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张PPT)1月0°C等温线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布界线&00mm等降水量线温润区和畔湿润区的分布课线亚热带季飘气候和温带季飘气的分布界线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叶林的分布界线气温由南往北递减多季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自然地理差异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布界线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水田农业和早地农业的分布界线水稻和小麦的分布线长江流域和黄河流的分布界线农业:东耕西牧霜北麦中国的地理差异人口、城肺、交通线:东密西疏人文地理差异别份依据: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点经齐发展水平:东高西低名称: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上结生生四大地理区域的战划分界纸A是400mm等降水■些(大兴安龄一阴山一贺兰山):主导因桌足降水(或夏平风)份界线及主导因素界抵B是圭龄一准河:主导因章是气候界低C是地势一二级阶梯界纸(昆合山一祁连山一横断山脉);主导因京是地形(或地势)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内容】地理差异显著;四大地理区域。【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的地理差异以及影响因素。(2)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3)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2.过程和方法:(4)通过举例分析理解区域的自然环境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5)通过了解我国的地理差异,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教学重难点】1.重点: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运用地图,说出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划分原因及地理差异。2.难点:理解区域的自然环境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讲练结合法;谈话法;图表分析法。【课时设计】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1.提问:大家喜欢旅游吗?我们中国这么大,有许多景色各异的自然景观,独特的文化民俗,你都见过哪些?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吗?(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信心和勇气。)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简单的点评。给学生介绍我国南北东西不同的自然景观,进一步导入课题。(感受中国的地理差异激发学习兴趣。)展示云南香格里拉的图片和甘肃张掖的丹霞地貌。云南的香格里拉,藏语意为“心中的日月”,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是滇、川、藏三省区交界地,香格里拉地势南低北高,气候比较复杂,境内的植被主要有森林和草原。张掖丹霞地貌奇观形成于200万年前,面积约510多平方千米,是中国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这里的丹霞地貌造型奇特,色彩斑斓,气势磅礴。过渡:由于气温降水地形地势的不同,我国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风俗,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中国的地理差异。新课讲授地理差异显著1.中国的地理差异(1)气温和降水的差异展示我国1月的气温分布图和我国的降水量分布图,自主学习两分钟后,组内讨论完成学习任务。(通过阅读相关的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六年)受_____位置影响,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自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_______越高,气温越____。受海陆位置影响,我国降水自__________向__________递减,距海越近,降水越_____。学生自主学习完,进行小结。小结:受纬度位置影响,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自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受海陆位置影响,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距海越近,降水越多。地势特征提问:我国的地势特征大家还记得吗?学生回答西高东低以后,教师继续引导提问:位于第一阶梯的青藏高原和位于第三节阶梯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在气候和自然景观上有区别吗?区别在哪里?农业差异展示我国农业的分布图,引导学生读图,回顾我国农业南北和东西存在的差异。学生观察地图得到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结论。(4)经济和交通差异展示我国的交通线分布图和工业中心分布图,学生通过阅读回顾我国经济发展的差异和交通线分布的差异。小结:西部交通线稀疏,工业中心稀疏,经济发展落后;东部交通线密集,工业中心密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教师讲授引导学生归纳我国地理环境差异的逻辑关系。活动:合作探究思考讨论:下图两人对话中的这种作息时间的差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学生讨论完成课本上的相关内容,教师小结。广州:纬度低,气温高,夏季午后非常热,适合休息,晚上气温降低,适合外出活动。哈尔滨:纬度高,气温低,冬季寒冷又漫长,晚上气温继续降低,不适宜外出活动。2.秦岭——淮河一线展示:秦岭山脉的风景图讲授:有些自然地理事物,尤其是山脉,由于其两侧的地理差异明显,往往成为划分地理差异的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活动:合作探究阅读课本上的相关内容,组内讨论完成学习任务。(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观察课本第4页的图5.3和5.4秦岭淮河以北和以南的生活景观,举例说出秦岭淮河以北以南生活文化等方面还有什么不同。学生观察图片上的信息后进行回答,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小结。引申补充(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南方喜欢吃米,北方喜欢吃面,南方喜欢吃咸粽,北方喜欢吃甜粽,南方喜欢吃咸豆腐脑,北方喜欢吃甜豆腐脑,南方比较喜欢吃菜,北方比较喜欢吃主食。南方语言繁杂,北方语言比较划一,南方人说话比较婉转,北方人说话比较直率等。(2)合作探究:读图归纳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地理差异,并完成表格。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1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主要地形河流冬季结冰(有或无)农田类型主要粮食作物学生通过阅读相关地图完成表格上任务的填写,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小结和指导。3.活动探究——小组合作探究(1)活动:读图任务读图:秦岭—淮河一线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中,相当于哪两个区的分界线?在温度带的划分中,相当于哪两个带的分界线?学生通过阅读后进行回答:暖温带和亚热带;湿润区和半湿润区。(2)讨论合作:分析导致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学生小组合作完成逻辑关系的梳理,教师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小结。四大地理区域讲授: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活动:合作探究(学生自主学习加上小组合作的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阅读课本上的相关课文和地图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下列问题。(1)在地图上找到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并明确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2)观察图5.5中的界线A,并与图5.1中的等降水量线相比较:界线A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确定界线A考虑主导因素是什么?(3)观察图5.5中的界线B,并与图5.1中的等降水量线、1月等温线相比较:界线B大致与1月哪条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界线B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确定界线B考虑主导因素是什么?界线B与秦岭—淮河一线是否接近?(4)观察图5.5中的界限C,并与图5.1中的三级阶梯分界线相比较:界限C与哪级地势阶梯的边界线基本吻合?确定界限C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学生通过阅读地图进行地图信息的提取,再组内完成讨论,并派学生代表进行回答,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各个地理要素间的关联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小结:我国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和400毫米等降水量相似,说明我国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降水。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1月0℃等温线、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相似,也就是秦岭——淮河一线相似,说明我们南方、方地区划分的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即气候因素。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有关,说明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内容小结。四、课堂练习。完成导学案的相关练习题。五、课堂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34张PPT)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初中地理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2022新课标01.了解我国的地理差异以及影响因素。02.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03.在地图上找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并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云南香格里拉云南的香格里拉,藏语意为“心中的日月”,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是滇、川、藏三省区交界地,香格里拉地势南低北高,气候比较复杂,境内的植被主要有森林和草原。甘肃张掖张掖丹霞地貌奇观形成于200万年前,面积约510多平方千米,是中国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这里的丹霞地貌造型奇特,色彩斑斓,气势磅礴。01地理差异显著我国的气温差异读图认图:仔细阅读课本的一月气温分布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填空。自南向北递减【1月平均气温】受纬度位置影响,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自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我国的气候差异长冬短夏长夏无冬我国的降水差异读图认图:结合我们学过的相关知识回顾我国降水的差异。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我国的降水】受海陆位置影响,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距海越近,降水越多。我国的地势差异西高 东低我国的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我国的地势差异位于第一阶梯的青藏高原,地高天寒,雪山连绵。我国的农业的差异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为主旱地水田西牧东耕南稻北麦我国的经济的差异西部交通线稀疏,工业中心稀疏,经济发展落后;东部交通线密集,工业中心密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东密西疏东密西疏我国的地理差异地理差异自然差异人文差异气温差异:降水差异:地势差异:气温自南向北降低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农业差异:交通差异:经济差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东部密集;西部稀疏;东部发达;西部落后;活动:我国的地理差异思考讨论:下图两人对话中的这种作息时间的差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广州:纬度低,气温高,夏季午后非常热,适合休息,晚上气温降低,适合外出活动。哈尔滨:纬度高,气温低,冬季寒冷又漫长,晚上气温继续降低,不适宜外出活动。我国的地理差异有些自然地理事物,尤其是山脉,由于其两侧的地理差异明显,往往成为划分地理差异的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我国的地理差异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我国的地理差异合作探究:读图归纳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地理差异,并完成表格。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1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主要地形河流冬季结冰(有或无)农田类型主要粮食作物1月0°C等温线800mm等降水量线我国的地理差异高原平原平原丘陵我国的地理差异旱地:小麦水田:水稻我国的地理差异合作探究:读图归纳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地理差异,并完成表格。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1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主要地形河流冬季结冰(有或无)农田类型主要粮食作物低于0℃高于0℃小于800mm大于800mm平原、高原平原、丘陵有无以旱地为主以水田为主小麦水稻读图:秦岭—淮河一线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中,相当于哪两个区的分界线?在温度带的划分中,相当于哪两个带的分界线?暖温带亚热带半湿润区湿润区活动: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地理差异显著活动: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讨论合作:分析导致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植被类型北方:南方:主要原因:共同的影响因素:河流流量北方:南方:主要原因: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气温降水小大气 候02四大地理区域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ABCD活动: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1.观察图5.5中的界限A,并与图5.1中的等降水量线相比较:界限A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确定界限A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400mm等降水量线降水活动: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2.观察图5.5中的界限B,并与图5.1中的等降水量线、1月等温线相比较:界限B大致与1月哪条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界限B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1月0°C等温线800mm等降水量线气温降水活动: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3.观察图5.5中的界限C,并与图5.1中的三级阶梯分界线相比较:界限C与哪级地势阶梯的边界线基本吻合?确定界限C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地形地势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总结归纳:读图分析归纳划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的主导因素。ABC界线A:界线B:界线C:降水气温和降水地形地势地理区域差异地理差异地理区域自然差异:人文差异:气温;降水;气候;地形交通;经济;工业;人口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秦岭淮河一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1.图中山脉大致与我国1月份的哪条等温线一致( ) A.20℃等温线 B.8℃等温线C.0℃等温线 D.-8℃等温线2.图中山脉南北两侧的温度带分别是( ) A.中温带和暖温带 B.亚热带和暖温带C.亚热带和热带 D.寒温带和中温带CB3.反映我国东部地区南北差异的是( )A.江淮以南,土地广阔平坦 B.江淮以北水田广布,种植水稻C.江淮以北,河流纵横交错 D.南北距离越远,热量差异越大4.小华在暑假游记中写道:那天我终于看见了“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草低遍地花,牛羊好似珍珠撒,蒙古包像雪莲花”的美景。这让我想到家乡的另一番景象:一年四季绿树长青,水田稻花正飘香。该游记描述的两个地区分别是( )A.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B.南方地区、青藏地区C.西北地区、南方地区 D.西北地区、青藏地区DC5.区分青藏地区与其它三大地理区域的主导因素是( ) A.气温 B.地势 C.降水 D.土壤6.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的两大区域是( )A.甲与乙 B.丁与丙C.乙与丁 D.丙与甲BA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的地理差异以及影响因素。2..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3.在地图上找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并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学习重难点】1.重点: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运用地图,说出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划分原因及地理差异。2.难点:理解区域的自然环境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自主学习——知识清单】1.我国地域辽阔,自南往北,纬度逐渐_____,气温逐____。2.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___,降水越来越___。3.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_______状分布,逐级______。4.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例如,我国农业具有东_____西_____、南_____北____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____西____的分布特点。5.有些自然地理事物,尤其是_____,由于其两侧的地理差异明显,往往成为划分地理差异的界线,_____——_____一线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地理分界线。6.综合__________、_____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分别是_____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_____地区。【学习探究】1.活动:合作探究阅读课本上的相关内容,组内讨论完成学习任务。(1)观察课本第4页的图5.3和5.4秦岭淮河以北和以南的生活景观,举例说出秦岭淮河以北以南生活文化等方面还有什么不同。(2)合作探究:读图归纳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地理差异,并完成表格。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1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主要地形河流冬季结冰(有或无)农田类型主要粮食作物2.活动:合作探究阅读课本上的相关课文和地图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下列问题。(1)在地图上找到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并明确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2)根据地图观察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和我国气温,降水和地形地势的哪些分界线相似?【课堂检测】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山脉大致与我国1月份的哪条等温线一致?( )A.20℃等温线 B.8℃等温线 C.0℃等温线 D.-8℃等温线2.图中山脉南北两侧的温度带分别是( )A.中温带和暖温带 B.亚热带和暖温带 C.亚热带和热带 D.寒温带和中温带3.反映我国东部地区南北差异的是( )A.江淮以南,土地广阔平坦 B.江淮以北水田广布,种植水稻C.江淮以北,河流纵横交错 D.南北距离越远,热量差异越大4.小华在暑假游记中写道:那天我终于看见了“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草低遍地花,牛羊好似珍珠撒,蒙古包像雪莲花”的美景。这让我想到家乡的另一番景象:一年四季绿树长青,水田稻花正飘香。该游记描述的两个地区分别是( )A.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B.南方地区、青藏地区C.西北地区、南方地区 D.西北地区、青藏地区5.区分青藏地区与其它三大地理区域的主导因素是( )A.气温 B.地势 C.降水 D.土壤6.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的两大区域是( )A.甲与乙 B.丁与丙 C.乙与丁 D.丙与甲读我国重要山脉、河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7.观察图中华北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范围,可看出二者的分界位置,更接近河流( )A.黄河 B.长江 C.海河 D.淮河8.对图中小写字母abcd的四点的多年一月均温的估算,在理论上较符合地理规律的是( )A.a7℃、b4℃、c0℃、d-6℃ B.a4℃、b7℃、c0℃、d-6℃C.a-7℃、b-4℃、c0℃、d-6℃ D.a18℃、b12℃、c0℃、d-20℃答案解析【自主学习——知识清单】1.升高;降低。 2.远;少。 3.阶梯;下降。4.耕;牧;稻;麦;密;疏。5.山脉;秦岭;淮河。6.地理位置;自然;北方;青藏。【课堂检测】1.C 2.B【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山脉是秦岭,它和淮河构成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我国1月份的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经过的地方,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故选C。【解析】2.从图中看出,图中山脉为秦岭,秦岭以北属于我国的北方地区,是暖温带,以南是我国的南方地区,是亚热带。故选B。3.D【解析】江淮以北是北方地区,江淮以南属于南方地区。江淮以北,土地广阔平坦,故A错;江淮以南水田广布,种植水稻,故B错;江淮以南,河流纵横交错,故C错;南北距离越远,热量差异越大,自然景观也有明显不同,故D对。故选D。4.C【解析】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较少,以畜牧业为主,有“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草低遍地花,牛羊好似珍珠撒,蒙古包就像白莲花”的景观;我国南方地区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有“一年四季绿树常青,水田稻花正飘香”的景观。C符合题意。故选C。5.B【解析】青藏地区海拔高,与其他三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为青藏高原边缘线,因此,确定该界限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B正确,ACD错。故选B。6.A【解析】由图可知,甲是南方地区,乙是北方地区,丙是青藏地区,丁是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线,A正确。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400mm等降水量线。C错误。青藏地区和三大地区的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缘线,BD错误。故选A。7.D 8.A【解析】7.读图可知,华北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大致以淮河为界,D正确,ABC错误。故选D。【解析】8.我国大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以北地区低于0℃,以南地区高于0℃。读图可知,ab位于秦岭-淮河以南,a北部有秦岭山脉阻挡冬季风,a气温高于b;c位于秦岭-淮河一线,气温可能为0℃;d位于秦岭-淮河以北,气温低于0℃。A正确,BCD错误。故选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同步学案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22_2023学年).docx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同步教案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22_2023学年).docx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同步课件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22_2023学年).pptx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思维导图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22_2023学年).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