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项卷-积累与运用专项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六年级的大合唱成了整场晚会的压轴戏。B.他的舞蹈动作很飘逸,真有笔走龙蛇之势。C.相比同时代的雕刻家,他明显技高一筹。D.别看他年纪小,唱起京剧来有板有眼。2.下列传统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彩:黄、蓝、赤、白、黑B.五音:宫、商、角、徵、羽C.五谷:稻、麦、黍、菽、稷D.五行:金、木、水、火、土3.( )不是鲁迅先生的作品。A.《战争与和平》 B.《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C.《朝花夕拾》 D.《故乡》4.回忆所学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这里的“少选”指“一会儿”。B.诗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突出了长征的艰难困苦。C.阅读文章时,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读,这样可以提高阅读速度。D.小说可以通过环境描写来凸显人物形象,如“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通过环境描写营造出危机的形势,用来衬托老汉的沉着无畏。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理( )气( ) ( )( )截铁巧( )天( ) 威风( )( )张( )李( ) 汹涌( )( )自( )自( ) 技高( )( )呆( )呆( ) ( )( )流水三、按要求写成语。1.写出两个含有反义词的成语:( )( )2.写出两个含有人体名称的成语:( )( )四、连一连。青鸟不传云外信 肠断丁香结 《回乡偶书》殷勤解却丁香结 丁香空结雨中愁 《摊破浣溪沙》少小离家老大回 纵放繁枝散诞春 《醉花间》霜树尽空枝 乡音无改鬓毛衰 《丁香》五、古诗文填空。1.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长征》2._______________,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3.一水护田将绿绕,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4.少小离家老大回,_____________________。——贺知章《回乡偶书》5._______________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6.无情未必真豪杰,_____________________。——鲁迅《答客诮》7.千里莺啼绿映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过故人庄》8.卷地风来忽吹散,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9.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__。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10.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伯牙鼓琴》六、根据课文原文填一填。1.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______的脸上,照着她_____________________。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光照耀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______,就像只用绿色______,不用墨线______的中国画那样,到处____________,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____________,又____________,既_______________,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______,手______一柄钢叉,向一匹猹__________________,那猹却____________,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七、知识回顾。1.苏轼写王虎楼骤雨忽来,其中颜色对比鲜明、最能表现夏天特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中,体现黄河磅礴气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朱熹《春日》中最能表现春天特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以问答的形式,形象地表达了游子的心酸。5.民族精神与国家进步息息相关,正如鲁迅先生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才有真进步。”6.边防部队某连队需要一副宣传标语来提醒官兵们守土有责,可以采用宋朝爱国将领李纲的名言:祖宗疆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七律·长征》中,“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___”高度概括了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浪淘沙》(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到牵牛织女家”抒发了诗人刘禹锡逆流而上、直冲云霄的豪迈气概。8.狼牙山五壮士面对日寇坚强不屈,舍身跳崖。他们的这种行为正如曹植所说:“_______________,视死忽如归。”9.《盼》一文紧扣“盼”字,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具体事例,让读者对“我”盼的心情感同身受。10.《书戴嵩画牛》中曰:“耕当问奴,织当问婢。”这句话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____________的地方升起来。____________的海面上,_________洒满了银光。”这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在的事物 由事物引起的联想)12.《少年闰土》选自______的小说《______》。闰土重点给“我”讲了____________、海边拾贝、____________、看跳鱼儿这四件新鲜事。13.《夏天里的成长》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14.鲁迅先生笔下的“好的故事”是美丽、______、______的,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被鲁迅先生称为“民族的脊梁”的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读书,是生命最美的姿态。在这一册书中,我认识了________的桑娜、____________的老班长、____________的老党支部书记。在阅读课外书时,我还认识了____________的小茨冈、_________的张嘎。(填四字词语)八、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京剧舞台上是用马鞭来表示骑马这个动作的。( )2.在做课堂笔记时,听课过程中的想法不必记录。( )3.《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教育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但它不是人类唯一可以赖以生存的美丽星球。( )4.“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句中的“碰壁”实际上是指夜里到处黑洞洞的,看不清路,容易碰到墙壁。( )5.《开国大典》通过写开国大典的盛况,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表达了人民当家做主的喜悦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项卷-积累与运用专项训练 答案一、1.B 2.A 3.A 4.B二、直 壮 斩 钉 夺 工 澎 湃 凛 凛 冠 戴 作 受 一 筹 头 脑 行 云三、1.左顾右盼 弄巧成拙2.愁眉苦脸 鼻青脸肿五、1.乌蒙磅礴走泥丸2.野旷天低树3.两山排闼送青来4.乡音无改鬓毛衰5.等闲识得东风面6.怜子如何不丈夫7.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8.望湖楼下水如天9.清风半夜鸣蝉 听取蛙声一片10.终身不复鼓琴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六、1.恬静 睁得大大的眼睛 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波涛汹涌的大海2.柔美 渲染 勾勒 翠色欲流 使人惊叹 叫人舒服 愿久立四望 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3.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一望无际的碧绿的 银圈 捏 尽力的刺去 将身一扭七、1.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2.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3.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4.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5.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 惟有他发扬起来6.当以死守 不可以尺寸与人7.万水千山只等闲 如今直上银河去8.捐躯赴国难9.盼望变天 盼望雨天外出 盼望雨留到明天下 盼望雨点淋在雨衣上10.做事应该请教有经验的人,实践出真知。11.水天相接 微波粼粼 霎时间 由事物引起的联想12.鲁迅 故乡 看瓜刺猹 雪地捕鸟13.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14.幽雅 有趣 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理想的憧憬15.埋头苦干的人 拼命硬干的人 为民请命的人 舍身求法的人16.朴实善良 舍己为人 无私无畏 善良乐观 机智勇敢八、1.√ 2.× 3.× 4.× 5.√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