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专题6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课标解读】(2022版)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某大洲的地理位置,并依据大洲地理位置特点,判断大洲所处热量带和降水的空间分布概况。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某大洲的地形、气候、人口、经济等地理特征。【考点一】:位置和范围一.世界第一大洲1.面积:面积大约4 400万平方千米,亚洲是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____________的大洲。2.亚洲的分区:东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东南亚6个地区。中国在________。3.多样的地域文化及其对应的自然条件:①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帐篷,身穿宽大袍子,过着游牧生活——气候 。②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着毛皮服装,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气候 。 ③恒河三角洲以捕鱼为生的孟加拉人——气候 ,多河湖。 ④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聚居长屋——气候 ,人们过聚居生活。二、亚洲的位置和范围1.半球位置:主要位于 半球和 半球;2.经纬度位置:北部深入到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南北纬度跨越约90°3.海陆位置:东临: .北临: .南临: .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 洲为邻;东北隔 海峡与北美洲相望4.相邻大洲及分界线(1)西北:与欧洲以 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 海峡为界。(2)西南:与非洲以 运河为界。(3)东北:与北美洲以 海峡为界。(4)东南:与大洋洲隔海相望。三、亚洲的人口、经济1.人口: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大洲。全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11个国家中,亚洲就有6个(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主要分布在东亚、南亚、东南亚。人口众多给资源和环境带来的压力,如下图:2.经济发展的差异(1)经济发展不平衡:亚洲经济总体水平____,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2)亚洲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文环境各不相同亚洲各国在发展经济时应根据本国实际国情,发挥自身优势,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中考典例】(2020·辽宁丹东·中考真题)认识区域,首先要认识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对亚洲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B.东部与欧洲接壤C.隔苏伊士运河与北美洲相望 D.濒临四大洋2.亚洲地域辽阔,地域文化丰富多彩。如图所示的生活场景出现在( )A.东南亚 B.南亚 C.西亚 D.北亚【答案】8.A 9.D【要点提示】一、1.距离最长 2.东亚3.干旱 严寒 湿热 湿热;二、1.北 东 3.太平洋 北冰洋 印度洋 非 白令 4.乌拉尔 土耳其 苏伊士 白令三 低。【考点二】自然环境一、亚洲地形特征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亚洲是除南极洲以外平均海拔 的大洲。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世界上最高的 高原,也有地势低平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喜马拉雅山脉主峰 ,号称“地球之巅”。3.地势中部 ,四周 。中部为 、 ,平原多分布在大陆边缘。二、亚洲河流特征受地形的影响,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 流入周边的海洋。附:亚洲地理杂锦三、亚洲的气候特征(1)气候类型复杂纬度因素: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海陆位置:东、南、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西面深入亚欧大陆内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气候。地形因素:亚洲复杂多样的地形组合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气候的复杂性和多样性。(2)季风气候显著面积最大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亚洲东部和南部。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亚洲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向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导致风向随季节而变化。季风气候对农业的影响(3)大陆性气候分布广亚洲的气候类型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面积最广,几乎占亚洲的一半。原因: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积广大,亚洲内陆距海较远,受海洋影响较小,形成冬冷夏热,降水少且集中,夏季气温日较差和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气候类型 分 布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洲内部,分布最广温带季风气候 亚洲东部亚热带季风气候 中国东南部热带季风气候 亚洲南部和东南部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附近热带沙漠气候 亚洲西部阿拉伯半岛地中海气候 亚洲西部地中海沿岸高原山地气候 青藏高原【易错警示】:虽然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但不具备世界所有的气候类型,亚洲没有热带草原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中考典例】(2022·四川·乐山市中考真题)读下列文字材料和北美洲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洲地势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面倾斜延伸:东向太平洋,南向印度洋,西向大西洋,北向北冰洋。……纵横交错的山脉控制了河流的流向,河流自中部高原山地向四周分流。——摘自义务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下册)》(地质出版社)第5页1.上述文字材料显示可判断该大洲地势特征的方法有( )A.地形分布、河流流向 B.气温变化、降水变化C.人口分布、城市分布 D.交通状况、海洋分布2.文字材料中所述大洲地势显著特征是( )A.西部高东部低 B.四周高中部低C.中部高四周低 D.南部高北部低3.运用上述方法分析“北美洲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可推断该区域多数河流流向是( )A.自中部向四周 B.自南向北C.自西向东 D.自东向西【答案】1.A 2.C 3.C【要点提示】:一、最高 青藏高原 珠穆朗玛峰 高 低 高原 山地二、放射状1、世界第一大洲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但并不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2.亚洲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1)地形地势对河流的影响: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导致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地区,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2)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亚洲中部多高原、山地,海拔高,导致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深入,所以中部形成广大的温带大陆性气候。(3)气候对河流的影响:气温的高低和降水的多少都能影响河流的水文特征,如鄂毕河纬度较高,气温较低,造成结冰期长和凌汛,不利于内河航运。3.亚洲的气候特征及成因【中考典例】(2021·湖南益阳·中考真题)下图为小明学习某大洲时所画的思维导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①处应填( )A.欧洲 B.非洲C.亚洲 D.北美洲2.从自然要素的相互影响分析,②处应填( )A.自西向东流 B.自四周流向中部C.自东向西流 D.自中部流向四周【答案】1.C 2.D(2022·山西·中考真题)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于4月20日至22日在海南博鳌举行。论坛宗旨是促进亚洲经济一体化。下图示意亚洲区域划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按地理方位划分,2022年年会承办地位于( )A.南亚 B.西亚 C.东亚 D.中亚2.亚洲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一位,所跨的温度带有( )①热带②北温带③南温带④北寒带⑤南寒带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3.博鳌亚洲论坛的举行,说明亚洲各国之间( )A.军事竞争加剧 B.社会发展缓慢 C.矛盾冲突不断 D.经济合作增强【答案】1.C 2.A 3.D【解析】1.据材料可知,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于4月20日至22日在海南博鳌举行,按地理方位划分,2022年年会承办地位于东亚,C正确;ABD错误。故选C。2.亚洲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一位,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北部有北极圈穿过,地跨北寒带、北温带、热带三带,主要位于北半球,没有穿过南温带、南寒带,①②④正确;③⑤错误;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3.博鳌亚洲论坛的举行,促进亚洲经济的一体化,说明亚洲各国经济合作增强,C错误;D正确;博鳌论坛不是军事论坛,也说明不了军事竞争加剧,A错误;博鳌论坛说明社会发展了,不是发展缓慢了,B错误;故选D。(2022·新疆·阿克苏市教育局中考真题)读“亚洲范围图”,完成下面小题。4.亚洲占据了亚欧大陆的大部,北、东、南三面分别环绕着( )A.北冰洋、大西洋、印度洋 B.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C.大西洋、北冰洋、印度洋 D.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5.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主要体现在( )①跨纬度最广 ②跨经度最广 ③面积最大 ④东西距离最长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4.B 5.C【解析】4.读图可知,亚洲濒临三大洋,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没有濒临大西洋,故ACD错误、B正确,依据题意。故选B。5.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同时,亚洲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人口最多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故①③④,依据题意,故选C。(2022·甘肃·永昌县教学研究室中考真题)读图“亚洲轮廓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据图判断,对亚洲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亚洲全部位于北半球 B.四面环海,内陆广阔C.三面环海,西邻欧洲 D.热带广大,温带较小7.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河流呈辐射状注入周围大洋。对其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亚洲降水中部多,四周少 B.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C.亚洲季风气候显著 D.亚洲地势周高中低【答案】6.C 7.B【解析】6.亚洲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东半球,排除A;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陆地相邻,排除B,C正确;亚洲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以北温带为主,排除D,故选C。7.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所以亚洲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海洋的原因是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排除D,B正确;亚洲中部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少,排除A;季风气候不是形成河流呈辐射状注入周围大洋的主要原因,排除C,故选B。8.(2022·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读图,关于亚洲地理事物说法错误的是( )A.亚洲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 B.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C.亚洲河湖众多,内流区域面积小 D.黄色人种的故乡,西亚和南亚居民主要是白色人种【答案】C【详解】亚洲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排除A;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排除B;亚洲河湖众多,内流区域面积大,C符合题意;黄色人种的故乡,西亚和南亚居民主要是白色人种,排除D;故选C。(2022·云南·中考真题)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读“亚洲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9.亚洲的河流( )A.呈放射状流入周边海洋 B.多大江大河,航运价值都较高C.西部和中部的河流流量大,流速快 D.东部和南部的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10.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人口分布较稀疏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9.A 10.D【解析】9.由图可知,亚洲的河流从中间往四周流,呈放射状流入周边海洋,故A正确;多大江大河,但是地势落差大,航运价值不是都高,故B错误;西部和中部气候干旱,河流流量不大,但是落差大,流速快,故C错误;东部和南部的河流流经季风区,夏秋多雨,冬春少雨,水位季节变化大,故D错误。故选A。10.由图可知,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人口分布较稀疏的是丁,位于青藏高原,气候高寒,人口稀疏,故D正确;甲地为印度半岛,乙为中南半岛,水热条件好,人口稠密,故AB错误;丙位于我国东部平原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缓,人口集中,故C错误。故选D。(2021·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读亚洲大陆“沿30°N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和“沿80°E经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1.亚洲大陆沿80°E经线的地势特点是( )A.中部高、四周低 B.中部高、南北低 C.中部高、东西低 D.南部高、北部低12.受地势影响,亚洲中部形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 )A.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B.季风气候区 C.高原山地气候区 D.寒带气候区【答案】11.B 12.C【分析】11.由图可知,沿80°E经线所作的剖面图是沿南北方向,可以看出,亚洲大陆是中间高、南北低,故选B。12.亚洲中部地势高、四周低,中部以高原、山地为主而且面积广阔,形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山地气候区,故选C。13.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亚洲雄风震天吼”。相信你熟悉这首歌,那么你对亚洲了解多少呢?请读“亚洲地形图”和“亚洲气候类型图”,完成下列要求。(1)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被三大洋包围,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明通过读图,判断亚洲地势特点是中间高、四周低。请分析他判断的依据。(3)叶尼塞河河流流量丰富,但航运价值不大,试分析其自然原因。(4)读亚洲气候类型图,请总结亚洲的气候特点。【答案】(1)太平洋 印度洋 北冰洋(2)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向四周流。(3)地处高纬,冬季严寒,河流结冰期长。(4)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14.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以亚洲为例探究“地形、气候和河流之间的关系”,请你与该小组一起完成探究过程。探究主题:地形、气候和河流之间的关系。探究资料:亚洲地形图(图1)和亚洲气候类型图(图2),黄河、长江流量年变化曲线图(图3)。探究过程:(1)亚洲的大河多呈放射状注入周边的海洋,是因为 。(2)结合图3,从气候的角度分析黄河、长江流量差异大的原因。 (3)黄河、长江下游都形成了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这种现象表明 (自然因素)对地形有塑造作用。(4)青藏高原夏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主要受 因素的影响。(5)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亚亚洲气候具有哪些特点?探究结论:地形、气候和河流之间是相互影响的。【答案】(1)地势中部高,四周低(2)黄河流经地区降水少,流量小;长江流经地区降水多,流量大(3)河流(4)地形(5)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显著学案第13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专题6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课标解读】(2022版)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某大洲的地理位置,并依据大洲地理位置特点,判断大洲所处热量带和降水的空间分布概况。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某大洲的地形、气候、人口、经济等地理特征。【考点一】:位置和范围一.世界第一大洲1.面积:面积大约4 400万平方千米,亚洲是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____________的大洲。2.亚洲的分区:东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东南亚6个地区。中国在________。3.多样的地域文化及其对应的自然条件:①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帐篷,身穿宽大袍子,过着游牧生活——气候 。②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着毛皮服装,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气候 。 ③恒河三角洲以捕鱼为生的孟加拉人——气候 ,多河湖。 ④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聚居长屋——气候 ,人们过聚居生活。二、亚洲的位置和范围1.半球位置:主要位于 半球和 半球;2.经纬度位置:北部深入到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南北纬度跨越约90°3.海陆位置:东临: .北临: .南临: .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 洲为邻;东北隔 海峡与北美洲相望4.相邻大洲及分界线(1)西北:与欧洲以 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 海峡为界。(2)西南:与非洲以 运河为界。(3)东北:与北美洲以 海峡为界。(4)东南:与大洋洲隔海相望。三、亚洲的人口、经济1.人口: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大洲。全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11个国家中,亚洲就有6个(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主要分布在东亚、南亚、东南亚。人口众多给资源和环境带来的压力,如下图:2.经济发展的差异(1)经济发展不平衡:亚洲经济总体水平____,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2)亚洲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文环境各不相同亚洲各国在发展经济时应根据本国实际国情,发挥自身优势,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中考典例】(2020·辽宁丹东·中考真题)认识区域,首先要认识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对亚洲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B.东部与欧洲接壤C.隔苏伊士运河与北美洲相望 D.濒临四大洋2.亚洲地域辽阔,地域文化丰富多彩。如图所示的生活场景出现在( )A.东南亚 B.南亚 C.西亚 D.北亚【考点二】自然环境一、亚洲地形特征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亚洲是除南极洲以外平均海拔 的大洲。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世界上最高的 高原,也有地势低平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喜马拉雅山脉主峰 ,号称“地球之巅”。3.地势中部 ,四周 。中部为 、 ,平原多分布在大陆边缘。二、亚洲河流特征受地形的影响,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 流入周边的海洋。附:亚洲地理杂锦三、亚洲的气候特征(1)气候类型复杂纬度因素: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海陆位置:东、南、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西面深入亚欧大陆内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气候。地形因素:亚洲复杂多样的地形组合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气候的复杂性和多样性。(2)季风气候显著面积最大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亚洲东部和南部。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亚洲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向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导致风向随季节而变化。季风气候对农业的影响(3)大陆性气候分布广亚洲的气候类型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面积最广,几乎占亚洲的一半。原因: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积广大,亚洲内陆距海较远,受海洋影响较小,形成冬冷夏热,降水少且集中,夏季气温日较差和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气候类型 分 布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洲内部,分布最广温带季风气候 亚洲东部亚热带季风气候 中国东南部热带季风气候 亚洲南部和东南部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附近热带沙漠气候 亚洲西部阿拉伯半岛地中海气候 亚洲西部地中海沿岸高原山地气候 青藏高原【易错警示】:虽然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但不具备世界所有的气候类型,亚洲没有热带草原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中考典例】(2022·四川·乐山市中考真题)读下列文字材料和北美洲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洲地势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面倾斜延伸:东向太平洋,南向印度洋,西向大西洋,北向北冰洋。……纵横交错的山脉控制了河流的流向,河流自中部高原山地向四周分流。——摘自义务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下册)》(地质出版社)第5页1.上述文字材料显示可判断该大洲地势特征的方法有( )A.地形分布、河流流向 B.气温变化、降水变化C.人口分布、城市分布 D.交通状况、海洋分布2.文字材料中所述大洲地势显著特征是( )A.西部高东部低 B.四周高中部低C.中部高四周低 D.南部高北部低3.运用上述方法分析“北美洲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可推断该区域多数河流流向是( )A.自中部向四周 B.自南向北C.自西向东 D.自东向西1、世界第一大洲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但并不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2.亚洲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1)地形地势对河流的影响: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导致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地区,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2)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亚洲中部多高原、山地,海拔高,导致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深入,所以中部形成广大的温带大陆性气候。(3)气候对河流的影响:气温的高低和降水的多少都能影响河流的水文特征,如鄂毕河纬度较高,气温较低,造成结冰期长和凌汛,不利于内河航运。3.亚洲的气候特征及成因【中考典例】(2021·湖南益阳·中考真题)下图为小明学习某大洲时所画的思维导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①处应填( )A.欧洲 B.非洲C.亚洲 D.北美洲2.从自然要素的相互影响分析,②处应填( )A.自西向东流 B.自四周流向中部C.自东向西流 D.自中部流向四周(2022·山西·中考真题)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于4月20日至22日在海南博鳌举行。论坛宗旨是促进亚洲经济一体化。下图示意亚洲区域划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按地理方位划分,2022年年会承办地位于( )A.南亚 B.西亚 C.东亚 D.中亚2.亚洲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一位,所跨的温度带有( )①热带②北温带③南温带④北寒带⑤南寒带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3.博鳌亚洲论坛的举行,说明亚洲各国之间( )A.军事竞争加剧 B.社会发展缓慢 C.矛盾冲突不断 D.经济合作增强(2022·新疆·阿克苏市教育局中考真题)读“亚洲范围图”,完成下面小题。4.亚洲占据了亚欧大陆的大部,北、东、南三面分别环绕着( )A.北冰洋、大西洋、印度洋 B.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C.大西洋、北冰洋、印度洋 D.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5.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主要体现在( )①跨纬度最广 ②跨经度最广 ③面积最大 ④东西距离最长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022·甘肃·永昌县教学研究室中考真题)读图“亚洲轮廓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据图判断,对亚洲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亚洲全部位于北半球 B.四面环海,内陆广阔C.三面环海,西邻欧洲 D.热带广大,温带较小7.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河流呈辐射状注入周围大洋。对其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亚洲降水中部多,四周少 B.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C.亚洲季风气候显著 D.亚洲地势周高中低8.(2022·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读图,关于亚洲地理事物说法错误的是( )A.亚洲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 B.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C.亚洲河湖众多,内流区域面积小 D.黄色人种的故乡,西亚和南亚居民主要是白色人种(2022·云南·中考真题)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读“亚洲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9.亚洲的河流( )A.呈放射状流入周边海洋 B.多大江大河,航运价值都较高C.西部和中部的河流流量大,流速快 D.东部和南部的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10.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人口分布较稀疏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021·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读亚洲大陆“沿30°N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和“沿80°E经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1.亚洲大陆沿80°E经线的地势特点是( )A.中部高、四周低 B.中部高、南北低 C.中部高、东西低 D.南部高、北部低12.受地势影响,亚洲中部形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 )A.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B.季风气候区 C.高原山地气候区 D.寒带气候区13.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亚洲雄风震天吼”。相信你熟悉这首歌,那么你对亚洲了解多少呢?请读“亚洲地形图”和“亚洲气候类型图”,完成下列要求。(1)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被三大洋包围,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明通过读图,判断亚洲地势特点是中间高、四周低。请分析他判断的依据。(3)叶尼塞河河流流量丰富,但航运价值不大,试分析其自然原因。(4)读亚洲气候类型图,请总结亚洲的气候特点。14.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以亚洲为例探究“地形、气候和河流之间的关系”,请你与该小组一起完成探究过程。探究主题:地形、气候和河流之间的关系。探究资料:亚洲地形图(图1)和亚洲气候类型图(图2),黄河、长江流量年变化曲线图(图3)。探究过程:(1)亚洲的大河多呈放射状注入周边的海洋,是因为 。(2)结合图3,从气候的角度分析黄河、长江流量差异大的原因。 (3)黄河、长江下游都形成了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这种现象表明 (自然因素)对地形有塑造作用。(4)青藏高原夏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主要受 因素的影响。(5)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亚亚洲气候具有哪些特点?探究结论:地形、气候和河流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学案第1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新课标)【名师导航】中考一轮复习专题6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学案(学生版) .docx (新课标)【名师导航】中考一轮复习专题6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学案(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