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学基本信息学科 道德与法治 学段 初中 年级 七年级单元类型(在下面相应类型后括号内勾选)1.教材自然单元( √ ) 2.专题复习单元( ) 3.统整主题单元( )单元主题规划单元主题名称 友谊的天空单元课标依据根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本单元所依据的核心素养相应部分是“道德修养”“健全人格”。学习主题涉及 “道德教育”“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 道德修养 法治观念 健全人格 责任意识学习主题 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 遵守基本的社交礼仪,恪守诚信,用恰当的方式与同龄人交往,建立与朋友间的真诚友谊,端正交友态度,做文明的社会成员。 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和成人交往,体会交往与友谊对生命成长的意义。 道德教育 愿意反思自己的生活和行为,学会理性思考,作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 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公共生活。 理解平等待人的意愿,懂得谦让、友善和宽容,学会尊重、同情、关心和感恩,能够相互帮助,具有团结互助精神。 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守社会交往、公共场所中的文明规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核心理念。 理解中华民族孝悌患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单元教学目标通过案例分析,结合生活实际,知道友谊最重要道德一些特质,认识到对友谊的理解会存在一些误区,知道建立友谊的方法,懂得友谊需要呵护,知道网上交友的特点,知道如何慎重结交网友。通过材料分析和情境探究,澄清对友谊认识的误区,提高辨别能力,与朋友相处时能坚持原则,培养明辨是非、自我反思、换位思考的能力;掌握建立友谊的方法,学会正确处理交友中受到的伤害,能够辩证认识网上交友带来的影响,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学会运用互联网结交朋友。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感受到友谊的力量和美好,培养对友谊的一些的重要特质的认同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友谊的改变,体悟到竞争本身不会伤害友谊,能认同友谊必须要坚持原则;愿意开放自己并付出行动去建立友谊,正确对待与朋友交往中遇到的问题,初步树立正确的友谊观;慎重对待虚拟世界中的交友,不沉迷于虚拟世界,学会在现实世界中与同伴交往。单元主旨分析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深深浅浅话友谊》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是六年级道德与法治全一册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第四课时。本课时要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引导学生树立主动交往意识,积极建立以同情、关爱、道义为基础的友谊,引导学生在交往中积极践行“友善”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交往能力,营造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引导学生学会区分朋友关系和真正的友谊,明确自己对友谊的真正期待,形成正确的友谊观,感受友谊的力量,体悟生命的美好。本课的知识将为学习下面课时《交友的智慧》内容做打好理论基础。 本课时由“友谊的特质”和“友谊的澄清”组成,本课主要是对友谊的几项主要的特质进行解读,如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平等和双向的关系,更是一种心灵的相遇。此外,还对友谊的几个误区进行澄清,其中包括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竞争不必然伤害友谊,友谊不能没有原则等内容。案例来自与学生熟知的经验,通过大雄和哆啦A梦的友谊和欢欢的记事本的讨论,感受分享,从交往案例中体会友谊的一些共同特质,同时辨析澄清友谊的几个常见的误区。2.学情分析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时期,一方面他们的认知、情绪、情感、人格、能力、思维和性格等各方面的不够成熟,对友谊只有一些模糊的感受认识;另一方面,他们渴望与同龄人交往,建立真挚的友谊,同时,由于学生对自己友谊缺乏认识,无法深刻理解自己和他人的交往动机和交往行为,在交往关系中往往处于被动状态,把握不住友谊的方向。因此,学生非常有必要认清自己的交友期待,提高交往能力,树立正确的友谊观。3. 目标确定 1、能认同友谊的一些重要特质,接受友谊的改变,体悟到竞争本身不会伤害友谊,认同友谊中真正的友善必须坚持原则; 2、能澄清对友谊认识的误区,提高鉴别能力,交友中能坚持原则,培养健康交友的能力; 3、知道友谊的一些重要特质,认识到友谊的理解存在的一些误区。4. 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友谊的特质 教学难点:友谊的澄清5. 学习活动设计新课导入教师活动 联系旧知:友谊与成长同行的第二课,深深浅浅话友谊,朋友圈的变化和友谊的力量我们已经熟知了,友谊有什么特质和澄清友谊中又有什么困惑呢?成为接下来我们探讨的重点话题。 出示:哆啦A梦与大雄的故事 揭示主题:友谊的特质 学生活动 联系旧知,引出友谊。设计意图 通过回顾旧知以及哆啦A梦与大雄的对话,引出本课关键字“友谊”,自然导入新课。环节一:友谊的特质教师活动 播放视频:大雄和哆啦A梦的故事一 提问:最后,大雄依靠什么让审判员中止了粉碎哆啦A梦的任务? 出示: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播放视频:大雄和哆啦A梦的故事二 提问:大雄为什么要执着于找铃铛这件事呢? 出示: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播放视频:大雄和哆啦A梦的故事三 提问:哆啦A梦被坏人互换身份后,除了大雄没有人认出来,说明了什么? 出示: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总结: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平等的和双向的、心灵的相遇。 学生活动 通过大雄和哆啦A梦的故事,理解友谊的几种特质。设计意图 选取学生熟悉的大雄和哆啦A梦的故事,学生在视频和故事中认识到友谊的特质,并能理解真正友谊的作用。环节二:友谊的澄清教师活动 出示:六年级新生欢欢的记事本 欢欢和小美的友情 提问:1、欢欢对友谊的期待是什么? 2、为什么欢欢和小美的友谊变了? 3、淡了的友谊还有必要维持吗? 集体讨论:仔细阅读并思考我们友谊具有什么特质? 总结: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 出示:朋友之间的竞争会伤害友谊吗? 小组讨论,前后四人,相互讨论,讨论时间为三分钟。 总结:友谊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 学生活动 代入具体情境,思考交流,通过小组讨论,了解友谊的澄清,竞争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强调友谊与竞争的正确态度,突出教学重点。同时这一学习方式也有助于学生增强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学科核心素养。环节三:友谊的澄清之不能没有原则教师活动 材料:欢欢和果果的友情。 提问: 1、作为果果的好朋友,欢欢应该怎么做? 2、应该为朋友做任何事情吗? 请同学来角色扮演一下,如果你是欢欢,你怎么对果果说呢? 总结:友谊不能没有原则。 学生活动 通过情境探究和集体讨论,分析真正的友谊是什么,辨析竞争与友谊的关系,澄清友谊。设计意图 学生回忆身边交友的经历,加深对真正友谊的认识。以小组为单位,在已学知识基础上,辨析竞争与友谊的关系,澄清友谊的误区。环节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板书设计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基础类作业】 给你的朋友写一封信 【应用类作业】 作业目标:通过处理运用材料信息,结合案例资料,理解和阐述社会现象,并联系相关学科知识,进行完整表述。 作业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规范完成题目。 作业内容: 检视自己对友谊的认识,看看自己是否“够”朋友。 你对朋友的情谊会改变吗? 你会跟自己的朋友竞争吗? 你与朋友交往有哪些原则?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 本节课通过阅读情景、分析案例,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防疫为背景,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感知真正的友谊需要建立和呵护。 ◆ 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本节课在技术上主要采用多媒体技术和手写黑板相互配合,通过信息技术播放视频,丰富教学内容和资源,让学生在真实的案例中,逐步深入到学习中,从而达成教学目标。学习评价设计 根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 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关于本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历史学科日常考核的指导意见》的要求,运用《上海市学生成长记录册》,组织学生通过《学习情况自评表》对自己的学习表现、学习能力进行自评,作为学期末日常考核评价中学习表现和学习能力板块的自评依据。 评价类别评价内容自我评价 学习表现认真思考,积极发言乐于合作,主动交流作业按时完成,及时订正 学习能力提取信息,理性表达主动探究,善于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备注: 自我评价请根据自我的各项表现为相应数量的“ ”涂上颜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