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同头备课教案 总第节小组: 处室: 学校:教学内容 燃烧和灭火——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课时 1 课型 新授主备人 备课日期 年月日 备课组成员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2、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学会用比较、观察等方法获取信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对化学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燃烧的条件和原理。 难点: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五、教具学具准备 教材 教案 PPT 实验仪器共性教案 个性教案教学过程 【讲述】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我们对于燃烧这一现象可以说非常熟悉,但是你知道燃烧的条件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以下。 【提问】结合你的经验,你觉得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呢? 【回答】火、空气…… 【提问】火?有时候不需要火,也能燃烧起来。比如冬天电烤炉使用不当,很容易点燃被子,引发火灾;有些物质在太阳底下晒久了,也会燃起来。究其根本,是需要什么条件? 【回答】达到一定的温度。 【讲授】是达到这个物质能够燃烧的温度。即物质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做着火点。 【提问】是不是什么物质都可以燃烧呢? 【回答】不是,这个物质要可燃。 【讲授】我们将能够燃烧的物质称为可燃物,比如纸就是可燃物,石头不能燃烧,不是可燃物。 【讲述】请大家看到实验7-1,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 【实验】在500mL的烧杯中加入300mL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 【现象】铜片上白磷烧,产生大量白烟,红磷没有燃烧;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 【实验】用导管对准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或空气),观察现象。 【现象】水下白磷燃烧起来。 【讨论】由上述实验中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提示】红磷的着火点一般在240℃,白磷的着火点在40℃。 【回答】需要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讨论】由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 【回答】氧气。 【讨论】由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的事实,再次说明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回答】氧气。 【讨论】综合以上讨论,你能总结出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吗? 【回答】达到燃烧所需的温度,氧气(或空气)。 【提问】只要满足这两个条件就可以了吗?如果一直给石头加热并保证充足的氧气,它就会燃烧吗? 【回答】还需要可燃物。 【总结】燃烧的条件:⑴可燃物;⑵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⑶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可燃物的着火点)。 【提问】是不是只要满足以上任意条件就可以了? 【回答】三个条件同时满足。 【思考】燃烧需要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缺少一个条件,就不能燃烧。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从燃烧的条件找出灭火的方法? 【回答】不让可燃物接触氧气,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将可燃物移开。 【总结】灭火方法:(1)清除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破坏燃烧的条件中的任何一项即可达到灭火的目的。 【分析】分析以下情况用了哪一种灭火方法?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或放入较多蔬菜。 纸箱着火时,可以用水浇灭;油罐着火时用水喷淋降温。 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七、作业布置八、板书设计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 空气(或氧气) 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 灭火的原理及方法 清除可燃物 隔绝氧气(或空气) 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九、教学反思 成功: 不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