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荷花淀》课件(共26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1《荷花淀》课件(共26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荷花淀》
孙犁
教学目标
1.分析小说的景物描写,体会它在刻画人物、表达主题上的作用。
2.通过生动传神的人物语言描写刻画水生嫂及其他女人的性格特点。
荷花淀派
以孙犁为代表的一个当代文学的流派。主要作家还有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荷花淀即白洋淀,这一流派得名,不但源于白洋淀这个地方,也源于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
《荷花淀》以白洋淀明媚如画的风当作背景,具有朴素、明丽、清新、柔美的风格,洋溢着诗情,带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这一派作家的共同特色是着力追求诗情画意之美,早期作品都吐露出华北的泥土和水乡的清新气息。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
创作背景
白洋淀地区属于冀中抗日根据地,卢沟桥事变后不久,国民党放弃这一带土地,仓皇南逃,当地人民遭到了日本帝国主义铁蹄的蹂躏。在共产党和八路军的领导下,白洋淀人民积极投入了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该地军民利用白洋淀的河湖港汊,同侵略者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出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
本文写于1945年春天,是孙犁“在延安的窑洞里一盏油灯下,用自制的墨水和草纸写成的”,最初发表在《解放日报》副刊上,反响很大。孙犁自己还说“这篇小说引起延安读者的注意,我想是因为同志们长年在西北高原工作,习惯于那里的大风沙的气候,忽然见到关于白洋淀水乡的描写,刮来的是带有荷花香味的风,于是情不自禁地感到新鲜吧。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是献身于抗日的战士们,看到我们的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群众的抗日决心日益坚决,而妇女们的抗日情绪也如此令人鼓舞,因此就对这篇小说发生了喜爱之心。”
注意: 隔行是小说分段的方法之一。
第一部分:夫妻话别 (开端)
第二部分:探夫遇敌 (发展)
第三部分:助夫杀敌(高潮、结局、尾声)
给全文三部分拟小标题,并指出这三个部分各属于小说故事情节的哪个阶段?
不一样的传说,不一样的作品
上一节课我们跟随“荷花淀”派作家孙犁走进了广阔的冀中平原一个美丽的地方——白洋淀,那里生活居住着勤劳、善良、智慧、深明大义的人民。
我们熟读了课文,整体感知了文章的内容,明确了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细读课文,从景物描写、人物对话两个层面深层探究,体悟这些描写在刻画人物上所起的作用,进而领悟文章的主旨。
深入探究小说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本文的景物描写主要有三处。
第一处是荷花淀夜色的描写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
皎洁的月光,凉爽的空气,干净整洁的院落,营造出宁静、明丽、和平的意境。在这优美的氛围中,水生嫂出场了,她坐在院子里编席子。
本文的景物描写主要有三处。
第一处是荷花淀夜色的描写
“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景物描写主要有什么作用?
开头的景物描写,为全篇营造了诗情画意的氛围。
给人物的塑造设置了美好的背景,烘托了水生嫂勤劳淳朴、温顺善良的形象。
为下文话别提供了时间、地点要素,而且暗示了下文水生嫂由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妇女成长为一名保卫家乡的游击战士。
为揭示主题、推动情节合理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
本文的景物描写主要有三处。
第二处是正午淀上风光的描写。
“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上苇尖上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
本文的景物描写主要有三处。
第二处是正午淀上风光的描写。
“时间快到晌午,水面上没有一只船,一望无垠的水面静得出奇,看不到一个人影,当然就看不到自家丈夫,这正表达了女人们的失落、惆怅和对丈夫的埋怨心理。
眼前这种辽阔而静寂的环境烘托出了这种情绪,但淀上万里无云的开阔,明朗的风光,也使她们受到感染,增强了排遣忧郁的力量,因此,不久又欢笑起来,烘托人物心情由忧变喜,推动情节发展,以景写人,情景相生。
本文的景物描写主要有三处。
第三处是描写日光下的水乡风光。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里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本文的景物描写主要有三处。
作者运用比喻写荷叶“密密层层”在阳光下“舒展开”,表现出荷叶无尽的生命力,写荷箭“高高地挺出来”,表现出荷花坚强挺立的气质;荷叶像铜墙铁壁,荷箭像监视来犯之敌的哨兵,表达白洋淀地区的英雄儿女保卫家乡的坚强意志与坚定决心。
这段景物描写集花的妩媚的阴柔美与花的精神的阳刚美与一体,给人以崇高的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的感染。
而在接下来的情节中,水生等区小队的队员就在这美丽的荷花淀中设伏,他们就隐蔽在打荷叶下,密密层层的荷叶、荷花成了保护战士最好的掩体,也成了歼灭来犯之敌的战场;战争胜利后,战士们“一人摘了一大片荷顶在头上,抵挡正午的太阳”,正是这种坚强的革命意志与积极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体现。   
概括
本文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安排情节,精选三个生活片断来抒写对水生嫂等一群青年妇女的赞美之情
小说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渲染气氛 烘托形象 推进情节   
这篇小说的特点:
作者在描绘优美景色时,用朴素清新的语言,营造诗一般的意境,这种对美的艺术追求,使得孙犁的小说具有一种含蓄隽永、意蕴深远的大家风范。这种风格影响到刘绍棠、丛维熙等一批河北作家,这个作家群被称为白洋淀派或荷花淀派。
深入探究小说中人物对话描写的作用
阅读“夫妻话别”情节,找出人物对话描写的有关句段。思考这些对话体现了水生嫂怎样的性格特点
作者笔下的水生嫂既有中国女性传统的温柔、贤惠、善良、体贴、羞怯、质朴的品性,同时又具有解放区妇女进步的特点。她温柔、善良,又很体贴丈夫。
当丈夫工作晚归时,她没有过多埋怨而是站起来要去端饭。当她细心地观察到丈夫脸有些红涨,说话也有些气喘时便问:他们几个呢?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此处,她问其他人,其实也是在关心丈夫的处境;当听丈夫说要到大部队去了,她的手指震颤了一下,叫苇眉子划破了,这足见她,一个温柔善良的女性对自己丈夫的关心体贴。
阅读“夫妻话别”情节,找出人物对话描写的有关句段。思考这些对话体现了水生嫂怎样的性格特点
再者,水生嫂又是一个深明大义的女性。
当水生说: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时,她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语气中虽略有一丝埋怨,但更表现出她的丈夫第一个报名的自豪感。接着又说:你走,我不拦你。丈夫参军,她并没有拖他的后腿,虽然她是不想让她走的。第二天,水生嫂便为丈夫打点包裹,包了一身新单衣,一条新毛巾,一双新鞋子。
这些都说明水生嫂不只是一个好妻子,更是一个深明大义,识大体,顾大局的中国人,她不仅爱自己的丈夫,更爱自己的家乡、自己的祖国。  
水生嫂性格特点:
温柔、贤惠、善良、体贴、质朴、深明大义
阅读“探夫遇敌”情节,找出人物对话描写的有关句段。分析几个女人各自的性格特点
第一个说: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活画出这个人的善找托辞、伶俐乖巧。
第二个说: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则表现出该女子直爽开朗的特点。
第三句话听他说,敌人要在同口安据点是水生嫂的,表现了她心细、考虑问题周到、善于思考的个性。
第四句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表现的是一个快言快语,急切而又真挚的女子。最后写了一个新媳妇形象,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明显心口不一,欲盖弥彰,表现出对丈夫羞涩的爱意。
概括:
小说的对话描写简洁朴素,生动传神,刻画人物栩栩如生,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不仅如此,而且能形象地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展示了白洋淀女人们的成长历程,展示白洋淀地区人民的人情美、人性美,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小结:
本文是一篇反映抗日战争题材的小说。
作者通过生动传神的语言描写、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叙写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青年劳动妇女如何在战争年代里锻炼成长的事,细腻刻画了水生嫂等人物性格特征,塑造了中国妇女含蓄而刚烈的艺术形象。
荷花淀派的作品一般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情节生动,语言清新朴素,富有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
课外拓展:
阅读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
比较孙犁和赵树理在刻画人物上的异同,写一篇读书心得。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