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解题方法大全——方法08_类比法 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物理解题方法大全——方法08_类比法 素材

资源简介

- 1 -
反比。对于由同一种物质构成的任何物体而言,其质量与体积之比是一个定值。公式
P=”是密度的定义式,也可用来量度物质的密度。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速度的定义是: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
程,叫做速度,其数学表达式为v=二。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是由运动物体本身
t
的性质所决定的,与其它一切外部的因素无关。所我们不能说物体的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
正比,与运动的时间成反比。对于同一个匀速直线运动,任何一段路程与它时间的比值是一
个定值。公式:=二是速度的定义式,也可用来量度物体的速度,
t
W
功率
功率的定义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完诚的功叫功率,其数学表达式为P=”。
t
一台机器的功率,即这台机器的做功本领,是由这台机器本身决定的,与这台机器做不做功,
故了多少功无关。因此,我们不能说机器的功率与它做的功成比,与做功的时间成反上比。对
于一台确定的机器来说所做的功和做功时间的比值是个定值。公式是功率P=W的定义
t
式,也可用来量度功率的大小
越料的越烧值燃料的燃烧值g可用公式q=二来量度,但不能说燃烧值与燃料燃烧
m
时放出的热量成正比,与燃料的质量成反比.因为燃料的燃烧值是由燃料本身决定的物理量,
与燃料有没有燃烧,燃烧了多少无关。对于任何一种确定的燃料来说,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与
然料质量之上比是一个定值。
比热比热的定义是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摄氏度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
Q
质的比热,可以用公式C=
来表示。比热也是表示物质固有的属性的物理量,与
m(t-ta)
物体的温度有没有变化,变化了多少;与物体内能有没有变化,变化了多少均无关。所以我
们不能说比热与物体放出的热量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及变化温度成反比。对于一种确定的
物质而言,比热是一个定值,无论温度变化多少,热量吸放多少,C=
Q
的比值都
m(t-t2
是不变的。
分析了这么多可以类上比的实例,发散思考、广泛联想、多方探求,然后再回到R=一这个
问题上,我们发现它们之间存在许多相似之处。电阻也是表示物质固有属性的物理量,表示
电路对电流阻碍作用这种特性。对于一段确定的电路来说,电路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电路
评折


>

思路分析
点评
思路分析
温度相等,试管中冰块不能吸收到热量,不能满足晶体熔化的条件,所以大试管中的冰,
点也不会熔化。答:选C
请再看下面一题:
题二:如图8一3所示,烧杯和试管里装的是水,用酒精灯加热。当烧杯中水沸腾时,
试管中的水能否沸腾,为什么?
这两题有何相似之处?
熔化和沸腾本是两个毫无关系的物态变化,但它们却有很多相似
之处:①都有固定的熔点或沸点②在熔化或凝固时都保持固定的温度③在熔
化或沸腾的过程中都需要继续加热。从以上角度来分析,以上两题中的冰或
图8一3
水都能达到熔点或沸点,都不能从外界吸热,故不能熔化或沸腾。这两题之间何其相似,故
采用类比的方法来思考,便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例4】一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在前一半路程中它的速度为20mWs,后来它以30mws
的速度走完了后一半程,那么该物体在这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对于此类习题,人们常常凭直觉做出草率的判断,认为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
平均值,这只是一种错觉。平均速度的真正含义却是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应该用总,路
程除以总时间求得。
【解】设一半的路程为S,则全部路程为2S。走前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是1=三,走
S
后一半路程用的时间是2=心。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y平=
色可得
2
”平
8色=
2s
2S
2v"2_2×20m/s×30ml/s
=24m/s
tět+t8+s
71十V3
20m/s+30m/s
答:该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24s。
本题最大的误区是,错把速度的平均值当作平均速度。而要正确的解答本题,还
需注意一下其中的技巧,即把t替换为s,然后的分相同的量S,得出只含有已知量的代
数式。本题还需要一定数学技巧。
与此题相类似的习题还有计算平均密度,平均此热等。如
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甲液体的密度为。甲,乙液体的密度为p乙,将两种液
体混合(混合后的体积的微小变体略去不计),则混合液的密度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