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12 数列求和及其综合应用探究1:裂项相消法【典例剖析】例1.(2022·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联考) 已知递增的等差数列满足:,且,,成等比数列数列满足:,其中为的前项和.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Ⅱ设,为数列的前项和,是否存在实数,使得不等式对一切恒成立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变式训练】练1-1(2022·江苏省南通市月考) 已知等差数列满足,,其中是数列的前项和.求数列的通项;令,证明:.练1-2(2022·山东省潍坊市联考) 已知数列满足,,记为数列的前项和,则( )A. B. C. D.【规律方法】数列求和就是通过观察分析数列的类型,变形得出熟悉的等差、等比数列,或者构建出数列的模型,找到求和的方法. 裂项相消法较为灵活,一方面对数列的通项公式进行裂项求和,故要熟悉常见的裂项的形式;另一方面对于本来无法裂项的数列,进行适当放缩使数列可进行裂项求和.技巧策略:(1)常见的裂项相消法主要是将数列的通项分解成两个式子(或多个式子)的差的形式,借助裂开的项进行合理抵消,方便运算;(2)裂项相消中要注意抵消了哪些项,保留了哪些项,不要出现遗漏或增加;(3)消项规律:对称抵消(消项后前边剩几项(或第几项),后边就剩几项(或倒数第几项)).常见方法有:1.常见的裂项形式:要注意消项的规律具有对称性,即前剩多少项则后剩多少项.①若为等差数列,则,即分母为同一个等差数列中的两项相乘即可裂项;②; ③;④;⑤;⑥;⑦;⑧;2.放缩后裂项①;②;③;④.探究2:并项求和【典例剖析】例2.(2022·广东省模拟) 已知数列的各项均不为零,为其前项和,且.证明:若,数列为等比数列,,求数列的前项和.【变式训练】练2-1(2022·江苏省苏州市联考) 已知数列各项均为正数,且,.求的通项公式;设,求.练2-2(2022·重庆市模拟) 已知函数其中在区间上单调递减.求出的取值范围将的图像向左平移个单位就得到函数的图像,记,若恰为偶函数,求数列前项和的表达式.【规律方法】并项求和法适用范围:数列不能直接求和, 但是可以将几项进行求和(类似于周期性质),然后再进行整体求和.①当数列中常含有或者等符号时,则其项常常体现为正负项间隔出现,此时常将相邻的正负两项(或三项等)并成一组,然后求和,或者考虑将数列分组为奇数项数列和偶数项数列,然后采用分组求和法;②当数列中含有的形式,或者的形式,将两项或三项的和并成一项, 构成一个新的数列再求和, 再由新数列的通项公式选择合适的求和方法.探究3:数列求和的其他方法【典例剖析】例3.( 2022·福建省泉州市期中) 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求证:是等差数列;用表示,中的最大值,若,,求数列的前项和.【变式训练】练3-1(2022·广东省月考) 已知等差数列中,,设函数,记,则数列的前项和为( )A. B. C. D.练3-2(2022·浙江省模拟) 已知数列与满足,,且.设,,求,并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设为的前项和,求.【规律方法】常用的数列求和方法:直接利用两个特殊数列(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列举法、分组转化法、并项求和法、错位相减法、裂项相消法、倒序相加法.①列举法:列举法主要应用于数列项数较少的数列求和问题,通过列举出数列中的各项后加以数列求和.而在实际解题过程中,若一直没有想到其他思路,也可以借助列举法来思考,在列举法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与归纳,再采用合适的方法来处理.②倒序相加法:若一个数列的首项、尾项能构建出特殊的关系,则可以反向构建关系,先把数列倒着写一遍再和原来的数列相加,从而得到题中所证或所求.③分组求和法:当所求解的数列本身不是特殊数列,而通过适当拆分并重新组合后,可以分成若干个特殊数列,分别求和.④错位相减法:对一个由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对应项之积组成的数列的前项和问题,常用错位相减法求和.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求数列的前项和,其中、分别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等式两端同时乘以公比后进行错位相减,再利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加以转化即可.探究4:数列求和的综合问题【典例剖析】例4.( 2022·江苏省南京市联考·多选) 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则A. B. C. D.【变式训练】练4-1(2022·广东省佛山市模拟) 某科技研发公司年全年投入的研发资金为万元,在此基础上,计划每年投入的研发资金比上一年增加,则该公司全年投入的研发资金开始超过万元的年份是( )参考数据:,,,A. 年 B. 年 C. 年 D. 年练4-2(2022·江苏省模拟) 若一个数列的第项等于这个数列的前项的乘积,则称该数列为“积数列”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是一个“积数列”,且,则当其前项的乘积取最大值时的值为( )A. B. C. 或 D. 或练4-3(2022·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联考) 已知函数.若,求函数在上的单调区间求证:.【规律方法】将函数、导数、数列、不等式结合的综合问题是近年来高考的热门题型.常见的综合类型有:①数列间的综合;②将问题化归为基本数列的求和问题;③数列与其他知识的综合(函数方程、不等式、导数、解几、新情景问题等).考查的思路方法:1.数列与函数的综合问题:常以基础知识的考查为立足点,以函数关系引入数列中的量,然后转化为方程,最终归结为等差或等比数列问题.2.数列是特殊的函数,要多利用函数思想解决数列问题.数列的单调性、最值问题都可以利用把,看作是的函数求解.3.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问题:通常是由等差、等比进行复合变形后得到的新数列的求和问题,解答时需要合理变形,常用到放缩法.4.数列与三角、解析几何、概率等都可以综合在一起考查,关键是构造数列,而后用数列知识解决即可.5.数列与实际问题:建立有关等差、等比数列或递推数列的模型,再利用数列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常见的有利息、产量、降升价、繁殖与增长率或降低率,分期付款、期货贸易等等.共7页/第1页专题12 数列求和及其综合应用探究1:裂项相消法【典例剖析】例1.(2022·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联考) 已知递增的等差数列满足:,且,,成等比数列数列满足:,其中为的前项和.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Ⅱ设,为数列的前项和,是否存在实数,使得不等式对一切恒成立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析】Ⅰ设的公差为,由,,成等比数列得,则,所以,.因为,①当时,当时,,②①-②得,,所以是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所以;Ⅱ,显然,所以,由得,故显然恒成立,且当时,,所以存在唯一实数使得不等式对一切恒成立. 【变式训练】练1-1(2022·江苏省南通市月考) 已知等差数列满足,,其中是数列的前项和.求数列的通项;令,证明:.【解析】数列为等差数列,依题意有,解得:,,所以,所以,证明:,. 练1-2(2022·山东省潍坊市联考) 已知数列满足,,记为数列的前项和,则( )A. B. C. D.【解析】因为,所以,,所以,由,即根据累加法可得,,当且仅当时取等号,,,当且仅当,时取等号,所以.故选B.【规律方法】数列求和就是通过观察分析数列的类型,变形得出熟悉的等差、等比数列,或者构建出数列的模型,找到求和的方法. 裂项相消法较为灵活,一方面对数列的通项公式进行裂项求和,故要熟悉常见的裂项的形式;另一方面对于本来无法裂项的数列,进行适当放缩使数列可进行裂项求和.技巧策略:(1)常见的裂项相消法主要是将数列的通项分解成两个式子(或多个式子)的差的形式,借助裂开的项进行合理抵消,方便运算;(2)裂项相消中要注意抵消了哪些项,保留了哪些项,不要出现遗漏或增加;(3)消项规律:对称抵消(消项后前边剩几项(或第几项),后边就剩几项(或倒数第几项)).常见方法有:1.常见的裂项形式:要注意消项的规律具有对称性,即前剩多少项则后剩多少项.①若为等差数列,则,即分母为同一个等差数列中的两项相乘即可裂项;②; ③;④;⑤;⑥;⑦;⑧;2.放缩后裂项①;②;③;④.探究2:并项求和【典例剖析】例2.(2022·广东省模拟) 已知数列的各项均不为零,为其前项和,且.证明:若,数列为等比数列,,求数列的前项和.【解析】因为,所以,②-①得,因为,所以.由得,于是,由得的公比.所以,.由得.由得,因此. 【变式训练】练2-1(2022·江苏省苏州市联考) 已知数列各项均为正数,且,.求的通项公式;设,求.【解析】因为,所以,因为是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所以,所以数列是以为首项,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则;方法一:,则,所以.方法二:,则. 练2-2(2022·重庆市模拟) 已知函数其中在区间上单调递减.求出的取值范围将的图像向左平移个单位就得到函数的图像,记,若恰为偶函数,求数列前项和的表达式.【解析】由题可得,则,当时,,,因为在递减,所以,解得;将的图像向左平移个单位就得到函数的图像,因为为偶函数,所以关于对称,所以,得,又由问可知,所以,则,当为偶数时,;当为奇数时,为偶数,则;则. 【规律方法】并项求和法适用范围:数列不能直接求和, 但是可以将几项进行求和(类似于周期性质),然后再进行整体求和.①当数列中常含有或者等符号时,则其项常常体现为正负项间隔出现,此时常将相邻的正负两项(或三项等)并成一组,然后求和,或者考虑将数列分组为奇数项数列和偶数项数列,然后采用分组求和法;②当数列中含有的形式,或者的形式,将两项或三项的和并成一项, 构成一个新的数列再求和, 再由新数列的通项公式选择合适的求和方法.探究3:数列求和的其他方法【典例剖析】例3.( 2022·福建省泉州市期中) 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求证:是等差数列;用表示,中的最大值,若,,求数列的前项和.【解析】证明:因为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所以,于是当时,,所以,可见数列是首项为,公差为的等差数列,于是,,又当时,,所以对,,当时,,当时也成立,因此,则是首项为,公差为的等差数列;解:,又的公差为,所以,所以当时,令,,所以,所以,所以当时,,当时,,当时,,或直接分别求,,.综上,. 【变式训练】练3-1(2022·广东省月考) 已知等差数列中,,设函数,记,则数列的前项和为( )A. B. C. D.【解析】函数,记,所以,,,,,,所以数列的前项和,①又,②因为等差数列中,,所以,所以,同理,,由①+②可得,,则.故选D.练3-2(2022·浙江省模拟) 已知数列与满足,,且.设,,求,并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设为的前项和,求.【解析】当时,,得①.当时,,得.②,②-①得,即.,为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由知:,所以,.. 【规律方法】常用的数列求和方法:直接利用两个特殊数列(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列举法、分组转化法、并项求和法、错位相减法、裂项相消法、倒序相加法.①列举法:列举法主要应用于数列项数较少的数列求和问题,通过列举出数列中的各项后加以数列求和.而在实际解题过程中,若一直没有想到其他思路,也可以借助列举法来思考,在列举法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与归纳,再采用合适的方法来处理.②倒序相加法:若一个数列的首项、尾项能构建出特殊的关系,则可以反向构建关系,先把数列倒着写一遍再和原来的数列相加,从而得到题中所证或所求.③分组求和法:当所求解的数列本身不是特殊数列,而通过适当拆分并重新组合后,可以分成若干个特殊数列,分别求和.④错位相减法:对一个由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对应项之积组成的数列的前项和问题,常用错位相减法求和.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求数列的前项和,其中、分别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等式两端同时乘以公比后进行错位相减,再利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加以转化即可.探究4:数列求和的综合问题【典例剖析】例4.( 2022·江苏省南京市联考·多选) 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则A. B. C. D.【解析】由两边同除以得:,所以,数列是以为首项,公比为的等比数列,所以,所以.对于选项:因为,所以,得到:,所以A正确;对于选项:因为,所以,所以B错误;对于选项:因为,所以等价于,由极限思想易得:当时,,所以 C错误;对于选项:因为,所以,又因为显然成立,所以,所以D正确.故选:.【变式训练】练4-1(2022·广东省佛山市模拟) 某科技研发公司年全年投入的研发资金为万元,在此基础上,计划每年投入的研发资金比上一年增加,则该公司全年投入的研发资金开始超过万元的年份是( )参考数据:,,,A. 年 B. 年 C. 年 D. 年【解析】根据题意设年后公司全年投入的研发资金为,则,令,解得,所以的最小值为,故该公司全年投入的研发资金开始超过万元的年份是年.故选:.练4-2(2022·江苏省模拟) 若一个数列的第项等于这个数列的前项的乘积,则称该数列为“积数列”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是一个“积数列”,且,则当其前项的乘积取最大值时的值为( )A. B. C. 或 D. 或【解析】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是一个“积数列”,且,由题意得,根据等比数列的性质得到:,,,该数列为递减的等比数列,,,当其前项的乘积取最大值时的值为.故选:.练4-3(2022·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联考) 已知函数.若,求函数在上的单调区间求证:.【解析】依题意,,,,令,则,解得或舍去故当时,,当时,,故函数在上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单调递减区间为证明:当时,,当时,故函数在上单调递增,故,即,整理得,令,则,累加可得,下面证明:对任意,,记函数,则,令,则,故当时,,故在上单调递减,所以,故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则,令,则,所以,故,即. 【规律方法】将函数、导数、数列、不等式结合的综合问题是近年来高考的热门题型.常见的综合类型有:①数列间的综合;②将问题化归为基本数列的求和问题;③数列与其他知识的综合(函数方程、不等式、导数、解几、新情景问题等).考查的思路方法:1.数列与函数的综合问题:常以基础知识的考查为立足点,以函数关系引入数列中的量,然后转化为方程,最终归结为等差或等比数列问题.2.数列是特殊的函数,要多利用函数思想解决数列问题.数列的单调性、最值问题都可以利用把,看作是的函数求解.3.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问题:通常是由等差、等比进行复合变形后得到的新数列的求和问题,解答时需要合理变形,常用到放缩法.4.数列与三角、解析几何、概率等都可以综合在一起考查,关键是构造数列,而后用数列知识解决即可.5.数列与实际问题:建立有关等差、等比数列或递推数列的模型,再利用数列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常见的有利息、产量、降升价、繁殖与增长率或降低率,分期付款、期货贸易等等.共12页/第1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12 数列求和及其综合应用(学案)-2023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讲义 -学生版.docx 专题12 数列求和及其综合应用(学案)-2023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讲义-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