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导入新课:【师】我国是一个民族众多、地域辽阔的国家。历代政府为了巩固和发展多民族的国家,采取了许多的措施。下面我们来回忆一下秦朝、汉朝、元朝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和发展多民族的国家?【生】元朝设立宣政院,从此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机构。还设立了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列岛和台湾。秦朝:北击匈奴,修筑长城,保护了北部边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南统越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汉朝: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加强了对西域的管理;西汉政府也加强了与西南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师】看来自古以来,各朝各代的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对边疆地区进行管理,明清政府也不例外。明清政府对东南沿海、台湾、东北、北方、西北、西藏、西南、等其他地区都进行了管理。下面我们就要学习《第二框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分别来看一看明清政府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对各个地区的管理?这些措施又有何意义?讲述新课:一、明清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意义(一)东南沿海【师】明朝中期,日本海盗经常骚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当时的人们把他们称为?【生】倭寇【师】你知道明朝中期哪些著名的抗倭英雄?【生】戚继光和俞大猷(you2)【材料】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汉族,山东登州人,祖籍安徽定远。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与俞大猷齐名。其父戚景通任漕运官员(今山东省微山县鲁桥镇)戚继光亦出生于此地。率军之日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被现代中国誉为民族英雄,卒谥武毅。世人称其带领的军队为“戚家军”。有多部军事著作及诗作传世,戚继光纪念馆现为福建省爱国教育基地。俞大猷:(公元1504年-公元1580年),字志辅,又字逊尧,号虚江,汉族,福建泉州北郊濠市濠格头村(今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河市镇溪山村)人。明代著名民族英雄、抗倭名将、儒将、武术家、诗人、兵器发明家,他最主要的功绩是领导抗倭战争。他历任明代三朝,一生坎坷。戎马生涯四十七年,“时而受重用,名声显赫;时而受贬责,沦为囚徒”,四为参将,六为总兵,累官都督。本邑好友潘湖黄光升密授俞大猷方略,率部转战于苏、浙、闽、粤之间,身经百战,战功显赫,“俞家军”威名赫赫,与当时另一位抗倭名将戚继光并称“俞龙戚虎”。【师】他们的抗倭战争结果如何?【生】抗倭战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二)台湾【师】17世纪初,台湾被哪个西方殖民者侵占?【生】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用欺骗的手段,侵逐渐占领了台湾。【材料】17世纪初,一群荷兰人来到台湾,他们欺骗当地居民说:“船漏了,请租给我们一张牛皮大的土地歇歇脚。”然后,把一张牛皮裁成许多细条,连接起来,圈了一大片土地,从此荷兰人逐渐占领台湾,建立殖民统治。【师】当时荷兰是世界头号殖民帝国,其舰队吨位约占当时世界总吨位的四分之三。【师】面对荷兰殖民者的入侵,中华民族做了怎样的抗争?结果如何?【生】1661年,郑成功率领军队从金门出发,向台湾殖民者发动进攻。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师】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意义?【生】郑成把荷兰殖民者从台湾赶出去,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不仅给荷兰殖民者以沉重的打击,而且对亚洲其他国家也间接地起到了保护作用。【师】之后,清朝是如何加强对台湾的统治的?【生】1683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进军台湾,郑成功的后代郑克爽归顺清朝。1684年,清朝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师】台湾府的设置有什么样的意义?【生】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我国东南海防。【师】台湾自古以来就和大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通过一张表格来说明。【师】从表格中你得出了什么结论?【生】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三)东北【师】17世纪中期,侵占我国黑龙江流域的是哪个国家?【生】沙皇俄国【师】他们在中国哪两个地方设立了殖民据点?【生】尼布楚和雅克萨【师】当时正处于哪个皇帝执政期间?【生】康熙【师】他对该国侵略我国的态度是什么?结果怎样?【生】以武力反击沙俄入侵者。雅克萨之战,1689年,签订《尼布楚条约》【师】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有何意义?【生】从法律上确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为中国领土。(四)北方【师】今天我们看到的长城大多是什么时候修建的?【生】明朝【师】明朝在历代长城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固、增修长城。明长城的起止点分别是哪里?【生】明长城东起辽宁鸭绿江畔,西至甘肃函谷关。【师】修长城的目的和作用分别是什么?【生】目的:为了防范蒙古骑兵南下。作用:有效地保护了中原地区经济的发展;长城北部的蒙古族与中原地区发展贸易,从而出现长期稳定的和平交往局面。【师】这说明明朝统治者处理民族政策主要靠什么?【生】防御政策【师】阅读P6资料1、资料2,思考:有人认为长城是“民族封闭的象征1”,也有人认为长城是“促进北疆经济开发的生命线和联结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2”。你认为明长城发挥了什么历史作用?【生】1、明长城在一定程度上封闭了其他民族与汉族的交往,影响了文化的传播。2、抵御了北方蒙古骑兵的侵犯,保护了中原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长城北部的蒙古族无法任意破关掠夺,又迫切需要中原地区的农产品,转而积极与中原地区发展贸易,从而出现长期稳定的和平交往局面。(五)西北【师】为了巩固西北的边疆,清政府做出了什么贡献?【生】1、平定准格尔部的叛乱,统一了天山以北地区。(1757年,乾隆在天山北部设立了乌里雅苏台和科不多参赞大臣。)2、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统一了天山以南地区。【师】伊犁将军的设置有什么意义?【生】加强了新疆与清朝中央政府的联系,使清朝对西北地区的统治增强,边防更加巩固。(六)西藏【师】清政府是如何加强对西藏的管理的?【生】1、建立册封制度:A、赐达赖五世为“达赖喇嘛”B、赐班禅五世为“班禅额尔德尼”C、此后,西藏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2、设置驻藏大臣:1727年,清朝(雍正帝)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3、实施金瓶掣签制度【师】你认为清政府设立金瓶掣签制度的目的是什么?【生】体现中央权威、维护国家统一,防止地方首领利用灵童制造分裂局面。(清政府设立金瓶掣签的目的一是保证确定转世灵童的公平性,防止一些地方分裂分子利用这个机会制造分裂局面,更重要的是体现中央权威、维护国家统一,将活佛转世系统纳入中央政府管辖和国家典章法制范围之内。)(七)西南【师】明朝初年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采取了什么政策?【生】土司制度(任命当地民族首领土司为官的制度,进行管理。)【师】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生】改土归流【师】改土归流政策在何时大规模的推行?【生】清朝雍正时期【师】该图归流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生】加强了中央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八)其他【师】请大家阅读P6最后一段,思考:清朝还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统治?【生】1、在承德修建避暑山庄,并在山庄周围修建了宏伟的喇嘛庙。2、清朝统治者经常在夏季前往避暑山庄和附近的木兰围场,接见蒙古王公、西藏政教首领以及其他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利用联姻、宴饮、围猎等手段,与他们联络感情。【师】这说明清朝统治者处理民族政策主要靠什么政策?【生】怀柔政策二、清朝前期的疆域【师】在中央与少数民族不断交往的过程中,出现了榷场与茶马贸易,榷场是我国古代由国家为征税而设立的边境贸易场所。古代中原王朝还发展起用茶换取青海、甘肃、四川、西藏等地少数民族马匹的茶马贸易制度。这种贸易往来,促进了内地与青海、甘肃、四川、西藏等地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师】明至清朝前期政府采取的这一系列措施,维护了国家统一,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师】这张是清朝疆域图,请大家观察地图,圈划出文中所描述的清朝疆域各个方位的地名。【生】清朝前期,我国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是亚洲最大的国家。【师】将中国政区图与明朝疆域图、清朝疆域图进行比较,看看有哪些变化。【生】明朝疆域与今日中国版图的相同点:基本版图相似,台湾等地一直就是中国的领土;不同点:清朝疆域较为广大,今日中国版图与之相比,北部边疆变化较大。巩固新课:1、课堂小结2、课后习题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16张PPT)○回忆一下秦朝、汉朝、元朝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和发展多民族的国家?明清政府北方东北台湾西南西藏西北雅克萨之战中俄《尼布楚条约》郑成功收复台湾设置台湾府土司制度改土归流1、建立册封制度;2、设置驻藏大臣;3、实施金瓶掣签制度。1、平定准格尔叛乱;2、平定回部贵族叛乱;修长城阅读并归纳一、明清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意义东南沿海戚继光和俞大猷抗倭其他清朝的民族政策:怀柔政策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与俞大猷齐名。率军之日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被现代中国誉为民族英雄,卒谥武毅。世人称其带领的军队为“戚家军”。有多部军事著作及诗作传世,戚继光纪念馆现为福建省爱国教育基地。明代著名民族英雄、抗倭名将、儒将、武术家、诗人、兵器发明家,他最主要的功绩是领导抗倭战争。好友潘湖黄光升密授俞大猷方略,率部转战于苏、浙、闽、粤之间,身经百战,战功显赫,“俞家军”威名赫赫,与当时另一位抗倭名将戚继光并称“俞龙戚虎”。俞大猷戚继光——戚继光和俞大猷抗倭(一)东南沿海抗倭战争结果:抗倭战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用欺骗的手段,侵逐渐占领了台湾。(荷兰入侵台湾)(二)台湾知识窗17世纪初,一群荷兰人来到台湾,他们欺骗当地居民说:“船漏了,请租给我们一张牛皮大的土地歇歇脚。”然后,把一张牛皮裁成许多细条,连接起来,圈了一大片土地,从此荷兰人逐渐占领台湾,建立殖民统治。(1)1661年,郑成功率领军队从金门出发,向台湾殖民者发动进攻。(2)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意义:郑成把荷兰殖民者从台湾赶出去,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不仅给荷兰殖民者以沉重的打击,而且对亚洲其他国家也间接地起到了保护作用。○面对荷兰殖民者的入侵,中华民族做了怎样的抗争?结果如何?1683年,郑成功的后代郑克爽归顺清朝。1684年,清朝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清朝是如何加强对台湾的统治的?●台湾府的设置有什么样的意义?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我国东南海防。事件 朝代 人物派将军卫温到夷洲三次派人到流求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台湾 /收复被荷兰殖民者侵占的台湾设台湾省 /○从表格中你得出了什么结论?三国孙权隋朝隋炀帝元朝明末清初郑成功清朝雅克萨之战,1689年,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为中国领土。(三)东北(四)北方○今天我们看到的长城大多是什么时候修建的?○修长城的目的和作用分别是什么?○这说明明朝统治者处理民族政策主要靠什么?嘉峪关鸭绿江○阅读P6资料1、资料2,思考:有人认为长城是“民族封闭的象征”,也有人认为长城是“促进北疆经济开发的生命线和联结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你认为明长城发挥了什么历史作用?明长城在一定程度上封闭了其他民族与汉族的交往,影响了文化的传播。抵御了北方蒙古骑兵的侵犯,保护了中原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长城北部的蒙古族无法任意破关掠夺,又迫切需要中原地区的农产品,转而积极与中原地区发展贸易,从而出现长期稳定的和平交往局面。(五)西北1、平定准格尔部的叛乱。2、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意义加强了新疆与清朝中央政府的联系,使清朝对西北地区的统治增强,边防更加巩固。A、赐达赖五世为“达赖喇嘛”( 顺治帝)B、赐班禅五世为“班禅额尔德尼”(康熙帝)此后,西藏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1、建立册封制度2、设置驻藏大臣1727年,清朝(雍正帝)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六)西藏3、实施金瓶掣签制度○你认为清政府设立金瓶掣签制度的目的是什么?体现中央权威、维护国家统一,防止地方首领利用灵童制造分裂局面。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加强了中央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明成祖土司制度明朝初年改土归流清朝雍正影响(七)西南(八)其他●阅读P6最后一段,思考:清朝还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统治?1、在承德修建避暑山庄,并在山庄周围修建了宏伟的喇嘛庙。2、清朝统治者经常在夏季前往避暑山庄和附近的木兰围场,接见蒙古王公、西藏政教首领以及其他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利用联姻、宴饮、围猎等手段,与他们联络感情。●这说明清朝统治者处理民族政策主要靠什么政策?二、清朝前期的疆域●观察地图,圈划出文中所描述的清朝疆域各个方位的地名。●将中国政区图与明朝疆域图、清朝疆域图进行比较,看看有哪些变化。清朝疆域图明朝疆域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doc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