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燃烧和灭火(第1课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课题1燃烧和灭火(第1课时) 教案

资源简介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燃烧;
2、实验探究燃烧所需要的条件;
3、从燃烧的条件分析了解灭火的原理及常见的灭火措施;
4、了解灭火器相关知识,初步了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5、通过对燃烧的条件探究实验与改进实验的对比,培养学生实验中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⑴通过实验探究燃烧所需要的条件;
⑵从燃烧的条件入手分析灭火的原理,了解常见的灭火措施。
2、教学难点
实验探究燃烧所需要的条件,进一步掌握控制变量法。
三、教学准备
燃烧条件探究学生实验用品:水、酒精、小石块、小木块、酒精灯、玻璃棒、镊子、火柴等、蜡烛、空烧杯、水、火柴等、小木条、小煤块、酒精灯、火柴等;
实验7-1改进实验实验用品:烧杯、试管、橡皮塞、红磷、白磷、开水;
灭火器原理、简易灭火器实验用品:烧杯、小试管、吸滤瓶、橡皮塞等。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展示燃烧的用途及火灾图片;
那么什么是燃烧?需要需要什么条件?又该如何灭火?
(二)展示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燃烧;
2、实验探究燃烧所需要的条件;
3、从燃烧的条件分析了解灭火的原理及常见的灭火措施;
4、了解灭火器相关知识,初步了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质疑探究
1、探究活动一
⑴展示木炭、硫、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图片,回顾实验,讨论:
①燃烧有哪些物质参加反应?
②燃烧有哪些相同的现象?
③燃烧一定属于什么化学反应类型?
⑵引导学生总结得出燃烧的概念: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氧化反应。
2、探究活动二
⑴讨论:
①根据燃烧的概念分析,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②有可燃烧物与氧气就一定能燃烧吗?
⑵引导学生分析得出:
燃烧需要有可燃物、氧气以及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⑶介绍着火点的概念,并展示P129表7-1,了解一些物质的着火点。
⑷以物质的熔点、沸点作对比,理解着火点的含义,并根据表7-1,体会不同的可燃物燃烧的难易原因。
⑸讨论:
③我们知道燃烧需要三个条件,那么如何用实验来验证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呢?
⑹引导学生根据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的原理设计验证燃烧需要三个条件的实验方案。
⑺分组实验:
一、二小组根据所提供的实验用品探究燃烧需要可燃物;
三、四小组根据所提供的实验用品探究燃烧需要有氧气;
五、六小组根据所提供的实验用品探究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⑻各实验小组汇报实验方案、实验的现象以及实验结论。
⑼教师根据如图所示的方案演示探究燃烧需要的条件:
⑽引导学生分析哪些现象说明燃烧需要有氧气?哪些现象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⑾学生阅读P128实验7-1和P129图7-5,讨论:
演示实验与教材上的实验相比,有哪些优点?
⑿师生共同分析,得出:
①在密闭容器中进行,避免了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对环境的污染;
②可以避免通氧气时,将白磷吹散;
⒀引导总结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并展示P129图7-6燃烧三角图片。
3、活动探究三
⑴展示燃烧三角的动画,并演示灭火的原理。
⑵引导学生完成P129的讨论,归纳灭火的原理:
破坏燃烧的条件:
①清除或撤离可燃物;
②隔绝氧气(或空气);
③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⑶讨论:
①清除或撤离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分别有哪些具体措施?
②能否通过降低着火点灭火?
⑷引导学生归纳一些常见的灭火措施,引出灭火器。
⑸教师演示灭火原理、简易灭火器的实验,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⑹播放灭火器相关视频,学生了解灭火器的相关知识,并归纳灭火器的分类及使用场景:
①水基灭火器:一般失火和非水溶性油失引起的火;
②干粉灭火器:一般失火和油、气等引起的失火;
③二氧化碳灭火器: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的失火。
⑺总结常见的灭火措施:
①关掉燃气阀门;②砍隔离带;③盖灭;④使用灭火器;⑤浇灭;⑥扇灭、吹灭;……
(四)归纳展示
1、学生回顾本次课的目标。
2、根据学习目标归纳本次课的内容:
一、燃烧的概念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二、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同时满足。
三、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灭火原理:破坏燃烧的条件,即清除或撤离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2、灭火措施:关闭燃气阀门、砍隔离带、盖灭、使用灭火器、浇灭、吹灭或扇灭等。
(五)课堂精练
1、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  )
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
B.风助火威——为燃烧提供足够多的氧气
C.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
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下列关于灭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B.木材着火用水泼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扑灭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
D.酒精洒到桌面燃烧,用湿布覆盖——隔绝氧气
3、火的利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观察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一所示实验现象,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   ;
⑵图二烧杯中蜡烛渐渐熄灭,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  ;
⑶图三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   ;
⑷图三实验中所用药品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填图四中字母编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