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课程内容:*通过封君封臣制、庄园生活、基督教的传播,以及欧洲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了解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变化;*知道《查士丁尼法典》,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历史小剧本杰克逃离庄园,来到一座城市。他对城市的第一感觉是这里的人太多了 (城市地狭人稠),第二个感觉是到处都是垃圾,城市环境胜乱差。杰克在城市靠打零工、 乞讨熬过了一年零一天以后,他终于获得了市民身份,成了自由人。 一个老铁匠收他做了徒弟,经过近十年的学徒、帮工生涯的磨炼,杰克也成了一名铁匠。杰克开了自己的作坊 并加人本城的铁匠行会,凭借自己的勤奋和手艺站稳了脚跟。几年后,杰克扩大作坊规模,发了大财,在行会中崭露头角。又过了十几年,原来的领主垂诞城市的富足,想要收回城市的自治权,进一步盘剥商人。这样的行为激起了全城人民的反抗。这时,杰克己经是代表市民阶层的市议会议员,成为城市自治势力的代表。他领导全城市民与领主展开斗争,最终使城市获得自治权。杰克的一生杰克的一生经历了什么?农奴自由人铁匠学徒铁匠市议会议员庄园城市与封建领主斗争中世纪社会变迁的缩影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课程内容:欧洲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了解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变化壹中世纪的城市01城市的兴起02城市的居民03城市的自由和自治(一)城市的兴起(1)背景材料1: 10到11世纪的欧洲,随着铁犁等先进工具的广泛使用,农业生产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仅劳动生产率大为提高……农产品总量显著增加,……手工业技术的进步使之演变为许多需要专门技巧的部门,如冶铁、制革和纺织等,由此一般农民没有能力继续从事手工业生产,手工业者则要求摆脱人身依附关系,突破庄园的限制,成为自由的小商品生产者……脱离农业的手工业生产已不再是为了满足领主和生产者自身的需要,其目的在于追求交换价值,各类商人遂应运而生,商品交换日趋活跃。为了更方便地购买原料、组织生产和销售 产品,手工业者和商人自发聚集到港湾、河口、城堡、寺院、交通枢纽和行政中心附近,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墙的嘉立,这些地方逐渐演变为中世纪城市。——王斯德主编,沈坚、金志霖著:《世界通史 第—编 前工业文明与地域性 历史 -1500 年以前的世界》阅读材料,分析欧洲中世纪城市兴起的原因农业的进步手工业的进步商业的活跃根本原因: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兴起(一)城市的兴起(2)城市发展及其分布阅读课本p42页的相关史事并结合右图,分析中世纪城市发展有何特点1.集中分布在交通便利地区2.城市规模较小,人口不多威尼斯巴黎伦敦(二)城市的居民1.城市的居民构成:市民阶层兴起早期资产阶级(二)城市的居民2.城市行会(P44、48页)(1)产生原因:避免同行的恶性竞争,维护行业的共同利益,防止封建领主的侵犯。(2)行会类型:手工业行会和商业行会(3)作用:有利于保护生产和经验的积累(三)城市的自由和自治1.城市追求自由的历程(1)背景:城市兴起时受到封建领主的压迫和剥削(2)方式:材料2: 11、12世纪,法国东北部有40多个城市通过起义取得了自治。最早的是康布雷城,1077 年市民举行起义,宣布成立公社。而最著名的是琅城。1108年,琅城人民用巨额金钱向主教戈德里赎买了自治权,成立了公社。但戈德里挥霍掉赎金后背弃诺言,取消城市自治权。 1112年,琅城公社领导人们举行起义,冲进主教住宅,杀死了戈德里。起义遭镇压后城市又恢复了封建主的统治。但琅城市民坚特斗争,最终于1128年赢得了 争取自治权利斗争的胜利。——齐涛主编,顾銮斋、夏继果分主编:《世界通史教程 古代卷》赎买和斗争法国琅城市民争取城市自由斗争的对象是谁?主教(三)城市的自由和自治2.市民与国王的同盟特许状特许状:城市居民从国王或领主那里获取自由或自治的特许状。(法律意义上的认可书)意义:城市特许状的颁发,促进了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发展,推动了西欧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同时有利于国王打击割据势力,加强集权;但是取得自治的城市也不能完全摆脱国王的控制。(三)城市的自由和自治3.自由城市和自治城市的区别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知识拓展·东西方城市比较西欧中世纪城市孕育的近代因素:早期资产阶级法律意识自治权利贰中世纪的大学01大学的兴起02大学的发展03大学的意义(二).中世纪的大学1.大学的兴起(1)背景:(2)概念:大学的本义是团体或行会,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团体,后来逐渐演变成教育机构(3)主要的大学:博洛尼亚大学(意大利)巴黎大学(法国)牛津大学(英国)巴黎大学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材料3:他们(新兴市民)要求建立城市学校,由城市当局聘请教师、决定学费、确定入学条件,学习处理商业事务与行会行政事务,培养职业技术技能。——齐涛主编,顾銮斋、夏继果分主编:《世界通史教程 古代卷》(1)社会经济的发展的需要(2)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传播(3)阿拉伯文化传入西欧(二).中世纪的大学2.大学的发展1出现了教会学校和私人学校教师成立行会2教师行会得到教会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得到保障12世纪13世纪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中世纪大学课堂(二).中世纪的大学2.大学的发展大学课程文法AB修辞C逻辑D算术E几何F天文自由七艺G音乐一方面受到基督教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二).中世纪的大学3.大学的意义大学的兴起,促进了欧洲文化、教育的发展,被誉为第二次“文艺复兴”;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教会神学;为近代欧洲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三.课堂小结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生产力的进步社会经济发展中世纪城市推动中世纪大学获得特许状成为自由城市和自治城市城市居民:手工业者和商人斗争赎买分化早期资产阶级产生法律自治意识伦敦、巴黎、威尼斯、米兰等获得教会和国王的支持,取得自治权专业课程:神学、法学、医学基础课程:自由七艺博洛尼亚大学牛津大学巴黎大学推动文化教育发展推动西欧向近代社会转型推动适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