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课型 授新课 课时 40分钟授课人 授课对象 高一学生教材分析 一、本课地位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位于人教版思想政治教育必修一第二课第一框。本节课内容承接前文“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引出社会主义如何在中国发展、演进,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框主要讲述近代中国内忧外患,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走出了一条正确的复兴道路,是全书讲解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演进的开端和重要组成部分。 二、课标解读 结合近代中国的具体国情变化,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的传播促使中国共产党的产生,知道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走出了和之前不同的正确的革命道路,理解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三、教学要点 本框内容主要呈现出时间逻辑,分为近代中国的探索复兴之路、新民主主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三个时期,近代中国的探索涉及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历史任务、新民主主义时期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和意义,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革命的两个步骤及其关系、新中国成立时期主要讲述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学情分析 在知识储备上: 高一年级学生,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相关知识有所了解,本框知识整体衔接难度较低、可接受程度较高; 二、在能力基础上: 高一学生具有一定的辩证分析能力以及归纳综合能力,对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辅助手段的应用有接受的兴趣,对参与讨论以获取知识有参与的积极性; 高一年经学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相关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只停留于基础知识,并未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缺乏对知识及其实质的准确把握和辨析能力; 三、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 高一年级是学生三观塑造的关键时期,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系列知识的学习是达到坚定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政治认同目的的关键。教学目标 (一)政治认同: 正确认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明确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只有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拥护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共同理想信念; (二)科学精神:科学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以及与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关系,取得胜利的原因。能够通过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结合历史与现实思考,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教学重点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历史意义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教学难点 1.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2.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教学方法 议题式教学法教学资源 多媒体混合式教学具体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时间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教学设计意图1分钟 【问题导入】 ①同学们,大家好。本堂课的内容,与中国近代史息息相关。那么大家知道我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吗? ②这段时间的革命性质是相同的吗?③大家知道它分为哪两个阶段吗? 【总结】 由于领导阶级、指导思想等不同,我国分为新旧两个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也就涉及本堂课要讲的重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①1840-新中国成立前夕 ②不同 ③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①以提问的方式集中学生注意力 ②以学生熟悉的知识点问起,调动学生知识记忆 ③引出本堂课主题【新课讲授】时间 教师行为 预设学生行为 教学设计意图2分钟 ①播放《觉醒年代》中李大钊的视频(40s,核心内容——李大钊讲话:中国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之振兴,社会主义不会辜负中国) ②同学们,看完这段视频,我们可以看出它主要要表达什么? ③设置总议题——社会主义为什么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教师:要对这个大问题进行回答,我们一起学习接下来的内容。 回答:近代中国必须要走社会主义道路 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教师引导,以小组讨论为模式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从政治经济历史等等角度理解中国沦为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原因和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性。总议题:社会主义为什么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第一目: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议题一:近代中国最终为何不选择资本主义道路时间 教师行为 预设学生行为 教学设计意图10分钟 【播放视频】 《2分钟学会中国近代史》 (共2min38s,在B站,主要讲述五四运动前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PPT展示问题】 ①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当时的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②视频中提到了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哪些斗争?他们的结局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2分钟时间小组讨论) 【教师总结】 根据第①个问题,得出当时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什么。 简单讲解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重点讲述资本主义在中国走不通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资本主义也无法担负起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任务。 ①行为上:先看问题,再带着问题观看,最后回答 ②心理上:坚定了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①用视频进行简单历史讲述,比较生动、高效率。 ②增强学生看视频的目的性和注意力。 ③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④经过比较,认识到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坚定我国制度自信。第二目: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议题二:探求胜利原因时间 教师行为 预设学生行为 教学设计意图4分钟 【过渡】前面我们学习的主要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 【PPT展示】用图片和时间轴的方式表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并做简要阐释。 着重强调五四运动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以公共提问的方式强调)。从而引出,五四运动在近代历史上具有重要的的意义,并请同学们朗读。 【课本材料】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 【比较】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既然,五四运动把中国革命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那么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有什么区别?它“新”在哪里?接下来我们从革命指导思想、领导阶级、革命前途、世界革命范畴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①倾听 ②思考回答问题 ③朗读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①重温历史,巩固一些常识性知识。 ②用朗读的方式增加学生课堂参与,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加记忆。16分钟 【指导思想】 指出过去革命主要是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主要坚持西方民主共和思想,而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最后强调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PPT:展示图片:《矛盾论》、《实践论》、《井冈山的斗争》、暴力革命思想——工农运动的图片。(最后提一句在1945年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领导阶级】 从我们刚刚学习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知识中可以了解到旧民主主义革命主要是建立资本主义制度,领导阶级,而五四运动之后,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领导革命。并且在1921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阶级想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PPT:展示并简要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运动的图片——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并指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犯的错误——城市中心论,最后得出结论,中国共产党在不断革命中,探索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并最终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革命前途】 从已学知识可以得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而旧民主主义革命则是要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世界革命范畴】 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总结】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离不开先进政党的领导、先进理论的指导、正确革命道路的选择,正如视频中李大钊先生所言,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不会辜负中国。 【知识总结】 ①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②中国共产党成立意义(……最终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过渡】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有什么历史意义呢?老师从我们的历史任务——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进行分析,从前两条出发,得出课本24页正文倒数第二段内容,从后两条分析,新中国成立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前提,我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创造了前提条件。 倾听 ①分别进行探讨,更加清晰 ②理顺知识点,方便学生归纳记忆。3分钟 【过渡】我们这里提到社会主义革命,它与我们刚刚学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什么区别? 用以下图示,解释新民主主义革命使中国拜托了半封建社会这一形态,进入民主主义社会这一过渡阶段,在这一阶段的基础上,进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从而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最终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倾听 区分两种性质的革命教师总结3分钟 【知识回顾】 以上就是本堂课所有内容。 【材料】“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也证明了,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历史告诉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继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毫不动摇的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材料】历经近110年的艰辛探索,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没有停顿,中国共产党又将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去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呢 【布置作业】 同学们,我们学习了我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性,请同学们下课后自行查阅资料并思考,在新时代,我国如何继续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取得哪些成果?可以就我国政治、经济等某个方面进行思考。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待教学结束后根据教学情况进行修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