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 学 设 计课题 4.2 依法履行义务 单元 二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下教材分析 《依法履行义务》是教材第四课公民义务中第二框内容,本课内容承接第一框内容, 主要包括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法定义务需履行、违反义务需担责三个部分,引导学生了解享受权利必须要履行义务,以及不依法履行义务将要承担严重后果,从而帮助学生增强义务的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逐步形成社会责任感。学习 目标 政治认同:正确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明白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道德修养: 通过搜集有关材料,培养学习的主动性 法治观念: 通过案例分析,增强自己的分析能力 健全人格:自觉地履行义务,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责任意识:我们要时时处处心中有法,认真学习法律,严格依法办事,以法作为自己行为选择的首要标准,努力做有高度法治观念的好公民重点 权利和义务的关系难点 法定义务须履行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1)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包括哪些? (2)维护国家利益包括哪些内容? (3)为什么要履行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问题思考:捡到的东西,例底归谁? 师:在社会生活中,公民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准备教材等学习用品 倾听并思考 组织教学 设问引入,激发思考热情。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权利义务相统一 运用你的经验——畅聊平台经济 思考: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什么? 讲解: 探究与分享: 如何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就以下两种观点说明你的看法。 权利的充分实现有什么意义? 公民自觉履行义务有什么意义? 小结:公民自觉履行义务,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又为其权利的实现提供和创造更好的条件。 探究与分享: 结合上面两幅图,谈谈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权利与义务? 小结: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②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目标导学二:法定义务须履行 热点追击 市民向先生打车回家后,发现自己新买的手机落在了的车上。与司机联系后,司机表明要支付3000元才能归还手机。 归还失物能否索要报酬?谈谈你的看法,与大家分享。 法律链接: 物权法第109条规定: 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物权法第112条规定: 权利人领取遗失物品时,应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如:误工费、通信费)。权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的,领取时应该按照承诺履行义务。 请列举拾得人、权利人分别履行哪些义务? 小结: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 2.故事进展:听到的车司机索要高额酬谢,市民向先生非常气愤,言语辱骂威胁的车司机,你觉得对吗?为什么? 提示:宪法 第38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思考:如何正确履行法定义务? 小结:①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 ②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3.探究与分享: 过渡:依据法律规定,有的法定义务要求公民必须作出一定行为,公民必须按照法律要求去做,否则就可能构成违法甚至犯罪,会受到法律的追究。 目标导学三:违反义务须担责 探究活动: 镜头一:随着共享单车的普及,一些使用者给单车上锁、更改单车颜色、将单车停放在机动车道,故意拦截他人机动车,造成交通严重拥堵或交通事故、未能遵守交通规则,在非机动车道内载人行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对违法人员给予警告、罚款或行政拘留。 镜头二:吕某骑三轮车回家经过龙泉驿区白家路与雅士路交叉路口时,发现路边绿化带内停放有一辆自行车。见四周无人,吕某便欲将自行车占为己有。用钳子强行把锁撬开,损坏GPS定位锁,并用银漆将车身、坐凳颜色改变,运回住处。2017年2月28日,成都市龙泉驿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成都首例盗窃破坏共享单车案,吕某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拘役3个月,处罚金1000元。 犯罪分子李某为骗取钱财,一个月里在共享单车上贴了10000多个假二维码,一个月来通过使用者支付获取金钱上万。李某在共享单车上粘贴假二维码的诈骗行为已构成犯罪,要负刑事责任。 思考:(1)读上述材料,有何感悟? (2)公民违反法律,应当承担的具体法律责任的表现。 小结:违反不同法律,承担不同责任 公民违反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违反行政法律,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知识拓展 广义的义务既包括法定义务也包括道德义务。 法定义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如:遵守宪法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等。 道德义务是指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如:尊老爱幼、热心助人等。 承担义务我践行 任选一个领域,撰写《履行义务承诺书》。如:学校、家庭、交通、影院…… 情感升华: 所谓岁月静好,其实是有人在负重前行。我们享受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义务。这才是一个公民应有的担当。只有人人都树立起公民意识,正确行使权利,积极履行义务,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美好,人民 生活才会更加安宁幸福。 学生阅读,结合所学所知,归纳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例如:权利义务相统一。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学生积极探究,试着分析,如:公民权利的充分实现,可以激发公民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其履行义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承担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学生阅读热点追击材料,试着分析并回答,例如: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 支付保管费、履行悬赏义务 学生认真阅读法律链接中相当法律条文,增强对知识的了解 学生接续故事,结合宪法第38条规定,分析归纳,例如: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学生参与探究,认真阅读两则镜头,试着分析并交流感悟,例如:在社会生活中,公民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或者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都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学生阅读并理解知识拓展,对义务具有进一步的了解。 学生以组为单位,自主选取领域,撰写《履行义务承诺书》 运用你的经验——畅聊平台经济环节,通过形象鲜明的对比消费者和平台商家的权利与义务,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并以图示方式讲解总结,加深学生印象。 探究与分享环节,以漫画的方式,出示两种对待权利和义务的做法,引导学生通过辨析,进一步明确要正确对待权利和义务。 热点追击部分,引用案例——市民向先生打车回家,发现手机落在车上的案例,引导学生研读法律链接——物权法第109条规定及112条规定,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应正确对待权利和义务,法定义务必须履行的道理。 以故事进展情况,一方面延续故事,使故事有始有终;另一方面,引出本节课的重点问题之一:如何正确履行法定义务?使学生牢记: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探究活动,利用镜头一和镜头二两组镜头,分别展示关于共享单车及吕某骑车回家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有何感悟?公民违反法律,应当承担的具体法律责任有哪些表现?从而明确:公民违反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违反行政法律,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知识拓展环节,旨在使学生明确广义和狭义的义务,拓展学生知识视野 承担义务我践行这一环节,旨在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检测目标 1.民法典第十三条规定,自然人从出生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由此可见 ( B ) ①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②享受多少权利,就履行多少义务 ③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④履行义务比享有权利更重要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2.中学生小雪的一篇小说被一家杂志社录用发表,咱这是给小雪寄来了样刊和稿费汇款单,同时在备注栏里标明了应纳税的金额。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A. 公民可以只享有权利不履行义务 B.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 C. 公民享有权利同时履行法定义务 D. 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3.武汉男子郑某为了过把警察瘾,竟伪造人民警察证,冒充民警检查KTV。武汉市某法院依法审理了此案件,对该男子处以5个月拘役的处罚。该男子承担的责任属于( A ) A. 刑事责任 B. 行政责任 C. 违宪责任 D. 民事责任 4.权利义务相统一。下列选项中既是公民基本权利,又是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 A ) A. 受教育 B. 依法纳税 C. 依法服兵役 D. 保守国家秘密 5.我国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下列行为没有体现公民依法履行义务的是(B ) A. 王某报名应征入伍 B. 贾某一路灯为靶子,用弹弓打碎灯泡 C. 谢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 D. 李某在公园游玩时爱护草坪、花卉、树木 学生以组为单位,观看幻灯片出示的检测题,讨论并交流,从而总结出正确的答案,巩固和理解好本节所学内容。 利用多媒体出示本节课的检测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为什么要依法履行义务。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学习,权利义务一致、法定义务须履行和违反义务须担责。其中以权利义务一致为重点,要真正弄明白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树立起正确的权利观和正确的义务观,真正做到依法履行义务。 谈收获和体会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板书设计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