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北师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知识解读第1节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第1课时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相交线、平行线、补角、余角、对顶角的定义,知道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经历操作、观察、猜想、交流、推理等获取信息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量和图形的有关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方法予以解决.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对顶角、余角、补角的概念及应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难点:应用对顶角、余角、补角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第1节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第2课时教学目标:1.会用符号表示两直线垂直,并能借助三角板、直尺和方格纸画垂线. 2.通过折纸、动手操作等活动探究归纳垂直的有关性质,会进行简单的应用.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反之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数学的价值,通过“简单说理”体会数学的抽象性、严谨性.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会用符号表示两直线垂直难点:归纳垂直的有关性质,会进行简单的应用第2节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第1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的过程,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并能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来解决一些问题.会用三角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2.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探索、交流的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感受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两直线平行的条件,并能用其解决一些问题.难点:在具体图形中正确识别同位角.第2节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第2课时教学目标:1.会识别由“三线八角”构成的内错角和同旁内角.2.经历探索直线平行条件的过程,掌握利用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判别直线平行的结论,并能解决一些问题.3.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想象、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会识别内错角、同旁内角;能用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判别两直线平行.难点:在稍为复杂的图形中识别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第三节 平行线的特征 第1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学习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2. 经历探索平行线性质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能解决一些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平行线的性质。难点: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有条理的分析、表达第三节 平行线的性质 第2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2.熟练应用判定直线平行的条件和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判定直线平行的条件和平行线性质综合应用.难点是熟练应用判定直线平行的条件和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第四节 用尺规作角教学目标:1.能按照作图语言来完成作图动作,能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并了解它在尺规作图中的简单应用.2.能利用尺规作角的和、差、倍.3.能够通过尺规设计并绘制简单的图案.4.在尺规作图过程当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动手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能按作图语言来完成作图动作,能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难点:角的和、差、倍的作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