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陆地水体——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寒假作业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陆地水体——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寒假作业

资源简介

(7)陆地水体——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寒假作业
读某河流中游湖泊在一次洪水过程中,入、出湖径流量变化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体现湖泊蓄洪作用的时段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湖泊水位最高时刻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读某水库流入水量和流出水量是在一年中的变化情况图,回答下列题。
3.该水库蓄水的最高水位出现在( )
A.5月 B.6月 C.9月 D.10月
4.该水库的流入水量最大值出现在( )
A.6月 B.7月 C.8月 D.9月
巴尔喀什湖(下左图)是中亚干旱区的典型内陆湖,具有湖泊面积大、水深相对较浅的特点,拥有丰富的湿地和水生动植物资源,水源主要来自伊犁河。下右图示意1961~2020年巴尔喀什湖水量平衡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甲、乙、丙分别代表( )
A.入湖径流量、蒸发量、降水量 B.降水量、蒸发量、入湖径流量
C.入湖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 D.降水量、入湖径流量、蒸发量
6.20世纪70年代巴尔喀什湖地下水变化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对湖泊大量补水 B.降水减少 C.蒸发加剧 D.上游修建水库
南宁市那考河以前河道沿岸有40个污水直排口,水质多为劣五类,行洪不畅,经常造成上游内涝。经过近两年整治改造后,原本泛着黑水的小河沟如今华丽变身。读那考河整治前后对比图,完成下面小题。
7.那考河上游内涝发生几率低的月份是( )
A.1~3月 B.4~5月 C.6~8月 D.9~10月
8.那考河生态综合整治主要是为了( )
A.净化水质,减轻内涝 B.调节南宁市的局部小气候
C.疏浚河道,发展航运 D.增加居民休憩的景点
俄罗斯东部的阿纳德尔河发源于山地高原,上游河谷狭窄,中下游河流具有平原河流的特性,河口存在巨大的水下溺谷(原河谷被海水淹没),该溺谷呈V形。下图为阿纳德尔河中下游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阿纳德尔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
A.融雪和雨水补给 B.地下水和雨水补给
C.冰川和雨水补给 D.融雪和地下水补给
10.推测影响溺谷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壳运动 B.河道形态 C.岩石性质 D.海浪侵蚀
江心洲系河流中的沙洲,由河流携带的泥沙沉积而成。一些江心洲具有特别的利用价值,如湘江橘子洲。下左图为我国某河流河道示意图,图中甲为一江心洲;右图为该江心洲一年内面积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该河流的补给类型主要包括( )
①大气降水
②冰川融水
③季节性的冰雪融化
④湖泊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2.对于该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江心洲常发育在河流上游水流较快的地方
B.江心洲洪水期一定会被淹没
C.若P河道为该河主航道,则该河段的流向为西北流向东南
D.若在河流上游修筑水坝,则江心洲面积增长速度减慢
温跃层是水体以温度分层时温度梯度最大的一层,温跃层上面为湖面温水层,下面为湖底静水层。温跃层对湖泊和水库的水体运动和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洋河水库是秦皇岛市的水源地。下图为洋河水库(湖泊)不同日期的水温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温跃层出现最明显的日期及其对应的厚度是( )
A.8月17日,3m B.8月17日,5m C.9月28日,5m D.11月11日,10m
14.作为水源地,秋季洋河水库要做好水质监测,主要是因为( )
A.水库水量增加 B.浮游植物减少
C.水体发生对流运动 D.生活污水增多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鄱阳湖与长江径流量存在互补关系,鄱阳湖输沙量受径流量影响,2003年三峡大坝开始蓄水。下图为鄱阳湖湖口水文站出湖沙量与径流量的时间变化特征示意图。
(1)描述1980~1990年鄱阳湖出湖沙量的季节分布特征。
(2)说明鄱阳湖出湖沙量峰值与径流量峰值不同步的原因。
(3)与1980~1990年相比,分析2003~2010年都阳湖出湖沙量在7~9月增加的原因。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湖泊蓄洪时段,入湖径流量大于出湖径流量。根据图示曲线,体现湖泊蓄洪作用的是①③时段,C正确。
2.答案:B
解析:根据图示曲线形态,乙时刻之前,入湖径流量大于出湖径流量,说明湖泊水位一直上升;乙到丙时段,出湖径流量大于入湖径流量,说明湖泊水位下降;丙到丁时段,入湖径流量大于出湖径流量,说眀湖泊水位又开始上升,但此时段入湖径流量较乙时刻之前小,出湖径流量较乙时刻之前大。所以湖泊水位最髙时刻是乙,B正确。
3.答案:D
解析:根据流入量和流出量的对比,当流入量超过流出量时,水位上涨,所以在流入量超过流出量持续期结束时水位最高,图中从5月—6月持续上涨,7月略有下降,8—10月又持续上涨,所以该水库蓄水的最高水位出现在10月,D正确。故选D。
4.答案:A
解析:从流入量的月变化分析,该水库的流入水量的峰值出现在6月,所以最大值出现在6月,A正确。故选A。
5.答案:C
解析:巴尔喀什湖位于中亚干旱区,湖区降水量较小;湖水水源主要来自伊犁河,伊犁河上游山地降水与冰雪融水多,入湖水量较大;不同年代,巴尔喀什湖的蒸发量一直相对稳定,且数值较大,因此丙代表蒸发量,甲代表入湖径流量,乙代表降水量。
6.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相较于其他年代,20世纪70年代巴尔喀什湖的蒸发量和降水量没有明显变化,入湖径流量减少较多。对湖泊大量补水会导致地下水位升高,地下水位变化为正值,与图示不符;上游修建水库会导致入湖径流量减少,地下水减少。
7.答案:A
解析:该地为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一般是夏季潮湿,而冬季稍显干燥,干湿季节分明。夏天比冬天长得多,炎热时间较长。春秋两季气候温和,集中的雨季是在夏天,内涝是指短时间内汇水量较大,结合选项,该地广3月降水较少,内涝发生几率较低,A正确。故选A。
8.答案:A
解析:结合材料可知,那考河位于南宁市,为广西省会城市,该河水质多为劣五类,且内涝严重,可以推出那考河生态综合整治是主要为了净化水质,减轻内涝,A正确;经过整治,那考河附近环境得到了改善,有利于对局部小气候的改善及增加居民休憩景点,但不是主要目的,BD错误;该河行洪不畅,河道弯曲,航运价值不高,C错误。故选A。
9.答案:A
解析:夏季,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带来较丰富的降水,冬季,由于气温低,降水以降雪为主,积雪量大,春季,积雪融化补给河流,故其补给主要为融雪和降水,A正确;上游地势高,地下水难以补给,中下游河道有平原河流特征,河床浅,地下水难以补给,该河流的年流量较大,地下水补给小,BD错误;河流发源地,海拔高、纬度高,冰川融化量小,补给量很少,C错误,故选A。
10.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中下游有平原河流的特征,但河口存在巨大的水下溺谷,其形成可能是河口地壳下降,流水下切,形成V形谷地,后海平面上升,被海水淹没,A正确;河道形态正常状态下河口不会出现溺谷,B错误;平原河道,下蚀较弱,正常状态不会形成V形谷,与岩石性质无关,C错误;海浪侵蚀不会形成V形谷,D错误,故选A。
11.答案:B
解析:河流水位高,则江心洲面积较小,根据右图信息可知,江心洲面积在春季和夏季相对较小,表明该地区春季和夏季河流水位较高,所以该河流存在大气降水(夏季)和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①③正确。冰川融水补给主要发生在夏季,且受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上升起伏相对和缓,则江心洲面积变化相对和缓,与图示信息不符,②错误。受湖泊水补给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小,江心洲面积变化小,④错误。故选B。
12.答案:D
解析:江心洲是河流携带泥沙沉积而成,多发生在河流中下游水速较慢的地方,A错误。该江心洲发育面积较大,在洪水期依然有部分江心洲出露,并非一定被淹没,B错误。若P河道为河流主航道,则表示P河道水深更深,受流水侵蚀更强,该河道位于我国,河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P河道水深更深,表明河流大致自东向西流,C错误。若在该河流的上游修筑水坝,水坝拦截泥沙,使得水坝下游河段泥沙沉积减弱,则江心洲面积增长速度减慢,D正确,故选D。
13.答案:A
解析:8月17日的温跃层出现在水深2~5m处,厚度为3m;9月28日温跃层不明显,出现在水深4~7m处,厚度为3m;11月11日上下层水温差异不大,温跃层消失。故A正确。
14.答案:C
解析:水量增加能使水质得到一定程度的净化,不是做好水质监测的原因;夏季由于温跃层的存在,底层的营养盐类不能被带到表层,浮游植物数量少,而秋季温跃层会消失,营养物质进入水上层,为浮游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条件,浮游植物增多;秋季温跃层消失,上下层湖水发生对流,会将水库(湖泊)底部大量未分解的有机质突然翻至整个水层中,造成水质恶化;生活污水增多并不只是在秋季。故C正确。
15.(1)答案:7~9月出湖沙量为负值(或出湖水量小于入湖沙量);9月~次年7月出湖沙量为正值(或出湖水量大于入湖沙量);3~4月出湖沙量最大。
解析:由右图1980-1990年鄱阳湖出湖泥沙时间变化曲线可以发现,鄱阳湖出湖泥沙量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变化;总体来说,冬春季节多,夏秋季节少;其中3月份出湖泥沙量最大,7-9月份,出湖泥沙量为0。
(2)答案:3~4月长江处于枯水期,水位最低,鄱阳湖补给长江,出湖沙量最多;5~8月虽然鄱阳湖径流量较大,但此时长江水位逐渐升高,受江水顶托作用,出湖泥沙量减少。
解析:因为鄱阳湖的泥沙大都来自其他河流,当长江流域出于枯水期时,鄱阳湖补给长江,所以泥沙量较大;但随着雨季的到来长江水位上升,反过来补给鄱阳湖,导致出沙量减少,而流量随着降水而变大,出现不同步情况。
(3)答案:1980~1990年,7~9月长江水位高于鄱阳湖水位,长江水挟沙倒灌补给鄱阳湖,鄱阳湖出湖沙量为负值;2003年以后,三峡大坝开始蓄水,7~9月长江水位下降,对鄱阳湖水顶托作用减弱,鄱阳湖水位高于长江,出湖沙量增多(为正值)。
解析:从图中可知,7-9月为长江汛期,河流水位高,此时长江水补给湖泊,长江水携泥沙入湖,出湖输沙量小,但2003年三峡大坝开始蓄水,导致长江水位降低,鄱阳湖储水量变多,因此输沙量变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