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40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翘首(qiào) 诘责(jié) 瞥见(piě) 屏息敛声(liǎn)
B.解剖(pōu) 歼灭(jiān) 遒劲(jìn) 坦荡如砥(dǐ)
C.禁锢(gù) 匀称(chèng) 鲜腴(yú) 惟妙惟肖(xiǎo)
D.粗糙(cāo) 洗涤(dí) 斟酌(zhuó) 重峦叠嶂(luán)
2.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一项是( ) (3分)
A.犀利 咆哮声 惊心动魄 为富不仁
B.馈退 妯娌们 正襟危坐 殚精竭虑
C.凋谢 舰载机 锐不可挡 无动于衷
D.躁热 匿名信 自出心裁 藏污纳垢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我们班的语文科代表学写散文一举便成功,他已在校刊上发表了好几篇散文,真是妙手偶得啊!
B.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处心积虑,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航空模型。
C.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了从意大利归国的700余件文物,前来观展的人络绎不绝。
D.老王虽说已经退休了,但他精力充沛,在许多事情上都显示出他是个年富力强的人。
4.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①真正的友情储蓄,是不可以单向支取的。
②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
③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都会丧失殆尽。
④而是要通过彼此的积累加重其分量。
⑤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迷途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
①④②⑤③ B.②⑤①④③ C.②③①⑤④ D.②①⑤④③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坝上草原的夏天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B.良好的学习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成绩能否提高。
C.从叙利亚目前紧张的局势来看,我们不得不认为世界和平距离我们还很遥远。
D.为了杜绝溺水事故不再发生,市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6. 古诗文默写。(10分)
(1)牧人驱犊返,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2)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3)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5)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大漠风光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点明诗人居闹市而心自静原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杜甫在《春望》一诗中用细节表现他忧国思家而日益衰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名著阅读。(6分)
(1)《红星照耀中国》是______(国家)记者______________(人名)的作品,如果你买书时找不到此书,可以尝试搜索它在中国的另外一个名字《____________》。(3分)
(2)下面是两位同学读了《红星照耀中国》后的看法,请补充完整下面的空格。(3分)
李涛:我最佩服陕西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者刘志丹,他被作者说成是现代侠盗罗宾汉,对有钱人怀有山区人民的一贯仇恨,对穷人却是个大救星。在地主和老财中间,他成了惩恶除奸的天鞭。参加红军后,指挥战斗所向披靡,根据地不断扩大,后来在抗日东征途中牺牲。
你:我最佩服这部作品中的 __________(人名),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综合性学习。(9分)
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的热播,全民迅速掀起了诵读诗词的热潮,作为诗词达人的你,很希望参加下一季《中国诗词大会》,请先参与学校举办的“经典诗词朗诵比赛”。
(1)请你围绕活动主题,将下面的的标语补充完整。(2分)
_______________,唱响青春乐章。
(2)下面是李校长在开幕式中的—段讲话,请你归纳一下举办此次诗词大赛的意义。(25字以内)(3分)
学校举办经典诗词诵读大赛不仅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和书香校园的浓厚氛围,还对中华五千年知 “真、善、美”传统品德的传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且有利于提高同学们的人文素养和自身素质,充分加深了大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主持人小王所写的一段开场白,请仿照画线句子补写两句,形成排比句。(4分
一位位才情洋溢的先贤大师,唤起我们心中隐秘而朴素的向往;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一起走进诗情画意之中,去感受古之圣贤的质朴和纯真,去畅游诗林书海。
二、阅读(5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9-12题 (15分)
知了清韵(节选)
秦自民
①相貌平平,甚至微不足道的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却具有不容忽视的审美价值,有着丰富的美学意蕴,被当作神圣的灵物,代表着纯洁与清高。
②商周青铜器上有与实物相像的蝉纹,也有蝉形几何图案作为装饰,却没有蝴蝶、蜻蜓、萤火虫等现代人喜闻乐见的其他昆虫。道家给蝉的羽化赋予了重生的含义。先秦到汉代流行将玉蝉作为殉葬品,寓意精神不死。蝉的若虫从污浊的泥土中脱身而出,蜕皮羽化为洁净的成虫,体现了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更重要的是,古人以为蝉饮露水,是高洁君子的象征。《荀子大略》云:“饮而不食者,蝉也。”因此,玉蝉深受文玩收藏爱好者的喜爱,也有人将其作为饰物佩戴。汉晋时代的达官显贵则喜欢在朝冠上加上蝉形的饰物,称为“蝉冠”或“蝉冕”,后来“蝉冠”就成了高官的代名词。唐朝刘长卿有诗云:“入并蝉冠影,归分骑士喧。”
③自东汉魏晋时期起,蝉就成为了文人最爱讴歌的昆虫之一。班昭、蔡邕、曹植、傅玄等文史大家都作过《蝉赋》。曹植的《蝉赋》以绮丽的语言、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蝉的生活习性及其备受天敌进攻的处境。蝉品格“清素”,正直清高,与世无争,以蝉比“贞士”,曹植首开先河。西晋陆云的《寒蝉赋》将蝉推向神坛,说蝉有文雅、清白、廉洁、俭朴、诚信等美德。郭璞也作有《蝉赞》:“虫之清洁,可贵惟蝉。潜蜕弃秽,饮露恒鲜。”赞扬蝉拥有出污秽而不染,饮晨露而洁净的宝贵品质。从此,卑微鄙陋的蝉在文人心目中就更加高洁完美。
④事实上,蝉并非餐风饮露的清洁之虫,而是树木的破坏者,一生都对植物有害。蝉的成虫和若虫都是“树木吸血鬼”,都拥有刺吸式口器,口器下唇延长成喙,上、下颚特化成针状,适于刺入植物组织中,啜饮树木的汁液,侵吞树木的营养,从而危害树木的生长。雌蝉的锯状产卵器十分锋利,即使是较硬的桃树、荔枝树等植物的树枝它也能刺插进去。每只雌蝉一生要在二三十根枝条中产卵100多颗。产卵造成新梢枝条组织损伤,切断了树枝的运输系统,阻碍了水分和养分的运输,这样树枝就会因为营养不良、水分不足而慢慢枯死。南宋诗人范成大也许知道蝉是害虫。他在《初归石湖》中云:“当时手种斜桥柳,无限鸣蜩翠扫空。”说他当年亲手栽种在斜桥水畔的柳树因为没人照料,如今无数的鸣蝉已经将原本翠绿的树叶破坏殆尽了。
⑤自然界的所有生物都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蝉虽然伤害树木,通过尖利的口器刺进树木中啜饮汁液养活自己,但它的若虫疏松土壤也有利于植物的生长。集中爆发的周期蝉尸体还为森林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肥。更重要的是,蝉是生态系统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蝉缺乏防御手段,是螳螂、狩猎蜂、大山雀、黄眉、柳莺等众多捕食者心仪的美食。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9.从本文第③段看,中国古代蝉又被赋予了“君子”的哪些品格?(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选文②③段中,多处列举了一些朝代节点,请简要分析这两段说明顺序的运用。(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选文第④段主要介绍了蝉的什么特点?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螳螂捕蝉”的寓言故事能够反映一条清晰的食物链条,结合选文第⑤段,下面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植物→蝉→螳螂→黄雀 B.露水→蝉→螳螂→大山雀
C.植物→蝉→大山雀→黄眉 D.露水→蝉→大山雀→螳螂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3-16题(21分)
皱纹里绽出的花
宁新路
①在孩子的心中,母亲的脸是最富内涵、最为生动的。那纵横交错的沟壑是岁月的印记,那曲曲折折的皱纹是爱的线谱,那失去光泽的肌肤是没有养分的土地。我真正认真地看母亲的脸,被母亲的脸触动心灵,源于一次赏花。
②那是多年前一次观赏令箭荷花时带给我的美丽与哀伤。粉红的花朵娇嫩清新,如出水芙蓉般光洁鲜艳,可它的母体枯瘦苍白,没有“血色”,与它绽放出的鲜嫩、水灵、娇艳的花朵形成巨大的反差,让人难以相信它那干瘪甚至显得有些丑陋的母体,竟能生出这般亮丽的花朵。令箭荷花的母体奋不顾身地怒放出了自己的花儿,全不在乎自己的美丑,好像它为了花儿的美丽而甘愿牺牲自己。哦,这就是母亲的情怀!
③我由此端详起了母亲的脸。母亲那时50出头,岁月的刀痕已刻在脸上,最突出的是眼角、嘴部的褶皱,像暴晒过的黄土地,渠沟交错。尤其是她嘴角那左右三道皱纹,稍远看,就像三根画上去的胡子,有点滑稽。我开玩笑地对母亲说:“妈很像只长胡子的老猫。”妈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笑了,这一笑,皱纹显得更深了。
④其实母亲的脸在年轻时就皱纹纵横了。家里有一张母亲的半身照,那是在她不到30岁时照的。母亲不丑,而且30岁是一个女人芳华吐艳的年龄,可作为六个孩子的母亲,那时她的脸上已爬满了皱纹。她满脸的皱纹,是随着乳汁被孩子吸干的,是被岁月的风沙吹打雕刻的。
⑤我们姐弟六人都赶上了那个饥荒和贫困的时代。我刚出生时,家里已无粮下肚,只靠白菜根充饥度日。本就极度瘦弱的母亲,生下我后又得不到营养补充,没有奶水喂我,人还浮肿了起来。为了不让我和哥哥姐姐饿死,她拖着病体从亲戚那儿弄来一点小米,藏在隐秘的地方,每餐撒调料似的捏几小撮放在菜根汤里,让我们的碗里有了米。
⑥尽管米比珍珠还要贵重,但母亲总是单独给我煮一碗粥,以粥代奶。这粥“奶”,她舍不得吃一口。父亲说,那时候我人小胃口大,能吃,就属我身体好,小猪娃似的胖乎乎、圆润润;全家浮肿得最厉害的人就属母亲了。三年自然灾害熬过去,母亲老了一大截,身体也更差了。从她生我三年后的照片看,母亲比之前衰老了十多岁。
⑦孩子多,累的是父亲,更累的是母亲。父母不识字,但他们深知养孩子的责任,要让孩子们成为有文化的人。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家乡,这个愿望是非常高大上的。
⑧为实现这个愿望,父母亲拖着病体日夜劳作抚养我们,让我们兄弟姐妹三个都上了学。后来,因家里极度贫穷,除了姐姐主动辍学充当了母亲的帮手外,我们兄妹五人都上了学,也读到了大学。村里常有人夸我母亲:“杨菊英你真行,宁可苦死自己,也要让孩子念书!”
⑨我们兄妹几个,渐渐有了“出息”,也让父母在家乡有了点荣耀。但这“出息”,是父亲母亲以超常的辛劳给予我们的。在那些贫困艰难的岁月里,母亲常常哭泣,但她不愿让我们看到她哭泣。在我们有些“出息”后,她也时常流泪,但她流的是欣慰与幸福的泪水。
⑩母亲的皱纹成了我的伤痛,也许是我对母亲的艰辛理解得太深,我总怕端详她的脸,那日渐粗深的皱纹,让我看一眼就酸楚落泪。偶尔瞅那“沟壑”,我努力寻找答案:这纵横交错的道道皱纹,哪一道是因为我而被“刻”上去的?哪一道是因我吮吸她的乳汁而干枯的?我这样联想母亲的皱纹,除了痛楚,便是愧疚。
小时候我们是多么地不听话呀,调皮、贪玩,惹母亲生气……我后悔没有为母亲分担更多的苦累,后悔让她为我操太多心。母亲是为我们而衰老的。我长大后,常给母亲送去营养品,期望用这些高能量的补品去滋养她,使她的皱纹不再这样多,不再这么深。但这些营养品除了给她添点精神,并没有“填”平她的皱纹,她那布满脸部的深深皱纹依然那样清晰。看来,母亲的皱纹已成为岁月的痕迹,再也抹不掉了。
皱纹是生命燃烧后的残留,母亲脸上这越来越深、越来越多的“残留”,难道在摧灭她的生命之灯?每当这样想,总让我揪心伤痛。81岁的母亲重病后,蚯蚓般的皱纹由深变硬,看一眼就让人心如刀绞,我怕这无情的皱纹把母亲带走。
如今,母亲已离我远去,留在我心里的是那张笑起来满是皱纹的脸,那一道道纹路里盛着慈母的爱和牵挂,让我每忆起来,心中如划开了道道伤口,那伤口处又绽出爱的花朵。
(有删改)
1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的母亲是中国千千万万含辛茹苦、大爱无疆的母亲群体形象的典型代表。
B.本文第①段有总领全文、奠定感情基调和渲染气氛的作用。
C.本文第②段以物喻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甘愿牺牲自己,也要把孩子抚养成人的决心。
D.母亲脸上的皱纹是因苦难的生活和抚养6个孩子的成长并成才而“刻”上去的。
14.“我”观赏令箭荷花时,令箭荷花带给“我”哪些美丽与哀伤?由此“我”联想到了什么?请简要概括。(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
(1)母亲那时50出头,岁月的刀痕已刻在脸上,最突出的是眼角、嘴部的褶皱,像暴晒过的黄土地,渠沟交错。(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一道道纹路里盛着慈母的爱和牵挂,让我每忆起来,心中如划开了道道伤口,那伤口处又绽出爱的花朵。(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说说你对文章标题的理解。(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文言文,完成17-20题(14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节选自《管晏列传》)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1)曾益其所不能 曾:______________ (2)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______________
(3)鲍叔终善遇之 遇:______________ (4)及小白立为桓公 及:______________
18.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九 合 诸 侯 一 匡 天 下 管 仲 之 谋 也
19.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文告诉我们“磨难造就人才”,乙文中的管仲经历了哪些磨难?管仲的成功,还借助于
哪些外在因素?(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60分)
21. 只要拥有,哪怕点滴,用心珍惜,人生常乐。一段难忘的经历、一份温馨的情谊、一种独特的体验、一方自由的空间,乃至一本好书、一缕阳光、一个好心情……真的,拥有不在乎多少,在乎感知,在乎呵护。让我们为拥有而快乐吧!
请以《我拥有,我快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400
500
1000
答案: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40分)
1.(3分)D 2.(3分)A 3.(3分)C 4.(3分)B 5.(3分)C
6.(10分)(1)猎马带禽归(2)日暮乡关何处是(3)谁家新燕啄春泥(4)老骥伏枥(5)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6)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7)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7. (6分)
(1)(3分)美国 埃德加·斯诺 西行漫记
(2)(3分)示例:朱德;(1分)因为朱德天性极端温和,对一切大小事情都十分负责,喜欢跟兵打成一片,经常和他们说话,是一个非常平易的领导者。(2分)(写出人物,并结合人物的主要经历或主要性格阐述即可)
8.(9分)
(1)(2分)示例:重温诗歌经典
(2)(3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传承优秀传统品德,提高人文素养。
(3)(4分)示例:一曲曲动人心弦的诗词歌赋 传达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一章章精妙绝伦的经典佳作 激起我们仰慕先哲圣贤的情怀。
二、阅读(50分)
(一)(15分)
9.(3分)正直清高、与世无争、贞洁之士;文雅、洁白、廉洁、简朴、诚信;出污秽而不染、洁净、高洁。(能用文中关键词,6个即可)
10.(5分)采用了时间顺序,先后列举了“商周”“先秦到汉代”“汉晋时代”“自东汉魏晋时期起”这样的词语,依次介绍了蝉在不同时期的审美价值。(说明顺序2分,分析3分,意思对即可)
11.(4分)主要说明蝉是树木的破坏者,一生都对植物有害。举例子(引用)、列数字、打比方。(特点1分,说明方法3分)
12.(3分) A
(二)(21分)
13(3分)B
14. (6分)美丽:粉红的花朵娇嫩清新,如出水芙蓉般光洁鲜艳;(2分) 哀伤:令箭荷花的母体枯瘦苍白,没有“血色”,干瘪、丑陋。(2分) 由此,“我”联想到了被苦难生活折磨以及为抚养六个孩子而“刻”下满脸皱纹的母亲。(2分)
15(6分)
(1)(3分)运用外貌描写,(1分)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母亲眼角、嘴部的褶皱深、粗、多且无序的特点,写出母亲因生活的艰辛和岁月的摧残而在脸上留下了印记,(1分) 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愧疚之情。(1分)
(2)(3分)“盛着”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对“我们”的爱是以牺牲自己为代价的,母亲宁愿“苦死自己”,也要让孩子成长、成才和幸福。(1分) 表达了“我”对母亲无限的感激和无尽的思念之情。(1分)
16(6分)“皱纹里绽出的花”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新颖生动,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
点明了文章的行文线索,“皱纹”贯串了全文,揭示了文章的主旨;(2分) 表达了“我”对母
亲的愧疚、感激和思念之情。(2分)
(三)(14分)
17.(4分)(1)增加(2)拂,同“弼”,辅佐(3)对待(4)等到,到了。
18.(2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19.(4分)
(1)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有为。(2分)
(2)管仲被任用后,在齐国当政,齐桓公因此称霸天下。(2分)
20.(4分)磨难(2分):管仲贫困、管仲囚焉; 外在因素(2分):好友鲍叔牙在生活上的帮助,在危难时的推荐;齐桓公不计前嫌,量才而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