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九章第二节 《巴西》 导学案【学习目标】1.结合图文资料,了解巴西人种构成及文化特色。2.运用图文资料了解巴西自然环境特点、主要物产分布及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重点)3.分析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现状、作用和遭受破坏的原因及保护措施,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重点)【学习过程】一、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1. 地理位置(1)纬度位置:大部分地区位于A__ __和B__ __之间。(2)海陆位置:东临C__ __洋。2.人口(1)人种:最显著的人口特征是__ __人数量多。(2)文化: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发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__ __。3.自然环境地形区 气候北部 __ __平原 热带雨林气候南部 __ __高原 热带草原气候【易混易错】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教师总结】早期的葡萄牙移民与黑种人、印第安人通婚现象比较普遍,他们的后代成为混血种人,在巴西有许多像卞卡一样的家庭。移民来到巴西,带来了不同的文化,与当地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新的文化形式。二、发展中的工农业巴西的工农业与人口、城市的分布巴西工业与农业分布 巴西人口分布1.读巴西工业与农业分布图,图中表示的农作物为咖啡,分析这种农作物分布有利自然条件。这种农作物在美国本土有分布吗?2.巴西的煤、铁、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工业城市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3.巴西人口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影响因素是什么 4.为什么亚马孙平原人口密度较小 【教师总结】巴西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①矿产资源丰富。巴西铁矿储量大、质地优良,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②水力资源丰富。巴拉那河上的伊泰普水电站,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能源。③农产品丰富,农产品种类多,数量大,为巴西工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料。④海运发达,进出口便利。三、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1.热带雨林的分布: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是__ __河,其流域内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__ __,其中60%分布在_ __境内。2.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1)调节全球__ __,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2)涵养__ __,保护淡水资源。(3)保护__ __,防止土壤侵蚀。(4)提供良好的生物生存环境,维护生物_ 。3.热带雨林的经济效益:提供木材、药材、食品等。4.面临的问题: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巴西致力于亚马孙地区的开发,在热带雨林中修建公路,开辟大型的农场和__ __,采矿,办工厂,建城镇等,使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遭受严重破坏,不仅对巴西本土的环境造成影响,如__ __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而且影响全球的气候。5.治理与保护:巴西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来保护热带雨林,近些年,雨林破坏的程度逐年降低。【教师总结】足球王国是巴西,拉美面积数第一;不同民族大融合,混血人种是特色;国土热带面积广,经济作物美名扬;铁矿水能特丰富,现代工业在加速;热带雨林破坏重,全球人民齐关注。【当堂达标】1.巴西大部分位于( B )A.北温带 B.热带 C.南温带 D.寒带2.巴西被称为“世界人种博物馆”,其中占一半以上的是( B )A.混血人种 B.白色人种C.黄色人种 D.黑色人种3.巴西农产品中,产量居世界首位的是( A )A.甘蔗、咖啡、柑橘 B.香蕉、棉花、大豆C.玉米、可可、橡胶 D.剑麻、菠萝、丁香4.巴西跻身于世界重要生产国行列的工业部门是( A )A.钢铁、汽车、飞机制造B.钢铁、宇航、石油工业C.汽车、飞机制造、造船D.纺织、化学、食品工业5.全球都希望巴西能保护好其境内的热带雨林。关于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错误的是( D )A.为全球提供新鲜的空气B.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C.保护土壤,防止土壤侵蚀D.减少火山、地震的发生答案:【学习过程】一、1.赤道 南回归线 大西2.混血种 巴西文化3.亚马孙_ 巴西二、1.咖啡在巴西的生长的最有利条件是高温多雨的气候。咖啡不可能分布在美国本土,因为美国本土位于北温带,不具备咖啡的生长条件。2.铁矿分布比较广,石油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区,煤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工业城市主要分布在原材料附近。3.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影响因素:①自然条件优越,地形平坦,气候温和。②临海,对外交通便利。③工业基础雄厚,历史悠久。4.亚马孙平原气候过于湿热,不适宜人类生存。三、1.亚马孙 热带雨林 巴西2.气候 水源 土壤 多样性4.牧场 水土流失【当堂检测】1.B 2.B 3.A 4.A 5.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