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帝国的更替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明清帝国的更替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25张PPT。第五单元
第一课
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一、明清帝国的兴替时间:地点:人物:疆域:AD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应天(南京)东北抵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兀的河流域;
西北到新疆哈密;西南包括今天的西藏、云南;
东南到今东海、南海及于海外诸岛明朝的建立东北抵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兀的河流域西北到新疆哈密西南包括今天的西藏、云南东南到今东海、南海及于海外诸岛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明朝开国皇帝。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元至正四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1356年(至正十六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同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后,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后结束了蒙元在中国的统治,平定四川、广西、甘肃、云南等地,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1380年(洪武十三年),朱元璋诛杀丞相胡惟庸,废丞相,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三司分掌权力,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于应天,享年71岁,庙号太祖,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南京明孝陵。朱元璋其人其事“靖难之变”VS朱棣取代朱允炆,成为明朝第三代皇帝,朱棣即是明成祖朱允炆朱棣政治上:废除丞相、创立内阁、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和迁都北京等措施经济上:奖励垦荒、轻徭薄赋和提高手工匠身份等政策;明中后期改革赋役制度。对外关系上:派郑和下西洋开辟亚非海上通道的壮举措施影响朱棣在位期间,社会安定,国家富强,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又一强盛时期(促进社会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推动了市镇经济高度繁荣)(表明了明朝对国外强大的影响和世界范围的先进地位)(强化了皇权,奠定了明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影响废丞相胡惟庸案:朱元璋称帝后,先后任命过四员丞相.其中胡惟庸在中书省主政时间最长,权最重.再加上他和当时被朱元璋谴责的吉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密相往来,朝廷政治首脑和军事贵族结合在一起,使朱元璋有所警觉.而胡惟庸由于权势日盛,骄横跋扈,不知节制,这正好给朱元璋以把柄.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以擅权枉法的罪名杀了胡惟庸,趁机取消了中书省,并立下法度,以后不许再设丞相一职.朱元璋还利用胡案,将凡是心怀积怨,行为跋扈,对皇家统治有危险的文武官员,大族地主,都陆续列为胡党,处死抄家.其中最为惨烈的就是洪武二十三年,处死已经退休多年,77岁高龄的太师,韩国公李善长及其家七十余人.因胡案被诛死或已死被追夺封爵的功臣共计有21侯,株连而死者共达3万余人.丞相废除后,其事由六部分理,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内阁制是在明朝永乐时期建立的。 公元1402年,明成祖永乐皇帝为了巩固权力,做出两个重大决定,一是把首都迁到自己的势力范围北京;二是成立内阁制,这样,一个国事咨询机构正式建立了。
大明永乐帝虽有洪武帝一样独揽大权的雄才伟略,但一次又一次的御驾亲征让他不能真正意义上地总揽政事,于是一个帮助皇帝的“助手”机构——内阁制就应运而生。内阁厂卫制度为了镇压人民和监视官吏,明太祖设立了锦衣卫,作为侍从皇帝的军事机构,兼管侦察、逮捕和审讯等事。明成祖又设立东厂,这是一个缉捕“叛逆”的特务机关,起初直接受明成祖指挥,后来统辖权移到宦官手里,有事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权力在锦衣卫之上。明宪宗时增设西厂,用太监汪直为提督。其为员权力超过东厂,活动范围自京师遍及各地。明代锦衣卫、东厂和西厂都是特务机构,合称“厂卫”。迁都北京WHY?应天北京地理位置优越,易守难攻;
朝南京偏于江南一隅,不利于控制北方局势;
朱棣在发动政变之前就是燕王,驻地在北京,势力范围也在北京;
当时北方边患比较严重,受鞑靼和瓦剌的威胁,所以朱棣实行所谓“天子戍边”的政策郑和下西洋是指明成祖命太监郑和率领200多艘海船、2.7万多人七次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包括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部,红海、麦加,并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美洲和新西兰,南极洲。加深了明王朝和南海(今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明朝的衰亡阅读第3页第2段分析明朝衰亡的原因。赋税负担的增加土地兼并的恶化常年用兵等 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明末的农民,面对当时的情况,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明末农民起义①明朝后期,政府日趋衰败,官府多次增加赋税和各种杂税,土地兼并恶性发展,大量农民破产逃亡。
②后金用兵和连年天灾的重压。 1627年,陕西北部连发旱灾,官吏催逼赋税。高迎详、张献忠、李自成等人先后起义,席卷陕西、河南等地,几百万民众参与,持续了近二十年。 原 因概 况 因为起义军的做法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粮食的需求。 闯王李自成的画像 李自成是明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他是陕西米脂人,家境贫寒,小时候曾为地主牧羊。明末农民战争爆发后,李自成参加了起义队伍。他武艺出众,善于骑射,又有胆略,号称闯将。1636年,起义军领袖高
迎祥被俘牺牲,李自成称闯王。1640年,
李自成率领起义军进入河南,提出“均田
免粮”的口号,受到城乡人民的拥护,起
义队伍迅速壮大。1643年,李自成占领
西安,第二年初,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年号永昌。1644年三月,李自成率农民
起义军攻入北京,推翻明王朝的腐朽统
治。四月,李自成率兵与吴三桂军队及
清军大战于山海关,农民起义军失利,
李自成率农民军辗转撤退到湖北,在湖
北通县九宫山遭地主武装袭击,壮烈牺
牲,时年39岁。他的部众继续抗清斗争,坚持了20年。清朝的建立 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在盛京(今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 1.后金的崛起 明朝后期,东北地区的女真人崛起。17世纪初,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并脱明独立,建立“大金”,史称后金。2.清朝的建立 女真族的祖先阿骨打在12世纪初所建立的政权叫作金,所以人们把努尔哈赤在17世纪建立的政权叫作后金。 努尔哈赤是女真族的杰出首领,姓爱新觉罗。他早年生活贫困,靠采松子、挖人参到抚顺马市上出售为生。他经常接触汉人,一度投到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帐下,受到军事训练,受汉文化影响很深。1583年,他被明朝授为建州左卫教指挥使,成为建州女真的首领。此后,他用了40年时间,逐步统一了女真各部。在统一过程中,他创立了
八旗制度,并命人用蒙古字母创制满文。
1616年,他建立金国,定都赫图阿拉,建
元天命,史称“后金”。1619年,努尔哈
赤起兵反抗明朝的民族压迫,同年在萨尔
浒战役中大败明军。此后,后金逐步夺取
辽河以东大片土地。1625年,努尔哈赤将
都城迁到沈阳,1626年,努尔哈赤在进攻
宁远城时被明军炮火击中,不久死去。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对满族初期
的史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努尔哈赤建元即位图 努尔哈尔在统一女真过程中,建立八旗制度,把女真壮丁每三百人编为一牛录,五牛录为一甲喇、五甲喇为一旗,共八旗,即正黄、正红、正蓝、正白、镶黄、镶红、镶蓝、镶白等八旗,各旗以上述不同颜色的旗帜为标志。八旗成员“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平时耕猎,战时出征。它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满族一个屈居东北边陲的弱小民族,能凭借区区数万的人众迅速崛起,与实力远比自己强大的蒙古联合,使蒙古成为满洲的羽翼,建立牢靠的满蒙联盟,最终入主中原,掌握了中国的最高统治权,实现了对中国长达268年的统治,有效统治时间约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七分之一,这些成果多是通过八旗制度实现的。八旗制度八 旗 旗 帜八 旗 铠 甲 皇太极,即清太宗。他是努
尔哈赤的长子。努尔哈赤死后,
诸王拥立皇太极继承汗位。即位
后,皇太极在经济上重视农业生
产和改进手工业技术;政治上,
注意选拔人才,改革机构;军事
上,笼络联合蒙古各部。同时,
他继续发动对明朝的战争,占领
关外大片土地,并几次派兵攻入长城以内地区。1635年,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洲。1636年,他在沈阳称皇帝,改国号为清。2.清军长驱直人,迅速占领北京并分兵西进南下,将辽东地方民族政权转变为统治全中国的清王朝。清朝统一全国1.背景: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推翻明朝。宁远总兵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击败起义军。起义军在山海关战败后撤出北京。理一理 农民起义军入京、明朝灭亡以及清兵入关几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关系。清初的反抗3.一些明末起义军余部联合南明,共同抗清。1.清初的二三十年间,政府推行大规模圈占土地、强制东南沿海居民内迁和威胁逼迫汉人剃发梳辫等弊政,激起民众强烈的反抗。2.新成立的南明政权,在长江中下游和两广、福建地区举起反清复明的大旗。清初社会经济的恢复1.原因:2.结果: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发展,很快达到中国历史上新的高峰。 清初各族人民的抗清斗争促使统治者调整野蛮落后的政策,制止了社会经济的倒退逆转。康乾盛世课堂小结明清帝国的兴替明朝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1644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推翻明朝。清朝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清军入关。替明朝清朝兴1.皇权的加强。2.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3.对外交往的密切。4.市镇经济的繁荣。康乾盛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