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运动的水分子》教案一、教材分析: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用微观的理论解释宏观现象是化学学科独有的思维方式。本节内容以学生身边最熟悉的物质----水为载体,联系生活实际中水的三态变化,这一典型的宏观现象,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分析得出结论:由于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状态变化。并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归纳概括出所有分子的共同特征。目的是帮助学生尽早建立起物质的微粒观,以便让学生能更深入地认识身边的物质。二、学情分析:要遵循教育原则,必须了解教育对象。从初三学生的认知能力上看,抽象思维日益占主要地位,但思维能力还有很大的局限性,还需要具体的形象做支柱。独立思考时容易出现片面性。学生刚接触微观世界,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结构和分析物质的变化有一定难度。我通过设计和精选有关的图片,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情感和智能。三、目标分析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我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和水的三态变化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2.学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二)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日常现象与课本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用课本理论来解释日常现象。 2.学会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世界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用宏观和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看待物质,树立物质世界的微粒观。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情景导入 欣赏一组图片 无论是江河、海洋、小溪,还是细雨、露珠、冰雪,虽然名称不同,状态不同,但它们都含有同一种物质,那就是水。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肉眼看不到的水分子是真实存在的吗?水可以流动,水分子是不是也在运动呢? 这节课我们学习运动的水分子。 【板书】运动的水分子 观看一段视频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29页“多识一点”《水分子存在的佐证》找出答案。 [过渡]这个实验不仅证实了水分子的存在,而且也说明了水分子是不断运 感悟自然界中的水和水的三态变化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阅读信息,找到答案: 水分子对花粉颗粒的不规则撞击,导致了花粉颗粒不停地做无序运动。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水出发,感知微观粒子的存在和运动动的 【板书】水分子→运动[过渡]我们知道水有三种状态,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简称:水的三态变化 【板书】水的三态变化 实验探究一:水的三态变化与水分子的运动之间的关系 [提出问题]同学们,水的三态变化与水分子的运动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观察液态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 实验器材: 具支试管、气球、试管夹、酒精灯 观察实验 你看到什么现象? 认真思考 水沸腾,气球鼓起。 展示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时的宏观现象,为探究微观原因做好铺垫。[猜想与假设]我们看到液态水变成气态水,体积明显增大,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可能发生什么变化?请同学们认真思考,大胆地给出猜想。 总结同学们的想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投影展示针对这个问题的其他猜想 学生猜想: 水分子变大了 水分子数目增多了 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 初步从微观角度认识宏观现象蕴含的微观原因到底哪种猜想正确呢 我们来收集证据加以验证。 [收集证据]播放微观动画视频。请大家认真观看这个微观动画,思考:一定量的水在三态变化过程中,水分子如何变化? 微观动画中向我们展示了水分子在不同状态时的变化,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通过分析水的三种状态可以看出水分子具有哪些特征? 【板书】水 能量 分 运动 子 间隔 观察微观动画 思考 汇报水分子的变化 固态的水,水分子时紧密有序排列的,不能自由运动。 液态的水,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很小,在一定程度上自由运动 气态的水, 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大,可以自由运动。 水的三种状态中水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 ,说明分子自身 有能量;分子之间有间隔。 借助微观动画,帮助学生理解水的状态变化时,水分子的变化情况。[结论与解释]根据收集的证据,你认为哪种猜想正确?并谈谈你判断的理由。 结合前面的分析,请大家对以上信息 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时,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加快,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 水分子的数目没有发生改变 认真思考,汇报交流。做出判断。 追问:水的三态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判断依据是什么?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定量的水,当它由固态变为液态,再由液态变为气态时,水分子的数目和大小不会改变,变化的只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和排列方式,这样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点拨学生从微观角度认识物理变化) 请同学们看到课本26页最后一段,阅读理解这个结论并圈出关键词。 水分子的数目和大小没有改变,变化的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和排列方式。 水分子的运动状态改变,但无论哪种状态,水分子总在不停地运动。 物理变化,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引导学生初步能用微观理论解释宏观现象产生的原因,认识物理变化的微观解释。[结论与解释]试管中的水加热沸腾,气球鼓起,如何从水分子运动的角度解释该实验的现象?提示一下:从水分子的能量、运动速率、分子间隔变化的角度加以解释。 (2个学生回答) 交流、讨论 在水加热的过程中,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加快,克服了水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离开液体表面,由液态变为气态。 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认识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结论与解释]同学们再看,实验结束后停止加热,发现鼓起的气球逐渐变小,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请从水分子运动的角度加以解释。 (2个学生回答) 通过以上实验探究,结合同学们的分析我们发现:水的三态变化是水分子能量、运动速率、间隔和排列方式的改变造成的(书写板书)。 认真思考,组织语言。 温度降低,水分子失去能量,运动减慢,由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靠近,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由气态变为液态。 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认识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举一反三。[表达与交流] 你能用分子的观点来解释这些现象吗?以上两幅图片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现象,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所给信息,同位之间互相交流,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这些现象。 (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同伴交流一下) 交流、讨论 太阳照射,水分子获得太阳光的能量后,运动加快,克服了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水由液态变为气态。 水遇到冷的锅盖,水分子失去部分能量,运动减慢,由 引导学生熟练运用分子运动的观点,从分子的能量、运动速率、间隔变化的角度来一般情况下,物质由气态到液态再到固态变化的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隔依次减少,也就是我常说的“热胀冷缩”,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结冰后的矿泉水瓶体积比常温时变大了,这是什么原因吗?找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冬天,人们为了防止室外的水管因水结冰而爆裂,会在水管上包裹保温层。 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靠近,于是聚集在一起,凝结成水滴 一定量的水由液态到固态变化时,由于水分子间的氢键(一种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水结成冰,冰为晶体,水分子排列有序,只能在固定的位置上运动,无法再自由地填充它们之间的间隔,造成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因此,将一定量的水冻成冰后体积会增大。 解释水状态变化的原因。 让学生感知水结冰后体积变大的微观原因,将知识理论与生活实际向结合,体会“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归纳总结] 通过以上对水的三态变化的解释,认识了水分子这种微粒,你对水分子有哪些认识? (引导,水的三态变化中,你能看到水分子的变化吗?结合数据说明 水分子还具有什么特点?) 我们将水分子的特征总结如下: 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水分子之间有间隔 水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水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板书】水分子的特征 水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水分子之间有间隔 水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 引导学生归纳水分子的特征,为认识分子的特征做好铺垫。[过渡]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它们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其他物质的分子是否也具有与水分子相似的特征呢? 实验探究二:分子的特征 实验1.酒精与水混合 实验2.品红在热水和冷水中溶解速度 (实验要求尽量详尽,比如观察混合后体积是否是20ml,观察品红溶解的速度) 小组内分工合作,完成实验 让学生通过观察宏观现象,思考现象蕴含的微观原因,进而揭示分子的特征。请小组内同学汇报实验现象和结论 引导:你能从分子的角度来解释一下吗?这说明分子具有什么特征? 正是由于分子之间有间隔,当水和酒精混合时,酒精分子和水分子相互运动到对方的间隔中去了,所以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ml。 [归纳总结]我们发现,不光水分子,其他物质的分子,也具有和水分子一样的特征,即(1)、(2)(3)(4) 实验1.两种液体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 原因:分子之间有间隔 实验2.烧杯中的水变红,热水中品红溶解的速度更快。 原因: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速度越快。 通过分析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分子的特征。[长话短说]关于分子的特征,我们就探究到这里,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大家分享一下。 总结、回顾 引导学生思考所学[总结] 思考回顾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形成网络。[学以致用] 1.把封闭在针管中的少量水煮沸,液态的水变成水蒸气,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发生的变化是( C ) ①水分子本身变大了 ②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 ③水分子数目增多了 ④水分子排列方式改变了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水的三态变化,发生的物理变化B.当水在固态时,水分子是不动的C.水的三态变化是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分子间隔和排列方式的改变造成的D.水蒸发时,分子获得能量,水结冰时,分子失去能量 利用水分子的特征解释下列现象。 认真审题、思考做答 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的主要知识要点,锻炼化学思维,培养表达能力。月季花香味扑鼻 湿衣服在通风且有阳光的地方更易晾干 挤压注射器内空气 小组内互相交流,汇报答案[布置作业] 完成《同步学习》21-22页“导学天地”、“探索新知”。【板书设计】 运动的水分子 (小间隔相互作用能量,运动) (水的三态变化) (变化) (分子的特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