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教学设计【学习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以“人物自述”的方式回顾故事情节,进一步把握戏剧冲突,感受人物形象。思维发展与提升:探寻剧中人物悲剧原因。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悲剧的艺术魅力,激发心中的良知与悲悯。【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探寻剧中人物悲剧原因。学习难点:感受悲剧的艺术魅力。【课型】群文阅读鉴赏课【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一、导入一份冤屈记录着人性的善与恶;一场雷雨,涤荡出人性的真与伪;一次独白,让我们看到了命运的犹豫与抗争。鲁迅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去探究他们身上有价值的东西,并感受悲剧的艺术魅力。二、呈现学习目标任务一:曲终人散话遭遇活动1:从窦娥、鲁侍萍、哈姆莱特三个人物中选一个,以“人物自述”的方式来诉说他们各自的遭遇。提示:1.整体把握戏剧情节,突出戏剧冲突。2.整体把握戏剧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力争使人物形象丰满。串词:你们说是什么造成了我们的悲剧,我日思不得其解,请大家给咱们分析一下吧。任务二:拨云见日析剧悲活动2:串词:通过刚才同学们的交流,我们看到了窦娥的善良、鲁侍萍的真情、哈姆莱特的理想,这些美好的东西都被毁灭了,是谁把他们毁灭的?下面我们帮忙分析一下他们的悲剧是谁造成的?请小组讨论5分钟,然后找一个同学把答案写在黑板上,找一个同学上台给大家分析。窦娥:1.间接原因:高利贷剥削,A.窦娥7岁时他父亲还不起蔡婆婆的银子,不得已为了上京赶考的路费把她送给蔡婆婆做童养媳,第一步就注定她失自由而堕入只能听凭命运摆布的境地;B.赛卢医也因债务逼迫,想勒死蔡婆婆来摆脱高利贷的束缚,刚巧被张驴儿父子碰见,救了蔡婆婆。这样一个偶然机会,为她们向蔡婆婆逼迫成亲开了大门。2.直接原因:恶霸横行、官吏贪污、狱刑黑暗。A.张驴儿父子这些恶霸大多是“蒙古人”或“色目人”,属于统治阶级中的游民身份,依仗与统治者的关系,到处游荡,惹是生非,对汉人、南人进行勒索、侮辱,他们属于社会的一种恶势力。B.3.是贪婪、昏庸、凶残的太守桃杌,是他的贪财、毒打让窦娥蒙冤被斩;桃杌一上场就念:“我做官人胜别人,告状来的要金银。”,主张“人是贱虫,不打不招”。贪污是造成冤狱的必然原因,冤狱是贪污的必然结果,而酷刑是联系两者的锁链。串词:窦娥善良勤劳、孝顺贤惠,同时又倔强反抗,但邪恶的社会与暴虐的官府共同制造了她的悲剧,接下来让我们看一下鲁侍萍的悲剧原因。鲁侍萍:1.封建家长制的绝对权威造成了他俩的分离2.封建门第观念3.周朴园的冷漠、自私、虚伪、专制,是悲剧的直接成因。4.自身的原因,年轻不懂事(鲁侍萍 我怕你太年轻,容易一阵子犯糊涂,我受过苦,妈知道的。鲁侍萍(落眼泪)凤儿,可怜的孩子,不是我不相信你,我太爱你,我生怕外人欺负了你,(沉痛地)我太不敢相信世界上的人了。傻孩子,你不懂妈的心,妈的苦多少年是说不出来的,你妈就是在年青的时候没有人来提醒,--可怜,妈就是一步走错,就步步走错了。孩子,我就生了你这么一个女儿,我的女儿不能再想她妈似的。人的心都靠不住,我并不是说人坏,我就是恨人性太弱,太容易变了。孩子,你是我的,你是我唯一的宝贝,你永远疼我,你要是再骗我,那就是杀了我了,我的苦命的孩子!)串词:出身卑微,连遭不幸;真情犹在,愤恨成仇;骨肉相残,隐痛难言。鲁侍萍的悲剧有她自己的性格因素,更多的是社会给她的创痛。哈姆莱特:1.优柔寡断:初期他是个“快乐王子”,但当他因父死母嫁而回国并得知自己父亲真正的死因时,他的性格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开始变得敏感,忧郁,多疑,优柔寡断,思虑繁重却缺乏果敢的实践能力。2.权力的争夺:克劳狄斯弑兄娶嫂3.朋友背叛:他的两个同学罗森格兰兹和吉尔斯登吞两个朋友都成了国王的密使4.社会黑暗:丹麦是一个处于封建末期的王国,哈姆雷特则是一个外出留学的“进步青年”,一个早期的人文主义思想者。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初期的人文主义者的思想是不成熟的,具有一定的软弱性,所以必然无法同腐朽但是依旧强大的封建势力进行斗争。5.宗教教义的影响:他不肯刺杀正在祷告的叔父,因为“他正在清洗他的灵魂,如果他在这一刻死去,他将进入天堂”。串词:性格的忧郁铸酿成悲;命运的逼迫无路之悲。这三位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三个美好人物都遭到了毁灭,造成他们毁灭的原因各有不同,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当时的时代,当时的社会。而主人公把他们归结为“命”,我们来看看这些关于“命”的台词,通过朗读再次体会一下他们的情感。(1)【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难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窦娥冤》串词:她对神权的大胆怀疑与谴责,实质上也就是对封建官府、黑暗统治的控诉和否定。(2)周朴园 (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鲁侍萍 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周朴园 哦,侍萍!(低声)怎么,是你 鲁侍萍 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周朴园 你——侍萍?(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侍萍。)鲁侍萍 朴园,你找侍萍吗?侍萍在这儿。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 (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鲁侍萍 (愤怨)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雷雨》串词:鲁侍萍在苦难中挣扎,悲叹自己的“命苦”,她相信命运,但也表现出对世道不公的愤懑与不平。(3)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哈姆莱特》总结:没有对灾难的反抗,也就没有悲剧。从窦娥、鲁侍萍到哈姆莱特,他们的悲剧是深刻的社会弊端造成的。他们的毁灭带给了我们怎么的思考?结合单元主题“良知与悲悯”谈一下。任务三:守得云开明价值活动3:这三部作品是古今中外悲剧的典范,结合单元主题“良知与悲悯”,谈谈他们给你带来了怎样的理性思考?提示:良知与悲悯是一个人高尚心灵的体现,有良知与悲悯之心的人充满了人情味,能够点燃世间温情。一个有良知的人常常醒在这个世界上,为他人的苦难醒着。在人和人的交往中,我们应该常怀悲悯之心。常怀悲悯之心,犹如世间一道清流、一盏心灯、一杯热茶,滋润着、照亮着、温暖着黑暗中的心灵的同时,也映照了自身。【链接现实】“犹豫的哈姆莱特”“延宕(拖延、犹豫)的哈姆莱特”,这成为一类青年的特征。“哈姆莱特”式的优柔寡断的性格以及造成的痛苦,在现实生活中时常遇到。请你为这样的青年写一段话,开导一下他们。(100字左右)学生优秀示例:【课堂结语】戏剧是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我们借着别人的故事,流着自己真诚的眼泪。我们对剧中人的悲欢离合感同身受,对他人的不幸抱有同情。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我们每个人在悠悠尘世中都能坚守良知,心怀悲悯;鄙弃丑恶,追求正义。【课后作业】请以“坚守良知”为话题,选取社会生活中鲜活的事例,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表达你的观点。【教学反思】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二单元归属“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学习的是剧本的欣赏与创作。其核心内容是深入理解戏剧作品,把握其悲剧意蕴,激发心中的良知与悲悯情怀。基于此,我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人物自述”的方式回顾故事情节,进一步把握戏剧冲突,感受人物形象;探寻剧中人物悲剧原因;感受悲剧的艺术魅力,激发心中的良知与悲悯。整堂课教学设计从人物遭遇开始再探讨人物悲剧原因然后探讨戏剧悲剧价值,最后链接现实,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课堂操作起来还比较流畅。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把握戏剧冲突,感受人物形象,课上我让学生表演话剧,在同一个时空让他们相遇抒发自己的悲惨遭遇。从课堂实施的效果来看,表演的学生很投入,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师生快速投入课堂。更重要的是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入剧本文本中,并产生和剧中人物情感的共鸣,再次理解文本就很容易了。为了讲这个整合课,我把《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这三部原作全部通读了一遍,感受和我之前看到的教材节选的一部分,甚至是这三部剧的完整的影视作品差距很大,特别是《雷雨》,有好多台词让我泪流不止,鲁侍萍的、繁漪的、周萍的等等,他们的好多台词都是能够触动心灵的。这更加深了我对作品的认识,对剧中人物悲剧命运的深层次思考。所以我在授课的过程中拓展了一些节选文本中没有的内容,比如对鲁侍萍相关台词的展示。这些戏剧相关文本的拓展,能够引导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从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看,这些拓展很有必要。剧中没有的东西,老师给拓展出去,给了他们一种新鲜感,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度,拓展了他们的思维水平。一节课下来,大概有30多人次能够主动站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大环节处理的比较顺畅的同时,教学过程中一些小的细节的处理我认为还有可以做的更好的地方:一、在任务一中,针对同学的精彩表演,让台下的同学实时点评一下,既是对上台表演同学的一种鼓励,又可以让台下同学更好地参与。二、任务二中,对鲁侍萍拓展的那段台词,虽说常远同学反串的比较成功,但是如果我能够再读一下,可能会更加激起同学们对鲁侍萍悲剧命运有一部分是因为自己年轻不懂事的认同感。在备课时,鲁侍萍类似的台词有很多,句句戳心,让我泪流满面,我自己没有来朗读这段台词,可能是我这节课最遗憾的一个地方。三、任务三和链接现实这两个环节如果能够让更多的同学起来展示并且点评会更好。这次公开课从准备到最后的呈现,总共两个周的时间,我既要把《窦娥冤》《雷雨》《汉姆莱特》单篇讲完,还要找出他们的共性,进行单元的整合,在此过程中,难度很大,我也很焦虑。在备课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老师们都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刘彩庆老师时时督促我快点选题;赵炳英老师、李晟老师、李敏老师给我把关题目的选取;吴琼老师和张芳老师根据我的选题给我提供相应的材料;王秋霞老师从我的选题、试讲到录课全程参与,她和我的磨课小到导入的一个词语;高香艳老师是我这次出课的伙伴,她的淡定从容给了我心理的支撑;孙巾栩老师和李虹老师给我的录课提供技术支持;刘斌老师更是全程关注,从课堂的选题到学案的成稿,都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设性意见。我的学生们更是对我的出课使出了他们的浑身解数。对大家的倾情付出,我表示深深的感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