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章第4节《科学测量》 教学设计【内容来源】七年级(2012年版)上册第一章【主 题】体积的测量【课 时】第2课时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体积的概念。知道体积和液体积极的常用单位;(2)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3)学会正确的量筒读数。2、过程与方法:(1)学会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实验测量的过程中培养认真细致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演示实验和自己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使用量筒。难点:使用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3、教学准备量筒、水、小石块等。四、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复习回顾】面积的测量面积: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面积常用的单位:平方米,用 m2 表示。其他单位:平方分米[dm2],平方厘米[cm2],平方毫米[mm2]等。 不规则形状面积测量:网格法,大于半格算一格,不足半格忽略不计。2、新课学习(1)体积的概念及单位体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固体体积常用的单位:立方米 [ m3 ]其他单位:立方分米[ dm3 ] ,立方厘米[ cm3 ]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 升 [ L ] , 毫升 [ mL ] 体积单位的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升1升=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想一想】平时我们说的1方水是多少? 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测量先用刻度尺测出边长、高度、半径等数据,再用数学公式计算。【过渡】提出问题:那么如何测量不规则形状的物体呢?学生:(预设)用量筒。(2)量筒的使用1 看清它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2 测量前量筒必须平放在桌面上3 读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课堂实验】学生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教师巡视,找出典型不足之处,以供讨论、指出。将发现的问题由学生讨论指出其正确方法,并归纳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不溶于水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测量——排水法1 先量出一定的水;2 再把待测物放出水中,测出体积;3 最后把两者相减的差即为待测物体积。【思考与讨论】如果固体在水中上浮时怎么办?学生:(预设)用细针压入水中,或重物悬挂沉入水中【思考与讨论】如果是冰糖,怎样测量?学生:(预设)用细沙、面粉代替水。3、课堂练习(1)常用体积单位中,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升、立方米、毫升B.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毫米C.立方毫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D.毫升、升、立方米(2)给你一只量筒,一杯水,如何测量一只墨水瓶的容积?(3)给你一只量筒,一只烧杯,一支色笔,足够的水,利用这些器材,怎样测量一只鸡蛋的体积(量筒口较小,鸡蛋放不进去)请简要写出测量的主要步骤。(4)如图所示,某同学用量筒、足够多的水、一定大小的铁块和细线,测量某一木块的体积,操作步骤如下:A. 往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并记录下水的体积V1;B. 用细线拴住铁块,轻轻放入量筒内的水中,并使之全部浸没,记下铁块和水的总体积V2;C. 取出铁块,用细线把铁块和木块捆在一起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记下此时的总体积V3;D. 计算出木块的体积。(1)以上步骤中多余的是________。(填步骤前的序号)(2)写出求木块体积的式子,即V=_______= _______立方厘米。4、课堂小结5、作业布置6、板书设计五、教学反思1.4.2 科学测量——体积的测量面积:单位 米(m2)1、体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单位:立方米(m3) 立方分米(m2) 立方厘米(m3)液体体积单位:升(L) 毫升(mL)2、量筒的使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