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课 别了,不列颠尼亚【学习目标】1.掌握新闻基本的结构特点。2.品味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3.学习历史场景和现实场景相融合的新闻写作方法。一、导入:播放香港回归祖国中英交接仪式视频(5分钟)二、阅读:阅读文章,完成下列题目1.新闻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四部分,找出文中相对应的语段。2.文中不同的时间都发生了怎样的场景 三、反馈4、讨论1、文章在写现实场景的同时,还穿插了一些历史资料作为背景材料,请找出相应的文字并思考其在文中的作用。2、本篇新闻的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它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5、展示6、精讲1、背景材料在文中的作用,增强历史厚重感、沧桑感,营造庄严肃穆的氛围。2、句子的含义,包括字面含义和引申含义、象征意义、比喻意义等。7、检测解释“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这句话的深刻含义。8、作业以身边发生的事实为素材,模拟一片新闻稿,要求结构清楚,语言简洁。九、板书设计别了,“不列颠尼亚” ---标题1、---导语2、3、4、---背景材料5、 主体6、7、---背景材料(部分)8、9、10、11、---结语1.新闻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四部分,找出文中相对应的语段。明确: 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 导语:第一段文字主体:2段--10段。 结语:11段2.文中不同的时间都发生了怎样的场景 明确: 4时30分--末任港督的降旗仪式 4时40分--末任港督离开港督府6时15分--英国添马舰营区的告别仪式 7时45分--英方的第二次降旗仪式子夜时分--中英交接仪式,香港易帜 0时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港3.文章在写现实场景的同时,还穿插了一些历史资料作为背景材料,请找出相应的文字并思考其在文中的作用。明确:相应的文字:第四段、第七段中间部分背景材料的作用:增添了文章的历史感和沧桑感,烘托出现实场景庄重与神圣。没有这些背景材料,文章就会失去一定的厚重感。4、本篇新闻的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它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明确:(1)基本含义: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2)引申含义:“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地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解释“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明确:①基本含义:1841年,大英帝国横跨印度洋而来;1997年,“不列颠尼亚”号黯然从海上离去。②引申含义:“从海上来”标志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正式开始;“从海上去”标志着香港脱离英统,回归祖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