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易读错写错的字箩筐(luó kuāng) 玻璃框 ( kuàng )缠着(chán) 浸水(jìn) 榨油(zhà)爱慕(mù) 蓑毛(suō) 嫌弃(xián) 镜匣(xiá) 嗜好(shì) 铿锵(kēng qiāng)清澄(chéng) 音韵(yùn) 垂蔓(màn) 雏儿(chú) 瞅瞅(chǒu chǒu)蓬松(péng)画框(kuàng) 挨近(āi) 细腻(nì) 嚓嚓(cā cā)眼睑(jiǎn)眸子(móu)二、四字词语积累香飘十里 指指点点 美中不足 神气十足 蹦来蹦去 不动声色三、课文重点梳理1.《白鹭》是郭沫若写的,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生动地描写了白鹭颜色、身段的精巧以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2.《落花生》这篇文章讲了作者许地山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时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3.《桂花雨》作者主要回忆了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字里行间弥漫着作者淡淡的思乡情怀和对故乡美好生活的回忆。4.《珍珠鸟》的作者是冯骥才,本文是一篇描写生动、富有诗情画意的状物散文。课文以细腻亲切的语言写出了珍珠鸟在作者的精心照料、细心呵护下由“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作者对雏鸟的喜爱之情。还告诉我们: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日积月累(背诵和默写)蝉【唐 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四、课后习题整理第一课《白鹭》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答:白鹭雪白的蓑毛、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颜色非常和谐;流线型结构的身段大小非常匀称,这一切都很适宜,它的外形就像“一首精巧的诗”。白鹭在清水田里静静地钓鱼、在枝头孤独地站立、在黄昏的空中低低地飞行,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充满了含蓄美,就像“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因此,作者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2、课文6-8自然段描绘了三幅优美的图画,取名为清田钓鱼图、清晨望哨图、黄昏低飞图。第二课《落花生》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四部分内容,分别是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从课文中的对话可以看出花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答:花生的特点有:味道美、可榨油、价格便宜。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第三课《桂花雨》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答:文中主要写了“我”小时候爱桂花、摇桂花、收桂花等等的美好回忆。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其中蕴含的感情。(大胆地想,言之有理即可!)(答题思路:整体感知句子想表达的情感+抓关键词具体体会或者想象画面具体细说)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参考答案思路:这个句子让我感受到桂花的缕缕飘香,香气迷人,还有作者浓浓的思乡情谊。特别是句子中的“浸”字说明村子像被泡在桂花的香气里似的,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它的香,已挣脱了季节的束缚,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参考答题思路:从这个句子让我感受到摇桂花对作者来说是充满期待和快乐的事情,给作者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乐趣,还要作者对桂花深深的喜爱之情。语文园地一知识小结01 交流平台读了三个小朋友说的话,让我们发现可以借助事物,表达感情或引发思考;比如《桂花雨》不仅带给她童年的快乐回忆,也寄托了浓浓思乡之情;又如《落花生》是借助花生朴实无华的特点,表明做人的道理。02 词句段运用1.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它们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①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拿花生将果实深埋在土里与“桃子、石榴、苹果”把果实挂在枝头比较,突出花生的朴实无华;②(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将白鹭与朱鹭、苍鹭比较身段的大小,突出白鹭身段的适宜;③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拿“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的装饰”与“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者竖着两根大旗杆”比较,显出作者的喜好。总结:以上句子都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03.比较每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根据要求用“温和”写句子。开辟:第一句是开垦荒地能种植花生;第二句是创立的意思。姿态:第一句是梅花树呈现的样子;第二句是大家的风格。“温和”造句:(1)在一个温和的日子里,我们一家出去游玩。(2)上课时,老师总是用温和的目光看着大家,使我们感到非常亲切。解题思路:同一个词语,在不同语境中,意思也不一样。解答这种题型的关键在于“语境”,把握好了语境,难点就迎刃而解了。04背默写《蝉》古诗译文:蝉低垂着触须啜饮清凉的露水,长鸣声从繁茂的梧桐树上传出。因为它身居高处,声音自会远扬,而不是凭借吹来的阵阵秋风。《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咏物诗通过对蝉的姿态、习性、居所、鸣声的描写,赞颂了蝉的清高风雅和不同凡响的品德,暗喻自己立身品格高洁,不需要凭借某种外在力量自能声名远扬,表达了对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全诗借蝉言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