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帝国的更替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明清帝国的更替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14张PPT。纵向比较:传统道路上继续发展
横向比较: 与西方国家拉开距离把握两点明清帝国的兴替明清时期:1368年明朝建立,到1840年鸦片战争元朝的灭亡与明朝的建立
明朝的兴衰(朱元璋和朱棣强化皇权的措施 )
明末农民起义与清军入关 
清朝的建立自学导读部分元朝的灭亡与明朝的建立1、元朝灭亡的原因: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激化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国号明。朱元璋就是明太祖。此后近20年时间,扫平各种残余势力,完成了统一。2.明朝的建立1、明疆域大致范围2、明都城的变迁及原因3、明长城的位置及修建的原因4、明周边的并立政权1、读课文归纳:明朝兴盛的表现?政治:君权的加强;经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对外交往:密切;市镇经济的繁荣。郑和下西洋说明了什么?有什么历史意义?赋税负担的增加;土地兼并的恶化;长年用兵
;连年天灾等。2、读课文分析:明朝衰亡的原因? 明朝的兴衰(朱元璋和朱棣强化皇权的措施 ) 李自成(1606-1645),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杰出的军事家。原名鸿基。 曾为银川驿卒。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崇祯十六年(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同年,在河南汝州(今临汝)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旋乘胜进占西安。1644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同年3月18日,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四月,多尔衮率八旗军与明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击败李自成。顺治二年(1645年)在湖北通山九宫山考察地形,李自成神秘消失(一说战死,另有出家之说等)。李自成农民起义明末农民起义与清军入关 为什么明末农民起义能够迅速发展,并得到农民的支持?明末农民生活困苦,赋税繁重,民不聊生,而起义军“平买平卖”的宣传,“均田”“免粮”口号的提出,把富豪的财物粮食分给农民的做法满足了农民的诉求。分析P3三则材料,回答活动中的问题探究:对明末农民起义,你将作出怎样的评价?1644年3月18日,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在煤山自缢而死,明朝存在277年后灭亡。
李自成攻占北京以后,迷恋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向清“乞师”镇压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并在山海关打败了李自成的农民军,迫使李自成退出北京,清朝入主中原。17世纪初(1616),努尔哈赤建立金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1644年,明灭亡,清军入关 
经过长期战争,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清由地方民族政权转化统治全中国政权的过程清朝的建立清初的统治为什么激起民众的强烈反抗?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启示1:统治者制定政策时应顺从民心合民意。启示2:发现问题时应该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
康乾盛世清初几代皇帝认真吸取明朝灭亡的教训,勤于政事,执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百余年间,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号称“康乾盛世”“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是我国清王朝
前期统治下的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同
时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次盛世。起于康熙
二十年(1681年)平三藩之乱,止于嘉庆元年(1796年)
川陕楚白莲教起义爆发,持续时间长达115年。在此期
间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
阔。但因制度僵化,闭关锁国,使得这一局面无法长久。 你是如何看待明清盛世的?夕阳无限好,只是已黄昏盛世的背后,隐藏着危机这是最后的盛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