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绝密★考试结束前2022学年第一学期浙江精诚联盟适应性联考高三技术学科试题本试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信息枝术,第二部分通用技术。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一部分信息技术(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符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逃项中只有-·个是符合题日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关于数据、信息和大数据的说法,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单纯的数据没有明确含义,放到具休环境产牛的内涵就是信息B。数蛛是信息的种戟体,它以数字、文字、图像等多种表现形式C.人数据处理中的分治思想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体现D.对丁大数据,不再追求每一个数据的精确性,而是能够接受数据的混杂性阅读下列材料,回斧第2题笫3逆某研究院开发了一款全自动核酸采样机器人,可以完成扫码、采样、把样本放入恒温存储箱,机械臂消毒、裣测结果反馈等功能。当人张开嘴时,机器人能够通过视觉技术感知和识别人的口腔采样部位,从而让棉登“直达最佳采样位置”,还能语膏提示被测人员“有效张嘴”。机器人利用视觉、力控、双臂协调等技术,可以保证每次采样全程动作精准、规范。同时,机器人可以24小时不间断工作,大大降低人力成本。第2-3题图2.关于该全片动核酸采样机器人,说法正确的足()A,该系统其备计算机软硬件、通信网络、数据和用户,是一个人机交互信息系统B.该系统只负责采集人体口腔细胞样木,无需输入数据C,该系统元成了采样、存放样品、消毒等功能,不具备数那输山功能D.该系统的视觉感知技术、数据反馈等技术无需通信网铭的支得3.关丁该全白动核曦采样机器人人L上智能的现方法和应用领域,说法正确的是(A.机器人扫码一维码识别被采样者的身份信总,属于符主义人工智能B.机器人的视觉感知和采样部位识别需要人量相关图像训练和学习,属于联结正义人T智能C.机器人采集口院样本时需要人类参与,属丁跨领域人工智能D.采样机器人既能采集口腔样木,又能检测核酸信总,属于混合增强型应用领域高信息技术学科弟1页共7页4.下列关于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网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入.存储器可分为内存储器、外存储器和高速绥冲存储器,内存储器又称主行B.未采讨算机逐渐向口型化、微型化、智能化、网络化等方向及展.移动通信网络按树络的覆盖范固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D.【RL用于在网煞巾定位资源,般网络协议、服务器地址、文件名二部分组成5.下列处理方式对保抄数据安全意义不人的是()A.异地容爽B.数据密C.数据备份D.磁盘清理6.以下关丁信总社会和信息社会责杠的说泌,正确的是()A.信息社会主要关注倍息、知识利识创新,与信息经济无关B.行总社会发展的主要狂务是很进倍息技术的发展C.知识权可以是辔力成果或知识产品,也可以是书籍、歌曲、电影、绘画、发明、公式利计算机程序等D.白媒体时代极人地促进了信息传播,内此可以在白心的微博、微信上随意发布信总7.某算法流程图如下图所示,当输入X是”1010”时,该算法的输出是.(,·)A.11B.22C.14D.26【开柒5+切编》心会好">0歌rNes说斑出谷一台X2+刀结单第7题图8.己知变量s=."2023abc2”,下列Python表达式的伯最小的是()A.i11(s[2:4]+"6")y8B.1en(s)*3C.round (float (s[:3])/6,1)D.ord(min(s[3::-1]))9.有如下Python程序段:n int(input())a=[0]*10i=2j=0高二信总技术学科第2页共7负…………浙江技术高手联盟 教研QQ群:609555537信息技术部分参考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6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C A B C D C B B C A D B 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其中第 14 小题 8 分,第 15 小题 7 分,第 16 小题 9 分,共24分)14.(1)① df1.index, df1.总分或 df1.index, df1["总分"] (2分)(2) ② len(df.columns) – 4 (2分)③ option (2 分)④ count() (不写括号不得分) (2分)15. (1)A (2分)(2)A ( 2分)(3)Hello,xiaoming! (写' Hello,xiaoming!'不得分) (1分)(4)sys.db (不写.db 不得分) (2分)16. (1)6 (1分)(2)① a[j][2] > a[k][2] (2分)② break (2分)(3) ③ index = idx[m] (2分)④ a[index][1] < key (2分)信息技术部分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 C【解析】:本题考查数据、信息和大数据相关知识。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形式可以是图形符号、数字、字母等,这些符号在脱离具体的语境、环境是没有意义的,在特定的环境下反映出来的含义才是信息,而数据本身就是信息的载体。A和 B项正确。大数据体量大,要分析全体数据,对数据不再追求准确性,而是能够接收数据的混杂性,D项也正确。C项中,大数据采用分治思想,分而治之地将任务分解成多个子任务并分发到多个处理节点上,最后汇总得到原任务的解,这仅仅是分治,并无体现人工智能技术,C项错误。2. A高三信息技术参考答案 第1页 共 5 页浙江技术高手联盟 教研QQ群:609555537【解析】:输入输出功能是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输入是将系统外部数据收集到信息系统内部,输出是将信息系统内数据反馈给人类或其他设备。全自动核酸采样机器人是一个信息系统,其输入数据至少包括:二维码数据、人脸部特征数据、口腔特征数据等,B项错误。而输出功能包括“提示被测人员张嘴”、检测结果反馈等。C项也是错误的。D项中视觉感知技术一般需要网络中脸部、口腔等特征数据库的支持,而数据反馈功能也必然和系统中心数据库有数据通信过程,因此需要通信网络的支持。3. B【解析】:本题考查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A 项中识别二维码主要涉及了解码和数据库查询的操作,一般不认为是人工智能技术,更谈不上符号主义人工智能。B项正确,联结主义方法中,需要从现有海量数据出发,学习神经网络中神经元的关联。机器人的视觉感知技术前期就需要大量相关图像的训练才具备识别功能。混合增强型应用领域是指人机混合完成智能任务,跨领域人工智能值由现有数据和规则,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跨越到另外一个领域。因此选项 CD均错误。4. C【解析】:本题考查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网络相关知识的识记。C项中,目前影响力大的三大网络是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网络和广播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覆盖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而不是选中描述的移动通信网络。5. D【解析】:本题考查数据安全知识。数据安全包括保护存储介质的安全,手段有磁盘整理、数据备份和异地容灾;数据安全还要提高数据本身的安全,手段有数据加密——提高保密性,数据校验——提高完整性。D项中的磁盘清理主要完成垃圾文件的清理工作,对数据安全意义不大。6. C【解析】:A项错误,信息经济是信息社会最基本的经济形态,是决定信息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根据发展水平的高低可将信息社会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阶段的主要任务也不同,因此 B 项错误。自媒体在享有通信自由权、信息传播自由权、信息选择权时,也理应承担道德上的责任和义务,D项错误。7. B【解析】本题考察算法流程图的阅读、二进制转十进制的算法。由流程可知 s=s*2+a 每次 s扩大两倍后将 x的最高位累加到 s中,这是迭代法将二进制转十进制的方式,而 x=x[1:]目的是去除最高位,因此这题是将二进制 10110转成十进制,结果也是 22。8. B【解析】:考查 Python表达式、字符串切片与基本函数的理解。A项的结果是 236//8=29;B项是 8*3=24;C项是 round(202/6,1)=33.7;D项是 ord(min(“3202”))=ord(“0”)=489. C【解析】:本题考查 Python循环语句的阅读与理解能力。本程序实现了 n的质因数分解过程。当 n>i时程序将 n用 i去试除,若能整除则记录在列表 a中,并继续用 i试除;若无法整除,则让 i加 1后继续试除。循环结束条件是 n<=i,也即当剩余部分不够 i分解时结束循环,直接将剩余部分记录到列表中。后面的 for循环是直接将列表中记录的质因子输出来。若输入 84,其质因数有 2、2、3、7,因此答案是 C。10.A【解析】:本题考查栈操作的理解。若 2=4,那么 1可以是 1、2、3、5中的任意一个,但不能是 6。如果是 6,那么栈内元素从栈底到栈顶必然是 1,2,3,4,5,此时第二个出栈的只能是 5,与题意不符,高三信息技术参考答案 第2页 共 5 页浙江技术高手联盟 教研QQ群:609555537因此答案选 A。11.D【解析】:本题考查二叉树三种遍历方式的理解与应用。在二叉树中,已知中序和前序、后序遍历的任一序列就可以唯一确定一棵二叉树,但是本题是已知前序、后序求中序。一种解题方法是用各个选项中的中序遍历和题干中的某一序列,画出二叉树,再判断是否符合另外一序。如,用前序序列和各个选项的中序序列可以画出以下四棵二叉树:若前序序列是“ABC”,那么根节点是节点“A”,然后由选项 A中的中序序列“BCA”知节点“BC”在节点“A”的左子树上。对节点“BC”而言,前序是“BC”,因此节点“B”是节点“C”的根,因此树的逻辑结构图第一幅图所示。这棵树的后续遍历序列确实是“CBA”,因此选项 A是可能的。选项B、C同理可得。由题干的前序序列“ABC”和选项 D的“中序序列‘BAC’”得到的树形结构如第四幅图所示,但它的后序序列是“BCA”,与题干中的后续序列“CBA”相矛盾,因此答案 D是不可能的。12.B【解析】:本题考查排序算法和随机数函数。首先列表 a中的初始值是闭区间[1,10]内的 5个随机数。key 的取值只能是 6、8、10、12。while循环会将 key插入列表 a的合适位置上,使得列表 a的值不降,因此选项 A、C、D都是有可能的。特别是选项 D中的 9,有可能是之前 a[0]往后移而来的。而选项 B中的 9是有可能存在(前面某个元素后移而来),但是元素 5是不可能存在的,只会被 key所覆盖。因此答案是 B13.B【解析】:本题考查二分查找算法。用二叉搜索树画出各个元素的搜索顺序,图中各个左子树方向可以让 n自减,右子树方向可以让 n自增。A选项,若 key=25,则从节点 23的右侧出循环,此时 n的值是 3-1=2;同理 key=45或 key=60都会让 n=2;对于 B选项,key=34,则从节点 34处结束循环,此时 n=2-1=1,因此选择 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小题,其中第 14 小题 8分,第 15小题 7分,第 16小题 9分,共 24分)14.(1)① df1.index, df1.总分 或 df1.index, df1["总分"](2) ② len(df.columns) – 4③ option④ count()高三信息技术参考答案 第3页 共 5 页浙江技术高手联盟 教研QQ群:609555537【解析】本题考查使用 pandas模块处理表格数据和使用 matplotlib模块进行数据可视化程序处理。(1)由图 b中的柱形图可知,横轴数据是各个班级,纵轴数据是各班对应的平均分值。而数据框df1 中国的数据就是按班级分类处理过的数据:班级相同的所有人都合成了一行,且求出了平均分。“as_index=True”参数值的存在,df1的索引列就是“班级”,而平均分列就是“总分”列。柱形图绘制可以用 plt.bar()方法,x轴数据是 df1.index,纵轴数据可以是 df1.总分;(注意,此时的“总分”列的值实际上是各班级的平均分)。(2)第②空:题中已指明 number是选择题数,也就是和表格数列数有关。pandas中取得数据框的所有列名称可以使用 columns属性,它返回了由所有列名称组成的列表,而前 4列不是选择题,因此答案是 len(df.columns)-4。第③、④空:弄清了 number的作用,那么 for i in range(number)中的变量 i就可以认为是题号减一,由循环语句 for option ‘ABCD’知,变量 option即是选项序号,因此相当于要求出每一列,分别有几个“A、B、C、D”,再由下面的 dfx['姓名'].使用方法可知,dfx也是一个数据框,因此第③空应该是筛选某一列数据中选项值是 option的那些数据,因此第③空的答案 option。第④空的答案是统计数量,因此可以使用 count()函数。15. (1)A (2)A (3)Hello,xiaoming! (4)sys.db【解析】:本题考查使用 Flask搭建 web应用程序的相关知识。(1)考查路由地址和视图函数知识。由题中的路由表可知,路由地址是/system,注意路由地址与视图函数名称无关(可以不相同,但要写一起),而视图函数中获取数据的方式由 request.args中获取,因此视图函数的 methods参数值必须要有“GET”值方可。因此答案是 A(2)考查 web应用程序启动的参数设定知识。应用程序对象的 run()函数中的 host 参数指明了对外提供的服务器 IP地址,注意,只需写 IP地址即可,不能加协议和端口;而 port 参数才是指明端口的参数;debug参数可以设置是否启用调试模式,因此答案是 A。(3)考查了带参数的路由地址方式,路由中的是一个变量,可以接受路由地址中的参数值,因此“/user/xiaoming”中 user 是路由,xiaoming是参数值,因此输出 Hello,xiaoming!。(4)根据数据库相关知识可知,数据库文件的后缀是.db,故该系统的数据库文件名是 sys.db。16. (1)(1分)6 (2)(每空 2分)① a[j][2] > a[k][2] ② break(3)(每空 2分)③ index = idx[m] ④ a[index][1] < key【解析】:本题考查排序、二分查找算法的应用。(1)该生的志愿表 7,3,2,5,1,9,8,6,4,10 中只有 4和 6号课程未录取满,而 6号课程比 4号课程更靠前,因此先被 6号课程录取。(2)题目要求按得分升序排序,因此第①空需要记录比第 k 号更大的值,即 a[j][2] > a[k][2]。而后文的 b数组的比较 b[t-1]<30 可以得知它保存了第 t门课程的录取人数,小于 30时,录取人数加 1,同时在 a数组的第 i行增加第 i个人录取的课程编号 t,那么此时该同学录取结束,因此需要break结束循环语句。(3)此处二分查找是查学生的学号,而之前已经按得分排序后,学号值已经乱序,无法完成二分查找。注意到题目指明的 idx[]数组的功能和排序过程中 idx[]数组的变化,它记录了原先排在第 i位的学生,按得分排序后跑到哪个位置上去了,因此通过索引数组的中介,学号还是升序的,二分查找也能完成,下表给出了学生数据排序前和排序后的变化(序号、学号、得分):排序前 排序后 idx[i]高三信息技术参考答案 第4页 共 5 页浙江技术高手联盟 教研QQ群:6095555370 2210101 242 4 2210105 279 3 (原 0号位的元素移到了 3号)1 2210102 231 3 2210104 263 5 (原 1号位的元素移到了 5号)2 2210103 240 5 2210106 254 4 (原 2号位的元素移到了 4号)3 2210104 263 0 2210101 242 1 (原 3号位的元素移到了 1号)4 2210105 279 2 2210103 240 0 (原 4号位的元素移到了 0号)5 2210106 254 1 2210102 231 2 (原 5号位的元素移到了 2号)然后再跟踪 idx[]数组的值及其含义如右侧所示。也就是说当 i按顺序取 0、1、2、3……时,idx[0]、idx[1]、idx[2]、idx[3]……对应的 a数组的学号和学号还是和原始一样升序的。即:a[ idx[0] ]、a[ idx[1] ]、a[ idx[2] ]、a[ idx[3] ]……对应的学号是升序的,因此可以通过在 idx[]数组中二分查找即可,二分查找比较的元素是 idx[]数组所指示的 a[]数组中的元素。因此第③空是取得索引值 idx[m],它对应的学号还是升序的。由于经过索引之后的学号还是升序的,i指向了序列的后半部分,因此第④空是目前的序号比待查找的序号要小,答案是 a[index][1] < key。高三信息技术参考答案 第5页 共 5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2年12月浙江精诚联盟联考高三信息技术卷.pdf 2022年12月浙江精诚联盟联考高三信息技术卷答案及解析.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