孩子】回到家来,刚才一点骄傲似乎又没有了着落。
段意:本段说明乡下孩子和城里孩子各有所长。
乡下孩子在教室里认字认不过教授们的孩子,和教授们的孩子在田野里捉蚱蜢捉不过乡下孩子,在意义上是相同的。【举生活实例,引出观点。乡下人不识字与教授们的孩子不能捕虫是一样的,环境不同,文字对于乡下人没有那么重要,他们不识字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的社群,长期的相处使他们甚至不用面对面就能凭借脚步声辨认对方,而文字传递信息的能力也有其限制性,需要一定的文法才能规定其正确使用。所以文盲并非出于“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我并不责备自己孩子蚱蜢捉得少,第一是我们无须用蚱蜢来加菜①(云南乡下蚱蜢是下饭的,味道很近于苏州的虾干),第二是我的孩子并没有机会练习②。教授们的孩子穿了鞋袜,为了体面,不能不择地而下足,弄污了回家来会挨骂,于是在他们捉蚱蜢时不免要有些顾忌,动作不活灵了。这些也许还在其次,他们日常并不在田野里跑惯③,【①②③城里人在一些事情上也可以用“愚”来形容】要分别草和虫,须费一番眼力, 蚱蜢的保护色因之易于生效。—我为自己孩子所作的辩护是不是同样也可以用之于乡下孩子在认字上的“愚”么 我想是很适当的。乡下孩子不像教授们的孩子到处看见书籍,到处接触着字,这不是他们日常所混熟的环境。教授们的孩子并不见得一定是遗传上有什么特别善于识字的能力,显而易见的却是有着易于识字的环境。这样说来,乡下人是否在智力上比不上城里人,至少还是个没有结论的题目。【我认为很多乡下人,他们没有知识,但是有着大智慧,大谋略。不单单是说,我们周围的人,历史上的人也是,像刘邦与项羽,最后就是所谓的“乡下人”打败了“城里人”。】【因果论证,“通过城里的孩子和乡下的孩子学习不同知识的速度不同,得出乡下人智力不一定比不上城里人”】
段意:本段紧承上文,分析乡下孩子和城里孩子各有所长的原因,不同的环境造成孩子们平时练习内容的不同,由此来说明城里人和乡下人不存在智力上的差别。
这样看来,乡村工作的朋友们说乡下人愚,显然不是指他们智力不及人,而是说他们知识不及人了。这一点,依我们上面所说的,还是不太能自圆其说。至多是说,乡下人在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上是不及城市里人多。这是正确的。我们是不是也因之可以说乡下多文盲是因为乡下本来无须文字眼睛呢 说到这里,我们应当讨论一下文字的用处了。【用疑问句引出了下文讨论的用处。条理清晰,逐层深入,启发思考。】
段意:本段过渡段,承上启下,由对乡下人是否“愚”的讨论引申到对乡土社会是否需要文字的思考上。
我在上一篇里说明了乡土社会的一个特点就是这种社会的人是在熟人里长大的。用另一句话来说,他们生活上互相合作的人都是天天见面的。①,直译起来是面对面的社群【生活上互相合作的人都是天天见面的社会群体。】②。【①②乡土社会的熟人特性决定了乡下人不需要文字】归有光的《项脊轩记(志)》里说,他日常接触的老是那些人,所以日子久了可以用脚声来辨别来者是谁。在“面对面的社群里”甚至可以不必见面而知道对方是谁。【原文“余扃(jiōnɡ)牖(yǒu)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我们自己虽说是已经多少在现代都市里住过一时了,但是一不留心,乡土社会里所养成的习惯还是支配着我们。你不妨试一试, 如果有人在你门上敲着要进来,【举例】你问:“谁呀 ”门外的人十之八九回答你一个大声的“我”。这是说,你得用声气辨人。在面对面的社群里一起生活的人是不必通名报姓的。很少太太会在门外用姓名来回答丈夫的发问。但是我们因为久习于这种“我呀!”、“我呀!”的回答,也很有时候用到了门内人无法辨别你声音的场合。我有一次,久别家乡回来,在电话里听到了一个无法辨别的“我呀”时,的确闹了一个笑话。
段意:本段将乡土社会定义为“面对面的社群”,举例论证由熟人所组成的乡土社会中的语言习惯。
“贵姓大名”【敬辞,问人姓名】是因为我们不熟悉而用的。熟悉的人大可不必如此,足声、声气甚至气味,都可以是足够的“报名”。【生活中的这些都可以成为直接完美的“工具”,不用是乡土生活的习惯,至今仍然保存。】我们社交上姓名的不常上口也就表示了我们原本是在熟人中生活的,是个乡土社会。
段意:本段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周围基本没有不认识的人,社交基本连姓名都用不上。
文字发生之初是“结绳记事”,需要结绳来记事是为了在空间和时间中人和人的接触发生了阻碍。我们不能当面讲话,才需要找一些东西来代话。在广西的瑶山里,部落有急,就派了人送一枚铜钱到别的部落里去,对方接到了这记号,立刻派人来救。这是“文字”,一种双方约好代表一种意义的记号。如果是面对面可以直接说话时,这种被预先约好的意义所拘束的记号,不但多余,而且有时会词不达意引起误会的。在十多年前青年们讲恋爱,受着直接社交的限制,通行着写情书,很多悲剧是因情书的误会而发生的。有这种经验的人必然能痛悉文字的限制。.
段意:本段论述文字的起源,当人和人的交流存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阻碍时,文字便成了人们交流的媒介。但与面对面交流相比,文字具有表情达意上的限制性。
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这不完全是出于“间接接触”的原因。我们所要传达的情意是和当时当地的外局相配合的。你用文字把当时当地的情意记了下来,如果在异时异地的圜局中去看,所会引起的反应很难尽合于当时当地的圜(huán)局【棋盘;周围的环境】中可能引起的反应。文字之成为传情达意的工具常有这个无可补救的缺陷。于是在利用文字时,我们要讲究文法,讲究艺术。文法和艺术就在减少文字的“走样”。
段意:本段文字作为传递信息的工具,具有局限性,因此需要规范文法和艺术,以更加准确地表情达意。
在说话时,我们可以不注意文法。并不是说话时没有文法,而且因为我们有着很多辅助表情来补充传达情意的作用。我们可以用手指指着自己而在话里吃去一个“我”字。在写作时却不能如此。于是我们得尽量的依着文法去写成完整的句子了。【举例论证】不合文法的字词难免引起人家的误会,所以不好。说话时我们如果用了完整的句子,不但显得迂阔【思想行为不切实际事理】,而且可笑。这是从书本上学外国语的人常会感到的痛苦。
段意:承接前段内容,进一步论述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说话时表情、动作、环境都可以辅助语言进行交流,但书写的文字需要更加完整才可准确表意。
文字是间接的说话,而且是个不太完善的工具。当我们有了电话,广播的时候,书信文告的地位已经大受影响。等到传真的技术发达之后,是否还用得到文字,是很成问题的。【随着科技的发展,文字的发展不容乐观。这个点完全可以引出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是否还需要文字,书写等议论题目】
段意:本段论述文字在当今社会的地位收到影响,文字作为沟通交流工具的地位可能会逐渐下降。
这样说来,在乡土社会里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了。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为什么舍此比较完善的语言而采取文字呢 【提出疑问】
段意:收束前文,指出在面对面往来的乡土社会,基于语言表达的高效性,人们没有使用文字的需求。
我还想在这里推进一步说,在面对面社群里,连语言本身都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工具。语言本是用声音来表达的象征体系。象征.是附着意义的事物或动作。我说“附着”是因为“意义”是靠联想作用加上去的,并不是事物或动作本身具有的性质。【乡土社会人们认同事物或动作的象征意义,所以有自己的共同语言。】这是社会的产物,因为只有在人和人需要配合行为的时候,个人才需要有所表达;而且表达的结果必须使对方明白所要表达的意义。所以象征是包括多数人共认的意义,也就是这一事物或动作会在多数人中引起相同的反应。因之, 我们绝不能有个人的语言,只能有社会的语言。要使多数人能对同一象征具有同一意义,他们必须有着相同的经历,就是说在相似的环境中接触和使用同一象征,因而在象征上附着了同一意义。因此在每个特殊的生活团体中,必有他们特殊的语言,有许多别种语言所无法翻译的字句。
段意:从人类学的角度解释“语言”,指出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的特点:首先用声音表达,其次具有意义,最后意义关系是社会约定的。
语言只能在一个社群所有相同经验的一层.上发生。群体愈大,包括的人所有的经验愈繁杂,发生语言的一层共同基础也必然愈有限,于是语言也愈趋于简单化。【群体越大,人们之间的区别也就越大,语言就要越简单,彼此才能了解。】这在语言史上看得很清楚的。
段意:承接上段,指出语言是在一个社群中所有相同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为地给声音加入附着意义的一种象征体系,使用同一语言的群体人数越多,语言越简单。
可是从另一方面说,在一个社群所用的共同语言之外,也必然会因个人间的需要而发生许多少数人间的特殊语言,所谓“行(hánɡ)话”。行话是同行人中的话,外行人因为没有这种经验,不会懂得。在每个学校里,甚至每个寝室里,都有他们特殊的语言。最普遍的特殊语言发生在母亲和孩子之间。
段意:本段进一步补充论述了一个社群里还存在特殊语言。
(16)“特殊语言”不过是亲密社群中所使用的象征体系的一部分,用声音来作象征的那一部分。【表情动作都可作为传递意思的信息。】在亲密社群中可用来作象征体系的原料比较多。表情、动作,因为在面对面的情境中,有时比声音更容易传情达意。即使用语言时,也总是密切配合于其他象征原料的。譬如: 我可以和一位熟人说:“真是那个!”同时眉毛一皱,嘴角向下一斜,面上的皮肤一紧,用手指在头发里一插,头一沉,对方也就明白“那个”是“没有办法”,“失望”的意思了。【举例论证】如果同样的两个字用在另一表情的配合里,意义可以完全不同。【特殊语言:非文字性的,可以用来传情达意的语言,如表情、肢体语言、行话等。】
段意:本段对前段提出的“特殊语言”做补充性的解释,指出在亲密社群中,“特殊语言”不仅可以用声音,还可以使用一切能够富有象征意义的行为。
“特殊语言”常是特别有效,因为他可以摆脱字句的固定意义。语言像是个社会定下的筛子,【比喻论证】如果我们有一种情意和这筛子的格子不同也就漏不过去。我想大家必然有过“无言胜似有言”的经验。其实这个筛子虽则帮助了人和人间的了解,而同时也使人和人间的情意公式化了,使每一人、每一刻的实际情意都走了一点样。我们永远在削(xuē)足适履,使感觉敏锐的人怨恨语言的束缚。李长吉要在这束缚中去求比较切近的表达,难怪他要呕尽心血了。
段意:继续就语言工具性的特点做出说明,指出语言作为交流工具存在局限性。
于是在熟人中,我们话也少了,我们“眉目传情”,我们“指石相证”,我们抛开了比较间接的象征原料【语言、部分文字】,而求更直接的会意了【乡土语言、动作表情】。所以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唯一象征体系。
段意:本段总结上述观点,即乡土社会中文字乃至语言都不是交流的必要工具。
我绝不是说我们不必推行文字下乡,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已开始抛离乡土社会,文字是现代化的工具①。我要辨明的是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我而且愿意进一步说,单从文字和语言的角度中去批判一个社会中人和人的了解程度是不够的,因为文字和语言,只是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并非唯一的工具②,而且这工具本身是有缺陷的,能传的情、能达的意是有限的。所以在提倡文字下乡的人,必须先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③,否则开几个乡村学校和使乡下人多识几个字,也许并不能使乡下人“聪明”起来。
【文字下乡与乡土社会的矛盾:①②③乡土社会的熟人社会性质决定了乡下人不需要文字】
段意:照应开篇,再次重申观点,明确乡土社会中存在文盲和乡下人的智力没有关系,而与乡土社会中没有文字的环境有关;同时作者表明自己认同文字下乡,但强调推行文字下乡要考虑乡土社会的文字和语言基础,深入了解和调查乡村现实,全面提升乡下人的综合素质,不能僵化行之,简单理解为教乡下人识字。
【思维图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