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部分 默写第一关 直接型默写逐篇练一、统编教材必背古诗词曲37首七年级上册1.观沧海(曹操)(1)东临碣石, 。 (2) ,山岛竦峙。 (3)树木丛生, 。秋风萧瑟, 。 (4)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1) ,闻道龙标过五溪。 (2)我寄愁心与明月, 。 3.次北固山下(王湾)(1)客路青山外, 。 (2) ,风正一帆悬。 (3) ,江春入旧年。 (4)乡书何处达 。 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1)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2)夕阳西下, 。 七年级下册5.木兰诗(《乐府诗集》)(1) ,关山度若飞。 (2) ,寒光照铁衣。 (3)将军百战死, 。 (4) ,赏赐百千强。 (5) ,对镜帖花黄。 (6)雄兔脚扑朔, ; ,安能辨我是雄雌 6.登幽州台歌(陈子昂)(1) ,后不见来者。 (2)念天地之悠悠, ! 7.望岳(杜甫)(1) 齐鲁青未了。 (2)造化钟神秀, 。 (3) ,决眦入归鸟。 (4) ,一览众山小。 8.登飞来峰(王安石)(1)飞来山上千寻塔, 。 (2)不畏浮云遮望眼, 。 9.游山西村(陆游)(1)莫笑农家腊酒浑, 。 (2) ,柳暗花明又一村。 (3) ,衣冠简朴古风存。 (4)从今若许闲乘月, 。 10.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1)浩荡离愁白日斜, 。 (2) ,化作春泥更护花。 八年级上册11.野望(王绩)(1)东皋薄暮望, 。 (2)树树皆秋色, 。 (3) ,猎马带禽归。 (4)相顾无相识, 。 12.黄鹤楼(崔颢)(1) ,此地空余黄鹤楼。 (2) ,白云千载空悠悠。 (3)晴川历历汉阳树, 。 (4) 烟波江上使人愁。 13.使至塞上(王维)(1)单车欲问边, 。 (2) ,归雁入胡天。 (3) ,长河落日圆。 (4) ,都护在燕然。 14.渡荆门送别(李白)(1) ,来从楚国游。 (2)山随平野尽, 。 (3)月下飞天镜, 。 (4)仍怜故乡水, 。 15.钱塘湖春行(白居易)(1) ,水面初平云脚低。 (2)几处早莺争暖树, 。 (3) ,浅草才能没马蹄。 (4)最爱湖东行不足, 。 16.饮酒(其五)(陶渊明)(1)结庐在人境, 。 (2) 心远地自偏。 (3) ,悠然见南山。 (4)山气日夕佳, 。 (5)此中有真意, 。 17.春望(杜甫)(1) ,城春草木深。 (2) ,恨别鸟惊心。 (3) ,家书抵万金。 (4)白头搔更短, 。 18.雁门太守行(李贺)(1) ,甲光向日金鳞开。 (2)角声满天秋色里, 。 (3)半卷红旗临易水, 。 (4)报君黄金台上意, 。 19.赤壁(杜牧)(1) ,自将磨洗认前朝。 (2)东风不与周郎便, 。 20.渔家傲(李清照)(1) ,星河欲转千帆舞。 (2)我报路长嗟日暮, 。 (3)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八年级下册21.关雎(《诗经·周南》)(1) ,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2) ,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 (3)求之不得, 。悠哉悠哉, 。 (4) ,左右采之。窈窕淑女, 。 (5) ,左右芼之。窈窕淑女, 。 22.蒹葭(《诗经·秦风》)(1)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 (2) ,道阻且长。 ,宛在水中央。 (3)蒹葭萋萋, 。所谓伊人, 。 (4) ,道阻且跻。 ,宛在水中坻。 (5)蒹葭采采, 。所谓伊人, 。 (6)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 。 23.石壕吏(杜甫)(1)吏呼一何怒! ! (2)听妇前致词: 。 (3)存者且偷生, ! (4) ,请从吏夜归。 (5)夜久语声绝, 。 2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1) ,下者飘转沉塘坳。 (2) ,归来倚杖自叹息。 (3)俄顷风定云墨色, 。 (4) ,雨脚如麻未断绝。 (5)安得广厦千万间, ! 25.卖炭翁(白居易)(1)满面尘灰烟火色, 。 (2) 身上衣裳口中食。 (3)可怜身上衣正单, 。 (4)夜来城外一尺雪, 。 (5) ,市南门外泥中歇。 (6) ,系向牛头充炭直。 九年级上册26.行路难(其一)(李白)(1)金樽清酒斗十千, 。 (2) ,拔剑四顾心茫然。 (3) ,将登太行雪满山。 (4)闲来垂钓碧溪上, 。 (5)长风破浪会有时, 。 2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1) ,到乡翻似烂柯人。 (2)沉舟侧畔千帆过, 。 (3)今日听君歌一曲, 。 28.水调歌头(苏轼)(1) ,今夕是何年。 (2)我欲乘风归去, ,高处不胜寒。 (3) ,何似在人间。 (4) ,月有阴晴圆缺, 。 (5)但愿人长久, 。 九年级下册29.渔家傲·秋思(范仲淹)(1)塞下秋来风景异, 。 (2)四面边声连角起, ,长烟落日孤城闭。 (3) ,燕然未勒归无计。 (4)羌管悠悠霜满地, , 。 30.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1)左牵黄, , ,千骑卷平冈。 (2)酒酣胸胆尚开张。 ,又何妨! (3)持节云中, (4) ,西北望,射天狼。 3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1) ,梦回吹角连营。 (2) ,五十弦翻塞外声。 (3)马作的卢飞快, 。 (4)了却君王天下事, 。可怜白发生! 32.满江红(秋瑾)(1) ,秋容如拭。 (2)四面歌残终破楚, 。 (3) 英雄末路当磨折。 (4) 青衫湿! 33.十五从军征(《乐府诗集》)(1)遥看是君家, 。 (2) ,雉从梁上飞。 (3)舂谷持作饭, 。 (4) ,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 。 3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1)忽如一夜春风来, 。 (2)散入珠帘湿罗幕, 。 (3) ,都护铁衣冷难着。 (4) ,愁云惨淡万里凝。 (5)纷纷暮雪下辕门, 。 (6) ,雪上空留马行处。 35.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1)何处望神州 。 (2)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3) ,坐断东南战未休。 (4)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36.过零丁洋(文天祥)(1)辛苦遭逢起一经, 。 (2) ,身世浮沉雨打萍。 (3) ,零丁洋里叹零丁。 (4)人生自古谁无死 。 37.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1)峰峦如聚, ,山河表里潼关路。 (2)伤心秦汉经行处, 。 二、统编教材课外古诗词诵读48首七年级上册1.峨眉山月歌(李白)(1) ,影入平羌江水流。 (2)夜发清溪向三峡, 。 2.江南逢李龟年(杜甫)正是江南好风景, 。 3.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遥怜故园菊, 。 4.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1) ,受降城外月如霜。 (2)不知何处吹芦管, 。 5.秋词(其一)(刘禹锡)(1)自古逢秋悲寂寥, 。 (2)晴空一鹤排云上, 。 6.夜雨寄北(李商隐)(1)君问归期未有期, 。 (2) ,却话巴山夜雨时。 7.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1)僵卧孤村不自哀, 。 (2)夜阑卧听风吹雨, 。 8.潼关(谭嗣同) ,秋风吹散马蹄声。 七年级下册9.竹里馆(王维)(1) ,弹琴复长啸。 (2)深林人不知, 。 10.春夜洛城闻笛(李白)(1) ,散入春风满洛城。 (2)此夜曲中闻折柳, 。 11.逢入京使(岑参)马上相逢无纸笔, 。 12.晚春(韩愈)(1)草树知春不久归, 。 (2)杨花榆荚无才思, 。 13.泊秦淮(杜牧)(1) ,夜泊秦淮近酒家。 (2)商女不知亡国恨, 。 14.贾生(李商隐)可怜夜半虚前席, 。 15.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杨万里)政入万山围子里, 。 16.约客(赵师秀)(1) ,青草池塘处处蛙。 (2)有约不来过夜半, 。 八年级上册17.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馨香盈怀袖, 。 18.龟虽寿(曹操)(1) ,志在千里。 (2)烈士暮年, 。 19.赠从弟(其二)(刘桢) 松柏有本性。 20.梁甫行(曹植)八方各异气, 。 21.浣溪沙(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 。 22.采桑子(欧阳修)(1) ,绿水逶迤。 (2)微动涟漪, 。 23.相见欢(朱敦儒)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 24.如梦令(李清照)(1)常记溪亭日暮, 。 (2) ,误入藕花深处。 八年级下册25.式微(《诗经·邶风》)微君之故, 26.子衿(《诗经·郑风》)(1)青青子衿, 。 (2) ,子宁不来 (3)一日不见, ! 2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1)海内存知己, 。 (2) ,儿女共沾巾。 28.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1)气蒸云梦泽, 。 (2)坐观垂钓者, 。 29.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1) ,禅房花木深。 (2)万籁此都寂, 。 30.送友人(李白)(1)此地一为别, 。 (2)浮云游子意, 。 31.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1) ,缥缈孤鸿影。 (2)拣尽寒枝不肯栖, 。 32.卜算子·咏梅(陆游)(1)无意苦争春, 。 (2) ,只有香如故。 九年级上册33.月夜忆舍弟(杜甫)露从今夜白, 。 34.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1)秋草独寻人去后, 。 (2)寂寂江山摇落处, ! 35.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1)欲为圣明除弊事, ! (2)云横秦岭家何在 。 36.商山早行(温庭筠) ,人迹板桥霜。 37.咸阳城东楼(许浑)(1)溪云初起日沉阁, 。 (2)行人莫问当年事, 。 38.无题(李商隐)(1)相见时难别亦难, 。 (2)春蚕到死丝方尽, 。 (3) ,夜吟应觉月光寒。 39.行香子(秦观)(1)小园几许, 。 (2) ,燕儿舞,蝶儿忙。 40.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1) ,爱上层楼。 (2)爱上层楼, 。 (3)欲说还休, ! 九年级下册41.定风波(苏轼)(1)莫听穿林打叶声, 。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 (3)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42.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古今多少事, 。 43.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1)乘风好去,长空万里, 。 (2)斫去桂婆娑,人道是, 。 44.浣溪沙(纳兰性德)一抹晚烟荒戍垒, 。 45.南安军(文天祥) ,城郭一时非。 46.别云间(夏完淳)(1) ,今日又南冠。 (2)无限山河泪, 。 47.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骊山四顾,阿房一炬, 48.朝天子·咏喇叭(王磐)(1) ,全仗你抬声价。 (2)军听了军愁, 。 三、统编教材必背文言文23篇七年级上册1.《论语》十二章(1)学而时习之,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君子乎 (2)吾日三省吾身: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五十而知天命, ,七十而从心所欲, 。 (4) ,可以为师矣。 (5)学而不思则罔, 。 (6) ,回也不改其乐。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8) ,于我如浮云。 (9) ,必有我师焉。 ,其不善者而改之。 (10) ,不舍昼夜。 (11)三军可夺帅也, 。 (12) ,切问而近思, 。 2.诫子书(诸葛亮)(1)静以修身, 。 (2) ,非宁静无以致远。 (3)非学无以广才, 。 (4) ,险躁则不能治性。 七年级下册3.陋室铭(刘禹锡)(1)斯是陋室, 。 (2) ,草色入帘青。 (3) ,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 。 4.爱莲说(周敦颐)(1) ,濯清涟而不妖。 (2)香远益清,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予谓菊, 。 (4)菊之爱, 。莲之爱, 牡丹之爱, 。 5.河中石兽(纪昀)(1)棹数小舟, ,寻十余里无迹。 (2) 。是非木杮, (3)转转不已, 。 (4)然则天下之事, , ,可据理臆断欤 八年级上册6.三峡(郦道元)(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 。 (2)自非亭午夜分, 。 (3) ,不以疾也。 (4)常有高猿长啸, ,空谷传响, 。 (5)巴东三峡巫峡长, 。 7.答谢中书书(陶弘景)(1) ,古来共谈。 ,清流见底。 (2) ,五色交辉。 ,四时俱备。 (3)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 (4)自康乐以来, 。 8.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 (2)何夜无月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9.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1)天时不如地利, 。 (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10.富贵不能淫(《孟子》)(1) ,安居而天下熄。 (2)往之女家, ,无违夫子! (3)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4)得志, ;不得志, 。 (5)富贵不能淫, , 。此之谓大丈夫。 1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1)劳其筋骨, ,空乏其身, 。 (2) ,曾益其所不能。 (3)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 12.愚公移山(《列子》)(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 。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3)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八年级下册13.桃花源记(陶渊明)(1)芳草鲜美, 。 (2)土地平旷, , 。 (3)男女衣着, 。 ,并怡然自乐。 (4) ,咸来问讯。 (5)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 (6)问今是何世, ,无论魏晋。 (7)未果,寻病终。 。 14.小石潭记(柳宗元)(1)青树翠蔓, ,参差披拂。 (2)潭中鱼可百许头, ,日光下澈, 。 (3) ,不可知其源。 (4)四面竹树环合, ,凄神寒骨, 。 15.北冥有鱼(《庄子》)(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不知其几千里也。 (2)怒而飞, 。 (3) ,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4)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5) ,亦若是则已矣。 16.虽有嘉肴(《礼记》)(1)虽有嘉肴, , 。 (2) ,弗学,不知其善也。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 (4)知不足, ; ,然后能自强也。 17.大道之行也(《礼记》)(1)选贤与能, 。 (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 (3) ,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九年级上册18.岳阳楼记(范仲淹)(1)政通人和, 。 (2) ,属予作文以记之。 (3)浩浩汤汤, ,朝晖夕阴, 。 (4)商旅不行, ,薄暮冥冥, 。 (5) ,波澜不惊,上下天光, 。 (6)沙鸥翔集, , ,郁郁青青。 (7)浮光跃金, ,渔歌互答, ! (8)不以物喜, 。 (9)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0)先天下之忧而忧, 。 19.醉翁亭记(欧阳修)(1)其西南诸峰, , ,琅琊也。 (2)峰回路转, ,醉翁亭也。 (3) ,在乎山水之间也。 (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5) ,佳木秀而繁阴。 (6)苍颜白发, ,太守醉也。 (7)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 (8)醉能同其乐, ,太守也。 九年级下册20.鱼我所欲也(《孟子》)(1)生亦我所欲, ,故不为苟得也。 (2)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 (3) ,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4)呼尔而与之, ; ,乞人不屑也。 (5) ,万钟于我何加焉! 21.送东阳马生序(宋濂)(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2)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3)先达德隆望尊, ,未尝稍降辞色。 (4)余立侍左右, ,俯身倾耳以请。 (5) ,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6) , 略无慕艳意。 (7) ,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22.曹刿论战(《左传》)(1)肉食者谋之, (2) ,未能远谋。 (3)牺牲玉帛, ,必以信。 (4) ,虽不能察,必以情。 (5)一鼓作气, ,三而竭。 (6)吾视其辙乱, ,故逐之。 23.出师表(诸葛亮)(1) ,欲报之于陛下也。 (2)诚宜开张圣听, ,恢弘志士之气。 (3) ,俱为一体, ,不宜异同。 (4)亲贤臣,远小人, ;亲小人,远贤臣, 。 (5) ,不求闻达于诸侯。 (6)受任于败军之际, 。 (7)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8)陛下亦宜自谋, , 察纳雅言, 。 四、中考课外名句积累(提高篇)1.天街小雨润如酥, 。 2.一夫当关, 。 3. ,天涯共此时。 4.举杯邀明月, 。 5.江山代有才人出, 。 6.莫愁前路无知己, 。 7.问君能有几多愁 。 8.路曼曼其修远兮, 。 9.纸上得来终觉浅, 。 10.读书破万卷, 。 11. 为有源头活水来。 12.莫等闲, ,空悲切。 13.花有重开日, 。 14. ,老大徒伤悲。 15.逆水行舟, 。 16.我生待明日, 。 17. ,勿以善小而不为。 18.穷则独善其身, 。 19.敏而好学, 。 20.不鸣则已, 。 21.己所不欲, 。 22. ,必有近忧。 23.海纳百川, 。 24.天行健, 。 25.言必信, 。 26.知己知彼, 。 27.身无彩凤双飞翼, 。 28. ,百年树人。 29.二人同心, 。 30. ,雪却输梅一段香。 31.生当作人杰, 。 32.精诚所至, 。 33.横眉冷对千夫指, 。 34.千里之行, 。 35.桃李不言, 。 36. ,寸有所长。 37. ,小人长戚戚。 38. ,水滴石穿。 39.同是天涯沦落人, 。 40.三十功名尘与土, 。 41.抽刀断水水更流, 。 42.旧时王谢堂前燕, 。 43.天生我材必有用, 。 44. ,路有冻死骨。 45. ,犹抱琵琶半遮面。 46.春江潮水连海平, 。 47. ,一枝红杏出墙来。 48.它山之石, 。 49.墙角数枝梅, 。 50.欲穷千里目, 。 第二关 理解型默写突破练一、统编教材必背古诗词曲37首七年级上册1.观沧海(曹操)(1)曹操的《观沧海》一诗中“ , ”两句描写了荡漾的海水与耸立的山岛,两者一动一静,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与威严。 (2)盛夏时节,美丽的博斯腾湖景区吸引了众多游客。看到湖边一片郁郁葱葱,人们不禁想起曹操《观沧海》中“ , ”这两句诗。 (3)曹操《观沧海》中诗句“ , ; , ”以奇特的想象创造出大海涵蕴万物、气宇盖世的艺术境界。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 , ”两句选取两种富有季节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 (2)唐代诗人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用“ , ”的诗句,借月亮表达对友人的关切。 (3)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再扣诗题中“遥有此寄”四字的诗句是: , 。 3.次北固山下(王湾)(1)2020年盛夏,神州大地经济复苏,生意盎然,这正如王湾在《次北固山下》所言“ , ”,我们正化危为机,勇往直前。 (2)王湾在《次北固山下》有一联诗,现在可用来表示客观形势大好,事业发展势头正旺,这一联是: , 。 (3)在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新事物从旧事物中孕育并将取代旧事物哲理的两句诗是: , 。 (4)《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交替,暗示时光流逝的句子是: , 。 (5)乡愁,是萦绕在诗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王湾行舟江上,把乡愁寄予远飞的大雁,轻吟:“ 。”(《次北固山下》) 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1)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与首句“枯藤老树昏鸦”句法结构和情绪渲染一致的句子是: 。 (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点明特定时间,渲染悲凉气氛,表达羁旅之思的句子是: , 。 七年级下册5.木兰诗(《乐府诗集》)(1)《木兰诗》中反映军情紧急,疾速奔赴战场的句子是: , 。 (2)《木兰诗》中写寒气凛冽、月光映雪,表现将士们边地生活艰苦的句子是: , 。 (3)《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 , 。 (4)《木兰诗》中的诗句“ , ”反映出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建立了显赫战功。 6.登幽州台歌(陈子昂)(1)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从前后的对比中表明时间流逝,表现出生不逢时的孤独和伤感的句子是: , 。 (2)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从天地落笔,表现出生不逢时的孤独和伤感的诗句是: , ! 7.望岳(杜甫)(1)杜甫的《望岳》中“ , ”二句写出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流露对祖国山川的热爱之情。 (2)在《望岳》中,体现诗人细望泰山时间之久,表现对祖国河山的热爱的诗句是: , 。 (3)亚锦赛上,中国女排不提困难,以“ , ”的雄心,奋力拼搏,终获冠军,重登亚洲之巅。(杜甫《望岳》) (4)杜甫《望岳》中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 , 。 8.登飞来峰(王安石)(1)《登飞来峰》中,写奇幻雄伟、生机勃勃的景象,暗含诗人对前途憧憬的句子是: , 。 (2)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表达了锐意进取的精神和高瞻远瞩的气概的句子是: , 。 9.游山西村(陆游)(1)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村民热情好客,间接抒发自己做客感受的句子是: , 。 (2)陆游的《游山西村》中,蕴含哲理并描绘了农村变化万千、明媚绚丽风光的诗句是: , 。 (3)当人生遭遇困境时,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 , ”告诉我们总会有云开雾散的时候。 (4)在《游山西村》中,诗人表达对民俗民事与热情乡民赞美的诗句是: , 。 10.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1)《己亥杂诗(其五)》中写诗人辞官后的离愁别绪的诗句是: , 。 (2)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 , ”借落花表达自己虽辞官但仍然关心国家命运的情怀。 (3)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 ”与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有异曲同工之妙,常用来形容无私奉献的精神。 八年级上册11.野望(王绩)(1)王绩在《野望》中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 , 。 (2)王绩在《野望》一诗中,运用伯夷、叔齐的典故,抒发自己弃官隐居后心情的诗句是: , 。 (3)《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 , 。 12.黄鹤楼(崔颢)(1)毕业多年后当你再回母校,发现已是物是人非,也许会发出“ , ”的感慨。(崔颢《黄鹤楼》) (2)崔颢《黄鹤楼》中用对偶手法描写出黄鹤楼两岸视野开阔、景象优美的诗句是: , 。 (3)崔颢登楼远眺,不觉已是黄昏,凄迷之景惹动满怀心绪,不禁发出了“ ”的感慨。 13.使至塞上(王维)(1)《使至塞上》一诗中,以“蓬”“雁”自比,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孤寂飘零心情的诗句是: , 。 (2)王维的诗“诗中有画”,例如《使至塞上》中“ , ”一联,构图有面有点,线条简洁明快,景象既苍茫辽远,又给人以亲切温暖之感。 (3)王维《使至塞上》中的“ , ”描绘了奇特的塞外风光,画面壮阔,意境雄浑。 14.渡荆门送别(李白)(1)在《渡荆门送别》中,李白用移动视角写群山渐渐远去,江水向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的诗句是: , 。 (2)李白《渡荆门送别》中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诗句是: , 。 (3)李白《渡荆门送别》中表达诗人对故乡依依不舍和思念之情的诗句是: , 。 15.钱塘湖春行(白居易)(1)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描写春天鸟类活动的句子是: , 。 (2)《钱塘湖春行》以“ , ”将初春充满生机活力的特征描写得淋漓尽致。 (3)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 , ”描绘了一幅花儿渐放、草儿初长的早春花草图。 (4)《钱塘湖春行》中最能表现西湖春景美不胜收和诗人的喜爱与不舍之情的诗句是: , 。 16.饮酒(其五)(陶渊明)(1)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用问答形式表明内心清静就能远离喧嚣之意的句子是: 。 (2)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写出无意得之、悠然忘我心境的句子是: , 。 (3)风雅是一种生活情调,也是一种精神追求。陶渊明的“ , ”[《饮酒(其五)》],一束花,一座山,这种随意自然是风雅。 (4)乡居的日子是一钵闪烁的黄金,行云飞鸟是一幅绝美的图画。陶渊明《饮酒(其五)》“ , ”,日落鸟还,传达了归隐之悠然。 17.春望(杜甫)(1)杜甫经历“安史之乱”,国都沦陷,城池残破,乱草丛生,《春望》中“ , ”即是这种情形,令诗人心生伤感。 (2)杜甫在《春望》中通过花鸟,以拟人手法抒发悲愤之情的诗句是: , 。 (3)杜甫的《春望》中“ ”一句从听觉的角度表现诗人内心的悲痛。 (4)《春望》这首诗里表达杜甫在战火中牵挂亲人的句子是: , 。 18.雁门太守行(李贺)(1)《雁门太守行》中体现敌军来势汹汹,守城将士雄姿英发的句子是: , 。 (2)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从声和色两个方面描绘了激烈的战斗场面,渲染沉重、紧张、肃杀氛围的诗句是: , 。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借用典故,抒发九死不悔的报国之志的诗句是: , 。 19.赤壁(杜牧)(1)杜牧在《赤壁》中托物咏史,为后文抒怀做铺垫的句子是: , 。 (2)杜牧《赤壁》中诗人慨叹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同时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是: , 。 20.渔家傲(李清照)(1)李清照《渔家傲》“ ”一句写的是云涛翻滚的壮美景象,“ ”一句表明词人要像大鹏鸟那样乘风高飞。 (2)李清照《渔家傲》中表明词人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苦闷不满的句子是: , 。 八年级下册21.关雎(《诗经·周南》)(1)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惠的姑娘,诗中的“ , ”这两句就是佐证。 (2)《关雎》中以“ , ”将主人公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至难耐的相思之苦,形象深刻地表现出来。 22.蒹葭(《诗经·秦风》)(1)《蒹葭》中描写了主人公所追慕的对象所在地点,主人公望穿秋水的情景的句子是: , 。 (2)《蒹葭》中,“ ”“ ”“ ”表现了追求伊人的道路之艰难。 23.石壕吏(杜甫)(1)《石壕吏》中表现老妇自诉自解,意在使差役同情(或表现老妇口述生死,暗含凄苦无奈)的诗句是: , ! (2)《石壕吏》中,表明捕吏凶暴、老妇凄苦的诗句是: ! ! (3)《石壕吏》中,暗示老妇人被抓走的诗句是: , 。 2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1)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 ”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 (2)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用“ , ”的诗句,展现了推己及人的“大爱”情怀。 (3)读诗歌,我们深深地感叹:有了第一等襟怀方才有第一等的诗歌。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心忧天下,“ , ”表现了他的济世情怀。 (4)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从“ , ”可见杜甫博大的胸襟,他舍己为人,至死不悔。 25.卖炭翁(白居易)(1)《卖炭翁》中作者运用衬托的手法突出卖炭翁年迈及生活艰辛的句子是: , 。 (2)白居易的《卖炭翁》中表现卖炭老人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 (3)白居易《卖炭翁》中的“ , ”形象地写出了老翁精疲力竭的情态。 九年级上册26.行路难(其一)(李白)(1)古人常在诗词中以“剑”抒怀。李白被赐金放还后,在《行路难(其一)》中用“ , ”抒发了自己感叹世路艰险之情。 (2)李白《行路难(其一)》以“ , ”比喻人生道路所遭遇的艰难险阻,表现出无端无尽的惆怅和迷茫。 (3)李白《行路难(其一)》中“ , ”两句,以姜子牙、伊尹自比,希望将来也像他们那样得遇贤君明主,成就大业。 (4)身处逆境,我们要善于从经典中汲取力量。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 , ”两句可以作为座右铭激励自己积极进取、乐观向上。 (5)李白《行路难(其一)》一诗中,表现诗人具有远大政治抱负和强烈自信心的句子是: , 。 2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1)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 , ”运用两个典故,写出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人事全非,恍若隔世,无限惆怅。 (2)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 , ”现多指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一哲理。 (3)作为古诗词中一道独特的风景,舟船承载着诗人的丰富情感。“ , ”是刘禹锡对世事变迁、仕宦浮沉表现出的豁达胸襟。 28.水调歌头(苏轼)(1)苏轼的《水调歌头》中,“ ”两句与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2)任何事都不可能圆满,人生本来就充满了悲苦与欢乐,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所写“ , ”。(只写三句中的前两句) (3)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的千古名句是: , 。 (4)中秋节,在异乡求学的李明用苏轼《水调歌头》中“ , ”的句子,编辑短信,发给父母,表达美好祝愿。 九年级下册29.渔家傲·秋思(范仲淹)(1)点明西北边疆秋天风景与众不同,大雁飞去毫无逗留之意的句子是: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以“ , ”正面揭示了自己与征人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却又不愿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 (3)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典故,抒发强烈的爱国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 30.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1)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的句子是: , (2)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 , , ”描述了词人渴望为国御敌,建功立业的爱国激情。 3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1)辛弃疾颇具武才,年轻时曾率一万义军反金投宋,但南宋政府却不重用他。赋闲渐老的他难以驰骋疆场,只能“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凝视长剑,梦回沙场,聊以抒发杀敌报国之志。 (2)咏“ , ”,想象到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骑“的卢马”乘胜杀敌的磅礴壮阔之景。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词人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 , 。 32.满江红(秋瑾)(1)《满江红》中表现鉴湖女侠侠肝义胆的句子是: , 。(秋瑾《满江红》) (2)秋瑾《满江红》以“ ”表达了志同道合者难觅的悲痛,又含蓄抒发了救国救民的热切情怀。 33.十五从军征(《乐府诗集》)(1)《十五从军征》中和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 (2)《十五从军征》以“ , ”写出家院荒凉凄清之景,反映了乱世百姓的深重苦难。 (3)《十五从军征》中深刻地表现出老翁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的句子是: , 。 3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1)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突出边塞气候异常、风雪早至的两句是: , 。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诗人以春花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 , 。 (3)海南实施“建设美丽乡村”“打造宜居宜游城市”的发展规划以来,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正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所说:“ , 。”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通过色彩鲜明的场景和细节描写突出边塞奇寒的诗句是: , 。 (5)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 。 35.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1)《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表达了作者对中原故土的殷切怀念和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的句子是: 。 (2)《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直接刻画少年孙权英雄形象的句子是: , 。 (3)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词作中一腔豪气,思接千载,最后一句感叹道:“ 。” 36.过零丁洋(文天祥)(1)《过零丁洋》中写诗人回顾自己一生坎坷经历的句子是: , 。 (2)《过零丁洋》一诗中,诗人借比喻将个人遭遇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句子是: , 。 (3)《过零丁洋》中表现文天祥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的诗句是: 。 (4)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写下“ ”的铮铮誓言,体现了他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 37.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1)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 , ”两句赋予山河以生命和情感,写出了潼关地势的险要。 (2)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用“ , ”点出了作者途经潼关,遥望旧朝故都长安时无限伤感的原因。 (3)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表达对统治阶级残暴的痛恨,对老百姓深切同情的句子是: ; 。 二、统编教材必背文言文23篇七年级上册1.《论语》十二章(1)通过“分门别类辑诗文”活动,我回顾了已学内容,也感受到了运用有效的方法去整理古诗文的快乐,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 , ”。 (2)《论语·学而》中,表明一个有修养之人的心境不受别人影响的句子是: , (3)《<论语>十二章》中讲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意义的句子是: , 。 (4)古文中有许多充满辩证思维的名句,例如《论语·为政》中就用“ , ”来阐述“学”与“思”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5)《<论语>十二章》中“ , ”强调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 (6)《<论语>十二章》中感叹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的句子是: , 。 (7)正如孔子所说“ , ”,即使是普通人也应坚守信念,坚定意志,百折不挠,矢志不渝。 2.诫子书(诸葛亮)(1)诸葛亮在《诫子书》中用“ , ”强调只有安贫乐道、内心澄澈方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2)对那些心浮气躁、生活铺张浪费的人,我们可以用《诫子书》中的“ , ”来劝勉他们。 七年级下册3.陋室铭(刘禹锡)(1)人以德立身,不管身处的环境如何恶劣,只要品德高尚,人格魅力便会芳香四溢。正如《陋室铭》中所云:“ , 。” (2)刘禹锡《陋室铭》中的“ , ”,写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淡雅中不失生机盎然。 (3)《陋室铭》中表现室中人交友之雅的句子是: , 。 (4)在《陋室铭》一文中,刘禹锡写出了自己在陋室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之后,又以“ , ”两句抒发了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 4.爱莲说(周敦颐)(1)周敦颐的《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端庄自重的句子是: , 。 (2)《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爱莲说》中表意与之相近的文句是: , 。 (3)《爱莲说》中表现君子行为刚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品格的句子是: , 。 5.河中石兽(纪昀)(1)《河中石兽》中“ , ”两句表明了讲学家判断河中石兽在原地的依据。 (2)《河中石兽》中的“ , , , ”告诉我们遇到问题要从实际出发,不能主观臆断,否则就很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八年级上册6.三峡(郦道元)(1)郦道元在《三峡》中,用江船的日行千里侧面衬托江流之急的句子是: , 。 (2)《三峡》中用快马和疾风来形容船行之快的句子是: , 。 (3)《三峡》结尾引用渔歌“ , ”来表现猿鸣之哀,渲染三峡秋天悲凉肃杀的气氛。 7.答谢中书书(陶弘景)(1)《答谢中书书》中“ , ”两句描写了傍晚时的景象,画面灵动,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2)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中用“ , ”表达了自己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情。 8.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运用比喻描写月光清澈透明和竹柏倒影美丽的句子是: , 。 (2)《记承天寺夜游》中最能表达作者流露出的超然物外、旷达乐观态度的句子是: 。 9.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三要素的句子是: , 。 10.富贵不能淫(《孟子》)(1)孟子在《富贵不能淫》中认为大丈夫无论得志与否,都要坚持原则的句子是: ; 。 (2)《富贵不能淫》中表现大丈夫不因贫富贵贱、威逼利诱等外部条件而改变其本心的句子是: , , 。 1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1)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认为,一个人经过磨难砥砺的益处是: , 。 (2)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 , ”两个方面论证了国家常常会灭亡的原因。 12.愚公移山(《列子》)(1)表现愚公移山原因的句子是: , 。 (2)《愚公移山》中,愚公坚信移山会成功的理由的句子是: , , 八年级下册13.桃花源记(陶渊明)(1)《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源草美花繁的句子是: , 。 (2)通过视觉、听觉,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宁平和的句子是: , 。(陶渊明《桃花源记》) (3)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述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的句子是: , 。 14.小石潭记(柳宗元)(1)《小石潭记》中描写许多鱼儿好像在空中游动无依靠的句子是: , 。 (2)《小石潭记》写作者坐在潭上,被竹子和树木围绕,寂静无人,感到“ ,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过凄清,就离开了。 15.北冥有鱼(《庄子》)(1)海南建设自由贸易区(港),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必将前景广阔、鹏程万里,正如《北冥有鱼》中所说“ ”。 (2)《北冥有鱼》中以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大鹏振翅而飞的句子是: , 。 16.虽有嘉肴(《礼记》)(1)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 ”;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 ”。(《学记》) (2)我们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现自身学识的缺乏,《虽有嘉肴》中有相关的表述:是故 , 。 17.大道之行也(《礼记》)(1)《大道之行也》中体现人才得到重用,社会成员和睦相处的句子是: , 。 (2)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大道之行也》中与之相近的语句是: , 。 九年级上册18.岳阳楼记(范仲淹)(1)《岳阳楼记》中“ , ”两句描写了鸟儿在湖面时飞时歌,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的景象。 (2)《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 。 (3)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既有成功,也有失败。在得失面前,我们应有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 ”那样的心态,始终积极向上。 (4)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阐释古仁人无论身处何地始终不忘忧国忧民的句子是: , 。 (5)《岳阳楼记》中,“ , ”表现了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苦己为人的精神品格。 19.醉翁亭记(欧阳修)(1)《醉翁亭记》中直接点明作者本意不在于饮酒,而在于欣赏山水的句子是: , 。 (2)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的句子是: , 。 (3)《醉翁亭记》中以清丽明快的语言,描绘春夏之景的句子是: , 。 九年级下册20.鱼我所欲也(《孟子》)(1)《鱼我所欲也》中体现“舍生取义”的生死观的句子是: , 。 (2)《鱼我所欲也》中与《礼记》中记载的“不食嗟来之食”的典故一样意思的句子是: , ; , 。 21.送东阳马生序(宋濂)(1)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讲述求学遭到“先达”训斥的时候,自己“ , , ”的做法,是为了劝勉马生重视礼仪、虚心学习。 (2)《送东阳马生序》中“ ”一句与“同舍生皆被绮绣”形成对比,突出了作者内心的充实和强大。 (3)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用“ , ”解释了自己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的原因。 22.曹刿论战(《左传》)(1)民谚云:“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后一句在《曹刿论战》中也有类似的表达。曹刿对其乡人曰:“ , 。” (2)《曹刿论战》中,表明曹刿向鲁庄公解释可以追击齐军的原因的句子是: , 。 23.出师表(诸葛亮)(1)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用“ , ”来表达自己对名利的淡泊。 (2)先贤情怀,光彩熠熠。我们钦佩诸葛亮“ , ”(《出师表》)的临危受命的责任担当。 (3)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上临危受命,接管中央军事工作,这和《出师表》中诸葛亮“ , ”的境况何其相似。 第三关 主题型默写集中练一、诗中情怀(一)爱国忧民1.为人称颂的诗歌多包含着“心系万民苍生”的博大胸怀。杜甫用“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呐喊表现了对贫寒士子的关怀;张养浩用“ ; ”(《山坡羊·潼关怀古》)抒发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民的同情。 2.很多文人都有爱国之心、报国之志。李贺的“ , ”(《雁门太守行》)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文天祥在被俘后,用“ ”(《过零丁洋》)表达了甘愿为国捐躯的赤子之心;龚自珍的“ , ”[《己亥杂诗(其五)》]借落花来自比,表示自己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二)豪情壮志 很多诗歌都抒发了文人的豪情壮志。曹操的“ , ”(《观沧海》)通过吞吐日月的宏伟气象表达了诗人气壮山河的豪气;李白的“ , ”[《行路难(其一)》]以扬帆破浪的壮阔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前途充满乐观的豪迈气概;杜甫的“ , ”(《望岳》)表达了自己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气概和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万丈豪情;王安石的“ , ”(《登飞来峰》)直抒胸臆,表现了他锐意改革的政治抱负;苏轼的“ , ”(《江城子·密州出猎》)抒发了词人虽鬓发花白,却仍壮志未已的英雄本色。 (三)思乡、离别古仁人在诗歌中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如,杜甫《春望》中“ , ”,借助搔头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王湾《次北固山下》“ ”,借“大雁传书”以解思乡之情。“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表达了诗人出门在外,思念故乡;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里用“ , ”表达征夫们的思乡之情;刘禹锡则用“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表达人事已非;更有马致远的“ , ”(《天净沙·秋思》)对孤苦无依的感叹。 (四)修身学习 潜心读书有四种境界。“ , ”(刘禹锡《陋室铭》),排除干扰,静下心来,此第一境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沉醉其中,乐而忘我,此第二境界;“ , ”(王安石《登飞来峰》),登临顶峰,高屋建瓴,此第三境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人生有限,学海无涯,此第四境界。 二、诗中哲理 许多优秀古诗词都富含哲理。王湾的“ , ”(《次北固山下》)写出了时序更迭的自然理趣;刘禹锡的“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揭示出旧事物终将被新事物取代的客观规律;王安石的“ , ”(《登飞来峰》)指出只要认识达到了一定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而不会被事物的表象迷惑的道理;苏轼的“ , ”(《水调歌头》)揭示了人生聚散无常的道理;陆游的“ , ”(《游山西村》)表现了困境中孕育着生机的哲理。 三、边塞战争 战争,是一个民族衰败的标志,也是一个新的民族诞生的标志。李贺《雁门太守行》“ , ”是战争前的守城战士的雄姿,“ , ”是战场上惨烈的战况;范仲淹“ ”(《渔家傲·秋思》)则用号角声描绘战场的紧张气氛;辛弃疾“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用骏马和弓弦来表现战场的激烈场面。 四、写作手法1.巧用典故用典巧妙,可使诗词意蕴丰富、简洁含蓄、庄重典雅。李白的“ , ”[《行路难(其一)》],暗用姜太公得遇文王和伊尹得遇商汤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的情感;刘禹锡的“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借向秀《思旧赋》和烂柯人——王质的典故表达了对故人已逝的悲痛及自己遭贬后物是人非的凄凉之感;范仲淹的“ , ”(《渔家傲·秋思》),用“勒石燕然”的典故揭露出将士思归故乡而又渴望建立功业的矛盾;苏轼的“ , ”(《江城子·密州出猎》),借“冯唐持节”的典故吐露了自己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声。 2.寓情于景诗人喜欢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在景物中。白居易的“ , ”(《钱塘湖春行》)借莺歌燕舞表现了对西湖春景的喜爱和留恋;陶渊明的“ , ”[《饮酒(其五)》]两句用山气、飞鸟表现了返璞归真的情趣;李白的“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借暮春凄清的景物表达了对好友被贬的哀伤;杜甫的“ , ”(《春望》)以哀景写哀情,借眼前杂草丛生之态传达了自己忧国伤时的情感;马致远的“ , ”(《天净沙·秋思》),连用六个意象寄托了天涯游子的孤独无依之感。 五、诗中万物1.乐器常常在古诗词中或渲染气氛,或传情达意,如“ , ”(《关雎》),男子用琴瑟来亲近美好的女子,“ , ”(《关雎》),男子用钟鼓来使女子快乐;岑参的“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借琴声、琵琶声和羌笛声烘托了边地送别友人的氛围等。 2.古诗词尤其注意色彩的恰当运用。李贺的“ , ”(《雁门太守行》)用“黑”“金”两色鲜明地表现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王湾的“ , ”(《次北固山下》)描写了北固山山清水秀的景色;杜甫的“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极具色彩感地渲染出黯淡愁惨的氛围,烘托了诗人孤苦悲凉的心境;岑参的“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白一红相互映衬,画面生动,色彩鲜明;白居易的“ , ”(《钱塘湖春行》)中借“白”“绿”极富视觉感地写出了西湖景色之美,表达了诗人的喜爱之情。 【参考答案】第一关 直接型默写逐篇练一、统编教材必背古诗词曲37首答案略。二、统编教材课外古诗词诵读48首1.(1)峨眉山月半轮秋 (2)思君不见下渝州2.落花时节又逢君3.应傍战场开4.(1)回乐烽前沙似雪 (2)一夜征人尽望乡5.(1)我言秋日胜春朝 (2)便引诗情到碧霄6.(1)巴山夜雨涨秋池 (2)何当共剪西窗烛7.(1)尚思为国戍轮台 (2)铁马冰河入梦来8.终古高云簇此城9.(1)独坐幽篁里 (2)明月来相照10.(1)谁家玉笛暗飞声 (2)何人不起故园情11.凭君传语报平安12.(1)百般红紫斗芳菲 (2)惟解漫天作雪飞13.(1)烟笼寒水月笼沙 (2)隔江犹唱后庭花14.不问苍生问鬼神15.一山放出一山拦16.(1)黄梅时节家家雨 (2)闲敲棋子落灯花17.路远莫致之18.(1)老骥伏枥 (2)壮心不已19.岂不罹凝寒20.千里殊风雨21.似曾相识燕归来22.(1)轻舟短棹西湖好 (2)惊起沙禽掠岸飞23.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24.(1)沉醉不知归路 (2)兴尽晚回舟25.胡为乎中露26.(1)悠悠我心 (2)纵我不往 (3)如三月兮27.(1)天涯若比邻 (2)无为在歧路28.(1)波撼岳阳城 (2)徒有羡鱼情29.(1)曲径通幽处 (2)但余钟磬音30.(1)孤蓬万里征 (2)落日故人情31.(1)谁见幽人独往来 (2)寂寞沙洲冷32.(1)一任群芳妒 (2)零落成泥碾作尘33.月是故乡明34.(1)寒林空见日斜时 (2)怜君何事到天涯35.(1)肯将衰朽惜残年 (2)雪拥蓝关马不前36.鸡声茅店月37.(1)山雨欲来风满楼 (2)故国东来渭水流38.(1)东风无力百花残 (2)蜡炬成灰泪始干 (3)晓镜但愁云鬓改39.(1)收尽春光 (2)正莺儿啼40.(1)少年不识愁滋味 (2)为赋新词强说愁 (3)却道“天凉好个秋”41.(1)何妨吟啸且徐行 (2)一蓑烟雨任平生 (3)回首向来萧瑟处42.渔唱起三更43.(1)直下看山河 (2)清光更多44.半竿斜日旧关城45.山河千古在46.(1)三年羁旅客 (2)谁言天地宽47.当时奢侈今何处48.(1)官船来往乱如麻 (2)民听了民怕三、统编教材必背文言文23篇答案略。四、中考课外名句积累(提高篇)1.草色遥看近却无2.万夫莫开3.海上生明月4.对影成三人5.各领风骚数百年6.天下谁人不识君7.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8.吾将上下而求索9.绝知此事要躬行10.下笔如有神11.问渠那得清如许12.白了少年头13.人无再少年14.少壮不努力15.不进则退16.万事成蹉跎17.勿以恶小而为之18.达则兼善天下19.不耻下问20.一鸣惊人21.勿施于人22.人无远虑23.有容乃大24.君子以自强不息25.行必果26.百战不殆27.心有灵犀一点通28.十年树木29.其利断金30.梅须逊雪三分白31.死亦为鬼雄32.金石为开33.俯首甘为孺子牛34.始于足下35.下自成蹊36.尺有所短37.君子坦荡荡38.绳锯木断39.相逢何必曾相识40.八千里路云和月41.举杯消愁愁更愁42.飞入寻常百姓家43.千金散尽还复来44.朱门酒肉臭45.千呼万唤始出来46.海上明月共潮生47.春色满园关不住48.可以攻玉49.凌寒独自开50.更上一层楼第二关 理解型默写突破练一、统编教材必背古诗词曲37首1.(1)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2)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3)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2.(1)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2)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3)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3.(1)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2)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3)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4)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5)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4.(1)古道西风瘦马(2)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5.(1)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2)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3)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4)策勋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6.(1)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2)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7.(1)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2)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3)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4)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8.(1)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2)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9.(1)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2)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3)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4)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10.(1)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2)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3)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11.(1)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2)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3)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12.(1)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2)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3)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13.(1)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2)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3)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14.(1)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2)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3)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15.(1)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2)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3)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4)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16.(1)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2)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3)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4)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17.(1)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2)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3)恨别鸟惊心(4)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18.(1)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2)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3)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19.(1)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2)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20.(1)天接云涛连晓雾 九万里风鹏正举(2)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21.(1)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2)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22.(1)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2)道阻且长 道阻且跻 道阻且右23.(1)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2)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3)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24.(1)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2)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3)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4)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25.(1)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2)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3)牛困人饥日已高 市南门外泥中歇26.(1)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2)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3)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4)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5)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27.(1)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2)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3)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28.(1)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2)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3)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4)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29.(1)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2)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3)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30.(1)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2)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31.(1)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2)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3)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32.(1)算平生肝胆 因人常热(2)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青衫湿33.(1)十五从军征 八十始得归(2)兔从狗窦入 雉从梁上飞(3)出门东向看 泪落沾我衣34.(1)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2)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3)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4)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5)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35.(1)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2)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未休(3)生子当如孙仲谋36.(1)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2)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3)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4)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37.(1)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2)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3)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二、统编教材必背文言文23篇1.(1)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2)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3)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4)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6)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7)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2.(1)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2)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3.(1)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2)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3)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4)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4.(1)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2)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3)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5.(1)乃石性坚重 沙性松浮(2)然则天下之事 但知其一 不知其二者多矣 可据理臆断欤6.(1)有时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2)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3)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7.(1)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2)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8.(1)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2)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9.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10.(1)得志,与民由之 不得志,独行其道(2)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11.(1)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2)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12.(1)惩山北之塞 出入之迂也(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而山不加增 何苦而不平13.(1)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2)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3)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14.(1)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2)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15.(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2)怒而飞 其翼若垂天之云16.(1)不知其旨也 不知其善也(2)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17.(1)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2)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18.(1)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2)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3)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5)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19.(1)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2)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3)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20.(1)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2)呼尔而与之 行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21.(1)色愈恭 礼愈至 不敢出一言以复(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3)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2.(1)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2)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23.(1)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2)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3)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第三关 主题型默写集中练一、(一)1.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2.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二)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鬓微霜 又何妨(三)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四)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二、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三、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四面边声连角起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四、1.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2.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五、1.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 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2.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