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9张PPT)《微小世界》单元7.微生物与健康眼睛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改进观察工具,可以拓宽人类的观察视野。改进观察工具,可以拓宽人类的观察视野。改进观察工具,可以拓宽人类的观察视野。医药食品污水与垃圾处理动植物品种改良微小世界与我们你们知道有关微生物与健康方面的事例吗?医药方面肺炎球菌新型冠状病毒伤寒杆菌破伤风杆菌路易斯·巴斯德法国科学家第一个把微生物与疾病联系起来的人。亚历山大·弗莱明英国科学家发现了青霉素,使千万人免于肺炎等疾病侵染致死。疫苗人工减毒注射免疫系统病毒激发原理再次入侵免疫免疫学之父爱德华·琴纳食品方面微生物在食品方面的利与弊面包发霉橘子发霉青霉菌蘑菇木耳酿酒酱油、醋泡菜面包酸奶污水和垃圾处理方面污水的生物处理分解有害物质除臭垃圾的生物处理肥料沼气发电堆肥动植物品种改良方面袁隆平爷爷的杂交水稻克隆羊多莉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微小世界更多的秘密吧!。000。000009b0d8。。。⑥@国/》沙●●●●】●●o●●●●·●●·●●●●●●·●●●●●●●●●●●●●●···●●·●●●●●●●●●●●●●●●●●●●●●●●●●●●●●●●·●●●●●●●●●●●●●●●●●●●·●●●●●●●●●●●●●●●●●●●●●●●●●●●·●●·●●●●●●●●●●●·●●·●●●●●●●●●●●型●1&+000dward ererd25、●(多金床、o南速霸道因大裕圆大品牌格H于1850年非实更多全酿海天超值海天酱油生抽酱油净含量.500mlSOY SAUCE杀山格大酿镜有队公号酿造酱油净含量:1.9列。领●60"o73g①间肠B10(18(08COVID-19a《六年级小学科学集体备课教案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课题 7.微生物与健康 主备人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学生通过回顾总结旧知,知道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 学生通过收集整理人类探索微生物成果方面的资料,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科学探究目标 学生通过梳理知识,总结人类在观察工具开发及探索范围扩大方面的成果,并用流程图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生能根据学习主题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归类、交流。 科学态度目标 学生通过对观察工具发展历程的总结,能热爱科学技术,敬佩并学习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过程中不懈追求的精神。 学生需要知道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没有被发现的物质及自然界的秘密。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还将了解越来越多的自然界的秘密。 学生需要养成积极参与交流、选择吸纳信息的良好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学生需要认识到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德育渗透 德育范畴 实施建议(具体策略)培养学生爱祖国、爱科学善于追求的精神。 本课是本单元的小结,在回顾人类观察工具和观察范围的拓展过程中,列举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的巴氏灭菌法广泛用于奶制品和酿青霉素,从而使千万人免受疾病而致死、先进的克隆技术不断追求彰显出他们对我国著名的科学家袁隆平,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杂交水稻之父的培育,成功解决了人民吃饭的问题充分体现出他对我国学科学事业和伟大祖国的无限深厚的感情,正是由于他经过一生不懈的努力和执著的追求才对 中国乃至全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资料收集和交流研讨知道微生物与我们的健康生活有密切关系。教学难点 学生能进行信息的获取、加工和交流。教学准备 教师:各类微生物卡片、板贴、课件 小组:各小组按自己选择的主题整理好汇报资料(文稿、照片、图表、食物、自制课件等)。教学过程 聚焦:微生物与健康 [材料准备:各类微生物卡片、板贴、课件] 1.PPT展示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如酵母菌、乳酸杆菌、冠状病毒、木耳、硝化细菌、青霉菌等,请学生思考它们在哪些领域发挥着作用,并请2-3位学生拿着卡片到黑板上进行分类。 提问: (1)同学们,你们认识课件上的微生物吗? (2)这些微生物在哪些领域发挥着作用?什么作用? 2.谈话:我们发现微生物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微生物与我们生活的一些领域息息相关,正如青霉菌在食品行业也许存在着害处,但在医药行业它可分泌青霉素,这是一种抗生素可以帮助治疗疾病。 3.板书课题:微生物与健康。 4.讨论:你知道哪些有关微生物与健康的事例?跟同学分享一下。 二、汇报与交流: [材料准备:课件、汇报资料] (一)医药方面 1.出示资料——新型冠状病毒 2019年12月,在某地区陆续出现不明原因的肺炎病人,有的病人只是发烧或咳嗽,有的发展成肺炎,有的则更为严重甚至死亡。2020年1月,实验室利用电镜检测,从病例样本中分离出致病病毒,确认这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比较强,并获得该病毒的全基因序列。2020年2月,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把该病毒命名为SARS-CoV-2。在2020年1月到5月期间,由于缺乏针对该病原体的有效抗病毒药物,同时有些地区疫情防控措施欠缺,造成全球上百万人受到感染,二十多万人死亡。 提问: 为什么新冠病毒会造成全球大面积人群被感染?(预设:传播途径主要以呼吸道传播为主) 你有办法遏制这种病毒的传染吗?那有其它致病普通病毒或细菌吗?如果人们感染普通致病病毒或细菌,一般是怎么处理的?(预设: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即隔离、戴口罩、疫苗等。) 有关治疗这些疾病的药物的发明你了解吗? 2.全班交流。 3.谈话:过去,伤寒、鼠疫、霍乱等传染病到处肆虐,人类对此束手无策。例如十四世纪五十年代,鼠疫曾经夺走欧洲2500万人的性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不断改进,科学家发现疾病的元凶是病毒和细菌,并研制和发明了对付病毒和细菌的药物和方法,使许多传染病的传播得到遏制,大大提高了人类的健康水平。请收集微生物与医药方面相关资料的小组,和大家一起分享他们收集的人类研究微生物过程中在医药方面的成果。 4.专题汇报。(学生的资料板块建议涉及弗莱明和青霉素、疫苗的产生、巴斯德的消毒法和灭菌法等。) 5.交流:有关微生物与医药方面的事例你还知道哪些? 6.小结:原来人类疾病中有50%是由微生物引起。例如肺炎球菌会引起人们肺部炎症和支气管炎,伤寒杆菌会引起高烧和腹泻。人类与微生物不断斗争,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例如遏制传染病的肆虐,发明各类抗生素,还有发明人工主动免疫,种疫苗等。 (二)食品方面 1.出示资料:馒头、面包内部结构的图片。 提问:馒头、面包为什么疏松多孔 (预设:酵母菌分解淀粉产生了二氧化碳,导致馒头面包内部有气孔。) 2.谈话:微生物与我们的健康密切相关,有的微生物能直接提供给人类食物,例如木耳、蘑菇,有的微生物能帮助我们生产食物。你知道有关微生物与食品行业的事例吗?和大家分享一下。馒头、面包为什么疏松多孔吗?你知道酸奶、酒、腐乳等又是怎样制造出来的? 3.专题汇报。请收集微生物与食物方面相关资料的小组,和大家一起分享他们收集的人类研究微生物过程中在食物方面的成果。(面包、酿酒、酱油、醋、腐乳、泡菜、酸奶等) 4.讨论:微生物对于食物都是有益的,对吗?(1.从利弊两个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微生物与人类食物之间的联系。2.认识霉菌和霉菌的生长环境。) 交流:怎样可以使食品保存时间更长?(预设:真空、干燥、低温等。) (三)污水与垃圾处理方面 1.出示资料:地球生物去哪儿了? 提问:地球上从古至今有无数的生物个体,它们死亡后又去了哪里?这与微生物有关吗? 2.全班交流。 3.专题汇报: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4.全班研讨: (1)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有哪些好处 (成本低廉、不对环境造成污染、降解能力强、处理范围广) (四)其它方面 1.出示资料:袁隆平杂交水稻。 提问:杂交水稻有什么优势?你还知道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哪些成果? 2.全班交流。 3.专题汇报:杂交水稻、多莉羊、转基因技术、微电子科技等。 4.谈话:人类对微小世界的探索远不止于这些,这些人类探索的成果造福于人类的方方面面,我们也要学习前人不懈追求的精神,去探索微小世界的更多秘密。 三、总结回顾 1.谈话:人类研究微生物有这么多的成果,是建立在观察工具的发展的基础上的。回顾这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想想从古至今人类的观察工具是怎样发展的? 人们的观察范围又是怎样拓展的? 2.学生说一说观察工具的发展,以及相应的观察范围拓展情况,教师引导形成流程图。 3.小组交流: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收获了什么?我们印象最深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最感到意外和惊讶的是什么?我们还有什么问题? 4.总结: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但目前人类所看到的还只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没有被发现的物质及自然界的秘密,对此我们人类探索的脚步是不会停歇的…… 四、布置作业 搜集人类探索微小世界获得的成果,并编制成小报。 课堂练习 1.下列观察工具中,( )能够观察到新冠病毒。 A.眼睛 B.放大镜 C.光学显微镜 D.电子显微镜 2.( )能使面包、馒头变得疏松多孔。 A.酵母菌 B.青霉菌 C.乳酸杆菌 D.伤寒杆菌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微生物对人类只有害处,没有好处 B.疫苗是通过人工减毒、灭活,使其毒性削弱或消失的各类病原微生物 C.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发现了青霉素,使千万人免受肺炎等疾病侵染致死 D.放大镜的发明,可以让我们清晰地观察病毒的结构 二次备课板书设计 7.微生物与健康 一、微小世界成果 回顾总结作业设计与布置 作业类型作业内容试做时长 基础性作业基本作业 (必做)搜集人类探索微小世界获得的成果,并编制成小报。鼓励性作业(选择)挑战性作业(选择)拓展性作业 作业反馈 记录教 学 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微生物与健康》教学课件.pptx 六年级科学上集体备课教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