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音版音乐教材 五年级下册 第1课 说课人:王 华 夷陵区小溪塔街办第二完全小学 00 教 材 分 析 学 情 分 析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重 难 点 教 法 学 法 教 学 过 程 板 书 设 计 预 期 目 标 1 2 3 4 5 6 7 8 教 材 分 析 01 第二部分(慢板)旋律以山东琴书和山东柳琴戏的音调为基础,通过调式调性的变化,与前后两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富有韵味,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最后部分(快板)是一个变化再现段落,快速强烈,渲染了欢腾喜庆强烈的气氛。 第一部分(快板)歌曲的音调分别在引子和第一部分中作节奏拉开和缩紧的处理,描绘了人们欢快热烈的劳动场面。 引子(散板) 取材于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描绘了沂河两岸的明媚春光。 学 情 分 析 02 兴 趣 动 力 能 力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教 学 目 标 03 根据音乐新课程标准总目标的要求: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一定的音乐技能,尤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更要使一部分学生转变思想(认为学习音乐无用,认为音乐课是副课),切切实实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五年级欣赏课目标要求:1、不断的给学生接触国内外优秀的音乐作品,学习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来扩大音乐视野。 2、通过欣赏把歌曲、乐曲描写的情景展开想象、联想,分析乐曲的艺术处理等 三 维 目 标 教 学 目 标 03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感受音乐情绪的变化、领会各种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积极参与体验“春天意境”活动,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 在感受、体验、表现等活动中,感受人们对春天的期盼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聆听柳琴独奏《春到沂河》,感受乐曲浓郁的山东风味的旋律,乐曲所描绘的沂河两岸春光明媚、流水潺潺、万物生辉的动人景象。 教 学 重 难 点 04 感受音乐情绪的变化、领会各种音乐要素(前倚音、十六分音符等)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积极参与表现“春天意境”活动。 教 法 和 学 法 05 主要采用了示范法、对比法、提问启示法等教学方法 教法 1、通过教师的示范演练直观感受民族乐器演奏风格特点。教师示范舞蹈感受不同的音乐情绪表现春的意境。例如:导入课题、情景表现中。 2、在装饰音、区别乐曲旋律的相似之处的处理上,运用对比法使音乐形象更加鲜明,学生更能准确的理解歌曲,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喜爱。 教 法 和 学 法 05 学生掌握体验法、聆听感受法、小组合作、表演法等学习方法来学唱这首歌曲 学法 1、在情景导入和探究情景环节中,学生通过唱、画等亲身体验法来感受音乐的风格和音乐的情绪(如:师生共描绘乐曲情绪变化图)。 2、在创设情景环节中,主要通过聆听感受法等音乐活动,领会各种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 3在通过分小组合作表演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乐曲的体验活动(说、奏、跳),提高课堂效率。 教 学 过 程 06 4 情境导入: 1 2 3 5 探究情景: 创设情景: 表现情景; 5 拓展情景: 教 学 过 程 06 情境导入:(时间预设5分钟)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聆听感受、演唱体验初步感受乐曲风格、知道《春到沂河》的旋律来源于《沂蒙山小调》,教师导入新课引入本课学习内容。 → → → 聆听 感受 演唱 体验 结论 点题 学生聆听教师用古筝弹奏《春到沂河》引子部分旋律,像那一首乐曲?学生聆听后说的感受。 简析乐曲《春到沂河》,导入新课。 学生对比聆听并随教师伴奏 哼唱两段旋律,感受音乐的相似与不同之处。 1 教 学 过 程 06 2 探究情景:(时间预设10分钟) 设计意图:学生全员参与初步感受音乐,师生共同根据音乐情绪划分乐段, 积累听觉经验,增强学生审美体验。 → → → 预设 问题 开展 活动 结论 分段 教师预设问题:当画出情绪变化图,当你听到抒情的音乐时心情很平缓请用直线来描绘;当你听到欢快的音乐时心情很愉悦请用点来描绘;当你听到充满希望的音乐时会充满憧憬与向往请用波浪线来描绘;当你听到喜庆的音乐时心情一定会很激动,请用竖线来描绘。 根据音乐旋律演变,师生共同描绘情绪变化图。 选择一名学生作品拍照展示,学生谈感受,教师小结:根据图谱符号的变化,乐曲可以分为四段,四种情绪(抒情、欢快、期望、喜庆)。 突破重点 教 学 过 程 06 3 创设情景:(时间预设15分钟) 设计意图:深入挖掘各种音乐原素,领会各种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发挥想象感受音乐所创设的意境,把生活经验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 突破难点 分段解析音乐 学生参与体验 创设不同情景 十六分音符--密集跳跃--农民忙碌的春耕 第一段的变化再现--热烈快速--欢腾的场景 山东韵味--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装饰音--冰雪融化、小河流水--春天到了 春到 春乐 春耕 春盼 教 学 过 程 06 4 表现情景; (时间预设8分钟)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文学、器乐、秧歌等多种活动形式,积极参与表现音乐实践活动,切实感受音乐的魅力。 突破难点 根据乐曲的情绪变化, 学生分段表现情景。 教 学 过 程 06 4 表现情景; (时间预设8分钟)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文学、器乐、秧歌等多种活动形式,积极参与表现音乐实践活动,切实感受音乐的魅力。 突破难点 根据乐曲的情绪变化, 学生分段表现情景。 小组合作:自主选择活动形式,分小组表现。 小组互评:推选最喜欢的表演,说出理由。 小组合作、交流评价 、 分享成功(预设时间2分钟) 教师小结性讲评 成功 六、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06 5 5 拓展情景:(时间预设2分钟)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学生边听《春到沂河》音乐,边欣赏家乡夷陵美景。 板 书 设 计 07 《春到沂河》 情绪: 抒情 情景:春到 欢快 春耕 期望 春盼 喜庆 春乐 预 期 效 果 08 100%的学生能参与到音乐欣赏活动 98%的学生积极开展了音乐情景创设和表现活动。 95%的学生都能深刻体会劳动人民的劳动快乐,热爱家乡的情感。 预 设 目 标 聆听柳琴独奏《春到沂河》,感受乐曲浓郁的山东风味的旋律,乐曲所描绘的沂河两岸春光明媚、流水潺潺、万物生辉的动人景象。 感受音乐情绪的变化、领会各种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积极参与体验“春天意境”活动,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 在感受、体验、表现等活动中,感受人们对春天的期盼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人音版音乐教材 五年级下册 第1课 教 材 分 析 01 第二部分(慢板)旋律以山东琴书和山东柳琴戏的音调为基础,通过调式调性的变化,与前后两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富有韵味,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最后部分(快板)是一个变化再现段落,快速强烈,渲染了欢腾喜庆强烈的气氛。 第一部分(快板)歌曲的音调分别在引子和第一部分中作节奏拉开和缩紧的处理,描绘了人们欢快热烈的劳动场面。 引子(散板) 取材于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描绘了沂河两岸的明媚春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