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3.1 公民基本权利 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3.1 公民基本权利 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下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 学 设 计
课题 3.1 公民基本权利 单元 二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下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基本权利》 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指出:“要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奠定基础”。
学习 目标 政治认同:知道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 道德修养: 了解这些基本权利的含义 法治观念: 结合具体案例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意义 健全人格:进一步感受宪法与每个人的关系 责任意识:逐步增强权利意识
重点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难点 人身自由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幻灯片出示: 微思考:从宪法构成看,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 介绍本单元内容: 准备教材等学习用品 观看、倾听并思考 学生结合教师介绍,快速浏览教材,了解本单元的内容。 组织教学 设问引入,激发思考热情。 通过介绍本单元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对本单元知识有初步了解
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回答问题: 说一说,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有哪些? 小结: 2.时政链接:全国人大开幕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草案的说明指出,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到2023年3月任期届满,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应于2023年1月选出。 思考:(1)以下人群中哪些人能够享有我国宪法规定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列举: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有何意义? 3.知识拓展:了解剥夺政治权利 剥夺政治权利是指依法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 剥夺政治权利包括剥夺以下四项权利: (1)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2)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4)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4.阅读教材,分析归纳:政治自由的内容?重要性? 小结: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阅读教材,小组讨论: (1)监督权的主体和对象?监督权的内容? 小结: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2)在举报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小结与补充:投诉和检举时,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 (3)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有哪些? 举例:写信、打电话、写电子邮件;向人大代表直接反映情况 拓展点拨: 目标导学二:人身自由 阅读漫画,结合教材,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上述漫画分析涉及到哪些权利? 什么是人身自由? 人身自由的意义? 小结:人身自由是公民的 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分析法律规定,思考并回答问题: 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思考:侵犯人身自由的行为有哪些? 归纳:①非法拘禁②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3.知识拓展:合法搜查的五点要求 4.例题:小王为了取乐,在教室的黑板上画了一头大肥猪,并在画的旁边写上同班同学林东东的真实姓名:“此乃林东东”,引来众人围观和嘲笑。小王的做法侵犯了林东东的( ) A、肖像权 B、名誉权 C、姓名权 D、隐私权 5.分析材料,结合教材,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学界有一句名言“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你认为这句名言是在保护公民的什么权利?我国宪法对这项权利是如何规定的? 讲解:保护公民住宅权和私有财产权,是法治社会对公民生存权的最基本承诺。 保护公民住宅权和私有财产权,是法治社会对公民生存权的最基本承诺。 材料二:未经同意老师拆看小学生的信件,父母拆看子女的信件,领导检查下属的信件,是否合法?为什么? 提示:不合法。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6.【法律链接】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可以对公民的通信进行检查或者扣压,但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 对无民事能力的未成年人(指未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信件可以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 目标导学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1.探究分享: 村里的老王买了一台收割机。他用收割机来收割自己家的小麦。 自家小麦收割完成后他把收割机租给村里的其他人家使用,收取租金。三年后,老王把收割机卖给别人了。 思考:上述情境中老王分别享有哪些权利? 小结: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的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2.探究分享 晚上,王丽爸爸高兴地说,周一到周五忙着上班,今天周末又恰好发工资了,心情太好了。 思考:爸爸享有什么权利? 小结: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漫画分析: 思考:这些图片表明公民享有什么权利? 4.小组讨论:国家大力推进教育公平保障了公民的什么权利?有什么意义?国家施行了哪些政策? 提示: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国家制定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5.漫画分析: 国家为什么要对公民的科学文化活动给以鼓励和帮助? 小结: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公民的科学文化活动给以鼓励和帮助,保障公民实现文化权利。 6.读漫画,结合教材,回答问题 思考:宪法还规定了哪些基本权利? 小结:我国公民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拓展空间 围绕本框介绍的公民基本权利,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课堂情景剧表演活动。 活动步骤 (1)确定主题 选取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某项基本权利,以“我们的××权利”为主题组织活动。 (2)编写剧本。 围绕主题,展现该项权利的相关生活场景,突出权利在我们生活中的落实;符合情景剧本的一般要求。 (3)分工合作。 将全班同学分为编剧、导演、演员、剧务和观众,人人参与,分工负责。 学生阅读教材,列举如: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 学生阅读时政链接,结合教材归纳,例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 学生阅读知识拓展,初步了解剥夺政治权利 学生阅读教材,试着归纳,如:我国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学生分组讨论,并选派代表,在班级交流,例如:对于监督权等政治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 学生阅读,理解申诉、控告、检举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阅读教材,分析漫画,试着回答问题,例如: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漫画中分别涉及到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 学生阅读知识拓展,了解合法搜查的五点要求 学生读题,回答如:侵犯了名誉权。侵犯名誉权的特征是被侵权人的社会评价的降低,从“引来众人围观嘲笑”可以看出。 学生阅读材料,分别回答问题,例如:保护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学生阅读法律链接,拓展知识视野 学生参与探究,结合教材列举,如:分别体现了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等…… 学生探究回答,例如:爸爸享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学生阅读漫画,分析并回答,如:物质帮助权 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并回答,如:保障了公民的受教育权 学生阅读漫画,回答问题,例如:图片体现了公民的文化权利…… 学生观看漫画,分析并回答,例如:公民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 学生参与探究,按照教师提示的活动步骤,构思并讨论解决问题。 通过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提高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整理能力。 时政链接环节,借助全国人大开幕材料,引出问题:以下哪些人能够享有我国宪法规定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并进一步引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及意义,使问题层层深入,具有逻辑性。 对于政治自由,对于学生具有一定的距离和难度,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对此方面知识初步了解。 关于监督权,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明晰监督权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监督权的内容及注意事项,使本节课的重点权利之一得以落实,同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 通过漫画分析,自然的引出人身自由的内容及意义,使问题得以形象展示,易于学生理解和识记。 在讲解人身自由的侵权表现时,通过展示我国宪法的规定,使学生直观形象的明确:非法拘禁、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等都是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 以例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共同探究小王的做法侵犯的权利,引出对各种权利的理解 借助两则材料,分别引导学生理解住宅权以及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等内容,材料结合知识,使学生能够回深理解,易于识记。 法律链接环节,通过对学生展示相关法律,拓展学生的法律视野 探究分析环节,旨在借助老王买收割机的事例,引导学生对财产权中的占有权、处分权、使用权、收益权等有所了解。 通过漫画分析,形象生动的引出物质帮助权这一公民基本权利,使知识呈现形象化,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通过漫画分析,给学生展示我国各种文化活动,从而引出文化权利这一公民基本权利。 拓展空间环节,组织学生开展课堂情景剧表演活动,旨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检测目标 1.公安机关在进行逮捕时,必须依据相关机关签发的逮捕证才能进行。这是因为( ) ①不按照法定程序行使国家权力,都是违法行为 ②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进行 ③为了震慑违法犯罪分子 ④是宪法规定的具体内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以下人员中符合区人大代表候选条件的是( D ) A.甲某,美籍,定居中国5年,因偷窃被处治安罚款200元 B.乙某,初三学生,因擅自离校被通报批评,记入学校档案 C.丁某,因犯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1年 D.丙某,已婚,高中文凭,因开车误闯红灯被依法处罚50元 3.两会前夕,一些网站推出“我向总理说句话”“我给两会捎句话”“两会直通车”等活动。很多网友由“围观”到“参与”。这( D ) ①说明了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增强②实现了公民直接管理国家的愿望③说明了公民享有监督权,可以随心所欲地行使自己的权利 ④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在编制过程中广泛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其中有的来自农村、社区、企业的普通干部群众,有的来自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还有在网上征集到的数万条网民意见。这( D ) ①说明我国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②反映出我国公民的民主权利越来越大 ③有利于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 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监督权的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下列不属于公民政治权利的是( C )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集会、结社、游行、示威权 C. 劳动权 D.监督权 学生以组为单位,观看幻灯片出示的检测题,讨论并交流,从而总结出正确的答案,巩固和理解好本节所学内容。 利用多媒体出示本节课的检测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及宪法是怎样保护的,知道了这些基本权利的重要性,提高了认识,增强了权利意识,能够在社会中依法维护自己的各项权利。 谈收获和体会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