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帝国的兴替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明清帝国的兴替 课件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清晰中国历史更替
复习回顾
第五单元导语提到与西方的比较
明清两朝鼎盛时期,中国的农耕文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然而,也就在这一时期,世界历史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欧美主要国家相继进入近代工业文明轨道。资本主义的迅猛的发展将全世界卷入商品流通的巨潮之中,西方列强纷纷越洋抢滩,建立殖民统治。明清农耕文明的繁盛已无法和西方工业文明抗衡。
生产水平
第五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
第一课 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明清帝国的兴替
有一个人,他曾经为生活迫,当过和尚、乞丐,最后他却神奇地当上了皇帝,他是谁?
明太祖朱元璋
我的历史,你知道多少?
别名(外号):
性别:
民族:
血型:
学历:
职业:     
家庭出身:
最喜欢的颜色:
主要经历:
1328年——1352年
1352年——1368年
1368年——1398年
朱重八、朱国瑞



 无文凭,秀才举人进士统统的不是
皇帝
(至少三代)贫农
黄色(这个好像没的选)
放牛 ,做和尚,主要工作讨饭、撞钟
造反(这个猛)
 主要工作是做皇帝
原名:朱重八,后改名:朱元璋。
“朱元璋”意为诛(朱)灭蒙元的璋
(璋,古代的一种锋利的玉器)。
政治腐败,灾害频繁,
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激化
大规模农民起义
红巾军起义
朱元璋为什么要灭元?
红巾军起义和朱元璋势力的发展
“主荒臣专,威服下移,遂至天下大乱。”
徐寿辉
朱元璋
刘福通
1368年
应天(南京)
一、元朝的灭亡与明朝的建立和统一
朝代名称
建立时间
开国皇帝
都 城
1、元朝灭亡原因
2、明朝的建立
明朝
1368年
朱元璋——明太祖
应天(今南京)
1、在地图上圈划明朝疆域的大致范围,说一说与今日中国版图的相似与不同之处;
2、找出地图上与明朝政权并列的政权,思考朱棣di迁都北京的因素;dada
3、结合课文第五页内容,观察图例中的长城位置,想一想,明朝统治者为什么继续大修长城?
根据图说,阅读地图,思考下列问题:
阅读课文P3-1,思考:
  怎样才能让大明王朝历经万代,长治久安呢?
强化皇权的措施
明朝兴衰
1、废除丞相;
2、创内阁;
3、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4、迁都北京。
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权 ,奠定了明朝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
除行省,设三司,中央直属。
废丞相,撤中书,权分六部。
设厂卫,察官民,特务密布。
八股文,禁锢人,培养奴仆。
迁都城,固边疆,威慑异族。
削藩王,弱地方,权归一处。
明朝时期我国封建制度已渐趋衰落
PK
“靖难之役”
朱棣
建文帝
背景:
经过:
结果:
燕王朱棣起兵反建文帝
建文帝削藩
燕王胜,朱棣称帝——明成祖

建文帝
朱棣
削藩
靖难之役
(1)迁都北京(1421年)
(2)继续削藩
(3)增设特务机构东厂
(宦官统领)
强化君权
明朝经济社会兴盛的表现?
明朝兴衰
1、实施奖励垦荒
2、轻徭薄赋
3、提高手工匠身份
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恢复经济社会政策
朱棣注意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认为“家给人足”、“斯民小康”是天下治平的根本。他大力发展和完善军事屯田制度和盐商开中则例,保证军粮和边饷的供给。派夏原吉治水江南,疏浚吴淞。在中原各地鼓励垦种荒闲田土,实行迁民宽乡,督民耕作等方法以促进生产,并注意蠲免赈济等措施,防止农民破产,保证了赋役征派。通过这些措施,永乐时“赋入盈羡”,达到有明一代最高峰。
明朝对外交往和国际地位
明朝兴衰
郑和下西洋开辟亚非海上通道
对外交往的密切
2005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中国政府宣布将郑和下西洋的7月11日定为中国航海日,以示纪念,同时也作为世界的航海日,为什么600年后的今天仍值得纪念?
中 国
亚非各国
丝绸、瓷器等
珠宝、香料、药材
中 国
亚非各国
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
郑和、船员
国王、使臣
郑和的远航,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当时明朝前期经济发达,国力强盛,为远航提供强大的人力、物力、财力。
明朝中后期改革措施
明朝兴衰
改革赋役制度,刺激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市镇经济的高度繁荣
《皇都积胜图卷》局部 这幅长卷是明朝中后期北京城繁胜景况的再现。画面看重描绘市区商业街道面貌,街道上车马行人熙来攘往,茶楼酒肆店铺林立,招幌牌匾随处可见,马戏,小唱处处聚集有人群看客,金店银铺人潮如涌。
南都繁会图
这些招牌,反映了当时南京经营货物的种类繁多,交易范围广泛,是当时商品经济繁荣的缩影。
——“南都”指南京,
——“东西两洋”指东洋和西洋
——“西北两口”指张家口和古北口
明末农民起义与清军入关
明朝兴衰
结合明末的自然与社会条件,说明导致农民起义的原因。
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明末的农民,面对当时的境况,你会作出怎样的选择?
结合活动,了解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的宣传口号和做法,回答活动中的问题。
阅读课文P 4-3,说说农民起义军的进展如何?结局又是如何的?
对明末农民起义,你将作出怎样的评价?(应结合农民的生活状况,赋役压力等方面,围绕起义军的口号和具体做法展开。)
明朝衰亡原因
1、赋税负担的增加;
2、土地兼并的恶化;
3、长年用兵。
后金崛起与清初政策
女真是哪一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17世纪初谁统一了女真各部,脱明独立,建立后金。
1636年,谁改国号为清,清朝建立。此时为明朝崇祯九年,皇太极称帝建号是依附什么传统?有史学家认为其意是与明朝对峙,进而取代明朝。
1644年明朝被谁领导的农民起义推翻?谁降清,迎清军人关,联合清军打败农民起义军?清军始人京,逐步建立对全国的统治。
南明政权的存在。
清军南下的剃发令
后金崛起与清朝的建立
1、女真族建立政权
黑水靺鞨——女真——满洲
(隋唐——北宋——明清)
女真溯源:东北地区
女真人
草原猎狼
后金崛起与清朝的建立
1、女真族建立政权
努尔哈赤
①统一女真各部
努尔哈赤有哪些主要功绩?
③反抗明朝的民族压迫
②建立后金政权(1616年)
④迁都沈阳,改称盛京
后金崛起与清朝的建立
努尔哈赤和宋元时期几位少数民族首领有何共同之处?
1、统一本民族各部。
2、建立政权,推动本民族的发展。
3、都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阿保机、阿骨打、元昊、成吉思汗
后金崛起与清朝的建立
皇太极
      清太宗皇太极
(1592~1643)
后金第二代君主,大清创建者。满族,爱新觉
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在位十七年。天命
十一年(1626)在沈阳继后金汗位。次年改元天聪。
他对内大力推行封建化的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对
外相继征服了蒙古和朝鲜,并对明朝频频用兵,步
步进逼,将西部边界扩张至锦州、宁远一线。十年
四月改元崇德,改国号大清,正式称帝。
后金崛起与清朝的建立
2、清朝的建立
皇太极(清太宗)
——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②改女真族名为满洲
①发展生产,改革内政
③改国号为清(1636年)
④加强对明朝的攻势
皇太极的有哪些主要贡献 ?
⑤清军入关,迁都北京(1644年)
后金崛起与清朝的建立
1644年,清军入关,迁都北京
后金崛起与清朝的建立
乾清宫
后金崛起与清朝的建立
清朝满八旗盔甲复原图
后金崛起与清朝的建立
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 1627年~1643年 崇德
世祖;爱新觉罗福临 1644年~1661年 顺治
圣祖;爱新觉罗玄烨 1662年~1722年 康熙
世宗:爱新觉罗胤禛 1723年~1735年 雍正
高宗:爱新觉罗弘历 1736年~1795年 乾隆
后金崛起与清朝的建立
明清帝国的兴替
17世纪初(1616),努尔哈赤建立金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1644年,明灭亡,清军入关 
经过长期战争,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
清由地方民族政权转化统治全中国政权的过程
元朝灭亡
明朝建立和统一
明朝兴盛
明朝衰亡
明末农民起义
明朝历史发展历程
渐趋衰落灭亡
恢复并走向兴盛
1368年
1644年
朱棣统治
农民起义
小结:
1、赋税负担的增加;
2、土地兼并的恶化;
3、长年用兵。
1、强化皇权的措施;
2、恢复经济社会政策;
3、对外交往
4、中后期改革措施。
探讨一个王朝的灭亡和农民起义的发生有着怎样的共性?
课堂练习:
1、中国的丞相制度被废除是在 ( )
A 、元朝 B、明朝 C、清朝 D宋朝
2、我国古代帝王迁都的原因有多种,下列各次迁都,目的在于加强军事防御力量的是:( )
A、商王盘庚迁殷  B、周平王迁都洛邑
C、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D、明成祖迁都北京
D
3、明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中,与后来宦官专权有直接关系的是 ( )
A、废除丞相  B、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C、八股取士  D、地方设“三司”
B
4、后金的建立者( )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康熙 D、雍正
5、改国号为清的是( )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康熙 D、雍正
A
B
6._____年,______建立明朝,他就是明太祖。定都在______.1421年_______将都城迁都到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 为加强君权,明太祖设立特务机构________,明成祖设立________. ______________的设立是明朝君主专制
高度强化的表现。
1368
朱元璋
南京
朱棣
北京
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锦衣卫
东厂
厂卫特务机构(共10张PPT)
第五单元导语提到与西方的比较
明清两朝鼎盛时期,中国的农耕文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然而,也就在这一时期,世界历史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欧美主要国家相继进入近代工业文明轨道。资本主义的迅猛的发展将全世界卷入商品流通的巨潮之中,西方列强纷纷越洋抢滩,建立殖民统治。明清农耕文明的繁盛已无法和西方工业文明抗衡。
生产水平
第一课
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明清帝国的兴替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农耕文明的繁盛 
明清帝国的兴替
元朝的灭亡与明朝的建立
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
明末农民起义与清军入关 
清朝的建立
重点
明清帝国的兴替
17世纪初(1616),努尔哈赤建立金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1644年,明灭亡,清军入关 
经过长期战争,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
难点
清由地方民族政权转化统治全中国政权的过程
奴儿都司





亦力把里
L哈密
日本海
/哈密

产京师
2(北京)





◎都城

一政权部族界
「nL「L
长城
南海/
南海
线默外共

法司只
默体
而不犯作
联有天下喜明被
大明序
官准

有不
何化着相由




榜大禁
熱六部都官大蒂内
携示民間使知筋趣
刑酷
使流是智热
行套分
有然
以判着
腾助
上件



公有号iy一
A验上为生
示上
棵李
号气
F

》k半YfY
租用么
实板在

¥+y112.的前

43多等u
也紅。

者新个
内事理即将各郡



然呗具秦施行
合就行马此一
察县奏就部知道钦此钬遵梦
聖者奏内有司绅衿倡迎的是何姓名通着获接雄
封疆之事甚猜可等
首示泉度
典盟神誓来戮
亟戳姦
筱城
锥生


有得
各延扶御史
上质各議撸按申折轄监
獨不鉴前車而醒富手哉伏
借西民除客房绅矜

还题讲有司姓
附賊之膳坠良
名火速
合前去烦炤
都送司素呈到部
常禎十年正
民充之心
人者許守主之官即會同本地绅士人等便宜正法
固守有前项侣迎之姦摇煽
蒴動大我論题民以利害相
令危有地
郭猪幸無恙防禦尚堪勉圈者紳衿富民一
也烧合富屋猜故也嗟子既直陷定者己
富民猜故掠子女財物
賊入城免市德色指三裹参病老以楠绚甚
关且求生者之未必得生聊每

那来度谁案如还飞在
诵微啬

线像套需
感来高吃
以有
单乘、街
安德度
盾行



线等
梨人

影高

召卩

且失多
菘汝
莲霎会


B老乙

,


唤之数

反于

不苗
清分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