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同头备课教案 总第 节小组: 学校:教学内容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 一氧化碳课时 1 课型 新授主备人 备课日期 年月日 备课组成员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一氧化碳的理化性质和用途。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的尾气处理的讨论,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讨论交流并解决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与一氧化碳有关的社会问题。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难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五、教具学具准备 教材 教案 PPT 实验仪器共性教案 个性教案六、教学过程 【讲述】碳的氧化物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两种,我们昨天学习了二氧化碳,今天来学习一氧化碳的理化性质。 【讲授】一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提问】根据一氧化碳的性质,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收集一氧化碳? 【回答】向下排空气法和排水法。 【注意】一般不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一氧化碳。因为一氧化碳的密度和空气相比较相差不大,不易分离,最好采用排水法收集一氧化碳。 【讲授】一氧化碳和氢气一样都是可燃性气体,在燃烧时会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蓝色。 【观看】观看一氧化碳燃烧的实验视频。 【提问】因此在点燃一氧化碳之前要进行什么操作? 【回答】验纯。 【提问】请写出一氧化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回答】2CO + O2 2 CO2 【讲述】在冬天我们经常会看到用煤炭取暖导致一氧化碳中毒一的新闻。 【提问】一氧化碳具有毒性,那么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是什么? 【回答】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强调】因此冬天炭火取暖时,一样要注意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提问】是否可以通过在室内放一盆水的方法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回答】不行,因为一氧化碳难溶于水。 【思考】为什么在用炭火取暖时会产生一氧化碳? 【回答】木炭燃烧不充分,就会产生一氧化碳。 【讨论】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煤气厂一般会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原因是什么?一旦发生煤气泄漏应该怎么办? 【回答】为了让人们易于察觉一氧化碳泄漏,以免一氧化碳中毒。迅速关上煤气总开关,打开门窗,并且不要使用家里的任何电器。 【讲授】一氧化碳除了具有可燃性和毒性外,还和碳一样具有还原性。 【观看】观看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视频。 【提问】实验现象是什么 【回答】黑色粉末变红,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提问】通过以上现象可以知道生成了什么? 【回答】变红说明生成了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 【书写】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CuO Cu+ CO2 【讨论】在进行实验的时候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总结】实验前先检验CO的纯度;先通入CO排尽空气,再点燃加热氧化铜的酒精灯;实验结束后,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直到玻璃管冷却;尾气用酒精灯燃烧掉。 【观看】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微观示意图。 【提问】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回答】一氧化碳分子夺取了氧化铜分子中的氧原子,一氧化碳分子变成了二氧化碳分子,氧化铜分子变成了氧原子。 【讲授】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够夺取氧化铜中的氧,使其被还原成铜。 【讲授】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可以用于冶金工业。例如,可以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来炼铁。请尝试写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 【书写】3CO+ Fe2O3 2Fe + 3CO2 【总结】小组总结对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理化性质。 【提问】为什么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有很多不同? 【回答】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提问】结合它们的性质,想一想区分这两种气体的方法。 【讨论】小组讨论后汇总。 【总结】1.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色的是CO2,不变的是CO。2.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O2,不变的是CO。3.分别插入燃着的木条,木条熄灭的是CO2,气体能燃烧的是CO。4.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氧化铜变红的是CO,不变的是CO2。 【提问】如果要除掉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如何除掉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 【回答】除掉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将混合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除掉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将混合气体通入到灼热的氧化铜粉末中。七、作业布置八、板书设计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可燃性:2CO + O2 2 CO2 毒性: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缺氧 还原性: CO+CuO Cu+ CO2九、教学反思 成功: 不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