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资源简介

高一地理 必修一 知识点整理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1.1地球的宇宙环境
1.光年是距离单位
2.如何判断天体:大气层外;宇宙间的物质;独立的运行轨道
3.天体系统级别和特点
可观测宇宙半径:137亿光年
银河系直径:10万光年
太阳系的半径:1光年
日地平均距离:1.5亿Km 1个天文单位(8光分)
月地平均距离:38.4万Km (1光秒)
4.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太阳的质量约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恒星体积和质量越大,亮度就越大,但寿命就越短。
5.太阳系八大行星的顺序、分类和运动特征
记忆口诀:水金地火(小行星带)木土天,海王、冥王绕外边,唯有地球生物观,温气液水是缘由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火星 巨行星: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地外行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地内行星:水星、金星
运动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6.月相规律
上上上西西(右):上弦月出现在农历的上半月的上半夜,月面朝西,位于天空的西面
下下下东东(左):下弦月出现在农历的下半月的下半夜,月面朝东,位于天空的东面
7.日全食和月全食出现的时间
日全食出现的时间一定是农历的初一,而农历的初一却不一定会有日全食;
月全食出现的时间一定是农历的十五,而农历的十五却不一定有月全食。
8.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
外部条件①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②稳定的太阳光照:太阳处于壮年期
自身条件①恰到好处的温度和温度范围:日地距离适中、自公转周期适中、大气的保温效应
②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成分: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地球长期的演化
③充足的液态水:日地距离适中,地球原始体积收缩,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
9.卫星发射基地的选址条件
①气象条件: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
②纬度因素: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
③地形因素: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
④海陆位置: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高;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高。
⑤交通条件: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宗物资运输。
⑥安全因素:出于国防安全考虑,多建立在山区、沙漠地区。
10.卫星返回基地的选址条件
①平坦开阔、地质条件稳定; ②人烟稀少; ③无大河、湖泊,少森林;④降水较少,空气能见度高等。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
2.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波段。太阳辐射是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释放的能量。(能量来源是内部的氢核聚变反应)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4个)
(1)直接为地表提供光和热 ,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2)维持地表温度,为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生命活动提供主要能源
(3)间接为人类提供矿物燃料 (煤炭、石油资源是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
(4)为人类提供新能源(太阳能、水能、风能)
4.太阳能的优缺点
优点(4个)普遍; 清洁能源,可再生; 长久且巨大; 安全
缺点(3个)分散; 不稳定; 成本高、占地面积大、效率低。
5.全球太阳辐射分布:总量分布不均匀,大体从高纬向低纬递减
全球年太阳辐射量的最大值现在回归线附近的沙漠地区及青藏高原地区
6.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4个)
纬度: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反之,则弱。
海拔: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太阳辐射强;海拔低,反之。
天气状况:天气晴朗,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太阳辐射就强;阴天,反之。
日照时间:日照时间长,获得的太阳辐射多;反之,则少。
阴坡阳坡:阳坡光照充足,阴坡相反。
空气质量:大气洁净,接受光照较多,大气质量差,接受光照少。
7.我国太阳辐射极值中心及原因
青藏高原(高值):①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②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③天气晴朗,云量少,云层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④日照时间长,获得的太阳辐射多;⑤大气污染程度小,空气洁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拉萨被称为“日光城”。
四川盆地(低值):①盆地地形,地形封闭,水汽不易扩散 ②阴雨天气多,云量多,云层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③工业城市多,污染严重,大气透明度低;④日照时间短,获得的太阳辐射少。
8.中国辐射量分布规律:
①总量分布不均;
②西多东少,北多南少(西北多,东南少/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增强);
③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
9.光伏发电站的选址区位:(主要看太阳能资源和市场条件)
①地形、地址条件:光伏电站修建占地面积大,需要地形平坦开阔,地质条件稳定。
②良好的天气条件:多晴朗天气,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
③产业基础好:发展光伏产业需要大量的光伏硅片、光伏电池和其他相关的零部件。
④政府政策支持:国家大力补贴,降低安装成本.
⑤靠进经济发达地区,能源需求量大。
10.太阳活动位置及对地球的影响(画出太阳外部圈层及太阳活动)
位置:从日核向外层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 日冕层;光球层:太阳黑子;
色球层:耀斑、 日珥; 日冕层:太阳风
强弱标志:太阳黑子 激烈/强烈显示:耀斑 周期11年
特点:从内到外亮度降低、温度增加、厚度增加
太阳活动的影响:
(1)太阳黑子数目的变化影响气候;
(2)耀斑爆发射电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3)耀斑爆发高能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4)太阳风轰击极地高层大气,在高纬度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只有在两极的极夜,才能看到极光;两极极夜出现
在所在半球的冬季,极昼出现在所在半球的夏季;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6、7、8月北夏南冬,12、1、2月北冬南夏)
(5)威胁太空中宇航器的安全,干扰电子设备,威胁太空中宇航器的安全。
1.3地球的圈层结构
1.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烈度可以有多个
2.影响烈度的因素(烈度:对地表和建筑物等破坏强弱的程度。)
震级越大、距震中距近、震源深度越浅、地质构造不稳定、地面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差破坏程度越大;反之则相反。
3.地震波分类及特点
纵波(P):上下、速度快、介质: 固、液、气;破坏程度小
横波(S):左右、速度慢、介质: 固;破坏程度大
4.地震波的应用
(1)勘探资源,如煤、石油、天然气;
(2)进行地震预警;
(3)研究地球内部的结构和土木工程对地质条件的勘探;
5.莫霍面和古登堡面的判断依据
莫霍面:自上而下经过莫霍面时横波和纵波速度明显加快;
古登堡面:自上而下经过古登堡面时,横波消失,纵波速度减慢;
6.地球内部圈层及划分依据(两面三层,地壳厚度,岩石圈,软流层)
莫霍界面(地壳和地幔分界)
地壳、地幔分界线;17千米处;
纵波、横波波速明显增加
古登堡界面(地幔和地核分界)
地幔、地核分界线;2900千米处;
纵波波速忽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7.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其厚度特点为:厚度不均
具体表现为:①大陆部分厚,39-41km,②大洋部分薄,5-10km,平均厚度17km。
(地壳厚度与海拔呈正相关)
组成:上层的硅铝层,不连续分布;在大洋底部非常罕见,即使有也非常薄。下层的硅镁层,连续分布;大陆和大洋地壳中均有分布。
8.地幔:①固态,上地幔的上部为软流层,是岩浆发源地②地壳+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组成岩石圈,平均厚度100-110km
9.地核:①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地球磁场产生的主要原因。②内核呈固态,温度、压力和密度很大。
10.正确的避震方法及注意事项(读)
①尽快跑到室外的空旷区,避开高大建筑物;②保持镇静,就地躲避,应蹲、坐在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面或旁边;③单元楼房内,厕所和厨房(注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要跳楼、爬树);④用被子、枕头等柔性物体护住头部,用衣服、手帕等捂住口鼻,如有可能,迅速关闭家中的电源和煤气管道阀门;⑤室外避震,寻找上风向并靠近有水源的地方
11.外部圈层(水圈连续不规则,生物圈范围,大气圈最厚)
大气圈:大气圈包括气体和悬浮物。主要成分:氮和氧;近地面的大气密度大,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的密度迅速减小;
水圈:连续且不规则的;陆地水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最为密切
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是最活跃的圈层,分别渗透于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顶部。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与岩石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1.4地球的演化
1.地层化石的特点
(1)含有化石的岩石为沉积岩,有明显的层理结构;
(2)下老上新:越靠下的岩层形成年代越早、越老,越靠下的岩层形成时间越晚、越新;
(3)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越新的地层含有越高级、越复杂的生物化石;
2.根据化石判断该地层形成时候的自然条件
①破碎的贝壳指示滨海环境②红色岩层指示氧化环境
③黑色页岩并含黄铁矿指示还原环境④珊瑚化石指示清澈温暖的浅海环境。
3.显生宙(代/纪)的划分(从古至今)
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
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
新生代: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
4.地址年代各时期发展特点
(1)隐生宙(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
①冥古宙(46-40亿年前):地球初生
②太古宙(40-25亿年前):原核生物出现;岩浆活动剧烈、火山喷发,成矿(铁)期;从无生命到有生命,生物演化史上得第一次飞跃
③元古宙(25-5.41亿年前):真核生物;多细胞生物;藻类大爆发;地壳运动剧烈,晚期大陆出现;进入了一个生命大发展阶段
(2)显生宙
①古生代(5.41-2.52亿年前):地壳发生剧烈变动,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形成,东北和华北抬升成陆地,南方为海洋(南海北陆)
早期: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如三叶虫、珊瑚等;
中期:出现了脊椎动物—鱼类;
后期:一部分鱼类逐渐演化成两栖类,动物从海洋向陆地发展;蕨类植物繁生,重要的造煤时期(此时蕨类植物是重要造煤植被)
末期:生物大灭绝:原始鱼类、古老的两栖类全部灭绝;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等灭绝
古生代动物演化:早期海生无脊椎动物繁盛,中期出现脊椎动物,后期一部分鱼类演化成两栖类,动物从陆地向海洋发展
②中生代(2.52-6600万年前):形成高大山系,我国南方陆地形成(南海北陆格局结束)
动物:爬行动物盛行(代表恐龙);始祖鸟出现后,爬行动物的一支开始向鸟类发展;出现了小型哺乳动物;
植物:裸子植物(造煤植被)迅速发展,重要的造煤时期;重要的成矿时期
末期:恐龙灭绝;海洋中 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
③新生代(6600万年前-至今):巨大的造山运动(喜马拉雅山)形成现代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
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大发展,出现了灵长类;第四纪出现了人类;人类演化史上的重大飞跃
5.冰期和间冰期
①冰期:全球整体气温偏低,冰川增多,海水减少,海平面下降,海洋面积减小,陆地面积增大。
②间冰期:全球整体气温偏高,冰川减少,海水增多,海平面上升,海洋面积增大,陆地面积减小。
2.1流水地貌
1.流水侵蚀的类型及对河谷的影响:
溯源侵蚀(上游山区)—河谷加长—瀑布/袭夺河; 下蚀(上游山区)—河谷加深—峡谷(V形谷); 侧蚀(中下游平坦)—河谷展宽—弯曲河道
2.河谷发展的三个阶段:
初期:溯源侵蚀、下蚀为主,形成 V 型谷;河谷深且窄
中期:下蚀减弱、侧蚀加强,形成河湾;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成熟期:侧蚀为主,河谷展宽,形成槽型河谷;宽而浅
3.河流峡谷的特征:
①横剖面呈V形 ②深度大 ③岸壁较陡,谷底狭窄 ④河床底部起伏不平 ⑤常见巨大石块和卵石
4.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
①在地壳相对稳定期间,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为主,此时塑造出河漫滩
②当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壳上升时,河床纵剖面的比降加大,水流侵蚀作用加强,使河流下切,原来的河漫滩成了河谷两侧阶地
③如果地壳多次间歇性上升,这样就在河谷两侧形成多级阶地
5.河流阶地上适合耕作和居住的原因:
①土地平坦,土壤肥沃 ②临近河流,便于灌溉和排水 ③不易受到洪水影响,安全性较高。
6.曲流和直流侵蚀岸和堆积岸的判断 :
平直河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南半球反之。
弯曲河流:受离心力(惯性)的影响,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凸岸一般形成浅滩或河漫滩。
7.凹凸岸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凹岸水深,建港口码头、加固堤坝。
凸岸水浅,发展农业、建筑房屋、淘金、采砂。
8.牛轭湖的形成过程:
牛轭湖是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流水对河面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曲,最后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牛轭湖。
9.冲积扇(洪积扇)的位置、形成过程、结构特征:
位置:山前(山麓)或河流出山口
形成过程:冲积扇 (洪积扇) 在山区,由于地势陡峭,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当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泥沙在出山口处沉积下来,形成冲积扇。洪积扇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暂时性或季节性河流形成的。
结构特征:
(1)从扇顶(上游方向)到扇缘(下游方向):①地势逐渐降低。②沉积颗粒逐渐减小(分选性),土壤肥沃。③地下水的水位降低,但埋藏越来越浅,常有泉水出没,地下水资源丰富。(2)水系呈分散状,水流不稳,河道较浅;(3)农业发达,人口、农业主要在边缘地区。
10.河漫滩和河漫滩平原:河漫滩位于河流中下游,河流的凸岸堆积。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连接会形成河漫滩平原。
11.三角洲的位置、形成过程、特点:
位置:入海(湖)口
形成过程:当河流携带较泥沙入海(河)时,由于地势平坦(坡度平缓),加上海水顶托作用,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在河口大量堆积,形成三角洲。
特点:面积较大,地形平坦,土层深厚,水网密布(多分汊);顶部指向上游,底边为其外缘。
12.江心洲:洲头(水来的方向)冲刷(流速快),洲尾(水去的方向)沉积(流速慢),使江心洲不断向下游方向移动。
13.流水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类型及在一条河流中的分布:
①上游:山区,落差大,流速快,侵蚀作用(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地貌类型:V形谷、河谷阶地、袭夺现象、瀑布。
②中游:落差减小,流速减慢,侵蚀作用减弱,以侧蚀和堆积为主。地貌类型:曲流、河漫滩、槽型谷。
③中下游:地势平坦,流速慢,沉积作用为主。地貌类型:河漫滩平原(浅滩)、心滩、江心洲。
④出山口:冲(洪)积扇。
⑤入海口:河口三角洲。
14.滑坡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危害及措施
滑坡的形成条件:①地形:地势起伏大 ②地质条件:断层发育、地质不稳定;③土壤: 地表岩体破碎、土质疏松;④植被:植被覆盖率低;⑤诱发因素:自然:持续性降雨、地震等;人为:修路、建房屋等工程建设破坏山体等。
危害:①破坏和掩埋农田、建筑物,损毁农作物、耕地及林木;②阻断道路;③淤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引起洪涝灾害;④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防治措施:①工程措施:削坡减载,边坡加固,恢复植被等②非工程因素:完善灾害预警机制,完善相关法规,加强宜传教育。
泥石流形成条件:①有陡峭便于集水集物的适当地形(山体坡度陡峻、沟谷发育);②上游堆积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③短期内有突然性的大量流水来源
危害:① 毁坏房屋,造成人员伤亡; ②会危害公路、铁路和河道安全,造成交通中断;
③ 还能危害农作物,淤埋农田,造成农业减产减收等。
防治措施:工程措施:①改变地表环境:植树种草;岩土改造、疏排水、加固变性土体;
②改变地物性质:水库蓄水、加固房屋等;③阻隔人灾接触:修建堤坝、护坡工程等。
非工程措施:①颁布减灾法规;②减灾规划、灾害预警、减灾教育;③灾后重建管理。
15.滑坡和泥石流的异同:滑坡发生在山地斜坡,可以无水的参与;泥石流发生在山地沟谷,必须有水的参与
16.流水侵蚀地貌:V形谷、瀑布、曲流凹岸、截弯取直、牛轭湖、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袭夺河。
流水堆积地貌:冲(洪)积扇、河口三角洲、河漫滩(平原)、曲流凸岸、江心滩、江心洲。
2.2风成地貌(西北干旱半干旱)
1.风力作用≠风化作用:物理风化-西北荒漠-温差大 化学风化-南方-湿润 生物风化(根劈)
2.风成地貌的分布地区和主要省份:
主要分布地区:我国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盆地的荒漠地区。
主要省份: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等。
3.风力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类型:
风蚀地貌:风蚀雅丹(风蚀垄槽)、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壁龛(石窝)、风蚀洼地、风蚀城堡、戈壁滩。
风积地貌:新月形沙丘(流动沙丘)、灌丛沙丘(固定沙丘)、沙山、黄土高原。
4.风蚀蘑菇的形成过程:
①在风沙强劲的地方,近地面气流含沙量大,磨蚀明显;②下部的岩性较松软,上部岩性较坚硬,易被侵蚀形成风蚀蘑菇。
5.风蚀垄槽(风蚀雅丹)的地貌特征:
①垄槽相间分布。②垄脊的走向方向与当地主导风向一致(西北地区一般受偏西风的影响,为西北-东南走向)。③垄脊的高度和长度大小不一。
6.雅丹地貌的形成过程:
流水堆积所形成的地面,经地壳抬升,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组合。
7.石窝(风蚀壁龛)的特点:
陡峭的岩壁受风沙的吹蚀和磨蚀,岩壁表面形成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小凹坑,使岩石表面具有蜂窝状的外貌,称为石窝。(口小坑大)
8.风蚀壁龛形成过程:
①因干旱区的昼夜温差较大,使岩石表面在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的频繁作用下,岩石表面形成很多浅小的凹坑。
②风沙就沿此凹坑向里钻磨,被带到凹坑内的沙粒在凹坑内发生旋转,不断地磨蚀凹坑的内壁,结果形成口小坑大的石窝,称为风蚀壁龛。
9.新月形沙丘的外形特点(风向与新月形沙丘形态特征的关系):
①迎风坡凸而缓,背风坡凹而陡。②沙丘两翼指向下风向。③从坡底到坡顶,颗粒逐渐减小。
10.沙丘背风坡的中间风力侵蚀→风蚀洼地→风蚀湖
形成过程:①在沙丘背风坡,沿着风蚀方向发生风蚀作用,形成月牙形湖盆;②持续的风蚀作用后,地下水出露,形成月牙湖。
11.灌丛沙丘(固定沙丘)的形成、作用和外形特点:
形成:风沙流通过灌丛植物时, 大量沙粒会堆积在植物根部附近, 形成灌丛沙丘。
作用:灌丛阻挡风沙,沙粒固定根部。(如果无植被滞阻,沙丘在风力作用下成为流动沙丘)。
外形特点:迎风坡陡,背风坡缓。(与鲸背状雅丹相似)
12.固定沙丘的分布区域环境特点:
①地形较平坦,气候较干燥,有一定水源分布,生长少量绿色植物。②绿洲边缘因有水源,利于灌丛生长,故灌丛沙丘多位于绿洲边缘,呈带状分布。
13.湿润地区的沙丘:①在植被稀少的沙质湖岸、海岸或多沙的河谷地带,也往往会有沙丘的分布。②河流带来泥沙裸露于地表,遇风力吹扬后,在附近沉积而形成的。
14.风沙活动多发的地区:西北、华北;多发季节:冬春季节;
15.风沙活动发生的条件(有风有沙)
①气候:气候干旱;降水少;②风:大风日数多且集中;③土壤:土质疏松,多沙质沉积物,提供充足的沙源;④植被:植被覆盖率低,地表裸露;
16.西北地区多风沙活动的原因
①气候干旱;降水少;②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大风日数多且集中;③土质疏松,多沙质沉积物,提供充足的沙源;④植被覆盖率低,地表裸露;
17.风沙的危害
破坏建筑物,降低土壤肥力,掩埋房屋、农田、道路等,使当地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受到影响,严重时还会造成生命财产损失。
18风沙防治措施:建设草方格、石方格、高立式沙障、防护林带等。
19草方格沙障的作用
①防风固沙,可以增大地面的粗糙度,削减风力。
②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
③腐烂后增加土壤肥力,利于植物存活。
20干旱地区适合栽种的树种(耐旱):梭梭、沙拐枣、红柳、柽柳、沙棘
21.沙尘暴发生的条件:强风、沙源、不稳定的天气
22.我国西北/华北多发沙尘暴的原因:①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大风日数多且集中;②气候干旱地表多沙质沉积物,提供充足的沙源;③地表植被覆盖率低、摩擦力小,风力大;④大气不稳定;
2.3喀斯特、海岸、冰川地貌
喀斯特地貌
1.喀斯特地貌分类及具体类型
喀斯特溶蚀地貌:溶沟、石芽(石林)、溶蚀洼地、溶蚀平原(坝子)、岩溶高原、峰丛、峰林、孤峰、残丘、溶洞、地下暗河。
喀斯特堆积地貌:钙化、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石帘。
2.喀斯特地貌形成条件及分布特点:
形成条件:①岩石以石灰岩为主,可溶性强 ②降水丰富,水流量大,流水溶蚀作用强。
分布特点:分布广泛,在我国西南(云贵高原)集中,主要省份:①云南(滇)、②贵州(贵或黔)、③广西(桂)、④重庆(渝)
3.喀斯特地表环境特点:
①地表:崎岖不平②气候:降水丰富③水文:地表水缺乏,地下水丰富④土壤:土层薄,土壤贫瘠
4.喀斯特贫困原因:
客观原因:1)土地瘠薄,机械化生产程度低。2)水土流失、石漠化现象严重。3)水资源缺乏。4)交通不便。5)信息闭塞
主观原因:1)农民群众尤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乡土人才奇缺。2)部分农民群众的落后思想意识成立制约经济发展的障碍。
5.喀斯特地貌之间的演变过程:
①地表水对岩石不断进行溶蚀、侵蚀而形成的石质沟槽(溶沟与石芽/石林)。
②溶沟进一步被流水侵蚀,形成洼地。
③洼地形成之后,地壳上升,岩溶作用进一步加强形成峰丛。
④岩溶作用进一步加强形成峰林。(相对高度可超过100 米。)
⑤峰林发育晚期残存的孤立山峰。
⑥孤峰发育晚期,残丘。
6.喀斯特地貌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有利/不利)及发展措施
有利:①美学价值、科研价值,可以发展旅游业产生经济效益。②泉水丰富,喀斯特洞穴可作为地下水库。
不利:①地表水易渗漏,导致地表水缺乏,易发生旱灾;②地势崎岖可耕地面积小,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坝子农业是主要农业特色)③土层薄,土壤贫瘠,不利于农业生产。④地势起伏大,易发生水土流失和石漠化;⑤地质:起伏大,多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发展措施:
①加强在水土保持方面采取工程、林草、农艺等措施,实施土地平整,保水蓄水。
②要考虑生态与农业经济的发展。既要注意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又要提高农民收入。走立体农业和生态农业道路。
海岸地貌
1.海岸地貌的分类及具体类型
海蚀地貌:岬角、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柱、海蚀洞(穴)、海蚀桥。
海积地貌:海滩、沙嘴、离岸堤、水下沙坝、潟湖、滩涂。
2.海岸的分类:基岩海岸——港口、旅游;砂质海岸——旅游(阳光浴场);淤泥质海岸——晒盐、旅游。
3.红树林的分布及作用:
分布:热带亚热带沿海。
作用:减轻海浪对海岸的侵蚀;净化海水、防风消浪、固碳储碳;维护生物多样性。
4.水下沙坝、离岸堤的作用、破坏后的不良后果
作用:①保护海岸免遭海浪冲刷;②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破坏后的不良后果:加剧海浪对海岸的侵蚀和破坏,导致海岸线后退,破坏陆地设施,引发海水倒灌。
5.岬角,又称“地角”,是海岸带凸出在海中的陡峭、狭窄的尖角,常见于半岛的前端。
6.海蚀崖:海水不断冲击岸边基岩,掏空下部的岩石,使上部的岩石塌落,形成高出海面的陡崖。
(Ps:海蚀平台:在波浪作用下海蚀崖不断后退,形成微微向大海倾斜的基岩平台。)
7.海蚀柱:在海蚀平台上,抗蚀能力强的部分保留下来形成的。
8.海蚀洞(穴):海崖上的岩石裂缝发育的地方,因受海浪不断冲击,岩石不断碎落成空洞,称为海蚀洞。
9.海蚀桥:突出的海岬两侧岬角同时遭受两个方向海蚀作用,可使两侧海蚀穴蚀穿而成的拱门状,称海蚀拱桥或海穹。
10.海蚀柱的形成过程(包含海蚀拱桥的形成过程):①岬角处岩石性质及其结构不同,在海水侵蚀作用下,两侧形成海蚀洞。②随着海水的进一步侵蚀,岬角两侧海蚀洞被蚀穿而形成海蚀拱桥。③海蚀拱桥顶部风化崩塌,形成残留于海中的柱状岩石,即海蚀柱。
11.海积地貌:泥沙来源比较丰富的海岸,在波浪和沿岸流的共同作用下,泥沙发生堆积形成的地貌。包括:海滩、沙嘴、离岸堤、水下沙坝等。
(沙嘴:指从陆地突入水中的状似尾巴的狭长沙滩。)
(离岸堤:是海浪携带的泥沙在没有到达水边线以前就堆积下来,在一定位置上形成的出露水面的堤状堆积体。)
(海滩可分为:砾滩、沙滩、泥滩。)
12.潟湖:被沙嘴、沙坝或珊瑚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
成因:海岸带泥沙的横向运动,常可形成离岸坝-潟湖地貌组合。
过程:①当波浪向岸运动,泥沙平行于海岸堆积,形成高出海水面的离岸坝。②坝体将海水分割,内侧便形成半封闭或封闭式的潟湖。
13.砾石海滩:砾滩由不同粒级和不同形状的砾石所组成。
特点:①经济价值低(缺少营养,贝类生存不了);②坡度一般较陡;宽度较窄(与坡度较陡相关);③主要在基岩海岸,由于崩塌破碎形成,一般只分布在有砾石供应的海蚀崖附近。
14.砂质海滩:砾石和沙子组成的海滩。
特点:①沙堤、沙坝、沙丘地貌②海滩多宽阔平坦③利用:海滨浴场
15.淤泥质海岸:平原河流携带的淤泥沉积而成。
特点:①主要分布在河口或平原地区,多滩涂。②海岸带宽度大,坡度小,海岸线平直,土质肥沃。③利用:晒盐+海水养殖
冰川地貌
1.冰川地貌的分类及具体类型
冰蚀地貌:角峰、刃脊、冰斗、U形谷、峡湾、冰蚀湖。
冰积地貌:冰碛湖、冰碛丘陵。
2.冰川分布:高山、高纬地区。
①山岳冰川: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高海拔地区。
②大陆冰川:主要分布在南极洲和格陵兰岛。
3.冰川作用形成的 U 形谷与流水作用形成的 V 形谷的形态差异
①U 形谷谷底一般较平直而宽阔,两壁陡立②V形谷两壁较陡峭,谷底狭窄(上游、下蚀)
4.峡湾的分布、成因及作用:
分布:高纬度沿海地区(挪威、南美洲南端西海岸)。
成因:冰川侵蚀形成U形谷,冰川消融后海平面上升,还、海水倒灌形成峡湾。
作用:利:①有利于发展航运②水深利于筑港③壮观的自然美景和独特的美学价值,用于发展旅游业
不利:陆地交通受阻
5.冰川沉积无分选性、磨圆性差
流水沉积、风力沉积、波浪沉积都具有明显的分选性
6.冰蚀湖、冰碛湖:北美五大湖、芬兰的湖泊(千湖之国)
7.简单描述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
①云贵高原在地质时期曾是热带浅海,沉积了石灰岩。②地壳抬升,海水退缩,形成了高原。
③在流水的侵蚀(化学溶蚀)与沉积(化学沉积)作用下,云贵高原形成了众多喀斯特地貌。
8.地形地势特征描述模板: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①类型(复杂)多样或单一(地形以××为主);②主要分布在××地形区;③地势×高×低、地势自××向××倾斜;④海岸线曲(直)⑤特殊地貌
9丹霞地貌: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国内分布:东南+西南+西北)
10.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治理措施:
原因:自然:气候: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且集中;地形:地势起伏大;土壤:黄土土质疏松;
植被:植被覆盖率低,地表裸露;
人文:(三过)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不合理的工矿建设;
治理措施:保塬:平整土地、营造防护林;
护坡:修筑梯田、植树种草;
固沟:打坝淤地、修建水库;
3.1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
2.干洁空气的成分及其作用
组成:氮气(78%)、氧气(21%)、二氧化碳、臭氧。
作用:①氮气(78%):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②氧气(21%):人类和其他好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并参与有机物的燃烧、腐败和分解。
③二氧化碳: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对地面起着保温作用。
④臭氧作用:吸收太阳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
3.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及影响:化石燃料的燃烧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毁林减少二氧化碳的吸收;(全球变暖的原因) 影响:导致全球变暖/温室效应
4.臭氧层空洞原因影响及措施
原因:人类使用冰箱、空调等制冷设备,释放出大量的氟氯昂(制冷剂)。
影响:对人类的影响:皮肤癌、白内障、传染病。 对生态和农业的影响:①农产品减产及其品质下降。②减少渔业产量。③破坏森林等植被。
措施:抑制(制冷剂)氟氯烃(氟氯昂)的产生
5.成云致雨(降水)的条件:①充足的水汽②杂质(凝结核)③遇冷凝结
【雨后空气清新的原因:杂质作为凝结核随降雨降落到地面,将于具有降尘的作用】
6.雾霾天气产生的原因、影响及措施
原因: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燃煤取暖产生的废气的大量排放;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扬尘。
影响:①危害人体健康;②影响生活出行;③影响交通通行。
措施:①控制重点行业污染和扬尘治理;②发展绿色交通,实行限号措施;③优化产业结构
7.大气的垂直分层依据及具体分层
依据:温度、密度和运动状况
分层: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自下而上温度递减-递增-递减-递增;密度和气压越来越小;水汽和杂质越来越少)
8.对流层的高度:受温度影响
低纬度:17-18千米,中纬度:10-12千米,高纬度:8-9千米。夏季大于冬季,中纬度(温带)地区明显。
9.对流层特征:
①质量及成分:占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
②温度及原因: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原因: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底部约20℃,顶部-50℃)
③空气运动:对流运动
10.对流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①杂质和水汽较多,凝结核多 ②上部冷,下部热空气对流运动,气流上升遇冷凝结
11.逆温:①对流层下部,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增强的现象。 ②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幅度小于6℃。
12.发生逆温时:上热下冷,阻碍空气对流运动,平流运动为主,大气稳定。
13.逆温的影响:
利:①抑制沙尘暴。②有利高空飞机的平稳飞行。③减少低温冻害,提高农业产量及质量;
弊:④污染物不易扩散,加重污染;⑤多雾,降低能见度,危害出行、影响飞机起飞和降落;⑥危害人体健康。
14.逆温的生消过程示意图
15.平流层
①高度:自对流层顶向上至50-55千米
②温度及原因: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上热下冷。(平流层的顶部约0℃,底部约-50℃。) 原因: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增温。
③大气运动: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大气稳定。
④天气:晴朗 ⑤影响:利于航空飞机飞行 ⑥含有臭氧层(15-35千米)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16.高层大气(最厚)
①位置:平流层以上大气。
②温度:随海拔升高,气温先降低,后升高。 原因:自平流层顶开始,由于没有吸收紫外线的臭氧,气温下降;其后大气物质(原子氧)吸收太阳紫外辐射,温度又上升。
③气压低,密度小;底部对流运动,上部平流运动。
④存在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
⑤有极光和流星现象,航天飞机、宇宙火箭、人造卫星也在这层。
3.2 大气受热过程
1.太阳辐射:地球上最主要的外力能量来源。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为长波辐射。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反射、散射、吸收
晨昏蒙影:在日出之前(黎明)和日落以后(黄昏)的一段时间,天空仍然明亮,处于半光明状态。
大气吸收:平流层臭氧吸收紫外线;对流层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
散射: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 ,散射可见光中波长较短的蓝紫光
2种作用:大气削弱作用、大气保温作用
2个热源:
地面的直接(根本)热源:太阳辐射
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地面(辐射)
对流层大气的根本热源:太阳辐射
3个过程: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4个辐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
①太阳(短波)辐射 [注意: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不收削弱作用影响]
②大气吸收、散射 ③(云层)反射 [大气的削弱作用]
④地面反射:新雪的反射率最高,光滑地表、冰雪地表、浅色地表反射率高
⑤地面吸收太阳辐射,使得地表温度升高
⑥地面(长波)辐射,地面升温后向外释放能量,地表温度降低
⑦对流层大气中水和二氧化碳大量吸收地面辐射使得大气温度升高
⑧大气逆辐射: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⑨大气辐射:大气辐射包含大气逆辐射
3.两种作用
(1)大气的削弱作用
意义:使得白天温度不至于过高
影响因素:太阳高度角(纬度)、云层厚薄(天气)、大气稀薄程度(海拔)、大气洁净程度(污染)
(2)大气的保温作用
意义:夜晚温度不至于过低
影响因素:天气、海拔、大气洁净程度(污染)
4.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
①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②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③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
【比热容大小:湖泊/海洋/草地/森林>裸地/沥青路面/砖面】
5.为什么月球表面昼夜温差比地球大得多?
①白天,由于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升温快,气温很高。②夜间由于没有大气的保温作用,月球表面温度骤降,气温很低。
6.温室气体与全球变暖
二氧化碳增加,导致全球变暖:①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多。②大气逆辐射增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③地表气温升高,导致全球变暖。
7.撒哈拉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的原因
①沙漠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云层薄;白天大气对抬眼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地面温度高;②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地面温度低;③沙子比热容小,白天升温快,温度高,夜晚降温快,温度低,因此昼夜温差大。
8.农业应用:农田表面覆沙、覆膜、覆草的作用:
相同点:①保湿、减轻次生盐碱化;②减少地表侵蚀,保肥;③调节地温(覆膜增温; 覆沙增加昼夜温差; 覆草冬季保温,夏季降温)
不同点:①覆膜:黑膜抑制杂草生长,遮光降温。 白膜反光增加作物底部光照。②覆沙:增加昼夜温差。
③覆草:增加有机质、抑制杂草生长;但易发病虫害。
9.用大气的受热过程相关知识,来解释地理现象:
①高处不胜寒——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离地面越远温度越低。
②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因为晴朗的夜晚,天空少云或无云,大气逆辐射弱,地面辐射的热量散失多,所以晚秋或寒冬晴朗的夜晚地面气温很低,容易出现霜冻。
③在晚秋和寒冬,秸秆燃烧(或使用烟雾弹)防御霜冻——燃烧秸秆增加烟雾,二氧化碳等,增强大气逆辐射,增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提高夜晚最低温度。
④玻璃温室(温室大棚)——太阳短波辐射可以穿过玻璃,进入温室内被地面吸收;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无法穿过玻璃,大气逆辐射增强。
⑤青藏高原日较差大的原因: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白天相对较热;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地面散失的热量多,夜晚相对较冷。
⑥树干涂白防冻裂的原因:反射太阳辐射,减弱昼夜温差,防止树皮开裂。
⑦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气温不会太高;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
白天多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夜晚多云,大气逆辐射作用(保温作用)强。
⑧为什么晴朗的正午天空呈蓝色,朝霞晚霞呈红色?
正午太阳高度大,穿过大气的路程短,蓝光被散射,因而天空呈蓝色; 早晚阳光斜射,穿过大气的路程长,各色光皆被散射掉,只剩下红光能到达地面,地平线附近的天空呈红色。
⑨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以及阴天,天空为什么仍是明亮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10.一天中四个重要时间:正午12:00太阳辐射最强;13:00,地表地温最高;14:00气温最高;日出前后气温最低。
3.3 大气热力环流
1.气压与密度和海拔的关系:空气密度越大,气压越高;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2.温度与气流运动的关系:热——空气膨胀上升;冷——空气收缩下沉
3.热力环流形成过程:①地表受热不均(根本原因);②引起大气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③导致同一水平面上高低压不同(气压差);④最终引起大气的水平运动,产生了风(风从高压吹向低压,温差越大风速越大)[注意:先有垂直运动,再有水平运动]
4.大气热力环流对天气的影响: 5.大气热力环流,气压大小比较:
6.风向符号:风向标由风杆和风尾组成,风杆(长线段)上绘有风尾(短线段)的一方指示风向。
风尾上的横杠表示风速,一横表示风力二级,最多三横,就是六级,风力再大就用风旗表示。
7.热力环流图中规律:
①近地面气压永远高于高空(近地面的低压也比高空的高压,气压值高,且越接近地面气压越高);②垂直方向上近地面气压与高空相反;③近地面,同一水平面上温度与气压相反,即冷高压,热低压(气温越高,气压越低;气温越低,气压越高);④等压面高空与近地面弯曲状况相反,“高高低低”或“高凸低凹”即向高处弯曲为高压,否则反之;
8.气压与天气的关系: 热:(膨胀上升)上升气流——低压——阴雨天气 冷:(冷却下沉)下沉气流——高压——晴朗天气。
9.海陆风(“湖陆风”或“江(河)陆风”)
白天或夏季吹海风;陆地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多云雨天气
夜晚或冬季吹陆风
山风和谷风都有明显的昼夜变化,周期为24小时,城市风没有周期变化
10.城市风(“热岛效应”“雨岛效应”) 11.山谷风(白谷夜山)
有污染工厂布局在城市郊外热力环流之外的郊区 白天温差大于夜间,因此谷风的风速大于山风
公园、绿化带、城市湿布局在城市郊外热力环流之内
11.山谷风的影响
①夜间的冷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
②夜晚谷底暖空气被抬升过程中,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易生成夜雨
12.缓解热岛效应的措施:①增加水体面积;②增大绿化面积;③实行机动车限行;④建筑物淡色化
综合题补充:
1.夏季天山高海拔地带(3000米以上)较周边同海拔大气气温高的原因
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天山高海拔地带空气稀薄,晴天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地面增温快,地面辐射强;高山高原大气离地面近,吸收的地面辐射多,气温高;周边同海拔高度大气因距地面远,吸收的地面辐射少,气温低。
2.拉萨夏季多夜雨的原因。
拉萨位于河谷地区,夏季,白天太阳辐射强烈,河谷水汽蒸发旺盛,空气中含有较为丰富的水汽;夏季西南季风活跃,为拉萨带来丰富水汽;夜晚吹山风,抬升河谷暖湿气流,水汽易凝结形成降水。
3.拉萨“昼晴夜雨”的天气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白天降水相对少,光照充足,有利于光合作用,增加农作物有机质积累,可提高其产量、品质;夜间降水多,气温较白天低,雨水消耗于蒸发的部分少,渗入土壤中的水分多,有利于水分涵养,增加作物根系吸收。(或夜晚气温低,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糖分的积累)
4.1水循环
一、水的行星
1.水圈是自然水组成的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2.水的形态:①气态—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②液态——数量最大,分布次之;③固态——仅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
3..水体类型:①海洋水:约占全球水储量的97%,是最主要的水体。②陆地水:不到总水量3%。(包括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地下水、冰川等。)③大气水:最少且基本上是以水汽形态存在。
4.冰川是地球淡水的主体,主要分布在两极地区和中低纬度高山地区,水量占全球淡水资源的2/3以上。
人类目前使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源由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水量约占全球淡水储量的0.3%。
二、水循环
1.水循环的概念: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状态变化。
2.水循环的能量来源(外因):太阳辐射能和地球重力能
3.水循环的内因:水的固、液、气三态转化。
4.水循环的类型:①海陆间循环(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②陆地内循环(发生在陆地上的水循环)③海上内循环(发生在海面上的水循环)
类 型 主要环节 特 点 典例
海上内循环 A蒸发、B降水 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热量输送有重要意义 海洋上的狂风暴雨
海陆间循环 A蒸发、C水汽输送 D降水、E地表径流 H下渗、G地下径流 I蒸发、F植物蒸腾 最重要的循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长江参与了海陆间循环的地表径流,夏季风参与了水汽输送。
陆地内循环 I蒸发、F植物蒸腾 D降水 循环水量少,但对干旱 地区非常重要 内流区,如塔里木河等
三、影响水循环主要环节的因素
(1)影响蒸发的因素
(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风(源地、强弱等)、距海远近、地形等
思考:我国西北地区新疆为什么干旱?
①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②再加上高原山地等地形,对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的阻挡。③导致本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3)降水的形成条件:①充足的水汽;②降温条件;③凝结核
拓展:降雨的4中类型:地形雨、对流雨、台风雨、锋面雨
(4)影响下渗的因素 (5)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分析
(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
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暗河众多,储存有大量的地下水。
四、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有利影响 修建水库:能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由于水域面积的扩大和下渗增加使得地下径流增加,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
跨流域调水:能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
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能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地表径流减少。
城市铺设渗水砖:下渗增加,地下径流增加,地表径流减少。
人工降雨:降水增加,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都会增加。
不利影响 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会减少蒸腾,空气中水汽减少,使降雨量减少且更加集中;下渗减少,地表径流汇聚加快,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围湖造田:能就减少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其防洪抗旱能力,也能减弱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城市路面硬化:能增加地表径流,减小下渗,减小地下径流,使地面蒸发量减少,易造成城市内涝
用水不当: 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地表径流减少); 对地下水过量开采和使用,地下径流减少,会使有泉水出露的地方出现断流;绿洲地区出现生态恶化和土地荒漠化;沿海地区海水倒灌。
五、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2)通过吸收、转化和传输地表太阳辐射能,缓解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4)塑造地表形态。 (5)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
六、洪涝灾害
1.洪涝灾害分布主要受气候和地形因素的影响。
从气候因素看,洪涝灾害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温带海洋气候区。
从地形因素看,主要分布在:沿河、沿海的低洼地区。
2.防治洪涝灾害的措施
(1)利用气象卫星对强降雨天气、水情进行监测。提高强降雨天气预报的准确率。
(2)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
①工程措施: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和分洪区(或滞洪区、蓄洪区),完善排涝设施等。
②非工程措施:加强洪泛区的建设管制、建立洪水预警机制、落实居民撤离应急预案、推行防洪保险等。
3.城市内涝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1)原因:造成内涝的客观原因是降雨强度大,范围集中。降雨特别急的地方可能形成积水,降雨强度比较大、时间比较长也有可能形成积水。但是,城市内涝主要是城市地表硬化造成下渗速度减慢,排水不畅,发生内涝。
(2)措施:①增加城市绿地、湿地面积;②利用透水材料、渗水砖;③城市规划时合理布局城市排水系统。
七、河流:
1.按注入地可分为:内流河和外流河.
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
内流河:最终流不到海洋的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会断流-时令河),中途消失(如塔里木河)或注入内陆湖泊(如巴尔喀什湖)。内陆湖一般情况下是咸水湖。
2.河流的补给方式:
(1)大气降水:补给特点:①时间集中 ②不连续③水量变化大。
汛期在雨季。 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最典型,世界多数河流主要补给源
(2)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补给特点:有明显的季节性 (春季汛期)
影响因素:①气温高低②积雪多少 ③地形状况。 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
(3)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补给特点: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日变化
汛期在夏季,冬季断流 影响因素:①太阳辐射②气温变化 ③积雪和冰川储量 青藏和西北的高山常见
(4)湖泊水补给:补给季节:河流枯水期时
影响因素:①湖泊与河流相对水位②湖泊水量的大小 较普遍较稳定的补给源
(5)地下水补给:与河水互补:
当地下水位高于河水位,则地下水补给河水,反之河水反补给地下水(特殊:地上河)
最普遍最稳定的补给源 影响因素:①地下水补给区降水量②地下水水位与河流水位相互位置关系
4.2.1海水的性质
一、海水的温度
1.海水温度的表层分布规律(图2):
左图曲线呈单峰分布格局:
①赤道附近水温最高,表层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受太阳辐射影响)
②同一海区的水温:夏季高 ,冬季低。
③同一纬度,暖流水温高于所流经海区的水温,寒流水温低于所流经海区的水温。
2.海水温度的垂向分布规律(图3):自表层向深层大体上呈不均匀递减的趋势。
①表层区,水温基本上趋向于均匀分布;②温跃层(1000米以内),水温随深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
③深水区(1000米以外),变化缓慢,温度偏低。
3.海水温度的影响因素:
①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海水温度递减;夏季海水温度,高于冬季海水温度。
②深度: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增加,呈不均匀递减的趋势。
③洋流:同纬度海区暖流经过海水温度高,同纬度海区寒流经过海水温度低。
4.海水温度与人类生产活动的关系:
①海水能调节大气温度,影响气候。②海水温差能发电。③影响海洋运输:纬度较高的海域,海水有结冰期,通航时间较短,
④影响渔业生产:影响到渔业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开发利用。
二、海水的盐度
1.海水盐度的表层分布规律(图4):
盐度呈双峰分布格局,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海域递减。
2.海水盐度的垂向分布规律(图5):
①在中低纬度海区,表层盐度较高,随深度的增加,盐度降低;
②在高纬度海区,表层盐度较低,随深度的增加,盐度升高。
3.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降水量、蒸发量、河流注入、海陆封闭程度、洋流。
4.红海的表层海水,盐度高的原因:
①位于副热带海区,气候炎热,蒸发旺盛。②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降水稀少。
③沿岸多沙漠,河流稀少,几乎没有淡水汇入。④海域相对封闭,与外界大洋海水交换慢。
5.波罗的海的表层海水,盐度低的原因:
①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量小,降水量大于蒸发量;②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降水较多,
③沿岸河流众多,有大量淡水汇入。④海域相对封闭,与外界大洋海水交换慢。
6.海水盐度,与人类对海水的开发利用:①晒盐②制碱③提取镁、溴等资源;④海水养殖⑤海水淡化⑥冲厕
7.盐场形成条件分析:①气候:气温高、降水少、多风、日照强:有利于蒸发;②地形:面积广阔的平坦海滩、淤泥质海岸;③海水:远离河流入海口和化工厂:含盐量高,水质好。
三、海水的密度
1.海水密度的影响因素:温度(负相关)、盐度(正相关)、压力/深度(正相关)
2.海水密度的表层分布规律(图6):大洋表层,赤道附近密度小,由此向两极逐渐增大。
3.海水密度的垂向分布规律图7:①在低纬度海区,表层海水密度相对较低,随着深度的增加,海水密度迅速增大,但到一定深度之下(1000米),海水密度基本不变。②在高纬度海区,海水密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很小。
4.海水密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①在不同密度的海洋上航行,同一艘船的吃水深度不同。②海水的密度差异会产生密度流。③海中断崖,潜艇事故。
4.2.2海水的运动
一、海浪
1.海浪的类型:
海浪种类 成因 特点
风浪 由风力形成的最常见的一种海浪 浪高越高,能量越大
海啸 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引起海水的波动,甚至形成巨浪 能量巨大
风暴潮 在强风等作用下,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升降
2.海浪的基本要素:
波峰、波谷、波高、波长等是海浪的基本要素。波长是相邻波峰之间的距离,波高是波峰与波谷的相对高度。
3.海浪的影响:①塑造--海岸地貌。②开发--海洋能资源(波浪能)③波浪造成的颠簸,对海上航行、海洋工程、渔业作业等都有影响。④巨大波浪对防波堤、港口、码头等水工建筑物会造成严重破坏。
4.人类对海岸的保护:①加强监测预报。②工程措施(海堤)与生物措施(红树林),防御海岸侵蚀破坏。
二、潮汐
1.概念:海水的周期性涨落现象。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合称潮汐。
2.潮汐的成因:海水受到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的作用(其中月球的引潮力最为主要)。
3.潮汐的规律:
(农历月初一或十五)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就会相互叠加,形成大潮;
(农历月初七、八或二十二、二十三)当太阳和地球的连线与地球和月球的连线垂直时,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部分引力会被抵消,形成小潮。
4.潮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①潮间带采集养殖;②潮汐能发电;③港口建设与航运。
5.钱塘江大潮在农历八月十八最为壮观的原因:
①此时地月之间距离最小;地、月、日位置在一条直线上,引潮力最大。
②杭州湾外宽内窄,河口呈喇叭状,浪潮涌入狭窄河道,水体涌积,水位暴涨。
③此时盛行东南季风,海水在风力的作用下往西涌进,与东流的江水相遇,形成滔天的浪潮。
三、洋流
1.洋流按热力性质划分:
①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一般是由低纬海区流向高纬度海区;或表层海水下沉到底层。
②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一般是由高纬海区流向低纬度海区;或底层海水上升到表层。
2.根据等温线判断洋流:①判断半球;②判断洋流流向(等温线的凸向即洋流的流向);③判断洋流的性质。
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2)对海洋生物的影响(特别是渔场):
①纽芬兰渔场(美国附近)、北海道渔场(日本附近)、北海渔场(欧洲西海岸)——寒暖流交汇,引起海水的扰动,使海底的营养盐类到达海水表面,有利于浮游生物繁衍,进而为鱼类提供了充足的饵料,形成世界著名的大渔场。
②秘鲁渔场(南美洲西海岸)——深层海水上泛,带来了海底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虾提供充足的饵料,形成大渔场。
(3)对航运的影响:①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和时间,加快航速,逆洋流航行则相反;
②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海雾,对航海安全造成极大威胁;高纬度的洋流会把来自极地地区的冰川带去中低纬度地区,威胁航海安全。
(4)对海洋污染的影响:加快原污染海域的净化速度,但扩大污染范围。
4.3海洋与人类
一、海洋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资源
1.海洋生物资源
(1)概念:又称海洋水产资源,是指海洋中蕴藏的经济动物和植物群体,是有生命、能自行增殖和不断再生的海洋资源。
(2)对人类的意义:
①海洋生物中的鱼类、虾类、贝类、藻类等,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食品、生活用品和工业原料。
②以海洋生物为原料或从中提取有效成分,可以生产化学药品、保健品和基因工程药物等。
(3)渔场形成的条件:①浅海大陆架;②河流入海口;③寒暖流交汇;④上升补偿流。
2.海洋矿产资源
(1)海洋油气资源
①数量:全球海洋油气资源丰富,海洋石油资源储量约占全球石油资源总储量的34%。
②分布:主要分布在大陆架,大陆坡的深水、超深水域的油气资源潜力可观。
(2)可燃冰
①概念: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
②分布: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永久冻土)中。③储量:是现有石油、天然气储量的2倍。
(3)海洋矿产资源的分布:
①海滨地区(或浅海大陆架):石英砂矿、煤矿、石油、气态天然气。②深海地区:多金属结核、海底热液矿床、可燃冰。
(4)海洋矿产资源:滨海砂矿主要分布在滨海地区;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大陆架地区;多金属结核主要分布在大洋洋盆。 开发利用特点: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
3.海洋空间资源
类型 利用方式
运输空间 传统的交通运输和港口建设,现代化的跨海大桥、海底隧道、海上机场等
海上生产生活空间 海上工厂和人工岛、海上博览会等
其他 海底通信、海底仓储、海洋军事基地、近海利用等
海洋空间资源利用的优缺点:
优点:①空间广阔,立体利用;②地价便宜,不迁人口;③隐蔽性好。
缺点:①环境复杂,气象多变;②海水腐蚀性强,海冰破坏性大;③深海黑暗、高压、低温、缺氧。
二、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
1.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
影响 原因 危害
海洋环境污染 人类排放的废弃物超过了海洋的自净能力例如:石油泄漏,赤潮 危害海洋生物,也能通过食物链富集作用损害人类健康
海洋生态破坏 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和生产方式,自然环境的变化 破坏海岸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海洋生物资源减少,珍稀物种灭绝;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等
海平面上升 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加剧风暴潮,淹没沿海低地,渔业资源受损,破坏珊瑚礁、红树林、海岸沼泽和湿地等环境,海水入侵、水质恶化,地下水位上升
2.什么海域易发生赤潮?①所处纬度较低,海水水温较高海域;②地形半封闭,污染物不易扩散海域;③位于携带大量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河流入海口的海域;④海水养殖业发展快的海域。
3.赤潮产生的原因:①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灌溉退水都含有大量的氮和磷等无机盐和有机物,汇入江河,流入海洋,造成海水富营养化,这是赤潮发生的根本原因;
②中低纬度温度高、光照强,浮游生物易大量繁殖(易发生在夏半年);
③封闭的大陆架海域,海水流动慢,风力微弱,净化速度慢。
4.试提出海洋环境保护的建设性意见。
①加大海洋环保教育,增强海洋保护意识,普及海洋安全知识,使人们充分了解海洋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②大力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和整治,减少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③加强海洋生态建设和海洋保护区管理,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④加大海洋科学技术的研发力度,提高海洋资源利用水平,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⑤积极推进海洋产业优化升级,依靠先进的海洋科学技术,增加海洋开发的资金投入,促使海洋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5.1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1.概念:植被是覆盖一个地区的各类植物群落的总称。
(植被:茂密/稀疏)(群落:结构复杂/简单)(物种:种类丰富/贫乏)
2.分类: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
自然植被:森林、草原、荒漠、苔原、草甸、沼泽等类型。(由于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保存下来的已经很少)
人工植被:各种农作物、人工林、人工草场、城市绿地等。
3.判断天然植被与人工植被的方法:(1)天然植被物种相对丰富,人工植被物种单一。(2)天然植被在自然状态下就能生长得很好,人工植被只能在人的管理下才能生长得很好。
4.森林:一般分布于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可分为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等。(我国森林植被主要分布于年降水量大于400mm的季风气候区,即:分布于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以东地区,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热带季雨林、热带雨林等。)
类型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植被特征 主要分布地区
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①热带雨林全年呈深绿色,无明显季相变化。 ②有数量丰富的藤本、附生植物,林中常有绞杀植物附生。 ③常见茎花、板根现象。 赤道附近:①非洲刚果盆地②东南亚马来群岛③南美洲亚马孙平原
热带季雨林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①有明显的旱、雨季相变化。 ②与热带雨林相比,其树高较低,植物种类较少,结构比较简单,优势种较明显。 ③层间藤本、附生、寄生植物较少,板状根和老茎生花现象不普遍。 低纬度地区,南北回归线之间:①南亚印度半岛②东南亚中南半岛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①森林终年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 ②大部分植物的花期在春末夏初,秋季陆续进入果期。 ③与热带雨林相比,垂直结构较简单,藤本和附生植物较少,无板状根和茎花。 大陆的东南:中国南方、日本南部、美国南部、澳大利亚东南、南美洲东南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①群落结构相对较简单,只有乔木和灌木。 ②植物耐旱性强,具有厚的革质硬叶。 ③硬叶林中植物的叶片与阳光成锐角,躲避阳光的灼晒。 ④叶片常披茸毛,叶片小或退化成刺,以适应夏季炎热干燥气候。 ⑤一般较矮,树干粗壮。 地中海沿岸、其他大陆的西南:美国西南、南美西南、非洲西南、澳大利亚西南
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①宽阔的叶片,夏季盛叶,冬季落叶,以减少水分及能量流失。 ②有明显的季相变化:春季萌叶抽枝;夏季叶色鲜绿,枝繁叶茂,林冠郁闭;秋季叶色转黄,树叶凋落;冬季则完全无叶。 中纬度温带地区:中国北方、朝鲜半岛、日本北部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湿润 中纬度温带地区:欧洲、新西兰南部、南美洲西南角、北美洲西部沿海
亚寒带针叶林(泰加林)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夏季短促、温和 ①主要由耐寒的针叶乔木组成; ②以松、杉类植物为主,树叶为针状,以抗寒抗旱; ③往往是由单一树种构成的纯林,群落结构简单。 ④为世界重要的用材树种。 俄罗斯、加拿大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亚寒带地区)、 南半球缺少
注意:①只有在亚洲才叫亚热带季风气候,其他地方叫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②南半球相同的纬度由于没有陆地,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极少,而不存在亚寒带针叶林
我国三大林区:①东北针:叶林及针阔叶混交林②西南:亚高山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③东南:松杉林和常绿阔叶林及油茶、油桐等经济林
5.草原:一般分布在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可分为热带草原、温带草原。
类型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植被特征 主要分布地区
热带草原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①湿季植物生长旺盛,草原葱绿。干季草类枯黄。 ②旱生草本植物为主,星散分布着旱生乔木、灌木植被。 东非草原、南非草原、印度半岛、中南半岛中部、澳大利亚、南美洲中部
温带草原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全年干燥少雨。 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通常以丛生禾草植物占优势,植物普遍存在旱生结构,如叶面积小,叶片内卷等。 亚欧大陆内部,北美大陆内部、南美洲东南部
我国四大牧区:
①内蒙古牧区(典型温带草原)②新疆牧区(山地草原)③青海牧区(高寒草原)④西藏牧区(高寒草原)
6.荒漠:一般分布于干旱地区,可分为热带荒漠、温带荒漠等。
显著特点:①植被稀疏,地表大面积裸露,植物种类贫乏,群落结构简单。②为适应严酷的自然环境,荒漠植物有的叶面积缩小或退化,呈鳞片状或为刺,以减少蒸腾。有的茎叶覆盖白色茸毛,以抵抗灼热。有的长肉质茎叶,以储存水分。荒漠植物大多有发达的根系,以便从土壤的深处或广大面积的土壤中吸取水分。
类型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植被特征 主要分布地区
热带荒漠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高温少雨 ①热带沙漠广泛分布,生物较少;②只有零星耐旱植物,如仙人掌;③在沙漠边缘地带会有灌木丛分布;④有些非旱生的短生命植物,当迎来合适的降水,即能完成生命活动的周期。 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非洲西南、澳大利亚中部、南美西部、南美西部
温带草原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全年干燥少雨。 ①主要是旱生和盐生的灌木、半灌木的植被。 ②植物的叶面积缩小和退化,具有适应高温、干旱的特征。 中亚、南美东南角
沙漠与荒漠的区别:①荒漠:常指由于降水稀少或者蒸发量大而引起的气候干燥、植被贫乏、环境荒凉的地区。
②沙漠:指荒漠地区地表有大片沙丘覆盖的区域,是荒漠的类型之一,也是分布最多的一种荒漠类型。
7.环境对植被的影响:
(1)大尺度上:
① 影响因素:主要受气候条件,特别是其中的热量和水分条件,以及两者的组合状况的影响。
② 植被的变化:
a. 从赤道向两极,受热量的影响,气候呈带状分布,受气候影响,植被也呈带状分布。(纬度地带性)
b. 在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随水分条件的变化,植被由森林依次变为草原、荒漠。(经度地带性)
(2)中尺度上:
① 影响因素:地形。② 植被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变化,植被出现垂直分带现象。(垂直地带性)
1.雪线:在高纬度和高山地区永久积雪区的下部界线。
2.基带:山麓(山脚下):植被带与该山所在纬度植被带一致。
3.林线:森林分布海拔的上限
(3)在小尺度上:受地形的(坡向、封闭性)、洋流、土壤、人类活动等影响,植被会发生局部差异。
例如:在较干旱地区,山地阳坡由于蒸发大,水分缺乏,植被稀少;阴坡由于蒸发弱,水分较多,植被茂密。
8.植被对环境的影响:“水气净美物尘沙”:
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吸烟除尘;防风固沙。
5.2土壤的形成
1.土壤
①概念: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②作用:土壤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并协调水分、杨峰、温度、空气等营养条件,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
③颜色:如如东北黑土,南方红壤,四川盆地紫土,黄土高原的黄土、盐碱地的白土。
④质地:砂土、壤土和黏土。(颗粒由大到小,透气性减弱,保水保肥性增强。)
⑤理想土壤的组成物质:矿物质(约45%)、有机质(约5%)、空气和水分(两者都是约20%-30%)
2.成土因素
土壤是在地球表面各种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下产生的,土壤形成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等,人类活动在土壤形成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1)成土母质
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形成结构疏松的风化物。这些风化物逐步发育成土壤,故称风化物为成土母质。
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在气候与生物的长期作用下,成土母质逐渐转变成可生长植物的土壤。
成土母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气候: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
①气温对土壤的影响:气温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也就是化合物的分解速率和微生物活动。
温度高分解速率快,土壤积累的有机质少,土壤肥力较低;温度低分解速率慢,土壤积累的有机质多,土壤肥力较高。整体热带地区土壤肥力较低,温带地区土壤肥力较高。
②降水对土壤的影响:降水主要通过降水的淋溶、侵蚀作用影响。
降水多地区,淋溶作用、侵蚀作用强,土壤肥力较低。降水适中地区,淋溶作用、侵蚀作用适中,土壤肥力较高。
③风对土壤的影响:风主要通过风蚀、蒸发影响。
(3)生物: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
植物以枯枝落叶和残体的形式,将有机养分归还地表,植被类型直接影响土壤形成方向。
动物除以排泄物、分泌物和残体的形式为土壤提供有机质,还有动物如蚯蚓、白蚁等,通过对土体的搅动,改变土壤结构和孔隙度。微生物主要通过对有机残体的分解、转化以及腐殖质的合成,来促进成土过程。
生物对岩石进行化学、生物风化,促进土壤形成。土壤形成过程(生物在土壤形成中起着主导作用。):
(4)地形:
山区 随着地势的升高,土壤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均发生显著的垂直分化
陡峭的山坡 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率较快,不容易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平坦的地方 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较慢,成土母质容易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5)时间:时间作为一个重要的成土因素,反映的是土壤形成发育的历史动态过程。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就越成熟,土壤层就越厚,土壤分层就越明显。
(6)人类活动:
积极的影响如培育出一些肥沃、高产的耕作土壤,以水稻土为代表。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可导致土壤退化,如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土壤污染等。
3.土壤剖面
(1)概念:是指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由一些形态特征各异的、大致呈水平展布的土层所构成。
(2)特点:土层厚、层次多或分层明显,表明土壤发育程度高。自然土壤中,森林土壤剖面构造最为复杂。
(3)自然土壤分层
名称 特征
有机层 有机层一般土壤表层的植物残体堆积层,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主要组成为枯枝落叶层和部分未分解的有机碎屑层。
腐殖质层 土壤腐殖质累积而形成的暗色土层,呈灰黑色或黑色。
淋溶层 由于淋溶作用使得物质迁移和损失的土层,有机质含量低,色泽较淡。
淀积层 常与淋溶层相伴存在,上层土壤淋失的物质在此沉淀、积累、质地黏重、紧实、呈棕色或红棕色。
母质层 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
母岩层 坚硬的岩石
人工土壤(水稻土)分层
名称 特征
耕作层 又称表土层或熟土层,土质疏松,有机质比例高,颜色较暗。
犁底层 又称亚表土层,土层紧实,颜色较浅,具有保肥保水作用。
自然土层 未经耕作熟化,不利于作物生长。自然土壤经过人为耕作就变成耕作土壤。
(4)森林土壤剖面
①概念:森林土壤是指森林植被下发育的土壤。
②分布:一般分布于湿润和半湿润地区,从亚寒带到热带均有广泛分布。在我国,森林土壤主要分布于东部广大地区,西部山地一定高度也有分布。
③典型特征:有机质主要以地表枯枝落叶的形式进入土壤,因而腐殖质明显集中在土壤表层,向下突然减少。
④棕壤和红壤的比较
类型 发育环境 剖面特征
棕壤 温带落叶阔叶林下 具有鲜棕色的淀积层,土层较厚,质地黏重,表层有机质含量高,自然肥力较高
红壤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下 呈均匀的土红色,有机质分解快、流水多,腐殖质少,质地较黏重,肥力较低
⑤改良红壤的方法:1.增施熟石灰2.掺沙3.秸秆还田4.种植绿肥作物(提供作物肥源和培肥土壤的作物)如:苜蓿,紫云英
(5)草原土壤剖面
①概念:草原土壤是指草原植被下发育的土壤。
②分布:主要分布在温带和热带的大陆内部,我国的草原土壤主要分布在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以西、长城以北、贺兰山以东广大地区。
③典型特征:由于气候干旱,除黑土外,土壤下部均有明显的钙积层,有机质主要以根系的形式进入土壤,腐殖质含量自表层向下逐渐减少。
④黑土和黑钙土的比较
类型 发育环境 剖面特征
黑土 草甸草原植被下发育 具有深厚而肥沃黑土层的土壤。黑土层较厚,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肥力高。表层疏松,通气透水;底土黏重,保水保肥
黑钙土 温带大陆性气候和草原植被下 暗黑色土壤,剖面上部具有深厚的腐殖质层,自然肥力较高,结构良好
⑤黑土目前面临肥力降低的现状,黑土保持的方法:1.秸秆还田2.施用农家有机肥3.合理轮作休耕、退耕4.作物轮作5.种植绿肥作物6.少耕深松。
4.我国主要土壤类型、分布地区、成因及特点
土壤类型 我国主要分布区 成因及特点
黑色土壤 东北地区 夏季温暖湿润,曹磊生长茂盛,冬季寒冷,微生物活动弱,土壤中有机质分解慢,积累较多,土壤颜色较黑
红色土壤 南方地区 夏季高温多雨,土壤中矿物质的淋溶作用强烈,氧化铁含量高,土壤呈红色;红壤一般呈酸性
青色土壤 东部雨水较多且排水不畅或长期被淹的地区 土壤中铁多以氧化亚铁的形式存在,土壤呈青灰色
白色土壤 西部地区 气候干旱,土壤中盐碱含量比较高,有机质含量较低,水分较少,土壤常呈白色
黄色土壤 黄土高原地区 风力搬运的黄色粉土沉积物
5.土壤形成的影响因素(重点背)
影响因素 对土壤的影响
自然因素 成土母质 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
气候 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 降水和风对土壤形成也有重要影响
生物 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生物残体形成土壤有机质,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形成腐殖质,生物可改善成土母质的性状,促进土壤矿物质颗粒团聚。
地形 山区:随着地势的升高,土壤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均发生显著的垂直分化; 陡峭的山坡: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率较快,不容易发育成深厚的土壤,土层较薄; 平坦的地方: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较慢,容易发育成深厚的土壤,土层深厚。
时间 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就越成熟。
人类活动 积极影响 人类活动可以培育出一些肥沃、高产的耕作土壤,如水稻土。
消极影响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土壤退化,如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土壤污染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