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燃烧和灭火第二课时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课题1 燃烧和灭火第二课时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同头备课教案 总第节
小组: 处室: 学校:
教学内容 燃烧和灭火——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课时 1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备课日期 年月日
备课组成员
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易燃物和易暴物的安全知识。
2、过程与方法:学习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日常生活中的防范灾害的意识,并注意采取安全措施。
三、教学方法 讲授、实验探究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易燃物和易暴物的安全知识。 难点:增强日常生活中的防范灾害的意识。
五、教具学具准备 教材 教案 PPT 实验仪器
共性教案 个性教案
六、教学过程 【回忆】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回答】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讲授】可燃物在具备了燃烧的条件后,若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积聚大量的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举例】燃放鞭炮就是使火药在极小的空间燃烧而引起爆炸。家庭用的天然气、煤气或液化气石油气等如果泄漏,可燃性气体聚集在通风不良的厨房等有限空间内,遇明火就会急剧燃烧发生爆炸。 【提醒】爆炸会给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害,为了使警钟长鸣,大家在一些易燃、易爆场合会经常看到下面的一些图标。 【出示】消防安全图标。 【讨论】同学们讨论下,这些图标向人们传递了什么样的信息? 【提问】家用煤气、天然气、液化气等泄漏该如何处理,为什么? 【回答】立即关闭阀门,切断电源,开窗通风。 【提问】为什么面粉加工厂、纺织厂这些地方会贴有“严禁烟火”的字样或图标,为什么? 【回答】因为容易发生爆炸。 【过度】面粉、煤粉等粉尘也能发生爆炸吗?我们来通过实验验证一下。 【实验】剪去空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上部,并在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底侧各打一个比胶皮管外径略小的小孔。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干燥的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罐。从橡皮管一端鼓入大量的空气,使面粉充满金属罐,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 【实验现象】听到“砰”的一声响,面粉发生爆炸,金属罐的塑料盖被高高掀起。 【提问】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分析】挤压气囊,鼓入空气,把面容吹散到金属罐内,与空气充分接触,遇到明火急速燃烧,在有限空间燃烧放热,使罐内气体体积膨胀,发生爆炸。 【结论】面粉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就会发生爆炸。 【讲授】上述实验也说明,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剧烈。在加油站、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和煤矿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它们遇到明火,就会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讲授】为了防止我们的财产人生安全受到威胁,我们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的应该十分注意。请大家仔细认真的阅读134页的资料卡片。 【总结】注意事项: (1)对厂房和仓库的要求:与周围建筑物间有足够的防火距离,车间、仓库要有防火、防爆、通风、静电除尘、消防等器材设备,严禁烟火。 (2)容器要求:要牢固、密封,容器外要有明显的警告标志,并标有物质的名称、化学性质、注意事项。 (3)存放要求:单存、单放、远离火种、注意通风。 (4)运输要求:轻拿轻放,勿撞击。 (5)工作人员要求:严禁烟火,人走断电,经常检查,认清图标。
七、作业布置
八、板书设计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一、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常识 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膨胀而引起爆炸。
九、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不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