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第三单元 7-2心中有数上职场 教案(PDF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第三单元 7-2心中有数上职场 教案(PDF版表格式)

资源简介

《心中有数上职场》教学设计
广州市培正中学 许爱日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7.2心中有数上职场
1.教学内容分析(分析本课时教学内容在单元中的位置,包括学习内容对发展学生核
心素养的功能价值,蕴含的正确价值观念等)
本课是选择性必修 2《法律与生活》第七课《做个明白的劳动者》第二框题。本
框题以劳动法为依托,阐述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以及劳动者的维
权途径等相关知识。明明白白工作,清清楚楚维权。
2.学情分析(分析学生与本课时学习相关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科能力水平、学
生兴趣与发展需求、发展路径等)
上一框题学生已经对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劳动合同的必备和可备用条款、订立
劳动合同的原则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本框题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的理解相对容易,
但对具体案例分析还是缺乏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目标确定(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学科核心素养,描述学
生经历学习过程后,应达成的具体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学生理解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增强依法维权的意识,学会用法
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认同依法享受权利的同时要承担主要义务,把法治作为学习、
生活、工作的准则和指南,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
靠法的良好治理环境,从而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法治意识、科学精神与公共参与核
心素养。
4.学习重点难点(确定重点和难点的原因分析、突破策略)
重点: 了解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劳动争议。
难点: 理解劳动者依法维权的途径和方式。
结合本课“探究与分享”活动的内容,根据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充分挖掘教材
资源,优化案例,将教材正文的知识性描述和案例的情境化表达联系起来,引导学生
走进案例、分析案例,以例引理,用理释例,在案例探究中突破重难点,了解有关劳
动的法律知识,做个明白的劳动者。
- 1 -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教学环节中呈现的学习情境、提出 (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 (从知识获得、能力提
驱动性问题、学习任务类型等) 中开展学习活动,与教的 升、学习态度、学习方
环节对应) 法、价值观念培育等方
面设计过程性评价的
内容、程序与工具等;
基于学生行为表现证
据判断学习目标的达
成度)
议题一:明明白白工作——法律规定的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环节一:
引导学生阅读和思考∶ 学生通过阅读思考:
阿秀所在的公司经常要求员工加班,一 1、评析材料中公司的做
天,公司接了一个大项目,由于时间紧、任 法。 能够准确提取有
务重,公司要求员工每天加班四小时,否则, 2、试着谈谈劳动者有哪 效信息并准确描述出
扣发当日工资。坚持几天后,阿秀觉得身体 些权利和义务。 来,基于法律相关规
不适,有一天只加班两小时就回家了。月底 在老师的引导下认识 定而不能依据生活经
发工资时发现,自己当天的工资竟被全部扣 到劳动者根据法律规定 验和个人直觉,进行
除。 有取得劳动报酬和休息 判断和分析。
休假的权利
设计意图(简要说明教学环节、学习活动等,组织与实施意图,说明活动对目标达成
和学生发展的意义,说明如何在活动中达成目标,关注课堂互动的层次与深度)
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并结合案例具体情境,分析公司侵犯了阿秀的哪些权利,初
步了解劳动者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教师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适时点拨,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归纳和提升,引导
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意识。
引导学生用法释例,所有的判断和分析应基于法律相关规定,而不能依据生活经
验和个人直觉,从而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 2 -
环节二:
引导学生阅读和思考∶
学生通过阅读思考:
某公司聘用王某后,多次要为王
1、你认为王某的声明 能根据相关法律作
某缴纳社会保险,都被王某拒绝,王
有效吗?
某还主动写下“本人自愿不缴纳社会 出理性分析,教师根据
保险费,由此产生的所有后果由本人 2、公司能否以此为由学生的回答给予鼓励和
承担,与公司无关”的声明,于是, 拒绝承担责任。 肯定式的评价,激发其
公司没有为王某缴纳社会保险费。几 积极参与课堂的热情与在老师的引导下认识
个月后,王某在上班途中因交通事故 活力。到劳动者根据法律规定
致残,要求公司给予其因公残疾的相 有取得劳动享有社会保
关待遇,公司以王某的声明为由,拒 险和福利的权利。
绝按照工伤保险待遇给予赔偿,双方
为此发生争议。
设计意图:
环节中“探究与分享”介绍了王某拒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由于工伤却无法得到公
司给予相关待遇的案例,引导学生明确劳动者有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知道缴
纳社会保险费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义务,理解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是保护自身劳
动权益的重要途径。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法治与自由的关系:自由不是随心所欲,法治规定了自由的界
限,法律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侵害;在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有
秩序才有幸福。
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用辩证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充分认
识到,建设法治社会,法律既是保护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环节三:
引导学生阅读和思考∶
某公司员工易某上班时在办公室 学生通过阅读思考:
玩电脑游戏,被部门领导通报批评,此 支持易某的主张还 能根据相关法律作
后易某又两次在上班期间擅自离岗。公 是公司的主张?为什出理性分析,教师根据
司人事部对易某作出记过三次的决定。 么? 学生的回答给予鼓励和
两个月后,公司以易某12个月内累计三
次过失为由,解除与易某的劳动合同。 在老师的引导下认识
肯定式的评价,激发其
易某认为公司解除劳动合同违法,要求 到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
积极参与课堂的热情与
公司支付赔偿金,公司则提出《员工日 义务。 活力。
常管理奖惩条例》中明确规定,若员工
12个月内累计三次记过,则公司可以解
- 3 -
除劳动合同。易某已阅读该条例并签
字,承诺自愿遵守,故公司拒绝支付赔
偿金。
设计意图:
环节中的“探究与分享”介绍了易某因屡次违反公司《员工日常管理奖惩条例》而被
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劳动者应当履行的义务,理解劳动者不履行义务
的法律后果,明确劳动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知道无论是享受权利还是履行义务,都是为了
最大限度保护和满足劳动者的利益。
加强价值观的引导,引导学生认识劳动的价值和履行劳动义务的意义,树立正确的劳
动观念,以热爱劳动为荣,爱岗敬业,做合格的劳动者。
议题二:清清楚楚维权——劳动争议解决方式有哪些?
环节四:
引导学生阅读和思考∶
某餐厅开业前公开招聘,蔡某与其签 学生通过阅读思考:
订了三年劳动合同。由于餐厅竣工日期 人民法院为什么不 能根据相关法律作
一拖再拖,蔡某只好在家等候上班。通 支持蔡某直接起诉维 出理性分析,教师根据
知三个月后,蔡某得知餐厅因拖欠工程 权? 学生的回答给予鼓励和
款暂时无法开业,且在家等候期间不发
工资。蔡某找到餐厅经理表示,一个月 在老师的引导下认识 肯定式的评价,激发其
后,如果餐厅还不开业,就解除劳动合 到劳动者应当如何依法 积极参与课堂的热情与
同。一个月后,餐厅仍未开业。蔡某提 解决劳动争议。 活力。
交解除劳动合同的书面申请,但餐厅不
同意解除,并拒绝交出蔡某的档案。蔡
某决定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解除劳
动合同并返还档案,被人民法院裁定驳
回起诉。
设计意图:
环节中“探究与分享”介绍了蔡某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劳动争议而被人民法院裁定驳
回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知道劳动争议仲裁一般是劳动争议进
入司法审理的前置程序,即不经劳动争议仲裁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进一步了解在实
现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的过程中如何运用法律手段应对纠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4 -
6.板书设计(板书完整呈现教与学活动的过程,最好能呈现建构知识结构与思维发展的路
径与关键点)
7.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关注作业的针对性、预计完成时间,发挥作业对复习巩固、引
导学生深入学习的作用;包括基础达标、拓展提升、开放实践等类别)
1.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
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劳动者患上职业病,这表明
其所在的用人单位侵犯了劳动者( )
A.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B.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C.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D.休息休假的权利
答案:C
解析:劳动者患上职业病,说明用人单位侵犯了劳动者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故
C符合题意。A、B、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 5 -
2.古文《卖油翁》中的卖油翁能使油从钱孔入而钱不湿,其原因很简单,“无他,唯手熟耳”。
这启示我们,作为劳动者必须履行的义务是( )
A.完成劳动任务 B.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C.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D.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
答案:D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首先要清楚题的设问是必须履行的义务,其次要从题干中把握关键
信息,即“唯手熟耳”。A、B都没有体现,C是劳动 者的权利,D符合题意。
3.伴随着劳动法律法规越来越健全和劳资双方维权意识的增强,依法维权已成为主流。人社
部发布《“互联网+调解仲裁”2020行动实施计划》明确指出,到 2020年,要实现功能完备、
运行高效、服务优质、监督有力的调解仲裁信息化网络基本建立,基本实现线上办案全覆
盖,网上调解仲裁服务普遍开展。从劳动者的角度来看,“互联网+调解仲裁”的优势在于
( )
①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直接产生冲突
②可以起到普法作用,杜绝劳动者不理性的极端维权现象
③可以减少多次对簿公堂的麻烦,降低维权成本
④可以有效解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所有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从劳动者的角度来看,“互联网+调解仲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劳动者与用人
单位直接产生冲突,可以减少多次对簿公堂的麻烦,降低维权成本,①③符合题意。“杜
绝劳动者不理性的极端维权现象”说法过于绝对,②错误。“解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
的所有矛盾”说法过于绝对,④错误。
4.李某在某家具厂工作时,不慎从脚手架上跌落下来,住院治疗一共花费了 2万多元,但该家
具厂一直拒绝支付医疗费用。此时,李某可以采取的维权方式有( )
①找人把家具厂的家具搬走以抵医疗费用
②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 6 -
③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④请求政府部门进行调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材料中李某在某家具厂工作时不慎从脚手架上跌落下来,住院治疗一共花费了 2万
多元,但该家具厂一直拒绝支付医疗费用,李某可以请求政府部门进行调解,还可以向劳
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②④说法正确。①的维权方式不合法,排除。③中“行政诉
讼”说法错误,应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5.2019年 7月,大学生小王利用假期时间与某教育培训中心签了聘用协议。按照协议的工
资标准,他应该拿到 3700元,但打工结束时,工资却“缩水”了,只拿到 1000元,之后再也联
系不到该培训中心的负责人。面对这种情况,小王应( )
①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②与用人单位协商和解
③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④在不服仲裁时向人民法院提起劳动争议诉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答案:D
解析:材料与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无关,①排除。小王联系不到该培训中心的负责人,故
无法与用人单位协商和解,②排除。小王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在对劳动
争议仲裁不服后可向人民法院提起劳动争议诉讼,③④正确。
- 7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