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专题6 数列的奇、偶项问题(学案)-2023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讲义(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拓展专题6 数列的奇、偶项问题(学案)-2023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讲义(含解析)

资源简介

拓展专题6 数列的奇、偶项问题
探究1:等差或等比奇偶项问题
【典例剖析】
例1.(2022·江苏省南京市联考) 已知等比数列的首项为,项数为奇数,其奇数项之和为,偶数项之和为,这个等比数列前项的积为,则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变式训练】
练1-1(2021·山东省济南市模拟) 已知等差数列的项数为奇数,其中所有奇数项之和为,所有偶数项之和为,则该数列的中间项为( )
A. B. C. D.
练1-2(2022·广东省深圳市期中·多选) 己知数列的前项和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则是等差数列
B. 若是等差数列,且,,则数列的前项和有最大值
C. 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前项中,偶数项的和与奇数项的和之比为,则公差为
D. 若是等差数列,则三点、、共线
【规律方法】
常用结论:
1.等差数列的奇数项、偶数项各自组成一个新的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奇数项、偶数项各自组成一个新的等比数列,公比都是;
2.①在项数为奇数的等差数列中:,;
②在项数为奇数的等比数列中:;
3.①在项数为偶数的等差数列中:,,;
②在项数为偶数的等差数列中:.
探究2:数列中连续两项和或积的问题
【典例剖析】
例2.(2022·广东省联考) 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满足,,.
求的通项公式;
设数列满足,,,按照如下规律构造新数列,,,,,, ,求的前项和.
【变式训练】
练2-1(2022·江苏省泰州市月考) 设数列的前项和为,,且,若,则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练2-2(2022·广东省广州市模拟) 已知数列满足,,,,且是,的等比中项.
求的值;
求数列的前项和.
【规律方法】
递推公式为或的形式,通常考查求通项公式或数列求和.
①求通项公式:寻找的关系
如,可构造隔项等差数列:两式相减得;
如,可构造隔项等比数列:两式相除得
②求前项和:求出通项公式,则;或者利用,可直接并项求和.
探究3:正负项交替类型
【典例剖析】
例3.( 2022·青海省西宁市一模) 已知数列,满足,,.
证明:是等比数列;
求数列的前项和.
【变式训练】
练3-1(2022·重庆市月考·多选) 已知数列满足:,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数列的前项和为定值 D. 数列的前项和为定值
练3-2(2022·湖北省鄂东南三校联考) 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对任意,有,且
,数列满足.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求数列的前项和.
【规律方法】
数列的递推公式和通项公式中会含有,需要讨论的奇偶,使转化为1或-1.
1.通项公式中含有:
①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乘以,可用并项求和法求数列前项的和;
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中含有,其前项和可写成分段的形式,考查最值问题;
如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则其前项和为,求的取值范围:分奇偶,讨论求出取值范围.
③裂项相消法求和
如,求和时通过实现正负交替.
2.递推公式中有:寻找间隔两项之间的关系
如为奇数时,;为偶数时,得到相邻两个奇数项或偶数项的关系.
探究4:奇数项偶数项分段类型
【典例剖析】
例4.( 2022·天津市月考) 已知等比数列的公比,且满足,,数列的前项和,.
Ⅰ求数列和的通项公式;
Ⅱ设,求数列的前项和.
【变式训练】
练4-1(2022·湖北省黄石市联考·多选) 已知数列满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练4-2(2022·江苏省徐州市联考) 已知数列是等差数列,它的前项和为,数列是等比数列,,,,,.
Ⅰ求数列和的通项公式;
Ⅱ若,设数列的前项和为,求.
【规律方法】
形如的结构,可分为两种情况:
1.邻项等差、等比数列:
如已知将用或替代:当时,;当时,构造出以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求出的通项公式,再求出.
另一种是数列与其他数列的关系,如,求出其他数列的通项公式,再求出的通项公式.
共5页/第5页拓展专题6 数列的奇、偶项问题
探究1:等差或等比奇偶项问题
【典例剖析】
例1.(2022·江苏省南京市联考) 已知等比数列的首项为,项数为奇数,其奇数项之和为,偶数项之和为,这个等比数列前项的积为,则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解析】设共有项,由题意:
,,


因为,所以当或时,的最大值为.
故选:.
【变式训练】
练1-1(2021·山东省济南市模拟) 已知等差数列的项数为奇数,其中所有奇数项之和为,所有偶数项之和为,则该数列的中间项为( )
A. B. C. D.
【解析】设该数列为,共有项,其中间项为第项,
依题意,①
,②
①-②可得,
即中间项的值为.
故选:.
练1-2(2022·广东省深圳市期中·多选) 己知数列的前项和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则是等差数列
B. 若是等差数列,且,,则数列的前项和有最大值
C. 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前项中,偶数项的和与奇数项的和之比为,则公差为
D. 若是等差数列,则三点、、共线
【解析】项,时,,时,,
当时,,所以,不是等差数列;所以不正确;
项,由已知可得,,又,所以,,所以,有最大值;所以B正确;
项,由已知可得,偶数项和为,奇数项和为,两者作差为,所以;所以C正确;
项,设三点分别为,,,,则,,.
则,,,所以三点共线.所以D正确;
故选:.
【规律方法】
常用结论:
1.等差数列的奇数项、偶数项各自组成一个新的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奇数项、偶数项各自组成一个新的等比数列,公比都是;
2.①在项数为奇数的等差数列中:,;
②在项数为奇数的等比数列中:;
3.①在项数为偶数的等差数列中:,,;
②在项数为偶数的等差数列中:.
探究2:数列中连续两项和或积的问题
【典例剖析】
例2.(2022·广东省联考) 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满足,,.
求的通项公式;
设数列满足,,,按照如下规律构造新数列,,,,,, ,求的前项和.
【解析】由,得,
两式相减得,即,
所以
因为,所以,
所以,,
又当时,,适合上式.
所以,;
因为,,
所以,
又,所以,
所以数列的偶数项构成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故数列的前项的和


所以数列的前项和为
【变式训练】
练2-1(2022·江苏省泰州市月考) 设数列的前项和为,,且,若,则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解析】,

是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当为偶数时,无解,
当为奇数时,,
,又,
,即,
即,又为奇数,故的最大值为.
故选:.
练2-2(2022·广东省广州市模拟) 已知数列满足,,,,且是,的等比中项.
求的值;
求数列的前项和.
【解析】由,可得,,,,
所以,,,.
因为是,的等比中项,所以,
即,则,
又,所以.
由知.
当为偶数时,
当为奇数时,

综上所述,,.
【规律方法】
递推公式为或的形式,通常考查求通项公式或数列求和.
①求通项公式:寻找的关系
如,可构造隔项等差数列:两式相减得;
如,可构造隔项等比数列:两式相除得
②求前项和:求出通项公式,则;或者利用,可直接并项求和.
探究3:正负项交替类型
【典例剖析】
例3.( 2022·青海省西宁市一模) 已知数列,满足,,.
证明:是等比数列;
求数列的前项和.
【解析】证明:由题意,可知,
即,

数列是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解:由知,,
则,

①当为奇数时,

②当为偶数时,


【变式训练】
练3-1(2022·重庆市月考·多选) 已知数列满足:,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数列的前项和为定值 D. 数列的前项和为定值
【解析】数列满足:,
取,得,,故A正确;
取,得,又,
两式相减,得,故B错误;
由题知,①
,②
,③
②-①,得,
②+③,得,
为定值,题中条件只限制,
的值不确定,前项和无法确定,故C错误;
前项中奇数项有项,相邻两项的和确定,故这项的和确定,
同理个偶数项的和确定,故前项的和确定,故D正确.
故选:.
练3-2(2022·湖北省鄂东南三校联考) 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对任意,有,且
,数列满足.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求数列的前项和.
【解析】由题意得,,①
时,,得到.
时,,②
①-②,得到,整理得,,
,所以,即
数列是以为首项,公差为的等差数列.
即,
,,即.

问题可以看成是数列和数列的前项的和
为偶数时,数列的前项的和是

为奇数时,数列的前项的和是

数列的前项的和是
所以,.
【规律方法】
数列的递推公式和通项公式中会含有,需要讨论的奇偶,使转化为1或-1.
1.通项公式中含有:
①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乘以,可用并项求和法求数列前项的和;
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中含有,其前项和可写成分段的形式,考查最值问题;
如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则其前项和为,求的取值范围:分奇偶,讨论求出取值范围.
③裂项相消法求和
如,求和时通过实现正负交替.
2.递推公式中有:寻找间隔两项之间的关系
如为奇数时,;为偶数时,得到相邻两个奇数项或偶数项的关系.
探究4:奇数项偶数项分段类型
【典例剖析】
例4.( 2022·天津市月考) 已知等比数列的公比,且满足,,数列的前项和,.
Ⅰ求数列和的通项公式;
Ⅱ设,求数列的前项和.
【解析】Ⅰ依题意,由,,可得

解得,,
,,
对于数列:当时,,
当时,,
当时,也满足上式,
,.
Ⅱ由题意及Ⅰ,可知
当为奇数时,,
当为偶数时,,
令,,则



两式相减,可得






【变式训练】
练4-1(2022·湖北省黄石市联考·多选) 已知数列满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析】对于,由题意,
,故A正确;
对于,当为奇数,,
当为偶数,,
当为奇数,则为偶数,可得,


,即当为偶数时,
,故B错误;
对于,有,
两式相加可得:,即,故C正确;
,故D正确.
故答案选:.
练4-2(2022·江苏省徐州市联考) 已知数列是等差数列,它的前项和为,数列是等比数列,,,,,.
Ⅰ求数列和的通项公式;
Ⅱ若,设数列的前项和为,求.
【解析】Ⅰ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等比数列的公比为,
则由得
解得
所以,.
Ⅱ由,得,



【规律方法】
形如的结构,可分为两种情况:
1.邻项等差、等比数列:
如已知将用或替代:当时,;当时,构造出以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求出的通项公式,再求出.
另一种是数列与其他数列的关系,如,求出其他数列的通项公式,再求出的通项公式.
共10页/第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