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同头备课教案 总第节
小组: 学校:
教学内容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课时 1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备课日期 年月日
备课组成员
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思路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能合理使用课堂资料,并利用这些资料设计实验方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设计装置和制取气体的过程中获取成就感,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难点: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五、教具学具准备 教材 教案 PPT 实验仪器
共性教案 个性教案
六、教学过程 【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哪几种?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出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提问】这三种方法,分别适合那种发生装置? 【回答】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制取氧气适合用第一种发生装置;过氧化氢制取氧气适合第二种发生装置。 【提问】大家有思考过为什么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一样? 【回答】因为它们反应的条件都是加热,所以需要酒精灯。然后反应物都是固体,所以试管都需要向下倾斜。 【提问】那为什么过氧化氢制取氧气适合第二种装置呢? 【回答】因为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不需要加热,然后过氧化氢是液体,可以直接通过长颈漏斗添加,二氧化锰固体直接放在锥形瓶底部。 【提问】所以确定发生装置的依据是什么? 【回答】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的状态。 【讲授】我们将第一种发生装置称为为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第二种称为固液发生装置。 【总结】制取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①固液不加热型 适用于:反应物为固态和液态,反应不需加热。 ②固固加热型 适用于:反应物为固态,反应需加热。 【提问】为什么收集氧气既可以用排水法又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 【回答】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 【提问】所以决定收集装置的依据是什么? 【回答】气体的水溶性和密度。 【总结】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的溶解性,气体的密度。 a.排水法: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气体,且不与水反应。b.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c.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讲述】那我们根据以上原则,选取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讲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原理: 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 反应原理:CaCO3+2HCl = CaCl2+H2O+CO2↑ 【提问】大理石(或石灰石)是固体,主要成分是CaCO3;稀盐酸是液体,主要成分是HCl。根据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的状态,制取二氧化碳适合哪一种发生装置? 【回答】固液不加热型 【提问】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水空气大,溶于水且与水反应。适合什么收集装置? 【回答】向下排空气法。 【练习】利用提供的仪器,也可以另选或自选仪器,还可以利用代用品,设计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展示】学生分组展示设计的装置。 【点评】小组间点评,分析优缺点,并选择一套认为最佳的装置。 【总结】在实验室里,我们可以采用以下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 【思考】如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怎样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用集气瓶收集二氧化碳时,怎样证明集气瓶中已充满了二氧化碳? 【回答】气密性检查:用止水夹夹住导管,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浸没下端,若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不下降,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检验二氧化碳:将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则气体为CO2。 验满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CO2已满。 【实验】学生利用自己设计的实验装置进行二氧化碳制取。 【提问】通过对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的研究,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总结】(1)确定制取气体的化学反应原理。 (2)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 (3)确定如何验证制得的气体就是所要的气体。
七、作业布置
八、板书设计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原理 (1)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 (2)反应原理:CaCO3+2HCl = CaCl2+H2O+CO2↑ 装置的设计与选择 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
九、教学反思 成功: 不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