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岩石与土壤第5课时 岩石、沙和黏土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岩石碎裂后会形成沙、黏土。(2)岩石、沙和黏土的特征各不相同。2.探究目标(1)能够观察并比较岩石、沙和黏土三者的不同特征。(2)能够根据事实对岩石的变化进行推测。二、知识梳理1.由于 、 、 、 和 等的作用,自然界中许多大块的岩石可能碎裂,形成 、 和 。2.把潮湿的沙和黏土 ,平摊在纸上,保留时间最长的是黏土,在白纸上涂痕,涂痕颜色最深的是 。三、实验解析1.实验重现(1)实验名称:比较岩石、沙和黏土(2)探究问题:岩石、沙和黏土有什么特征?(3)实验材料:岩石、沙、黏土、白纸、水、放大镜等。(4)实验步骤:①把岩石、沙和黏土放在白纸上,先后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如图1)。②分别闻一闻(扇闻)岩石、沙和黏土(如图2),感觉有什么不同?③用手触摸岩石、沙和黏土(如图3),感觉有什么不同?④试着分别把潮湿的沙和黏土团成小球,把它们平摊在纸上(如图4),看能保留多长时间。⑤用手指分别蘸少量潮湿的沙和黏土,在白纸上涂痕,看涂痕的颜色(如图5)。图1 图2 图3 图4 图5(5)实验现象:方法 岩石 沙 黏土眼睛看 个头大、有棱角 黄色、较大颗粒 黑色、无颗粒鼻子闻 无味 无味 有味手触摸 粗糙、较硬 粗糙、较硬 光滑、软团成小球 不能团球 容易散落 不易散落白纸涂痕 无痕 涂痕颜色浅 涂痕颜色深(6)实验结论:通过 看、 闻、手 、团成小球、白纸涂痕的方法,可以了解 、 和黏土的不同特征。2.指点迷津通过观察,你推测大自然中的岩石会如何变化? 2 / 2第三单元 岩石与土壤第5课时 岩石、沙和黏土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岩石碎裂后会形成沙、黏土。(2)岩石、沙和黏土的特征各不相同。2.探究目标(1)能够观察并比较岩石、沙和黏土三者的不同特征。(2)能够根据事实对岩石的变化进行推测。二、知识梳理1.由于太阳、风、水、地震和火山等的作用,自然界中许多大块的岩石可能碎裂,形成较小的颗粒、沙和黏土。2.把潮湿的沙和黏土团成小球,平摊在纸上,保留时间最长的是黏土,在白纸上涂痕,涂痕颜色最深的是黏土。三、实验解析1.实验重现(1)实验名称:比较岩石、沙和黏土(2)探究问题:岩石、沙和黏土有什么特征?(3)实验材料:岩石、沙、黏土、白纸、水、放大镜等。(4)实验步骤:①把岩石、沙和黏土放在白纸上,先后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如图1)。②分别闻一闻(扇闻)岩石、沙和黏土(如图2),感觉有什么不同?③用手触摸岩石、沙和黏土(如图3),感觉有什么不同?④试着分别把潮湿的沙和黏土团成小球,把它们平摊在纸上(如图4),看能保留多长时间。⑤用手指分别蘸少量潮湿的沙和黏土,在白纸上涂痕,看涂痕的颜色(如图5)。图1 图2 图3 图4 图5(5)实验现象:方法 岩石 沙 黏土眼睛看 个头大、有棱角 黄色、较大颗粒 黑色、无颗粒鼻子闻 无味 无味 有味手触摸 粗糙、较硬 粗糙、较硬 光滑、软团成小球 不能团球 容易散落 不易散落白纸涂痕 无痕 涂痕颜色浅 涂痕颜色深(6)实验结论:通过眼睛看、鼻子闻、手触摸、团成小球、白纸涂痕的方法,可以了解岩石、沙和黏土的不同特征。2.指点迷津通过观察,你推测大自然中的岩石会如何变化? 在长期的风吹日晒、流水作用、动植物作用、地震火山等作用下,大块岩石会碎裂,碎裂的岩石风化,变成了小石子和沙,继续风化,最后变成了土壤。 2 /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5课时 岩石、沙和黏土 (答案版).docx 第5课时 岩石、沙和黏土.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