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章 认识地区一、选择题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下列美誉与澳大利亚不相符的是( )A.“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B.“坐在矿车上”的国家C.“天然橡胶的故乡” D.“世界活化石博物馆”2.从纬度位置来看,澳大利亚地跨( )A.热带和北温带 B.北温带和北寒带C.南温带和南寒带 D.热带和南温带3.日本的海上运输业十分发达,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A.位于高纬度地区 B.工业发达,技术水平高C.国内矿产资源贫乏 D.海岸曲折,多优良港湾读俄罗斯与印度矿产资源及工业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4.关于两国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俄罗斯幅员辽阔,横跨亚欧大陆南部B.印度被形象地称为“世界办公室”C.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轻重工业都很发达D.印度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5.俄罗斯与印度在工业分布上的共同点是( )A.都靠近原料产地 B.都靠近沿海C.都分布在内陆地区 D.都沿河分布6.印度水旱灾害频繁,与此相关的季风是图中( )A.a—东南季风 B.b—东北季风C.a—西南季风 D.b—西北季风读美国本土农业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7.图中体现了美国农业的突出特点是( )A.专业化 B.自动化C.机械化 D.高度商品化8.乳畜带分布在五大湖附近的原因不包括( )A.气候冷湿 B.人口密集C.适合牧草生长 D.热量充足传统民居深受自然环境影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平顶厚墙小窗”的传统民居,反映当地( )A.寒冷 B.多雨C.干旱、昼夜温差大 D.终年温和10.日本传统民居多采用较轻的木质材料是为了应对( )A.土质疏松 B.缺乏石料C.地震频发 D.山洪多发日本国土面积狭小,资源短缺,主要发展加工贸易经济。北海道渔场是世界著名的大渔场,北九州是日本的钢铁工业和化工工业中心。读“日本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11.北海道渔场成为世界著名渔场的原因是( )A.位于大陆坡上,海域面积宽广 B.附近有寒暖流交汇,饵料充足C.水温较高,适合各种鱼类生存 D.靠近河口,从陆地带来大量营养物质12.北九州钢铁企业临港布局的主要目的是( )A.利用港区的廉价劳动力 B.利于海运和高铁“新干线”的衔接C.接近国内主要消费市场 D.方便原料燃料的进口与产品的出口读俄罗斯简图,完成下面小题。13.关于俄罗斯的概况,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一个亚洲国家B.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C.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D.消费品制造业是其支柱产业14.关于俄罗斯的工业与交通,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区靠近资源产地和铁路线B.工业中心东密西疏C.亚洲部分铁路密集D.亚洲部分内河航运发达15.关于澳大利亚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部是海拔不足1000米的广阔高原 B.东部是大自流盆地C.中部有面积广阔的大分水岭 D.西北海岸有世界著名的大堡礁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图为“巴西和澳大利亚人口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两国人口密度大于100人/千米2的地区,均分布在( )A.热带地区 B.内陆地区 C.西北地区 D.东南沿海17.1960年巴西将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往人口稀少的巴西利亚,主要目的是( )①迁往低纬地区,获得更加炎热潮湿的气候条件②迁往内陆地区,获得更多水源条件③迁往海拔高的地区,获得凉爽适宜的气候条件④向西北方向迁往人口稀疏区,带动区域发展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8.日本的传统服装是( )A.汉服 B.和服C.宽大的袍子 D.毛皮衣服19.东京承办奥运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地势平坦,利于体育场馆的建设 B.人口集中,便于承接奥运会C.地处热带,适合举办夏季奥运会 D.远离地震带,避免地震带来的危害图甲为俄罗斯工业分布图,图乙为日本工业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20.关于两国工业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A.日本工业区集中分布在内陆地区 B.日本的工业城市多分布在本州岛C.俄罗斯工业以轻工业为主 D.俄罗斯工业区多分布在沿海,因为沿海对外联系便利21.下列关于日本叙述错误的是( )A.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B.日本进口工业制成品,出口原料和燃料C.富士山是日本著名活火山 D.日本位于板块交界处地震频繁二、解答题22.读下面两幅澳大利亚图,回答问题。(1)图中①是___洋,②是___洋,澳大利亚四面环海,很早就与其它大陆隔绝,因而古老生物种类较多,例如:___、___,因此被称为“___”。(2)由图可知,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占重要地位的矿产资源有___、___,被称为“___”,据图分析澳大利亚出口矿产品的优势条件有___。(3)20世纪70年代以来,___业成为了澳大利亚的支柱产业。2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探究一人文条件对美国工农业发展的影响。美国是世界第三人口大国,工业发达,先后形成了三大工业区:东北部钢铁、汽车老工业区;南部休斯敦石化宇航工业区;西部旧金山附近“硅谷”电子工业区。下图示意美国工业区分布。(1)图中A附近的农业带是____,说明该农业带形成的人文条件____。(2)“硅谷”空气洁净、环境优美,是美国最大的新兴工业区。据图说明其形成的人文条件。探究二人文条件对印度工农业发展的影响。印度是世界人口大国,每年新增劳动力近2000万。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和水稻,虽然播种面积广大,但仍存在粮食供应问题。工业城市班加罗尔是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俗称“印度硅谷”。右图示意印度主要工农业区分布和孟买气候资料。(3)分析印度存在粮食供应向题的原因。(4)与美国“硅谷”相比,说明班加罗尔发展软件外包产业的有利条件。(5)【结论】____、城市、交通、____等人文要素,对区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C 2.D3.D4.B 5.A 6.C7.A 8.D9.C 10.C11.B 12.D13.C 14.A15.A16.D 17.C18.B19.A20.B 21.B22. ①印度 ②太平 袋鼠 考拉 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煤铁 铝土石油等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四面环海,有利于海上运输 服务23.(1) 乳畜带 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市场广阔(2)①该地区高等院校多,人才密集。②科技力量雄厚,电子工业发展早。③位于沿海地区,交通便捷。(3)从生产看,印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水旱灾害频繁,造成粮食产量不稳定;从消费看,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粮食消费压力大。(4)印度的劳动力资源更丰富,劳动力成本更低。(5) 人口(可互换位置) 科技(可互换位置)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