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课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走进课标 解读考向】1.解析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特点和程序,2.说明不同诉讼中的举证规则,树立证据意识。3.概述公民的诉讼权利,熟悉公民获得法律援助的渠道。【必备知识 重点突破】1.诉讼权利的主要内容及作用?2.法律援助的目的?不同诉讼类型的法律援助的获得方式、适用范围?3.说说你对诉讼程序的认识?4.证据的重要作用?5.不同诉讼类型中举证责任?6.诉讼的基本原则、灵魂?【知识整合 网络构建】【易错剖析 盲点清零】1.只要向人民法院起诉,就必然导致诉讼成立2.承担举证责任的都是原告3.辩护人与诉讼代理人4.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误认为对二审判决不服的也只能接受判决结果【研究真题 探究规律】1.(2022·浙江·高考真题)陈某在H市白沙区某超市挑选了些糖果准备付款,由于找不到收银台,想找超市员工询问,不知不觉间走到了超市门口。保安却以为他偷窃,把他抓了起来,并挂上“小偷”的牌子当街示众。关于本事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陈某已获得糖果所有权,带到超市门口不构成偷窃B.超市侵犯了陈某的隐私权,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C.陈某以名誉权受到侵害提起诉讼,须承担对其主张的举证责任D.陈某既可以在白沙区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在H市中级法院提起诉讼2.(2022·浙江·模拟预测)小明步行过马路时因为闯红灯而受到交警的处罚。但小明看到其他人步行过马路闯红灯却没有受到处罚,感到十分委屈,于是小明就此事向人民法院起诉。小明的此次诉讼是A.民事诉讼,享有上诉的权利 B.行政诉讼,享有委托辩护人的权利C.民事诉讼,享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 D.行政诉讼,享有申请回避的权利3.(2022·广东湛江·高三阶段练习)2021年7月,某县的毛某土特产经营部向顾客邵某售出自家制作的150份熟肉产品后,因没有产品标签,被邵某以“三无产品”为由起诉。同年11月,该县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被告退回原告邵某4499.16元货款,并支付原告十倍赔偿计44991.6元,共计近5万元。被告毛某若不服一审判决,可以( )①向该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②向该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交合法有效的上诉证据③向该县人民法院申请暂缓执行生效判决 ④向该市人民政府提请行政复议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22·山东高三阶段练习)“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都能得到公平正义”。材料一2022年3月,某省高级人民法院官网发布了全国首例知识产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例:稳健医疗用品公司是注册商标“稳健医疗”的权利人。2020年2月,刘某联系黄某购买印有“稳健医疗”注册商标标识的口罩包装袋。黄某随后按刘某提供的样品订制并实际交付25万个假冒的“稳健医疗”品牌包装袋。同年3月,刘某从别处购买46万个无任何标识的一般防护口罩,装入假冒“稳健医疗”包装袋中并进行封口,通过微信朋友圈对外进行销售牟利。后公安机关将刘某、黄某抓获,并缴获假冒“稳健医疗”口罩1.1万个、印有“稳健医疗”标识的口罩外包装袋1.5万个。经核实,刘某通过微信销售假冒的“稳健医疗”医用口罩1万余个,销售金额37万余元。 经检测,该假冒“稳健医疗”医用口罩的细菌过滤效率不符合标准。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同时作为民事公益诉讼起诉人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人民法院已依法对二人的行为作出判决,进行惩处。本案具有较强的司法引导意义。结合材料一,运用《法律与生活》有关知识加以说明。材料二 2016年11月,刘某与男友陈某发生纠葛后借住在好友江某住所。陈某上门纠缠滋扰,刘某先行入室并将门锁闭,陈某在门外将江某杀害。此后,陈某被逮捕,江母与刘某因江某死亡原因等产生争议,江母决定对刘某提起生命权相关的民事诉讼。2022年1月10日,某法院进行一审公开宣判,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及群众代表旁听了宣判。民事判决书 原告:江某母亲 委托诉讼代理人:黄律师等,北京Y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刘某 委托诉讼代理人:胡律师等,北京Z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告江某母亲与被告刘某生命权纠纷一案,本院依法适用普通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 双方当事人围绕诉讼请求依法提交了证据,本院组织当事人进行了证据交换和质证。根据当事人的陈述和审查确认的证据。本院分析评判如下: 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可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第一款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本院认为,司法裁判应当守护社会道德底线,弘扬美德义行,引导全社会崇德向善。本案中,根据现有证据,作为被救助者和侵害危险引入者的刘某,对施救者江某并未充分尽到注意义务和安全保障义务,具有明显过错,理应承担法律责任。江某作为一名在异国求学的女学生,对于身陷困境的同胞施以援手,并因此受到不法侵害而失去生命,其无私帮助他人的行为,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序良俗相契合,应予褒扬,其受到不法侵害,理应得到法律救济。在事发之后,刘某非但没有心怀感恩,反而以不当言语相激,进一步加重了他人的伤痛,其行为有违常理人情,应予谴责,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并负担全部案件受理费。 经本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原告的诉讼请求部分成立,本院予以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五条、第九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第一条……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刘某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赔偿原告江母各项经济损失496000元; …… 如不服本判决,可以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照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长:×× 审判员:××× 书记员:××× 二0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2)一份力透纸背的司法判决为善良撑腰,全网刷屏。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列举该案开庭审理的阶段并阐释该案诉讼是如何实现公平正义的。【针对训练 对接高考】1.民法典第1254条规定了高空抛物、坠物致害责任,对难以明确具体侵权人的,由可能的加害人(建筑物使用人)予以补偿,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除外。某小区发生一起高空坠物事件,居民陈某被大风吹落的一盆花砸成重伤。监控录像显示,花盆从五楼以上的住户家中坠落。受害人将该楼所有住户告上法院,要求赔偿。在此案中( )①原告和被告可以委托辩护人帮助自己进行诉讼②监控录像拍摄的相关视频属于视频资料,坠落的花盆属于物证③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陈某要证明花盆与住户之间的归属关系④法院如果立案,被告应承担自己没有过错的举证责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李某乘坐司机王某开的出租车,不慎将装有手机和5000元现金的手提包落在了车上,王某的邻居看到王某将该手提包拿回家。第二天,李某几经周折找到王某,要求王某归还失物,但王某谎称没有看见,拒绝归还。李某想要回自己的东西应该采取的正确办法是( )A.将司机王某约出来,威胁他不归还东西将有生命危险B.和王某的邻居一起到王某家强行要回属于自己的东西C.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王某的行为D.把王某直接送到公安机关3.张先生丢了手机,李先生虽承认拾得手机,却坚称因该手机“响声太大扔了”,无法找回,只愿赔三百元。法院判决李先生赔偿张先生经济损失4299元。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李先生若不服一审判决,可以在15日内申请调解B.李先生拾得遗失物,因占有该手机而获得所有权C.拾得人应妥善保管遗失物,故李先生要承担违约责任D.李先生的行为致使遗失物灭失,损害了张先生的合法权益4.2021年年初,A公司同B公司签订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量采购合同书》(如图),承诺向B公司转让剩余的碳排放配额。2021年年末,A公司未能按约交付给B公司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量,随后B公司将A公司告上法庭。根据合同证据,法院判决B公司胜诉。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订立合同可促成市场交易者相互合作,有利于社会信用机制的形成②书面合同是判决的唯一证据,审理中有据可查,有利于公正裁决③当事人都有上诉的权利,A公司如果不服可以在10日内提起上诉④B公司胜诉后可能获得A公司按照约定提供的损失赔偿金或违约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某公司高级工程师闫先生,因经常加班患抑郁症。闫先生在治疗期间收到公司解聘自己的通知,且公司解聘自己的理由是“每天到岗不足8小时”。闫先生要求公司支付加班费等合计500万元,但遭到公司的拒绝。对此,闫先生( )①可以申请调解或向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②应当搜集书面证据、电子证据等佐证自己的诉求③若不满一审判决结果,可在判决生效前申请重审④可以委托辩护人为其辩护,由闫某与公司共同承担诉讼费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易错剖析 盲点清零】1.易错点一 误认为只要向人民法院起诉,就必然导致诉讼成立提醒 起诉并不必然导致诉讼的成立。我国实行立案登记制,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人民法院应当予以登记立案。立案登记后,诉讼即告开始。2.易错点二 误认为承担举证责任的都是原告提醒 在民事诉讼中,坚持“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在行政诉讼中,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3.易错点三 混淆辩护人与诉讼代理人提醒 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帮助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称为诉讼代理人。在刑事诉讼中,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称为辩护人;帮助被害人、自诉人或者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称为诉讼代理人。4.易错点四 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误认为对二审判决不服的也只能接受判决结果提醒 一般情况下,二审判决后当事人不能再上诉。但当事人认为二审裁判仍确有错误的,还可申请再审。【研究真题 探究规律】1.C 2.D 3.A4.(1)①经营者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伪造注册商标标识、假冒注册商标进行销售,侵犯了他人的商标权。国家机关依法打击此类行为,有利于保护知识产权,推动创新发展。②生产销售不合格口罩,严重影响疫情防控,侵犯了公民的生命权、健康权,打击此类行为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众健康。③通过假冒、仿冒手段进行经营,属于不正当竞争,打击此类行为,能够推动生产者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2)开庭审理∶包括开庭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休庭评议和宣告判决等阶段。阐释∶当事人依法享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和上诉权利,并在诉讼过程中保障了这些权利;公开开庭审理提升了审判活动的透明度;法院依法查明事实,正确适用法律,严格遵守了诉讼程序,合理运用了证据裁判规则;在审判中尊重公序良俗原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社会传递了法律的关切和温度,让人民群众在司法案件中感受到了公平正义。【针对训练 对接高考】参考答案:1.C【详解】①:民事诉讼中帮助当事人进行诉讼的称之为诉讼代理人,而不是辩护人,①错误。②:根据证据的种类,监控录像拍摄的相关视频属于视频资料,坠落的花盆属于物证,②正确。③:在有些情况下,当案件当事人因欠缺专业知识或者远离证据而无法举证时,法律出于公平合理的考虑,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本案中,高空坠物伤人遵循举证责任倒置原则,③错误。④:高空坠物的侵权案件实行举证责任倒置,高空坠物的举证责任由加害人承担。因此,在本案中,被告应承担自己没有过错的举证责任,④正确。故本题选C。2.C【详解】AB:当公民的合法权益收到侵犯的时候,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能采用暴力、威胁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将司机王某约出来,威胁他不归还东西将有生命危险,和王某的邻居一起到王某家强行要回属于自己的东西等方式均属于非法手段,AB不选。C: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采用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C入选。D:李某没有权利将王某直接送到公安机关,该方式不可取,D不选。故本题选C。3.D【详解】A:李先生若不服一审判决,可以在15日内申请上诉,A排除。B:李先生拾得遗失物,应当及时归还失主,没有该手机的所有权,B排除。C:拾得人应妥善保管遗失物,坚称因该手机“响声太大扔了”,无法找回,故李先生要承担侵权责任,C排除。D:李先生的行为致使遗失物灭失,损害了张先生的合法权益 ,D正确。故本题选D。4.B【详解】①:A公司同B公司签订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量采购合同书》承诺向B公司转让剩余的碳排放配额。订立合同可促成市场交易者相互合作,有利于社会信用机制的形成,故①正确。②:本案属于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有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所以书面合同并不是是判决的唯一证据,故②错误。③:本案属于民事诉讼,民事诉讼的上诉期限是15日,不是10日,故③错误。④:A公司未能按约交付给B公司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量,随后B公司将A公司告上法庭。根据合同证据,法院判决B公司胜诉。B公司胜诉后可能获得A公司按照约定提供的损失赔偿金或违约金。故④正确。故本题选B。5.A【详解】①:公司拒绝闫先生的合理诉求,闫先生可以申请调解或向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①正确。②:打官司就是打证据。闫先生可以搜集书面证据、电子证据等佐证自己的诉求,②正确。③:民事诉讼中,当事人若不满一审判决结果,在判决生效前不能申请再审,更不能在判决生效前申请重审。但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③错误。④:如果通过诉讼手段解决与公司的纠纷,闫先生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为其辩护,但诉讼费用的承担者由法院来判决,④错误。故本题选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