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 1.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同步学案(原卷板+答案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 1.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同步学案(原卷板+答案版)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
第1课时 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植物的种子多种多样,不同植物的种子颜色、大小、形状等各不相同。
(2)种子都有种皮和胚,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幼苗由胚发育而来。
2.探究目标
(1)能综合运用感官并用比较的方法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
(2)能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能用解剖的方法研究种子的内部结构。
(3)能用画图、文字等方法记录种子的内部结构特征。
二、知识梳理
1.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
2.不同植物种子的 、 、 、 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但都可以 。
3.不同种子的内部结构基本相同。种子是由 和 构成的,其中胚包括 、 、 和 。
4.种子中重要的结构是 ,它可以发育成一株植物。
三、实验解析
1.实验重现
(1)探究问题:蚕豆种子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
(2)提出猜想:蚕豆种子内部可能有株小苗。
(3)实验材料:干的蚕豆种子、浸泡过一天水的蚕豆种子、镊子、放大镜、白纸等。
(4)实验步骤:
①将干的蚕豆种子和浸泡过一天水的蚕豆种子用镊子轻轻剥掉,注意不要破坏种子的内部结构。
②观察去掉种皮的蚕豆,种子有两瓣,一边相互连接,一边有一道缝隙,从有缝隙的一边将种子分开。仔细观察“豆瓣” 地方有什么。
③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把观察到的蚕豆种子内部结构记录下来。
(5)实验现象:
①“豆瓣”连接处有一个上面尖尖的,下面小齿状的结构。
②“豆瓣”可以分为两片。
③浸泡过一天水的蚕豆比干蚕豆 、 。
(6)实验结论:种子是由 和 构成的,其中胚包括 、 、 和子叶。
2.指点迷津
为什么要从“豆瓣”有缝隙的一边将种子分开?
2 / 2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
第1课时 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植物的种子多种多样,不同植物的种子颜色、大小、形状等各不相同。
(2)种子都有种皮和胚,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幼苗由胚发育而来。
2.探究目标
(1)能综合运用感官并用比较的方法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
(2)能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能用解剖的方法研究种子的内部结构。
(3)能用画图、文字等方法记录种子的内部结构特征。
二、知识梳理
1.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
2.不同植物种子的颜色、大小、形状、气味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但都可以繁殖后代。
3.不同种子的内部结构基本相同。种子是由种皮和 胚构成的,其中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
4.种子中重要的结构是 胚,它可以发育成一株植物。
三、实验解析
1.实验重现
(1)探究问题:蚕豆种子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
(2)提出猜想:蚕豆种子内部可能有株小苗。
(3)实验材料:干的蚕豆种子、浸泡过一天水的蚕豆种子、镊子、放大镜、白纸等。
(4)实验步骤:
①将干的蚕豆种子和浸泡过一天水的蚕豆种子用镊子轻轻剥掉,注意不要破坏种子的内部结构。
②观察去掉种皮的蚕豆,种子有两瓣,一边相互连接,一边有一道缝隙,从有缝隙的一边将种子分开。仔细观察“豆瓣”相连的地方有什么。
③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把观察到的蚕豆种子内部结构记录下来。
(5)实验现象:
①“豆瓣”连接处有一个上面尖尖的,下面小齿状的结构。
②“豆瓣”可以分为两片。
③浸泡过一天水的蚕豆比干蚕豆大、软。
(6)实验结论:种子是由种皮和胚构成的,其中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
2.指点迷津
为什么要从“豆瓣”有缝隙的一边将种子分开?
  “豆瓣”的连接处是种子重要的结构胚,很小、很脆弱,如果从连接处把种子打开,很可能会破坏胚的结构。而从缝隙处将种子分开可能只是破坏子叶的一小部分,对观察结果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2 /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