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14.1《故都的秋》课件(共25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七单元14.1《故都的秋》课件(共25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西厢记》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白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空白演示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故都的秋
郁达夫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一/场/秋/雨/一/场/寒
夏去·秋来
题 解
故都的秋
漂泊在外的人们会将自己魂牵梦绕的家乡称作“故乡” ,作者取名为“故都”的秋,也有这个意味在里面。郁达夫在此时是以一个居住在北平的住者的身份来写这篇文章的。名胜古迹是外来人最易注目的,而这些随处可见的平凡自然之景物,才是北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接触之物。因而,越是这些平常之秋景,反而更能突出“故都”的“秋味”。
落寞沧桑之感
无比眷恋之情
概括并鉴赏文中的五幅秋景图,掌握文中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01
学习目标
分析并鉴赏文章中的衬托和对比手法,学习并应用到写作实践中。
02
体会作者对故都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情的由来,从而深层次理解本文的丰富内涵。
03
夏去·秋来
作者简介
夏去·秋来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省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1913年9月,随长兄郁华赴日留学。这期间,他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激发了爱国热忱。1921年,郁达夫与郭沫若,成仿吾等人组织了创造社。后来,郁达夫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郁达夫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经新加坡,流亡到苏门答腊,坚持抗日斗争。
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作者简介
夏去·秋来
郁达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在小说、散文、诗词、文化等诸多领域都具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畅达和热情坦荡的风格。郁达夫的散文,带有比小说更直接,更鲜明的自叙的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创作背景
夏去·秋来
1933年4月,郁达夫由上海迁居杭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过着颠沛流离生活。这一时期,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着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
创作本文时,一位朋友邀请郁达夫北上,游玩北平,衣食住所皆免费提供,只需要郁达夫为此写一篇文章发表即可。于是郁达夫欣然前往,并在到北京的第三天“晨起上厕所,从槐树阴中看见了半角云天,竟悠然感到了秋意,确是北平的新秋”,次日即“晨起,为王余杞写了二千字,题名《故都的秋》”。
椽(chuán) 嘶叫( sī )    潭柘寺( zhè )
落蕊( ruǐ ) 橄榄( lǎn ) 落寞( mò )
普陀山(tuó ) 陪衬( chèn ) 廿四桥( niàn )
夹袄( ǎo ) 着衣( zhuó ) 混沌( hùn dùn )
椭圆( tuǒ ) 譬如( pì ) 颓废( tuí fèi )
读准字音
整体感知:思路与结构
请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文眼句):
(即表明故都之秋的特点的句子。)
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北国的秋——清、静、悲凉。
整体感知:思路与结构
写对北国之秋的感受语,抒向往情(忆秋)
总写(1-2)
分写(3-12)
记叙故都秋景、赞美北国之秋(绘秋)
总括(13-14)
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
直抒对故都之秋的无比眷恋(恋秋)
细读品味——忆秋
思考:1、2两段写了什么内容?用到了什么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情感?
北国之秋:清、静、悲凉
南国之秋:慢、润、淡
1-2段
通过对比,衬托北国的秋景特色,
借以抒发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热爱、眷恋之情。
思考:
1.作者共描绘几幅“故都秋景图”?这几幅画面 你喜欢哪幅?有感情朗读。
2.这五幅图景是如何体现故都的秋“清”、 “ 静”、“悲凉”特点的?
细读品味——绘秋
夏去·秋来
秋晨静观
一椽破屋
很高很高的天空
槐树叶底,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破壁腰中 ,蓝色的牵牛花
尖细且长的秋草
驯鸽的飞声
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

悲凉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 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清 静 悲凉
秋槐落蕊
听觉——无声
味觉——无味
触觉——极细微极柔软
视觉——细腻 清闲 落寞
秋蝉残鸣
清、静、悲凉
衰弱 残声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象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夏去·秋来
秋雨话凉
天灰沉沉的
一阵凉风
息列索落的雨声
都市闲人着装举止
神情声调
清 静 悲凉
秋日胜果
枣子树
屋角、墙头
茅房边上
灶旁门口
淡绿微黄的颜色
生于角落,凄凉之感
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紧扣住“清”、“静”、“悲凉”的特点,不用浓墨重彩,而是用平凡的词语表达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秋味和平凡的人。
秋晨静观
秋槐落蕊
秋蝉残鸣
秋雨话凉
秋日胜果
4.作者为什么不写“暖色”的香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頣和园,而只写带有“清、静、悲凉”特点的秋景呢?
细读品味——绘秋
3.为什么作者笔下的秋那么清、那么静、那么悲凉?
要求:查找资料,知人论世。
细读品味——绘秋
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岐视的十年。
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
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在生活上,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满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受。
院子里有一架葡萄、两棵枣树,去年采取葡萄枣子的时候,龙儿站在树下,兜起大褂,仰着看树上的我,我摘取一颗,丢入了他的大褂兜里,他的哄笑声,要继续到三五分钟.今年的这两棵枣树,结满了青青的枣子,风起的半夜里,老有极熟的枣子辞枝自落.女人和我,在这样的时刻,最怕听的就是滴答的坠枣声……
现在去北京远了,去龙儿更远了,自家只一个人,只是孤零零一个人。在这里继续此生中大约是完不了的漂泊。
不过令愁闷的贫苦,何以与我这样的有缘?使人生快乐的富裕,何以总与我绝对的不来接近?
国民政府,是国民的政府,是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府,它的基础是建设在国民的全数上的,然实际上在这国民政府内在左右政治的大局的,只有几个人,几个和民众漠不相关的前世纪伟人……政府仍在说政府的话,被压迫阶级的满肚皮的苦楚,仍旧是吐不出一二分来……
郁达夫将个人的不幸遭际、动荡的现实及腐败的当局都融入到故都的秋姿、秋色、秋味、秋的意境中去了,“清、静、悲凉”的故都之秋,正是郁达夫“清、静、悲凉”心境之“秋”的折射。
北国的秋——清、静、悲凉
夏去·秋来
细读品味——恋秋
思考:文章的题目是《故都的秋》可是在开头与结尾为什么又写到了南国的秋?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
对比手法。作者借南国的秋的温、润、慢,通过对比突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是南国之秋所无法比拟的,而且首尾照应,回环往复,写得荡气回肠,动人心魄。
作者把南国之秋比作黄酒、稀饭、鲈鱼和黄犬;把北国之秋比作白干、馍馍、大蟹和骆驼。运用对比,形象的表现出两者的不同,突出北国之秋比南国之秋更够味,更合作者的心境。
突出北国之秋味的醇厚、浓郁,表达对北国之秋的眷恋、向往之情。
本体 喻体 特点 特点 喻体 本体
南国之秋 黄酒 温和 刚烈 白干 北国之秋
稀饭 稀薄 厚实 馍馍
鲈鱼 清淡 浓郁 大蟹
黄犬 娇小 阔大 骆驼
郁达夫爱故都之秋爱得如此深切,愿意以寿折秋。那正是因为他是用整个生命去爱秋,用整个身心去拥抱秋,用自己的灵魂去品尝秋,把自己的血与肉融入了墨汁,饱蘸着自己的情和爱去书写秋,这才品出了深蕴其中的不为外人所道的妙味,才有了这篇秋味十足的至美之文。
课堂小结
仿写练习
故都的秋,在小院中每一座低矮的破屋外;
在 ;
在 ;
在 ;
在 ......
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
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里
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里
在秋枣的每一丝微甜里,也在那都市闲人每一声京腔的互答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