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知识点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知识点

资源简介

中图版地理上册第三章《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知识点
一、中国的地势
1.地势: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高or低)
地形:地表形态。→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
(山区2/3 VS山地1/3)
2.我国地势、地形各有什么特征?
答: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划分依据:平均海拔
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地势阶梯 平均海拔 主要地形 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阶梯 4000米以上 高原、山地为主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级阶梯 多在1000—2000米 以高原、盆地为主 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第三级阶梯 多在500米以下 以平原、丘陵为主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3、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的优越性是什么?(即,地势西高东低的好处)(P58)
答:(1)气候: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深入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极为有利。 (2)河运和航运:西高东低的地势,也使我国的许多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与内陆的经济联系。 (3)水能资源:而当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增大,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阶梯交界处建水电站)
二、中国的地形
特征 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分布 东部多平原、丘陵,西部多高原、山地和盆地
5.纵横交织的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山脉因此成了地形区之间的分界线。
北回归线穿过的山脉:横断山脉、台湾山脉
四大高原名称 特点
青藏高原 地势第一级阶梯 ①雪山连绵,冰川广布②我国面积最大,世界海拔最高(4000米以上)③“世界屋脊”
黄土高原 地势第二级阶梯 ①厚厚黄土覆盖②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
云贵高原 ①崎岖不平②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
内蒙古高原 ①我国北部,广阔坦荡②草场广布(风吹草低见牛羊)③我国纬度最高的高原
四大高原:
四大盆地:
四大盆地名称 位置
塔里木盆地 天山以南 地势第二级阶梯 ①全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准噶尔盆地 天山以北 地势第二级阶梯 ①我国纬度最高的盆地②内部多沙漠、戈壁
柴达木盆地 青藏高原上 地势第一级阶梯 ①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②有“聚宝盆”之称
四川盆地 我国西南部 地势第二级阶梯 ①内部低山丘陵起伏②西部的成都平原地势较为平坦被誉为“天府之国”③有“紫色盆地”之称
三大平原(都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
名称 特点
东北平原 主要由松花江、嫩江、辽河冲击而成 ①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②有“黑土地”之称
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 主要由黄河、淮河、海河冲击而成 ①有“黄土地”之称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主要由长江及其支流冲击而成 被称为“鱼米之乡”
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①都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②东南丘陵中的江南丘陵竹子种类繁多,是我国著名的竹区之一
【“三山夹两盆”描绘的是新疆的地形。】
7.填表: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填表(P64)
山 脉 两侧的地形区
西侧 东侧
横断山脉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四川盆地)
巫 山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太行山脉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北侧 南侧
天山山脉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昆仑山脉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沿36°N地形剖面图,此类型题目多加注意。
1.气温:大气的冷暖程度。(时刻变化且有规律)
气温变化的分类:
3、1月0℃等温线:大致沿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分布,
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日温差大、年温差大)
藏袍一日三穿:西藏自治区(日温差大,年温差小)
我国冬季、夏季气温的分布规律各有什么特点?(P70-72)
特点(规律) 气温最高(低)地区 影响因素
冬季 (1月平均气温代表冬季气温) 南北气温差异大,1月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 最低:黑龙江省漠河市(我国纬度最高) 最高:海南省 (我国纬度最低) ①我国南北纬度跨度大,②冬季风,③冬季我国获得的太阳光热少
夏季 (7月平均气温代表夏季气温) 除青藏高原及个别地区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最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 最高:新疆吐鲁番盆地(地势低,群山环绕,盆地不易散热) 地形、地势
4、我国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寒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青藏高原高寒区。(区分地球五带)
划分依据:各地热量状况的总体差异
填表:温度带与耕作制度和农作物(P73)
温度带 耕作制度 主要农作物
热带 一年三熟 水稻、热带经济作物(香蕉、椰子等)
亚热带 一年两熟至三熟 水稻、冬小麦、亚热带经济作物(甘蔗、柑橘等)
暖温带 一年一熟至两年三熟 冬小麦、玉米、棉花、花生、温带水果(苹果、梨等)
中温带 一年一熟 春小麦、亚麻、大豆、甜菜
寒温带 一年一熟 春小麦、马铃薯
青藏高原高寒区 部分地区一年一熟 青稞
温度带范围:
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中温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天山山脉
青藏高寒区与暖温带、亚热带的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北京:暖温带 河南:大部分位于暖温带 、半湿润区
5、降水: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固态或液态的水。 降水也存在明显的时间、空间的变化。
6.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什么?(P76)※※※
答:规律大致是:东部多西部少;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800mm等降水量大致沿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400mm等降水量大致沿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脉东南端一线。]
7.我国年降水量的时间分布规律是什么?(75页)
(1)我国大部风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雨热同期(或:夏秋多,冬春少)
影响:①雨热同期,对农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②易发生春旱、夏涝等灾害
(2)我国降水年际变化大
8.某地区干湿情况,主要根据该地区降水和蒸发的对比关系来确定。以此,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类干湿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P76图Q)
(1)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大致与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水重合
(2)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大致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水重合
(3)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的分界线大致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水重合
9、与秦岭——淮河一线大致相同的地理界线
(1)1月0℃等温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4)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5)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2.在卫星云图上,绿色或棕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团。(云团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一般是阴雨区。)
A.天气预报符号,B.风向与风力示意图(课本80页)
3、空气污染指数: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高低,以此来判断空气质量的好坏。
空气质量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工厂废气、汽车尾气、家庭生活废气),同时也受风雨等自然因素影响。→→措施:控制废气排放,扩大城乡绿化,增加水域面积,实施生态修复措施(P82)
4.我国的气候特征是什么?(P83—84)
答: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纬度因素(影响气温) 我国南北跨纬度大,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海陆位置(影响降水) 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的年降水量东多西少,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地形 高大山脉阻挡暖湿气流的深入和冬季风的南下,造成山地两侧气候差异明显,造成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
我国的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特点 范围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一年分雨季和旱季(年温差最小) 滇、粤、台三省的南部以及海南省
亚热带季风气候 冬季温和少雨(或“温暖湿润”);夏季高温多雨 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
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少雨 西北内陆地区
高原山地气候 四季常冬,有的地方终年冰雪覆盖,昼夜温差大,年温较小 青藏高原地区
4、在我国,把夏季风能到达的区域称为季风区。把夏季风难以到达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是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我国的冬季风主要是来自寒冷干燥的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的西北季风。
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
该线以东为季风区,以西为非季风分区
季风气候队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影响:雨热同期,降水丰沛,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不利影响:夏季风活动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
夏季风弱 雨带推进迟缓 “南涝北旱”
夏季风强 雨带迅速推至北方 “北涝南旱”
影响农业分布:季风区以种植业为主,非季风区以畜牧业为主。
季风气候的不利影响:
冬季风 ①家居北方的严寒,使南北温差加大;②活动异常时,带来寒潮、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
夏季风 ①影响我国降水量的时空分布;②活动异常时,易发生旱、涝灾害。
水 系:由干支流共同组成;
流 域:河流自己的集水区域;
分水岭:相邻的流域之间或水系之间的高地。
内流区与外流区:
概念 分布
内流区(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 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较内流河,所在的区域叫内流区 西部非季风区(西北内陆) 我国最长内流河:塔里木河
分界线 大致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一致(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外流区(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二) 最终注入海洋的河流较外流河,所在区域叫外流区 东部季风区 我国最长外流河:长江
印度洋水系:雅鲁藏布江 怒江 北冰洋水系:额尔齐斯河 太平洋水系:我国大部分外流河(如:黄河 长江 珠江等)
2、水文特征:
水源补给 汛期 水量 流程
内流河 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水量主要受气温的影响 夏季 小,冬季甚至断流(多为季节性河流) 较短
外流河 雨水补给,水量变化受夏季风的影响 夏季 丰富,冬季普遍形成枯水期 长
3、外流河不同的水文特征:
地区 主要河流 水文特征 影响因素
秦岭--淮河以北 东北地区:黑龙江、松花江等 水量丰富,含沙量小,汛期较长,结冰期长 气候湿润,森林茂密,水土流失少,冬季严寒、漫长(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黄河、海河、辽河 水量较小,含沙量大,汛期较短,结冰期较短 降水不多且集中,水土流失严重,冬季寒冷(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秦岭--淮河以南 长江、珠江等 水量丰富,含沙量较小,汛期较长,无结冰期 降水多,雨季长,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
黑龙江——结冰期最长 黄河——含沙量最大 长江——水流量最大 珠江——汛期最长
中国的湖泊
湖泊作用:即调节江河水量
最大的咸水湖:青海省的青海湖 最大的淡水湖:江西省的鄱阳湖
我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
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是京杭运河(全长1800千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过四省二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至今,江苏、浙江境内的运河仍通航。
黄河
长江 黄河
发源地 青藏高原上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 青藏高原上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北麓
干流形状 “V”+“W”型,干流横贯东西,支流分列南北 呈“几”字型分布
水文特征 干流汛期长,水量大,无结冰期 含沙量大,有结冰期,有凌汛现象
主要支流 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交汇于武汉) 陕西省渭河(第一大支流)、山西省汾河
注入海洋 在上海市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 在山东省注入渤海
流经地形区 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气候类型 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1、著名水电站有: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青铜峡等电站。(龙李刘家峡,青铜在宁夏)
2、为什么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如何治理黄河水患?[或问:治理黄河的关键是什么?](P97)
答:原因:在中游,黄河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这里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大量的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所以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措施: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做好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减少输入黄河的泥沙。
3、黄河形成地上河的原因(或者黄河下游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
在中游,黄河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这里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导致黄河含沙量增加;在下游,黄河进入华北平原,地势地平,河道变宽,流速变慢,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生态问题与治理:
黄河上游 黄河中游 黄河下游
问题 草场退化、荒漠化;凌汛 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地上河”、凌汛
治理措施 植树种草;合理放牧;及时爆破疏通河道 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修淤地坝;修梯田 加固堤坝,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及时爆破疏通河道
4 黄河“地上河”治理措施(或者下游易决口改道,引起洪涝灾害的治理措施):(关键是中游水土保持工作——治沙)
5.黄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中华文明;
⑵水能资源丰富,特别是上游;
⑶黄河为沿岸提供水资源(塞上江南:宁夏平原,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特色农业基地);黄河塑造了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华北平原,
⑷黄河流域矿产资源丰富。(①煤炭:山西、陕西、内蒙古②钼、铝、稀土③石油、天然气:河南、山东)
长江
1、长江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长江航运发达,“黄金水道”;
(2)长江水能资源丰富,尤其是上游,有“水能宝库”之称,建有世界上最大水电站三峡大坝;(位于三峡位于重庆市(渝)和湖北省(鄂)的交界处。

(3)经济作物种类繁多;(蚕丝、油菜籽、茶叶、烟叶等)
(4)长江流域的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水生生物资源很丰富。
长江(“黄金水道”) 黄河(“母亲河”)
上游 源头-湖北宜昌,流经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多峡谷(如虎跳峡)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源头—内蒙古河口,多峡谷(如:龙羊峡,刘家峡等),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中游 湖北宜昌—江西湖口,湖泊星罗棋布,河道弯曲(九曲回肠),支流多,水患频发 河口—河南郑州桃花峪,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大
下游 江西湖口—入海口,江阔水深,水流缓慢,利于航行 桃花峪—入海口,河床变宽,地势平坦,水流缓慢,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悬河)
2、.鄱阳湖是长江流域面积最大的湖泊,它也是全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3.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共11个省市。(青、藏、川、云或滇、渝、鄂、湘、赣、皖、苏、沪)
4.重要水电站:三峡和葛洲坝,三峡水利枢纽位于重庆市(渝)和湖北省(鄂)的交界处。
5、生态问题与治理:
长江上游 长江中游 长江下游
问题 乱砍乱伐导致水土流失 河道弯曲,泥沙淤积,洪涝灾害 围湖造田,水污染,洪涝灾害
治理措施 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 疏通航道,防灾减灾 退耕还湖,防治水污染,加固堤防,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6、.长江中下游洪水多发的原因:
中上游滥伐林木,水土流失,长江含沙量增加(人为原因);中下游进入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流速减慢,泥沙淤积,造成水流不畅,一遇暴雨,易发生洪涝灾害(自然原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