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 学 设 计课题 2.1 坚持依宪治国 单元 一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下教材分析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法律与秩序”, 具体对应内容标准是”知道依法治国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体会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参与,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本课所依据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相应部分是“青少年法治教育内容”中的初中阶段的教学内容与要求,具体对应的内容与要求是"进一步深化宪法教育 ,理解国家基本制度,强化国家认同”。 从单元结构来看,本单元第一课是为什么要"坚持宪法至上”, 而第二课则主要讲述如何"坚持宪法至上”。只有坚持依宪治国,才能将书面的宪法规范转化为现实的宪法秩序,实现人民主权、保障人权的目的。因此,从逻辑顺序上来看,本节课也是对上节课的延伸解释。本课通过对宪法是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的根本活动的准则,以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的讲解,从而帮助学生增强法治意识,捍卫宪法尊严。学习 目标 政治认同:了解现行宪法的构成,理解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道德修养: 运用比较的学习方法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培养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感受宪法权威,提高守法、护法能力 法治观念: 懂得中国共产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的道理 健全人格:培养崇尚宪法的思想,树立宪法意识,自觉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责任意识:深刻认识依宪治国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作用,自觉树立宪法观念,增强守法意识重点 根本的活动准则、最高的法律效力难点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猜一猜: 排行我老大,国法之根本; 子法由我生,效力我最高。 猜一部我国的法律名称 准备教材等学习用品 阅读并猜迷,并思考回答。 组织教学 设问引入,激发思考热情。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根本的活动准则 1.活动:走近宪法:作为中国公民,你对宪法了解多少?请从以下几方面来谈一谈。 2.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1)我国现行宪法的构成? 讲解: 我国为什么要对宪法草案进行全民讨论? 小结: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全民讨论有利于反映和体现人民意志。 我国宪法的基本内容? 小结: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3.相关链接:我国宪法明确提出,国家的根本任务是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分析材料,结合教材,回答问题: 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思考:(1)为什么宪法是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的根本活动准则?(为什么要维护宪法权威?) 讲解: (2)宪法是根本活动准则,对我们有怎样的要求? 小结: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观点辨析: (1)你赞成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小结: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2) 如何认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归纳: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名言分析: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习近平 思考:怎样维护宪法权威? 讲解: 目标导学二:最高的法律效力 分析材料,结合教材知识,回答问题: 思考: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怎样的地位? 小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分析宪法条文,回答问题: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 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第三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第五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第五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五十八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思考:请认真阅读宪法上述条款,指出它们分别涉及什么内容? 讲解: 3.分析图示,思考: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 材料一: 材料二: 强调:两个“不得”: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小结: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对比分析: 思考:为什么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重点落实: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与联系 模拟宪法宣誓活动: 誓词: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宣誓人: 学生结合幻灯片出示的问题,借助教材和所知,回答问题如:现行宪法是82年宪法…… 学生结合教材及幻灯片展示,明确宪法的构成。 学生结合教材列举内容如: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等…… 学生阅读相关链接,了解国家的根本任务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阅读并分析材料,结合教材知识回答,如: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学生认真听讲,结合图示理解,并试着回答问题,例如: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学生交流如: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 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学生分析材料,结合教材回答,如: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学生认真阅读宪法条文,试着回答,如:宪法规定国家中的最根本、最重要、带有全局性的问题 学生结合幻灯片,识记宪法规定的基本内容。 学生仔细分析两则材料,结合教材内容,试着交流,如:从法律效力上来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学生对比分析,试着回答,如: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 另一方面可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学生回忆知识,结合表格,归纳并识记重点 进行模拟宣誓活动。 以幻灯片形式,引导学生谈有关宪法的相关知识,从而引出以下问题。 借助图示方式,明确现行宪法的构成,使学生对宪法有更清晰明确的了解,同时引出问题:我国为什么要对宪法草案进行全民讨论?宪法的基本内容?等问题,使问题层层深入,具有逻辑性的呈现。 分析材料环节,通过引用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宪法是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的根本活动准则? 同时,教师借助形象直观的图示法展示,使深奥的知识得以形象化展示,也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通过观点辨析环节,引导学生明确: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的道理。 借助名言分析,引用习主席的话语,使学生分析:怎样维护宪法权威?并借助图示归纳,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以图示的形式,引导学生分析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怎样的地位,从而使学生在分析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借助宪法条文的展示,引导学生明确宪法的基本内容包括:国家性质,国家的根本制度等,从而明确:宪法规定国家中的最根本、最重要、带有全局性的问题。 在探究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时,借助两则材料,形象鲜明的展示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从而使学生更容易得出结论: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在探究宪法的制定与修改比普通法律更严格这一问题时,通过展示宪法的修改以及普通法律的修改程序,使学生在对比中,鲜明的得出上述结果,易于题解。 模拟宪法宣誓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加深感悟,升华主题。检测目标 1.《宪法》规定公民基本权利,《民法典》对公民的隐私权、肖像权、紧急自卫权、继承权、人身权利等公民的基本权利做了详细和深度的规定,可见( C ) ①民法典规定的内容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②宪法是根本法,规定和制约了民法典内容 ③民法典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④民法典是基本法,细化并延神宪法的内容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 A ) ,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 ①法律地位②法律权威③法律效力 ④法律依据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小李在学习我国宪法的时候,了解到宪法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进行了规定,充分保障了公民依法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这说明(C ) A.我国宪法是政府意志的集中体现 B.我国宪法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 C.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D.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一切权利和义务 4.宪法至上,宪法是根本大法。这是因为(D )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活动准则,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所有法律的总和 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④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宪法至上,宪法是根本大法。这是因为( )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活动准则,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所有法律的总和 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④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学生以组为单位,观看幻灯片出示的检测题,讨论并交流,从而总结出正确的答案,巩固和理解好本节所学内容。 利用多媒体出示本节课的检测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宪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白了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懂得中国共产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的道理。 谈收获和体会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板书设计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