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第二单元第一课时地球——我们的家园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共分为四个单元,主要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条轴线,旨在让儿童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健康安全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地球—我们的家园》是本册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的第一课。这一单元围绕“人与自然”的轴线,旨在让儿童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健康、安全地生活,课程设计由这一课的爱护地球、了解危机到第二课的防御灾害、应对灾害,层层递进,也为后续学习各种文明与世界发展打下基础。《地球—我们的家园》这一课旨在让儿童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道德修养,让学生知道可持续发展是当代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懂得珍爱地球,学会树立环保责任意识,践行保护环境的道德要求,力所能及地参与环保行动。【学情分析】《地球——我们的家园》这一课的主题是环境保护。小学阶段关于环保主题的学习一直在延续(见下图一),学生的学习与理解能力随着知识储量的增加一直在螺旋式上升。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对人类与地球(自然)关系、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意义等有了初步了解。这一阶段的学生普遍具有好奇心强、乐于探究、乐于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心理,因此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虽然他们中有部分学生比较关注书籍中有关环境的信息,关注媒体中有关环境问题的报道,但局限于视野较窄和未成年人的思维以及极少的实际经历,他们常从旁观者的角度去议论环境问题,较少体会到环境问题与自己的日常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有关,也较少从人类的角度去思考环境问题。因此,由“知”到“行”,还需要一个过程,通过更直观的方式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样的道德层面的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目标)1.道德修养层面(1)自觉保护地球,践行保护环境的道德要求。(2)养成健康的生活、卫生习惯,自觉维护公共卫生。2.责任意识层面(1)培养主人翁意识,了解人与地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地球的现状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对环境发展负责,学会珍惜现有生活环境。(2)培养担当精神,热爱并尊重自然,积极投入环境保护行动,初步了解可持续发展理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逐步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教学过程】主题一:我们生存的家园活动一:不可替代的地球1.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让我们进行一场奇妙的太空之旅,请带上你们敏锐的眼睛,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思维和想象力,快乐出发吧。我们坐着宇宙飞船,经过了月球、火星、金星、木星,看到了土星、海王星等等。宇宙飞船飞了很久,也该休息了,我们应该选择哪个星球去定居下来呢?(出示图片)这么多的星球,我们该如何选择呢?2.提出讨论问题①师:同学们,可能我们每个组员都有不同的想法,这三个星球,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呢 小组讨论一下(学生交流)【预设】选择星球三,有水和氧气【预设】这些星球都不够完美【预设】温度也十分重要,星球一和星球二的温度不适宜我们生存。②小结:同学们讨论的过程提到了,人类生存,一定需要氧气、液态水 还有温度。3.出示生物圈二号的视频师:有的同学就问了,这些星球都不是很完美,我们可以模拟建造一个完美星球,然后去其他星球生活,你们觉得他这种观点对吗?4.小结师:这么看来,地球为人类生存提供充足的谁、氧气和资源,他是我们不可替代的生存家园。 (板书:我们生存的家园)【设计意图】 以太空之旅导入,让学生坐上宇宙飞创,畅游太空。让学生探究选择适合生存的星球,需要学生关联整合各种信息,是一种深度的探究学习和问题解决学习。需要学生对比,找出观点,关联多个信息将碎片的信息结构化进行归纳概括,利用资料来说明观点,这样一系列的高阶思维的参与过程,最终得出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不可替代的家园这个概念,学生只有经历这样一个深度学习的过程,才可能为珍爱地球,保护地球的情感与意识的形成奠定基础。引导学生感受地球是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地方,是不可替代的。活动二: 和谐美好的人与自然1.过渡师:让我们的飞船靠近这美丽的星球,去一览风情吧?(课件出示视频)2.夸夸地球师:地球孕育了人类的生存环境,让我们来夸夸地球。(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相机板书:自由呼吸的空气;提供充足养分的土壤;哺育生命灌溉生物的水资源;丰富的矿产和热资源;海洋资源……)3.小结师:地球就是如此慷慨,如此亲切,她给了我们许多资源,让我们可以生存下去。我们人类是聪明的,地球赐予我们的一切事物,人类凭着智慧又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4.案例探讨①教师提出讨论问题:课件出示案例,了解云南哈尼族的生存环境(山势陡峭、交通不便、湿度大烟雾缭绕、山地森林多可耕种的土地少),当地的人们要生存需要种粮食,他们要变高山为梯田(出示资料),现在我们开展小组探究学习思考云南的哈尼族人为什么这样提前布局?【预设】梯田建在山坡上,不会破坏生态环境。上半山冬暖夏凉,适合人居;下半山气温较高,适合水稻生长。河流的水蒸发,在上升过程中形成云雨。雨水降落在高山森林,灌溉森林再流到村落,供人们饮用,最后灌溉梯田,又流进河流。这样,水资源可以循环利用。这体现了当地人的智慧,他们能顺应自然而生活。师:是啊,哈尼族人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创建了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现在每组选活动园图中的其他案例,讨论一下其他地方的人们是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的。②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③学生交流,教师汇总④小结师:人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建立了美好的生存家园。曾经我们与自然是那么和谐美好,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类需求的增加,地球越来越不堪重负。生物赖以生存的森林、湖泊、湿地等正以惊人的速度减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因过度开采而面临枯竭,化学燃料燃烧产生的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让人类面临许多严峻环境问题。【设计意图】课件出示视频,引导学生直观感受地球的美,然后以探究学习和问题解决的学习方式让大家感受地球对人类生存或繁衍的赐予,如提出问题云南的哈尼族人为什么这样提前布局?建立探究学习和问题解决学习的学习过程,让学生经历一个深度学习的过程,才可能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情感与意识的形成奠定基础。主题二: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活动三: 认识环境问题1.视频过渡师:多媒体播放视频《地球母亲的诉说》。2.交流感受①师:听了地球母亲的诉说,你有什么感受?【预设】地球母亲有很多的烦恼,环境污染让她收到了伤害。②师:是呀,地球母亲有很多烦恼。【设计意图】本环节以视频的方式引入,启发孩子对地球环境不断恶化的思考。4.图片感受污染危害①师:课件出示五张环境污染图,说一说:下面的图片分别反映了哪方面的环境问题?结合课前查找的资料,说说这些环境问题会带来哪些危害?【预设】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PPT展示总结)5.小结师:人们使用资源不当,处理垃圾不当,使大气受到污染,使地球环境越来越差。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地球面临更多的灾难,甚至毁灭亡。6.实例感知①(PPT出示日本水俣事件的文字材料)师:读一读这段资料,想一想日本的水俣事件告诉我们什么?请利用下面的关系图说一说你对环境问题的理解。②师:选择某个方面的环境问题,结合查阅的资料,说说其带来的危害。③师:仿照水俣病的案例,试着画出类似的关系图。④请学生上台交流,投影展示关系图。【设计意图】先通过课件出示身边、世界上环境事件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世界范围内的环境问题,然后通过思考和画关系图,将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具体化、实际化,产生环境忧患意识。活动四 地球的自诉1.过渡师:对于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我们的地球妈妈要向我们表达她的不满了。2.制作漫画或文稿师:根据自己收集的人类不当行为损害地球环境的资料,以地球的口吻,写一段文字或画一幅漫画,表达对这些行为的批评。【预设】学生绘画、写文稿,教师下台巡视、指导。3.分享展示学生上台利用多媒体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说地球妈妈的苦恼。4.小结师:如果人类不能尊重自然,对默默奉献的地球不去珍惜而是随意破坏,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设计意图】 让学生根据收集的人类不当行为损害地球环境的资料,以地球的口吻,写一段文字或画一幅漫画,表达对这些行为的批评。假设自己是地球,以地球的视角去想象,是一种体验式学习, 使学生意识到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形成珍爱地球,保护地球的情感与意识课堂小结:师:世界上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板书设计】地球——我们的家园我们生存的家园 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顺应自然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及后果 构建美好家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